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胡希恕是中医吗? [打印本页]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09:09
标题: 胡希恕是中医吗?
胡希恕是中医吗?看了他的方症辨证,觉得他更像西医是的。觉得是西医的搞法。更不同意的是:为了证明方症辨证是仲景的方法,就还去证明伤寒序不是仲景写的,见肝知脾不是仲景的观点,伤寒和内经不同,伤寒出自《汤液》,这样生生的把仲景和内经分开,真不知道其用意何在,有意思吗?!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少阴,太阴,明明来自内经,是首见在内经的名词。既然仲景这样用,已经表明仲景是看过内经的,不然,仲景著作就可能写成巨阳病,或是逆阴病,不然何以和内经恰恰相合。说三阴三阳和内经说法不同是可以的,但说仲景就没学习过内经,没有受过内经的影响,那就说不通。真是忍心害理,何事不为。更有甚者,还把方症辨证说成辨证的最高境界,真是欺世之谈。症,是要讲的,同样还要病机,病因,病性分析的。这种方症辨证理论完全就是哗众欺人罢了。学这种理论的,走不了多远,将会越学越糊涂。最后是不了了之。还有,请看一下胡希恕的医案,如果有的话,看看有撒疑难大症,他治疗好了的。难道这就是伤寒大家,不得了的大家吗?!
作者: hitzy    时间: 2013-7-30 09:12
当然是中医,内经跟伤寒论本来就没关系,兄弟。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09:17
不然,我觉得大有关系,伤寒突出或则在部分内容上发明了内经,内经是生理书,不治病的,只讲理的。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09:20
我的意思只是说明方症辨证的局限,伤寒序是仲景写的,
作者: zhhq    时间: 2013-7-30 09:34
仲景一定认真研习过内经,否则写不出伤寒论
作者: scertle    时间: 2013-7-30 09:43
标题: 回 zhongzhuan2000 的帖子
zhongzhuan2000:我的意思只是说明方症辨证的局限,伤寒序是仲景写的, (2013-07-30 09:20) 
但是不容辩驳的是:胡老运用经方治病的疗效是无人能比的,这个你又如何解释?说《内经》和《伤寒》同一体系的人真正用经方用的好的还不是在辨方证?不是靠辨方证,用经络或者脏腑辨证的哪个有胡老这么好的疗效?事实胜于雄辩!!!靠经络或者脏腑或者阴阳五行辨证来用经方的真是显得不伦不类!!!
作者: 仲景故乡人    时间: 2013-7-30 10:07
疗效说明一切。建国后,北京经方家云集,产生了一个经方学者群体,这个群体中,胡老因其理论与众不同而显得特立独行,但是胡老的疗效,却是公认的高。中医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疗效越好,说明他的理论越接近真相。

