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伤寒两地书(第60、61条) [打印本页]

作者: 赵红军    时间: 2007-6-7 23:23
标题: 伤寒两地书(第60、61条)


第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第60条至第82条,论述汗下之后产生的诸变证及其治法。
        本条,下则伤内,汗则伤外,内外俱虚,阳气重伤,故而“必振寒,脉微细”。
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下之已伤里阳,复汗表阳亦伤,外邪因之内陷。病在阳分,故昼烦躁;不呕,不渴,脉沉微为里阳已虚,阴寒内盛;因无表证,病在里,故身无大热。故用干姜附子汤以逐阴复阳。
         学习此条,当参看29条,68条,比较桂枝加附子汤,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之用法。
                                                                                                                                              赵红军

作者: 赵红军    时间: 2007-6-7 23:25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我再补充一点:昼为阳,于是昼日烦躁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阳虚,另一种是阳盛。不呕不渴是邪未传阳明。既无表证,又无阳明热证,那么,昼日烦躁便为汗下后亡阳无疑。
        另外,干姜附子汤为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组成。如果改干姜为一两半,再加甘草二两,便成为四逆汤。那么,同为回阳救逆的方剂,二方的区别究竟何在?如果我们把本条与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相对照,便可以看出,干姜附子汤主证有“身无大热者”,是阳虚的表现,而四逆汤却是“大汗出,热不去”,为阳虚的同时又有伤及营阴的病机。甘草味厚色红,具有补脾益营之能,故与附姜并用以回阳补阴也。
                                                                                                                                                  孙曼之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