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求教经方舌苔的辨识等几个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qylwl    时间: 2015-1-2 12:03
标题: 求教经方舌苔的辨识等几个问题
有几个一直困惑的问题请教一下站内方家。一是经方舌苔的辨识。通过学胡希恕的学说,感觉渐入经方之门,入中医之门。经常泡经方论坛,通过黄师的方人、药人之说,慢慢对一些无法辨证的病通过辨方人、药人,更进一步了解了经方的便捷。如今年通过辨方人,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加减,治好了两个不同体质的痤疮,三剂见效,效果之好,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后话,后面有时间将会把医案发识途论坛供各位指正。但是通过学伤寒,感觉对舌苔的论述不是很多,时医、温病论舌苔的很多,又觉着无法和伤寒经方对接。跪求经方辨舌苔经验及用药用方。二是对感冒症治。胡老讲伤寒,把感冒按六经分类,感觉很实用很明了,他据伤寒把外寒内饮的症治讲的很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外寒内热,外寒内积的感冒病人很是常见。施今墨治外感,提几解几清,组方药味比较多。他曾在一例医案后解释,自己用黄芩 加荆芥等比经方桂枝加黄芩要稳妥。但是感觉他的经验有可取之处,但是初学者不易掌握,重复性不高。对于外寒内积,经方厚朴七物汤也可对症治疗,胡希恕、门纯德等人多人论述。可能是受温病学说的影响,很多外感病人,舌质多红,还有伤寒有先解外后治内的法则影响,平时见到外感风寒,但内有积热的人,不知怎么选方并加减。因为自己曾经有一次外感后因舌质红,但据证用了葛根汤加石膏50克,虽然感冒好了,但是呼吸道仍有干、热的感觉。虽无大碍,至此每遇此类外寒内热的,不敢放手用药了。对于厚朴七物汤症,舌苔厚但舌质红仍居多,也是摇摆不定不敢用药了。也就是现实中典型的方症不是很多,多有兼病并病,由于心有所畏,平时用药有效也有不效,心中没有一点底气了。这一点杂病还是好说,在表症特别是感冒病中特别突出。临床怎么解决此类问题坛内有无不吝指教以启后学的。先谢谢了。
作者: ahb5921    时间: 2015-1-2 14:49
可以考虑加知母。
作者: bennyzhang    时间: 2015-1-2 15:39
寒热错杂的感冒不少见,以大青龙为祖方,可以加减出许多方剂来
话说大青龙是个好方子啊
作者: 五角星虹    时间: 2015-1-2 16:29
舌质很重要,舌苔不需要过于太在意,但并不是不用在意,舌苔如果很厚,或者腻就非常需要注意
作者: 五角星虹    时间: 2015-1-2 16:32
标题: 回 bennyzhang 的帖子
bennyzhang:寒热错杂的感冒不少见,以大青龙为祖方,可以加减出许多方剂来
话说大青龙是个好方子啊 (2015-01-02 15:39) 
老师能说说大青龙汤的加减治疗感冒吗?包括比例调整?此方使用的甚少,但使用好,确实速效
作者: 执金吾    时间: 2015-1-2 19:30
要言不烦,舌质看阴阳,舌苔看病邪。
作者: qylwl    时间: 2015-1-2 20:11
标题: 回 bennyzhang 的帖子
bennyzhang:寒热错杂的感冒不少见,以大青龙为祖方,可以加减出许多方剂来
话说大青龙是个好方子啊 (2015-01-02 15:39) 
前几天小女儿发热40咽痛,脉洪数,无食欲,舌质红无苔,无畏寒无流涕等其它症状。因有咽痛不敢用白虎,因无苔感觉无所下不能用大柴胡,也无小柴胡主症。反复考虑,就用了黄师退热方加桔梗合升降散,当晚仍发热,第二天早上再服药后汗出热退。对自己当时的处方至今仍不知道合不合理。老师遇类似问题怎么处理,能不能让大家学学
作者: bennyzhang    时间: 2015-1-2 21:03
老师不敢当,大家同学一起探讨

大青龙或者说以大青龙为代表的几个方剂,是针对外感之后的寒热错杂立方。通常说大青龙都是畏寒无汗高热,再兼内有热像,比如烦躁、干咳、舌红、苔黄,通常有其一便是,遇到这种情况大青龙调整好剂量,一副即可。

通常大青龙类似的几个方子,比如麻杏石甘汤,桂二越一汤,越婢汤等等,都是类似的思路,侧重点不同。

另外楼上的例子,我也有一疑问,为何咽痛不能用白虎汤呢?名医别录中石膏明确可以治咽痛的
作者: qylwl    时间: 2015-1-3 15:45
标题: 回 bennyzhang 的帖子
bennyzhang:老师不敢当,大家同学一起探讨

大青龙或者说以大青龙为代表的几个方剂,是针对外感之后的寒热错杂立方。通常说大青龙都是畏寒无汗高热,再兼内有热像,比如烦躁、干咳、舌红、苔黄,通 .. (2015-01-02 21:03) 
还是受温病影响,认为咽痛当有表证。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