假设,有一个人,独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医学理论体系,其疗效举世无双,你认为 ,他的理论能不能流传下来?伤寒论体系,也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作者: hitzy    时间: 2013-7-30 10:14
胡老才是科学的方法来讲伤寒论,我书读了一些,感觉胡老讲的最实在,也最科学。
作者: 金庸    时间: 2013-7-30 10:17
胡希恕被某些群体吹捧的太过头了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0:24
标题: 回 scertle 的帖子
scertle:但是不容辩驳的是:胡老运用经方治病的疗效是无人能比的,这个你又如何解释?说《内经》和《伤寒》同一体系的人真正用经方用的好的还不是在辨方证?不是靠辨方证,用经络或者脏腑辨证的 .. (2013-07-30 09:43) 
请问:胡希恕的医案在哪?有无重大疑难重症?此外,如温病家王梦英知道不知道有伤寒病?会不会看伤寒病?他会不会治疗伤寒?会不会用经方?会不会把桂枝症看成麻黄症?简单的说,如果他会治疗伤寒,会用经方治病,又何必用温病方呢?不是多此一举吗?现在我知道的伤寒医案,范中林的医案很好。
作者: julius    时间: 2013-7-30 10:28
管他什么医,能治好病,总结的经验具有普遍规律性就行了。胡老自己也没求名争利的,他把他理解的心得告诉我们,楼主也可以把自己具有普遍性并能治好病的心得告诉大家。如果和胡老正相反,可以辩驳地分析嘛。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0:32
此外还有一点,会看证本来就是医家的本分,哪有不会看症的?西医也会看症,不然就不是医生了,但看了后就要分析,人家不是伤寒,也要在伤寒框框里找方子,这是守柱待兔。你看吧,走不了多远的。
作者: 习谨    时间: 2013-7-30 10:36
标题: 回 zhongzhuan2000 的帖子
zhongzhuan2000:请问:胡希恕的医案在哪?有无重大疑难重症?此外,如温病家王梦英知道不知道有伤寒病?会不会看伤寒病?他会不会治疗伤寒?会不会用经方?会不会把桂枝症看成麻黄症?简单的说,如果他 .. (2013-07-30 10:24) 
那请问什么病才是疑难重症?感冒轻了吧,难道就没要过人的命?
作者: 水墨丹青    时间: 2013-7-30 10:45
胡老这种研究是一种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如果你不赞同可以不学呀
作者: coorus    时间: 2013-7-30 10:45
本来我也觉得胡老说的东西很别扭,甚至有点气愤,中医五行理论早已先入为主,怎么突然开药居然不讲五行了?!可是先放下成见,系统地看看,再去了解伤寒论的整个结构,我认为胡老起码有很大部分是对的,伤寒真没有五行的格局,虽然用五行也可以套得上。至于胡老说辨证的尖端是方证对应,这点我不太赞同,因为这样就跳过了组方的理由,我们只能重复仲景,却永远也无法跟仲景站在一个水平上。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0:49
标题: 回 习谨 的帖子
习谨:那请问什么病才是疑难重症?感冒轻了吧,难道就没要过人的命?
 (2013-07-30 10:36) 
比如部分中风的病例,比如部分半身不随的病例,比如范中林(伤寒家)中运用吐法的病例,比如运用汗法病人昏倒而后愈的病例,比如病虽小,而他家无法,而胡能治愈的,等等
作者: cofieco    时间: 2013-7-30 10:57
刘渡舟、陈慎吾、谢海洲等都是公认伤寒大家吧, 看看他们是如何评价胡希恕先生的。 楼主真的不懂还是故意找卖点 ???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0:59
标题: 回 coorus 的帖子
coorus:本来我也觉得胡老说的东西很别扭,甚至有点气愤,中医五行理论早已先入为主,怎么突然开药居然不讲五行了?!可是先放下成见,系统地看看,再去了解伤寒论的整个结构,我认为胡老起码有 .. (2013-07-30 10:45) 
同你一样,我就是反对方症辨证是尖端的提法,这样学下来,连药物加减都学不会,更别说变化了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1:03
标题: 回 cofieco 的帖子
cofieco:刘渡舟、陈慎吾、谢海洲等都是公认伤寒大家吧, 看看他们是如何评价胡希恕先生的。 楼主真的不懂还是故意找卖点 ??? (2013-07-30 10:57) 
我真的觉得那倒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说法罢了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1:06
标题: 回 zhongzhuan2000 的帖子
zhongzhuan2000:我真的觉得那倒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说法罢了 (2013-07-30 11:03) 
就算他很高罢,但他这种提法,这种教伤寒的方法,觉得有问题,学了连药物的加减都不会的,稍微点杂合病都没办法,
作者: 邓舒群    时间: 2013-7-30 11:13
标题: 回 仲景故乡人 的帖子
仲景故乡人:疗效说明一切。建国后,北京经方家云集,产生了一个经方学者群体,这个群体中,胡老因其理论与众不同而显得特立独行,但是胡老的疗效,却是公认的高。中医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2013-07-30 10:07) 
岳美中,蒲辅周诸前辈 ,据跟过他们的先生讲疗效都很好啊 刘老当年赞誉胡老,应是同行之间的尊谓。后人不必联想太多。学问无论做到什么时候,都是有局限的,这对所有的人都不会例外。
作者: coorus    时间: 2013-7-30 11:19
胡老虽然说辨证的尖端是方证对应,但他自己仍然是有组方理由的,也常加减,对于证的识别也很厉害,到了后来甚至形成开方的直觉,治疗危重病人,更是一把好手。所以我的理解,从熟悉方证开始,可能是学医过程中最实用的一种方法,比较容易形成“方感”、“药感”、“证感”。

