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病人之中有我师 [打印本页]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6-6-29 19:09
标题: 病人之中有我师
本帖最后由 rst39583 于 2016-6-29 23:08 编辑

     入夏以来,因淋雨受凉,冷暖失调,我的腰疼又犯了。弯腰或低头左腰尻作痛。阴雨天明显。伴左脚麻木。自衬为阴虚湿热痰瘀互结。用了不少益肾养阴,清热利湿通络之品,身痛逐瘀汤也用上了,效不足言。颇感  踌躇。前些天,

一位老司机找我治关节炎。闲聊之间,说起他也有腰椎病,多法未效。后来得一偏方,为皂树根,桑树根皮各适量,水煎后黄酒兑服。数日后,疼痛缓解。我一听,感觉有门。他又说,皂树根不好找,挖的人太多,人家用篱笆围起来了。我心想,皂根不好 找,中药房有皂刺啊。如皂刺效不好,怎不用皂根做中药呢。桑白皮较苦,改用桑枝吧。于是将二味加入
对症方药,如法炮制,逐日饮之,味道还不错,苦中带甜,渐渐显效,真的从心里感谢这位友情之师!

作者: 泰山蒲公英    时间: 2016-6-29 21:02
久病成医,病人是我们的老师。
作者: jingfxz111    时间: 2016-6-29 21:02
用此二味有道理!松节也会有疗效。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6-29 22:04
效果如何,民间验方。
作者: chenyiy    时间: 2016-6-30 09:40
此种民间验方散落各处,不好找啊。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6-6-30 09:42
阴雨发病,明明是寒湿,还用滋阴、清热,不知你是不是中医。皂角本除上部痰,用根则走下部而利湿,于理不悖;桑根白皮,原就是利水消肿药,可以除水湿。但此品性寒,不可久用。中药甚多佳品,可惜市场药材质量不好。自己采药,可能质量好些。要是正品药材也有好质量,那就真好了。一般腰痛,三剂药就好。
作者: 查斯鸿    时间: 2016-6-30 09:53
医生的成长,就是在病人 身上学的.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6-6-30 10:24
标题: RE: 病人之中有我师
高山 发表于 2016-6-30 09:42
阴雨发病,明明是寒湿,还用滋阴、清热,不知你是不是中医。皂角本除上部痰,用根则走下部而利湿,于理不悖 ...

当归拈痛汤用过么,治疗湿热肿痛的千古名方,阴雨天加重,是指征之一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6-6-30 14:27
标题: RE: 病人之中有我师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6-6-30 14:32 编辑
rst39583 发表于 2016-6-30 10:24
当归拈痛汤用过么,治疗湿热肿痛的千古名方,阴雨天加重,是指征之一


你说的我懂。有一次我感冒,显然是风寒,但我手里没有发散风寒的药物,只有银翘散。我将就着吃了,感冒也好了。银翘散虽然原来不是用于风寒感冒,但它有发散解表作用。就是说,我用其辛发散,不顾其凉了。这叫做退而求其次。

你那个当归拈痛汤,明明说的是湿热,湿热总有湿,遇阴雨可加重。但你自己的病是不是湿热?你要搞清楚。如果是湿热,那你为什么不用当归拈痛汤而用其他药?如果用当归拈痛汤也不好,你就不能拿这个方来说。古方有其特定适应症,如果没有搞清楚也不能随便用。我的建议,还是要据理辨证论治。要知道用错了药,症情会变复杂,难以回头。

另外,治病还有标本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病起淋雨受凉,其本是寒湿。但寒湿可化热,则湿热成标,这也可能。但是要看清楚,必须有湿热之证据才行。而且治标之后,还当治本。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6-6-30 22:06
本帖最后由 rst39583 于 2016-7-2 19:04 编辑

我的方是大半个当归拈痛汤,加麻杏苡甘生地麦冬柴胡枳壳杷叶。自认为大方向没错。之所以无效,估摸着是少了开路先锋。比如说一个球队,虽然实力不差,却少了临门一脚的破门射手。比方说打隧道,遇到坚硬的岩石,虽有现代化机械设备,还得有高品位的金刚石钻头。那些黏附胶着于经络隧道中的顽痰瘀垢,非此等锐利骠悍之品不能剔除
作者: 大成_rP2ip    时间: 2016-7-2 12:02
不撞南墙不回头!!!哈哈!!~~~都说了湿热 不对!你还大方向没错???
作者: 秉烛夜读    时间: 2016-7-3 07:05
标题: RE: 病人之中有我师
高山 发表于 2016-6-30 14:27
你说的我懂。有一次我感冒,显然是风寒,但我手里没有发散风寒的药物,只有银翘散。我将就着吃了,感冒也 ...

仅仅对症用药有时会取得一定的疗效。真正的中医还是辩证治疗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6-7-4 21:32
标题: RE: 病人之中有我师
rst39583 发表于 2016-6-30 22:06
我的方是大半个当归拈痛汤,加麻杏苡甘生地麦冬柴胡枳壳杷叶。自认为大方向没错。之所以无效,估摸着是少了 ...

先不谈主题了。就你这个帖子关于处方的论点还是不错的。把你的话换一种讲法,就是刀子要有刀锋。光有刀身刀背,没有刀锋,也是不行。这个是处方的奥妙所在,你能想到这一点,真的不错。不过其前提还是要辨证正确。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6-7-4 21:43
我也想过像刀尖与刀身的关系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6-7-6 13:31
你的病应为寒湿痹,用五苓散+麻附辛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6-9-2 21:53
若踝胫重胀,小便不利,为风寒湿热痹,可桂芍知母汤合麻杏苡甘伏苓
当归苍术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