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学佛随感 [打印本页]

作者: woyunzhai    时间: 2008-12-7 21:06
标题: 学佛随感
                说来很巧,我开始学习佛学与专心学习经方是同时的,佛学中的一些内容对我认识经方很有启发。国画大师徐悲鸿有一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我仿其作:独持经方,专研方证.作座右铭.自九六年从恩师学习归来,可以说全身心地投入经方的学习思考临床实践,虽然有一点点心得体会,但对经方总体的认识仍很肤浅。常常会有一些好心的师友告诫我:经方虽好但不能执迷,不能太偏。
         上周日我去看望佛学老师,老师送我一本净空大法师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今日下午得闲拜读,其中一段令我感触颇深。“《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深解意趣·,一门深入,长时熏习,你才真正会觉悟,真正会明了。东西念多了、念杂了,变成佛学常识,不开智慧,把你的悟门堵死了,很可惜!这是你修学方法上的错误。”法师在其他的书中亦有类似的论述,但没有此处来得精确深刻!
作者: 何运强    时间: 2008-12-7 21:57
兄已得到矣!学习!
作者: 沙丘沙    时间: 2008-12-16 22:25
“深解意趣·,一门深入,长时熏习,你才真正会觉悟,真正会明了。”深解意趣·,一门深入可取,但长时熏习,你才真正会觉悟,真正会明了。不敢苟同。金刚是断烦恼的利器,若能相应,是当下即能如是生活,如是学习,如是开悟,当然也能如是胡说八道……呵呵。
作者: 神农派    时间: 2008-12-17 13:39
三年前我也是体悟了佛学,并开始学习经方...
作者: 心    时间: 2009-1-21 17:18
佛法中有很重要的一点:法与根基须相应!
有人念佛得道,有人参禅开悟。
有人持戒为主、有人观心为主、有人禅定为主,哪有什么定数呢?
关键是与自己的根基要相应。
何为相应?
比如:小学生只能学习1+1=2,教他微积分,就是法与根基不相应,他无法接受。
      大学生可以学习微积分,你教他学习加减乘除,也是法与根基不相应,他无法满足。
因为根基的不同,所以佛佗才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来接引不同根基的众生。
开悟有渐悟和顿悟之分,六祖惠能大师是顿悟之根基,历代传承祖师中如六祖惠能大师般的顿悟根基又有几位呢?大部分都须经历长久修心之过程!都是从相应之法开始的!
所以法与根基相应,是修行路途中的要点!
作者: billywang    时间: 2009-1-24 09:47
得明师指点就很快找到相应的修证方法,如没有就只好“法门无量誓愿学”了。
作者: billywang    时间: 2009-1-24 09:49
中医也一样,中医的各家学说都要了解,经方的“各家学说”也要学,最后自己结合临床形成自己的学派。
作者: 云中居士    时间: 2009-2-2 22:16
没想到这里聚集了一群学佛的人,说来也巧,佛学是东汉传入中土,而张机也几乎在这个年代,善~~
作者: hxg9005    时间: 2009-2-4 07:58
同源啊,中医,易学,佛学,道学这些都有共通之处啊。
作者: 丁大愚    时间: 2009-2-4 08:45
好极了,请楼上几位说一下,
是“心为明镜台”还是“明镜亦非台”呢。