伤寒跟内经没有联系,也几乎是公认了吧,多闻多思,就明白了。

还有,伤寒一书是治疗一切病的,并不是只治伤寒,所以不存在你所谓往伤寒框里套的问题。最初这本书没有名字,后来叫《张仲景书》,《伤寒论》这个书名还要晚一些。
作者: li010203    时间: 2013-7-30 11:27
邓班长说的好:学问无论做到什么时候,都是有局限的,这对所有的人都不会例外。
作者: 百嘉中医    时间: 2013-7-30 11:29
胡老是大家给捧红的,他的东西都是取自于日本的方证对应,胡老一派的本来就是西医思路。
作者: 百嘉中医    时间: 2013-7-30 11:30
标题: 回 邓舒群 的帖子
邓舒群:岳美中,蒲辅周诸前辈 ,据跟过他们的先生讲疗效都很好啊 刘老当年赞誉胡老,应是同行之间的尊谓。后人不必联想太多。学问无论做到什么时候,都是有局限的,这对所有的人都不会例外。 (2013-07-30 11:13) 
写的很很有道理,感觉一夜之间胡老就红遍大江南北,可是我读大学的时候,没有一个老师提起过他
作者: 王成果    时间: 2013-7-30 11:32
标题: 回 zhongzhuan2000 的帖子
zhongzhuan2000:就算他很高罢,但他这种提法,这种教伤寒的方法,觉得有问题,学了连药物的加减都不会的,稍微点杂合病都没办法, (2013-07-30 11:06) 
楼主根本没有认真了解胡老的学术。
据冯老讲,胡老在病房里的医案,在医院搬迁时弄丢了,很可惜,现在看到的医案,多数是一名进修医生在门诊跟诊时,以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可见胡老的医案并没有系统的流传下来。
作者: li010203    时间: 2013-7-30 11:37
争论此说有必要吗?还是自己悟吧
作者: li010203    时间: 2013-7-30 11:40
术非其人不传
作者: 真露子    时间: 2013-7-30 11:47
我不理别人怎么去评价胡老,我也不想去评价,更不想去褒贬他。但我想说,懂中医医的人太少,能用中医方法医好几个病就是叫懂中医吗?有许多所谓的专家都是骗子来的,更多的是半水桶的水平,用中医和专家来挣钱的。在我看来,伤寒论和黄帝内经都有其不足和长处,于中医的博大而言,伤寒论只是冰山一角,内经也是不得其全,有太多的需要同道们去完成的。两者,谁先,谁有,谁是谁的前辈和前书,对我来说,不重要,这个问题只有值得你们去争论。
作者: 真露子    时间: 2013-7-30 11:53
标题: 回 coorus 的帖子
coorus:本来我也觉得胡老说的东西很别扭,甚至有点气愤,中医五行理论早已先入为主,怎么突然开药居然不讲五行了?!可是先放下成见,系统地看看,再去了解伤寒论的整个结构,我认为胡老起码有 .. (2013-07-30 10:45) 
用药就医何须拘谨于理,大道无形啊,少年,明白吗?
作者: 崔瑞麟    时间: 2013-7-30 12: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天虚子    时间: 2013-7-30 12:17
为了证明方症辨证是仲景的方法,就还去证明伤寒序不是仲景写的,见肝知脾不是仲景的观点,伤寒和内经不同,伤寒出自《汤液》,这样生生的把仲景和内经分开,真不知道其用意何在,有意思吗?!

