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论小柴胡汤证(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李跃海) [打印本页]

作者: 路加    时间: 2015-3-30 22:00
标题: 论小柴胡汤证(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论小柴胡汤证(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李跃海)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主方,其方证特点寒热虚实错杂,我试着从八个方面对本方进行解析,以求抛砖引玉!

一、上热:小柴胡汤有阳症,热症,实症的一面,其表现形势是多样的

1、孔窍热:如: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231条....鼻干不得汗....与小柴胡汤。从以上三条原方我们可以引申为大凡孔窍有热都可以考虑少阳病,都有应用小柴胡汤的机会。如口苦,口腔溃疡,口周溃疡,咽干,咽痛,咽肿,咽部溃疡,目干涩,眼部充血及溃疡,耳鸣耳聋,中耳炎,鼻干等

2、粘膜充血:唇红,咽红,眼脸红

3、耳前后肿:伤寒论231条......耳前后肿......与小柴胡汤。将耳前后肿引申为二种意思,一种为耳周的炎症性疾病,如:腮腺炎。一种为耳周的淋巴结肿大,将其扩大应用范围则为全身任何部位的淋巴结的肿大,由此可见,大凡淋巴结肿大有应用小柴胡汤的机会。

4、舌象特点:舌质一般偏红,苔偏厚或偏腻,230条……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二、小柴胡汤关于寒和热的问题

1、发热:小柴胡汤是退热良方,故经方原文有身热、发热、潮热,寒热往来的描述。

2、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是小柴胡汤四大症之一,她可以是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也可以是体温不高,但自觉忽冷忽热,也可以是寒热不对称性,如手热足冷,上身热下身冷,左热右冷,胸中热而手足冷。也可以是寒热的交替性,如: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3、恶风:伤寒论99条.…身热恶风…小柴胡汤主之。恶风包括怕冷,此怕冷非阳虚怕冷,乃郁热不能外达,舌红苔腻可知。

三、休作有时:97条…正邪分争,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休为病情缓解,作为病情发作,休作有时即疾病呈现一种时好时坏的状态。长期反复发热疾病,慢性过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是符合休作有时的特征的。

四、柴胡带:柴胡带即躯体症状常发生在人体侧面,如偏侧头痛,经文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颈项部的不适和疼痛感,99条…颈项强,胁下满…小柴胡汤主之。胸胁部的不适、胀满、疼痛。如胸胁苦满,胸闷胁痛,胁下满,胁下硬满等。

五、情志:小柴胡汤是后世疏肝解郁的渊源,经方中的默默、心烦、产后郁冒。默默与郁说明小柴胡汤与抑郁相关,表现为不高兴,行为迟缓,表情淡漠、呆滞。心烦说明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表现急燥不安,易激惹,睡眠障碍。
六、血弱气尽:即气血不足,是小柴胡汤方证形成的基础,见于97条开条第一句话,故方中人参、甘草、生姜、红枣是有深意的。表现为嗜卧,即神疲乏力,37条…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己解也…。脉象呈现一种虚弱状态,如经文中脉浮细、阳脉涩,阴脉弦,脉弦细,脉细。另外小柴胡汤方证的病人很多面色表现为枯黄憔悴无华,恩师黄煌教授常称之为虚柴胡。

七、消化道症状

1、呕:仲景常以呕明确小柴胡汤证,如喜呕,呕而发热,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同时也用不呕来排除小柴胡汤证,如不呕,不渴,无表证。

2、腹痛:经文中有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邪高痛下(腹痛),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加减条: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金匮》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者。

3、不欲食:即纳呆,柴胡四症中默默不欲饮食。

4、心下满:148条心下满,口不欲食…可与小柴胡汤。146条柴胡桂枝汤之心下支结,心下满与心下痞为同义,表现心下即胃脘部位的一种或胀满感,或堵塞感,或嘈杂感,或一种难以明状的不适感,因其可连及胁下,故有别于局限于心下胃脘部位的诸泻心汤。因方中有人参,甘草故为虚痞,有别于类似方大柴胡汤之实痞,前者上腹偏凹陷且接之柔软无力,为胃中虚,客气上逆所致,后者上腹饱满按之充实有力,即按之心下满痛者,实也,为热结在里,胃家实所致。

5、大便:小柴胡汤证可出现大便秘结,如148条大便硬,230条不大便而呕。也可出现大便溏泻,如229条之大便溏,小便自可。由此可见只要辨证准确,小柴胡汤对大便有双向调节作用。

八、热入血室:即经期外感所致的一种疾病。在伤寒论中一共有四条涉及本病,其中有二条有柴胡证,有三条有谵语。如143条胸胁下满。144条如疟状,发作有时。由此可见经期感受外邪不仅月经易出现紊乱,更易出现小柴胡汤症,同时还容易出现精神病变,如谵语。故恩师黄煌教授常以小柴胡汤治经期感冒,胡老常以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热入血室出现精神狂乱谵语。

以上八大证,我们统称为“小柴胡汤八证”,如果进行文字上的精简,则将其命名为“柴胡证”。临床是复杂的,不典型的为数不少,以上诸证难以悉具,常常有彼无此,有此无彼。以上八证中任何一个症状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会充当不同角色,或许是配角,或许是主角,如果能在错综复杂的舞台上慧眼识角,找出主角,那么这个主角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中的“一症”了。当然“一症“不能死于句下,可能为一症,可能为二症,可能为三症,如同舞台上的主角,可能为一个,可能为二个,可能为三个。
我试着以仲景原文结合临床,以方证为切入点来解析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只是一种研究经方医学的大胆尝试,其实是很粗浅的,是不成熟的。

我个人喜欢简单的,朴素的,能看的见、摸的着、听的到的客观实在的经方医学。同时对于玄之又玄,捕风捉影,天马行空的中医思想仅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罢了!
作者: 羽灵~    时间: 2015-3-30 22:46
感恩老师分享,学习了。
作者: 独行    时间: 2015-3-31 10:55
言简意赅的好文章[s:187]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5-3-31 11:46
分析得很周到
作者: lony    时间: 2015-3-31 14:00
感恩老师分享,学习了[s:242] [s:242]
作者: luck108    时间: 2015-3-31 21:29
分析得很到位,谢谢共享
作者: 学海无涯123    时间: 2015-11-16 07:29
谢谢楼主精彩讲解[s:231]
作者: 鲁宏寛    时间: 2015-11-16 17:32
是着眼于临床的总结,有指导意义,有同感。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