佛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是一人有一人之佛法;伤寒论注家无数,可以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伤寒,与其说“我注伤寒”,到不如说“伤寒注我”。
古来伤寒注释多不相同,对乎、错乎。细细翻阅,却都有真知灼见。如弈棋,同是高手,走出的棋局却各不相同。
如是有上说。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9-2-4 08:48
呵呵呵!没想到中国的和尚道士神父阿訇真是无孔不入啊!!!! [s:114]
作者: zhad68    时间: 2009-2-5 17:04
说得好,望楼主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 billywang    时间: 2009-2-5 19:25
其实佛学与中医没有一点关系,内经早就有了,伤寒论也只是仲景依前人的著作选择也作的。另外,易学与中医也没有直接关系,就象不懂易学,我们照样吃饭睡觉,飞机火箭照样上天一样。
作者: 336699    时间: 2009-2-6 17:26
佛法无边,易医同源!
作者: kkcat    时间: 2009-2-10 23:08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作者: loushaokun    时间: 2009-2-12 18:50
以出世的精神  作入世的工作
   "独持经方,专研方证,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这种学习精神可佳,但这种学习方法可疑.学习任何东西,在学习方法不能执迷,不能太偏,"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任何下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传说徐灵胎对吴溏提出的“跳出伤寒论”观点嗤之以鼻说“我想跳进伤寒还跳不进呢?”言外之意是“你有什么资格跳出伤寒论?”作为经方派的医生,一般来说是会站在徐的一边的,为他的反讽叫好,我年轻时也是这样。但奇怪的是,随着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这个争论的命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后来我渐渐地觉得“跳进”与“跳出”其实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和谐地相处,甚至可以融合在一起。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句话,“跳进”与“跳出”不是目的,而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疗效,一切都是为了病人。这样一转念,内经中的“病为本,医为标”,就有了新的一层涵义了。伤寒论是一个博大的海,医者全身心地跳进去,幼而壮,壮而老,有吮吸不完的营养,使自己的医术与日俱进。但伤寒论不等于整个中医学,它只是一个极重要的核心,我们需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引进种种异质的东西,而不能"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如果画地为牢,必然会作茧自缚。所以新儒家主张“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工作”。这里“出世”、“入世”与“跳出”、“跳进”是具有可比性的。
作者: anton553    时间: 2009-2-12 20:02
引用第15楼loushaokun于2009-02-12 18:50发表的  :
                                      以出世的精神  作入世的工作
   "独持经方,专研方证,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这种学习精神可佳,但这种学习方法可疑.学习任何东西,在学习方法不能执迷,不能太偏,"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任何下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传说徐灵胎对吴溏提出的“跳出伤寒论”观点嗤之以鼻说“我想跳进伤寒还跳不进呢?”言外之意是“你有什么资格跳出伤寒论?”作为经方派的医生,一般来说是会站在徐的一边的,为他的反讽叫好,我年轻时也是这样。但奇怪的是,随着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这个争论的命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后来我渐渐地觉得“跳进”与“跳出”其实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和谐地相处,甚至可以融合在一起。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句话,“跳进”与“跳出”不是目的,而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疗效,一切都是为了病人。这样一转念,内经中的“病为本,医为标”,就有了新的一层涵义了。伤寒论是一个博大的海,医者全身心地跳进去,幼而壮,壮而老,有吮吸不完的营养,使自己的医术与日俱进。但伤寒论不等于整个中医学,它只是一个极重要的核心,我们需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引进种种异质的东西,而不能"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如果画地为牢,必然会作茧自缚。所以新儒家主张“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工作”。这里“出世”、“入世”与“跳出”、“跳进”是具有可比性的。

是滴 当然,还没把方证搞清楚的 当然要先学好药证经方 此为先,但是学到一定程度时  要学会能够跳出来 谨防走火入魔 [s:101]
作者: 丁大愚    时间: 2009-2-13 08:48
引用第15楼loushaokun于2009-02-12 18:50发表的  :
                                      以出世的精神  作入世的工作
   "独持经方,专研方证,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这种学习精神可佳,但这种学习方法可疑.学习任何东西,在学习方法不能执迷,不能太偏,"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

高论,这种认识已具大家风范。实为中医学习之门径。本人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篇《谈中医临床与“著相”》的帖子,谈临床上既不能执迷于病人的表象,也不能执迷于内心的成见,看来还需加一条,为学不能执迷于一家之说,应虚怀若谷、兼收并蓄。不能以自己心中已有所得,而排斥他说。抛弃门户之见,师古而不泥古,始能成大医。
作者: 一笑而已    时间: 2009-2-13 11:10
[s:75]
作者: 一笑而已    时间: 2009-2-13 11:11
引用第10楼城里娃脑于2009-02-04 08:48发表的  :
呵呵呵!没想到中国的和尚道士神父阿訇真是无孔不入啊!!!! [s:114]

浅陋之极
学学娄绍昆老师
作者: 心    时间: 2009-2-13 14:02
风筝要想飞的高,很重要的在于如何收、如何放。收放适时是关键!
佛法也是如此!
懂得收、懂得放才能圆满。
佛法的次第即是闻、思、修。闻、思、修即是听闻、思维、修行。知道佛法的主线,在这个基础上广泛的听闻教义,博览群书。然后用心深入思考、体会教义,这就是放。将所学教义,吸收所得全部都回收,收于一个法上,万法摄一来修行,这就是收。收放圆融,才能真正从佛法中获益,偏袒任何一方都不是佛陀所倡导的。
中医也是如此!
也是要经历闻、思、修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心中明白主线为何,在这个基础上广泛的学习、阅读。然后将所学思考、吸收、消化。这也就是放。将吸收消化的全部回收,收于实践,用于临床,这也就是收。收放圆融,才能成为一代名家!
仔细看看黄师,我个人认为,在这点上,他是绝对的学习楷模!
从《我的大学(一)》开始,这种智慧经常被读到,还有黄师的学术思想其实就是一种收放的果实。
作者: poshan    时间: 2010-1-3 19:48
我也是净空法师的一门深入法,一心学习经方的,经方才是究竟无碍。五行、八卦、脏象、只是给未觉悟的人的方便法门。黄老师的体质学说,才是究竟的开悟。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10-1-16 11:24
loushaokun先生讲的很好 [s:167]
作者: hujia88    时间: 2010-2-5 19:58
没想到此坛有这么多同道,感动!古代的很多大医都是释门弟子,如俞嘉言,近代张大昌。如果你不信佛,可以存疑,但不要谤佛
作者: 中医田应旭    时间: 2012-11-22 20:52
巧了,我也是学佛之后而遇黄师经方,而渐入佳境。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