----  现在很多人都这样去证明的
作者: 天虚子    时间: 2013-7-30 12:19
标题: 回 金庸 的帖子
金庸:胡希恕被某些群体吹捧的太过头了 (2013-07-30 10:17) 
的确如此

几年前谁知道胡希恕啊

只知有刘 不知其胡
作者: 天虚子    时间: 2013-7-30 12:24
标题: 回 zhongzhuan2000 的帖子
zhongzhuan2000:我真的觉得那倒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说法罢了 (2013-07-30 11:03) 
互相抬轿    一团和气
作者: coorus    时间: 2013-7-30 12:24
标题: 回 真露子 的帖子
真露子:用药就医何须拘谨于理,大道无形啊,少年,明白吗? (2013-07-30 11:53) 
看来前辈喜欢站在制高点,非我所及,也不能及我。
作者: 天虚子    时间: 2013-7-30 12:30
因为胡希恕已经仙隐,2005年左右 方证一门就把胡希恕立为方证一门的精神领袖。通过经营精神领袖,达到把方证一门推广宣传出来。所以现在只要走方证的 都会对精神领袖大家赞誉。其实胡在05年前在世面上就没几个人知道。
作者: nanshanju    时间: 2013-7-30 12:35
同意楼主!方证对应在宋时是把病症与《局方》对照,被日本人学去。金元时战乱,日本人很少来中国学医,此间的金元四大家已讲理法方药。金元明清时期日本基本没有从中国引进医书,而这个时间正是中医空前发展的时刻。看看叶天士5500个医案,经方医案2000多,再看看叶先生的经方加减,高啊!
作者: 混元一气    时间: 2013-7-30 12:46
你眼中的中医是什么样?你认为谁是中医?不学内经就不是中医?以现代知识解释中医就不是中医?
又有人犯了“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无不可治之病”的毛病。
还未入门,非要班门弄斧。
作者: 阿木    时间: 2013-7-30 13:12
呵呵,争论得有意思,中医博大精深,但入得有很多法门,真正的理是相通的,无非我们各自只是进的门不同,无论从哪一门入,要先精得,知一而三,活学活用。
作者: 用好伤寒论    时间: 2013-7-30 13:25
批判 zhong\\\\\\0000

     你讲出来这样的话,只能够表明,中医的大门,你根本不知道在哪里?

  你什么都不知道,竟然非常有勇气挑战一切,


  多么多么的可笑!!

  范中林  是哪个地方的人物,一本《 范中林医案》其中大部分是《伤寒论》原文!!!

为了出名,也不要这么无耻!!!!
作者: 用好伤寒论    时间: 2013-7-30 13:29
中医的 望闻问切,本来就是非常客观的!!

把脉也是如此!!!

如果把中医的 望闻问切 客观化,

说明这样的中医根本就是庸医、低能儿,忽悠老百姓!!

把脉的脉象也是客观的,不可能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脉象!!!!!!!!!!!!!!

所以 胡希恕是一代经方大家,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 用好伤寒论    时间: 2013-7-30 13:30
修改一下

如果 不能够 把中医的 望闻问切 客观化,

说明这样的中医根本就是庸医、低能儿,忽悠老百姓!!
作者: 沉着@冷静    时间: 2013-7-30 13:55
疗效说明一切。
作者: 仲景弟子    时间: 2013-7-30 14:13
只能说胡希恕不是你认为的中医,可是中医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了解的都是一部分.我认为,只要能用中医方法,用中药针灸治好病,就是中医.而且,胡老教给我们一个进入经方的简便法门,教给我们合方之法.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名垂医史!
作者: 崔宗缘    时间: 2013-7-30 14:18
事实胜于雄辩!!!


