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盘点两则药后瞑眩反应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gchenglin    时间: 2015-4-23 21:23
标题: 盘点两则药后瞑眩反应的故事
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临床当中常碰到邪正相持不下,用药后很快出现瞑眩反应的情况。这种反应往往会让医者、患者产生怀疑,或是对自己辩证处方的怀疑、或是对医生的怀疑,总之一旦出现而医者又没能准确判断,很容易出现不信任。所以作为一名医者就必须做好预判,必须提醒患者可能会发生的瞑眩反应。

那么现在就给大家盘点两例瞑眩反应的故事。

第一个,是治痘痘时发生的。这个患者脸上反复长痘痘,因为女孩子爱美所以急切求治。刚开始这个患者火热内盛,因长期食用辣椒等导致湿热内生。之后辨证处方给予荆芥连翘汤7剂,之后随访这个患者未给予答复。但后来碰到了这个患者,原来这个患者首次服药从第3剂开始,脸上的痘痘开始往外冒,患者一度认为中医不靠谱,但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她最后还是乖乖服药了。7剂服完,满脸痘痘发出来了,直接吓坏了她。但是当这波痘痘长完的时候,脸上竟然奇迹般不长了,甚至痘印也变浅了。

后来当我再一次向老师汇报这个病案的时候,老师笑了笑说:“这就是你不明白的瞑眩”。

当然我也想到了我同学给我讲过的他出水痘的故事,这个同学祖上是张锡纯的遥从弟子。他当初出水痘的时候,爷爷给他几剂药,服完之后满脸水痘疯长。而众所周知水痘只要全都发出来了便也好得快了。当初我出水痘,以为是普通发烧,连续两天服药退烧,结果水痘半个月才好。当然这两个例子是不一样的,治法也不一样。虽不能混为一谈,但去把痘痘发出来未尝不是治疗的正确思维和方法。两例放在这里权当是抛砖引玉。

第二例,是一位鼻炎患者。这位患者身高175,体重160,属于偏胖的人。来诊时,鼻塞流涕,鼻涕较多。老师辩证后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石膏,白芷。此例患者服药两天鼻炎就大为缓解。后来患者反馈,服完7剂药后,前胸、大腿内侧出现很多痘痘,均有脓头,不痛不痒,不破溃。带着这个疑问再一次去请教老师,老师答复这是寒湿往外发。临走时老师又告诉我说:“你应该关注一下寒湿减轻后,他出现了什么症状。”带着老师的问题回去重新思考。这个患者的鼻炎起于初中时候,流请涕,便溏,口干多饮,舌质淡胖,脉沉滑有力。所以又问这个患者鼻涕什么时候减少的,他想了一会回答说是从出痘痘开始的。这时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患者的痘痘不痛不痒,不溃破。原来这就是寒湿发出来了,正邪交争,正盛邪却。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同学问,这样的病号一般出现这样的状况就不会吃了,你怎么办?当时这句话别把我问住了,因为这个问题很现实、很尖锐。但,说实话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以在这里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去关注这个问题。
作者: 中医学徒2    时间: 2015-4-23 22:15
在服药前就应该向患者讲清楚药后出现的情况,这样患者不仅会继续吃药还回赞赏你的医术高明。
作者: 昌吉经方    时间: 2015-4-23 22:38
这两天治疗一个典型桂枝茯苓丸脸痤疮的女孩,三福药下去痘痘更多了,而且起泡,腿干却好转了,不知道是不是暝玄现象
作者: 四月茵陈    时间: 2015-4-23 22:52
这样理解瞑眩反应太笼统了吧,瞑眩应该是神志方面的不清醒,这几例服发散药后的反应也能属瞑眩?
作者: 昌吉经方    时间: 2015-4-23 23:01
标题: 回 四月茵陈 的帖子
我曾看过胡老的医案,本用甘草泻心汤止泻,但服后反而腹泻加重,再服而病已,
作者: 2396058555    时间: 2015-4-24 05:47
中医学徒2说的好另荊芥连翘汤我也用过确有加重反应须注意
作者: 圆香博客    时间: 2015-4-24 07:35
有些“瞑眩反应”是否可以避免,是否与配伍不够周到有关,值得考虑。4楼说的情况也常见,以前给一个腹泻病人白芍用量较大,也是先加重后痊愈。白芍用少了不合体质,用多了不合症状,体质与症状略有矛盾冲突。这就涉及到配伍,加些温暖下焦的药就可以避免。很多临床上的配伍不周全都被当作暝眩反应,不太合理,火神派有些同道就常常这样。
作者: 雲海天涯    时间: 2015-4-24 07:43
樓主的第一個案例和2樓提供的那個痤瘡的案例是可以有另外一種思路來解釋的:

