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黄煌经方沙龙微信群讨论精华20151128 [打印本页]

作者: 刘芳209    时间: 2015-11-29 10:18
标题: 黄煌经方沙龙微信群讨论精华20151128
黄煌经方沙龙微信群讨论精华20151128
主持人: 南阳--苏方达
整理人:刘芳

苏方达-南阳 本周刚开始讨论了半夏干姜方根,然后是几张半夏干姜方,昨天晚上是半夏证/半夏体质,今天晚上讨论干姜,算是一个结尾。
        黄师药证:干姜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干姜舌:舌象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像笼罩一层粘液。身体困胖,全身关节有酸重感。带下量多清稀,腰冷重坠。。。
        涎唾是人体的分泌物,干姜的多涎唾这里是清稀量多的,延伸一下,小便大便白带等分泌物如果清稀量多频数,也可以看作是干姜证。如果概括来说,可以称之为干姜分泌物(干姜涎唾/干姜鼻涕/干姜痰液/干姜小便/干姜大便/干姜白带)
李庆祥-延边(仁济)  人体所有体液清稀量多。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液清冷,皆属于寒。
苏方达-南阳  对的,内经这句话用来表达干姜证的病机,真是太适合了。胸上有寒喜唾的用了含干姜的理中丸以温之。干姜白带,是和正常白带相比更加清稀量多,甚至有的病人说她的白带像水一样。干姜证比较简单,病机上是寒或寒饮,我们记住黄师的“多涎唾而不渴”就会用了
       这一周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我也收获很多,在此一并感谢黄师,古师兄和大家!这一周来大家也都辛苦了,今天晚上我们就这样吧,好好休息一下,静待下周尹主席的精彩主持和分享。

李庆祥-延边(仁济)  @苏方达-南阳辛苦!请问黄师药房1/2服法,1/3等服法是何意?
苏方达-南阳 吃几天停几天的意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吃三天停二天
李庆祥-延边 为何如此?机理?
苏方达-南阳  对于很多慢性病,也不能总是每天吃药,吃几天休息几天,也算是给身体一个自我调整的时间。
李庆祥-延边 也可以减少长期药物不良反应?
苏方达-南阳 如果是长期服药的病人,确实要让病人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现在中药基本上都是种植性的了,有时候化肥农药什么的太有可能了。长期服药,尤其是被大剂量用药,尤其是得注意。我也曾大剂量过,后来才慢慢变小了。关键是对证,只要对症,小剂量其实也会有很好的疗效。
兰付胜-青岛 按照15克计算,费用也太贵,我是不敢用这么大量,我还是按照黄师的5g用
大千世界  药对一口汤,不对一水缸。
苏方达-南阳  @兰付胜-青岛,是的,一两折算5g已经可以了

大千世界  @苏方达-南阳 生姜与干姜,区别异同怎么说?
苏方达-南阳   生姜止呕可发散,干姜止呕止利可化饮
大千世界   呕吐用半夏,哕用橘皮,怎么说?
苏方达-南阳 这个哕 其实我还很糊涂,说法不一。我现在理解为嗳气。
大千世界 这是河南方言吧。嗳气肯定不对。其实 哕是这么一种病,不吃饭时没事,吃饭时忽然就有一股气上来,让食物上逆,但不吐
苏方达-南阳  哕而腹满那条,千金出的是橘皮甘草汤,金匮呕吐哕下利篇的两条哕也都有橘皮。
大千世界 嗳气橘皮确实可治。单用橘皮嚼服,治过不少打嗝嗳气,神效。
苏方达-南阳 呕吐哕噫相似而不同,很多似是而非的情况还迷糊着,想想就头痛。
邓舒群  豫南人至今还把干呕有声叫“哕”
苏方达-南阳 @邓舒群这样的话,干呕和哕怎么区别?
大千世界 如同橘皮汤后面所说,下咽即愈。橘皮应该是哕的特效药
邓舒群  伤寒论“哕”究竟是否嗳气,我没搞明白。方言 哕 应该不是嗳气。
苏方达-南阳  之前业界都认为是呃逆,也感觉不满意。上次就太阳病发热恶寒同时具备发热怎么判断,跑了几个群,说法也是不一,各有各的标准。同一个点,却不能达成一致而规范化,这是中医作为一门成熟学科很不正常的,也不应该这样。经方典籍中的症状和方证等怎么正确转化为现代语言文字,不容易。所以规范也不容易。   噫可以理解为反流。唐方书中吴茱萸汤治疗噫酸,噫酸就是胃内容物反流嘛,那么噫气就是胃内气体反流了,不一定有声。
古求知-广州   @苏方达-南阳 感谢方达兄继续分享,也感谢一周以来方达兄的精彩主持。
苏方达-南阳   @古求知-广州 通过上周的讨论学习,我是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接下来就要好好努力了,以勤补拙!
作者: zandawei    时间: 2015-11-29 11:20
精彩,都是干货
作者: 北洋军    时间: 2015-11-29 11:42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刘长青    时间: 2015-11-29 12:27
谢谢分享 真的很有用 怎么才能和黄师学习呀?
作者: 海绵322    时间: 2015-11-29 13:35
我用“Google 翻訳”试着将“哕” 翻成日文“しゃっくりします”。然后再将“しゃっくりします”翻成中文就变成“打嗝”了。将“打嗝” 翻成日文也是“しゃっくり”。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哕=打嗝?仅供参考。
在“Google 翻訳”里打嗝和嗳气也是一样的解释。所以打嗝和嗳气虽然不同,但打嗝也可以=嗳气?
作者: 1329352493    时间: 2015-11-29 14:42
干姜涎唾,干姜鼻涕,干姜痰液干姜小便,干姜大便干姜白带。学习了,谢谢!
作者: 寸草晖    时间: 2015-11-29 17:12
这样干姜证就清晰了,谢谢
作者: yiguiran    时间: 2015-11-29 19:04
谢谢楼主的分享。
苏先生用发散的思维方法认识方证、药证,大开眼界,可贵,可赞
作者: 沈仁军    时间: 2015-11-29 19:37
非常有用,谢谢楼主,谢谢黄师!
作者: 艾文    时间: 2015-11-30 10:49
哕,俗称生呃。哕跃也,以状其形,言其气从肚中跳跃而出。呃以象其声。
作者: 刘芳209    时间: 2015-11-30 21:11
感谢大家都鼓励!
我也是个初学的经方爱好者,是古老师组织大家整理微信发言,发布到这里的[s:188]
关于一些疑问,我个人建议到微信群里面@那天的主席,比如@苏方达-南阳讨论半夏[s:198]
作者: 刘芳209    时间: 2015-12-1 13:57
http://fxt1.uc.cn/12_2zI0,这个链接地址(经方视听在线)古求知老师发布的,包含了黄师的讲座,请参考。谢谢
作者: chenliang    时间: 2015-12-3 20:54
精彩,都是干货
作者: dyjc1314    时间: 2015-12-6 18:17
噫应该是打嗝的意思,倪海厦的视频讲解里,干噫是打嗝的意思,食臭是反酸的意思。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