服藥治療痤瘡(包括口腔潰瘍)期間忌口是非常重要的。辣椒除外,還有所有的寒涼傷中的及不易消化的都應忌口。現代人嗜喫水菓、乳製品、酒等食物,這些食物非常容易導致中焦堵塞,加重痤瘡,祗要注意到喜歡喫這些食物的人面部、髮中、身上皮脂一般都很多,舌象多顯示有濕困中陽等癥就可以明白了。
還有有的人素來有肝氣鬱結化火的毛病,情緒出現波動也可能出現痤瘡(或口腔潰瘍)暫時加重的情況。
除此之外還可能會有其他的因緣的。
遇到這類意外的情況,可以問問他們有沒有在上述這些方面“犯戒”,多數都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的。
用“給邪出路”這類與汗法相關的治法時是需要注意忌口的。
作者: zhangchenglin    时间: 2015-4-24 09:14
标题: 回 雲海天涯 的帖子
雲海天涯:樓主的第一個案例和2樓提供的那個痤瘡的案例是可以有另外一種思路來解釋的:

服藥治療痤瘡(包括口腔潰瘍)期間忌口是非常重要的。辣椒除外,還有所有的寒涼傷中的及不易消化的都應忌口。 .. (2015-04-24 07:43) 
感谢您的分享
作者: 252327601    时间: 2015-4-24 11:19
应该说这些都属于眩瞑的一类现象。就是用药后出现短暂的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其他排病反映的现象。至于如何跟病人沟通,我们可以提前做一些比较笼统的预测,打消病人的顾虑
作者: 执金吾    时间: 2015-4-24 16:03
第一病邪有出路,第二内毒攻出。应该和药后暝眩关系不大。中医外科有托毒之法类似。古法外则外之,现在多以清热解毒处之,病往往迁延。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5-4-24 20:50
瞑眩反应,与排病反应,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先想想,为什么叫做“瞑眩”?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5-4-24 22:11
暝眩反应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中医专用词,说它有好大的范畴,但又不知那位好事者把它与排毒反应.排病反应.好转反应并列。为了证明其渊源凡介绍瞑眩反应就把《尚书》抬出来,这可是先人说的,没错,先人说“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有了依据就开始延伸。下面一段是我看到演义很好释文:
     “ 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说一个病重的人,如果在服用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就不能彻底治愈这个病。《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瞑眩反应,可理解为排毒反应、排病反应、调节反应、有效反应和好转反应,是指身体经过治疗调理,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症状或发病状态。少则一两天,多则几个星期甚至数月,每个人出现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
认识瞑眩反应很重要,比如身体通过正确的方法治疗已经好转,开始排病,由于不理解身体的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复发,就会认为这种方法没有效果甚至起了反作用而放弃。
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症状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而出现的瞑眩反应呢? 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体有劲了。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我痊愈能力,瞑眩反应,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过程中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

         说的对不对,自己评判。对,您就坚持用,不对,看过一笑。我属于没看懂的,连一笑都不够格。
作者: 昌吉经方    时间: 2015-4-24 23:16
标题: 回 xiaozheng 的帖子
学习了,在沙龙里看见前辈点评犀利,佩服!
作者: 圆香博客    时间: 2015-4-25 07:50
红字部分末句是对的。瞑眩反应是正邪势均力敌,用药恰到好处,正邪开始大干一场,场面壮观,比如战汗晕眩吐泻昏厥等。从排病角度看也对,正气最后一鼓作气鼓邪外出,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味道,不过邪气没了正气会迅速恢复的。但不要把排病反应都认作瞑眩反应。用药不周到导致的不适感就更不是了。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5-4-25 11:31
1. 瞑眩反应不是排病反应。否则,汗吐下三法都是瞑眩了。

2. 瞑眩反应不是邪正斗争的反应。有些病没有邪气,服药也会有瞑眩现象。正常人无病服药,也可能出现反应。

3. 瞑眩,只不过是服药后人体正气发动的冲激效应而已。就像我们往杯子里倒啤酒,冲激会出现外溢,所以要控制好。正气不发动,病本不去。但正气发动,矫枉过正,就出现瞑眩。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

4. 瞑眩反应若过度,即是中毒。日本人说“毒即是能”,也就是药效。此话不错,但不能过,过了,就超过了人的自我调整恢复的能力。

5. 有时候,初恋的情人,第一次接物,也会有“瞑眩”。这就是阳气外溢所致,原理相同。
作者: 圆香博客    时间: 2015-4-25 11:53
楼上观点很奇葩。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5-4-25 13:52
先不说瞑眩反应是与否,几个等于就够奇葩,中医的严谨自仲景后逐步丧失,这一过程一走就是1800年,至今还在走,可见生命力极强。
      中医造新术语怎么就不能严谨一点呢,成天喊面对的是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看来都是挂羊头。瞑眩反应和刻舟求剑引伸用法差不多,不必钻牛角。但说与排病反应.排毒反应等等一堆反应都是等同关系,实在说不通,中医之所以不景气就是没有了严谨。
作者: zhangchenglin    时间: 2015-4-29 19:37
标题: 回 xiaozheng 的帖子
xiaozheng:      暝眩反应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中医专用词,说它有好大的范畴,但又不知那位好事者把它与排毒反应.排病反应.好转反应并列。为了证明其渊源凡介绍瞑眩反应就把《尚书 .. (2015-04-24 22:11) 
学习了!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5-4-29 20:52
标题: 回 昌吉经方 的帖子
昌吉经方:学习了,在沙龙里看见前辈点评犀利,佩服! (2015-04-24 23:16) 
     可不敢这么称呼,在这里大家都是学习交流者,除了黄煌先生为领跑者外,多数专业医生都在同一起跑线。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