[s:232]  [s:232]  [s:232]
作者: cofieco    时间: 2013-7-30 14:29
卢祥之先生主编的 《国医圣手胡希恕》一书的“引子” 开头一段有如下论述:
“ 1985年, 刘弼臣先生与我(卢祥之)一同到居于同楼、时任全国人大常委的董建华先生宅做客, 大家饭后言起现代医学翘楚, 董公谓:“百年来, 中国真正经方家者, 只有两人, 一是曹颖甫,一是胡希恕。”
何等高度值评价呀。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47
标题: 回 邓舒群 的帖子
邓舒群:岳美中,蒲辅周诸前辈 ,据跟过他们的先生讲疗效都很好啊 刘老当年赞誉胡老,应是同行之间的尊谓。后人不必联想太多。学问无论做到什么时候,都是有局限的,这对所有的人都不会例外。 (2013-07-30 11:13) 
三言而两止。意至而和,邓班长,好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48
标题: 回 阿木 的帖子
阿木:呵呵,争论得有意思,中医博大精深,但入得有很多法门,真正的理是相通的,无非我们各自只是进的门不同,无论从哪一门入,要先精得,知一而三,活学活用。 (2013-07-30 13:12) 
意明而淡远,问好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50
标题: 回 nanshanju 的帖子
nanshanju:同意楼主!方证对应在宋时是把病症与《局方》对照,被日本人学去。金元时战乱,日本人很少来中国学医,此间的金元四大家已讲理法方药。金元明清时期日本基本没有从中国引进医书,而这个 .. (2013-07-30 12:35) 
一言直指,金针度人,问好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52
标题: 回 天虚子 的帖子
天虚子:因为胡希恕已经仙隐,2005年左右 方证一门就把胡希恕立为方证一门的精神领袖。通过经营精神领袖,达到把方证一门推广宣传出来。所以现在只要走方证的 都会对精神领袖大家赞誉。其实胡在05 .. (2013-07-30 12:30) 
正是此理!问好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53
标题: 回 天虚子 的帖子
天虚子:的确如此

几年前谁知道胡希恕啊

....... (2013-07-30 12:19) 
呵呵,原来历史是这样的,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56
标题: 回 真露子 的帖子
真露子:我不理别人怎么去评价胡老,我也不想去评价,更不想去褒贬他。但我想说,懂中医医的人太少,能用中医方法医好几个病就是叫懂中医吗?有许多所谓的专家都是骗子来的,更多的是半水桶的水 .. (2013-07-30 11:47) 
眼光老辣,老于江湖,胸中有真知干货,就是藏着掖着,轻易不向人言呀,我喜欢说话,问好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57
标题: 回 zhhq 的帖子
zhhq:仲景一定认真研习过内经,否则写不出伤寒论 (2013-07-30 09:34) 
正是这个理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4:58
标题: 回 金庸 的帖子
金庸:胡希恕被某些群体吹捧的太过头了 (2013-07-30 10:17) 
皇帝的新装,大家怕听,问好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5:00
标题: 回 百嘉中医 的帖子
百嘉中医:胡老是大家给捧红的,他的东西都是取自于日本的方证对应,胡老一派的本来就是西医思路。 (2013-07-30 11:29) 
同感,同感,问好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5:03
标题: 回 nanshanju 的帖子
nanshanju:同意楼主!方证对应在宋时是把病症与《局方》对照,被日本人学去。金元时战乱,日本人很少来中国学医,此间的金元四大家已讲理法方药。金元明清时期日本基本没有从中国引进医书,而这个 .. (2013-07-30 12:35) 
我也崇拜叶天士先生,但我看的不是很懂,以后请多多赐教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5:04
标题: 回 coorus 的帖子
coorus:本来我也觉得胡老说的东西很别扭,甚至有点气愤,中医五行理论早已先入为主,怎么突然开药居然不讲五行了?!可是先放下成见,系统地看看,再去了解伤寒论的整个结构,我认为胡老起码有 .. (2013-07-30 10:45) 
我也是这个意思,学医总要学点本事呀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5:16
标题: 回 用好伤寒论 的帖子
用好伤寒论:  修改一下

如果 不能够 把中医的 望闻问切 客观化,

说明这样的中医根本就是庸医、低能儿,忽悠老百姓!!
....... (2013-07-30 13:30) 
我看了你的其他留言,你自己亲口说也不大相信胡希恕,有怀疑,怎末东一句,西一句的?这样可不好,文在你的空间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5:21
标题: 回 用好伤寒论 的帖子
用好伤寒论:  中医的 望闻问切,本来就是非常客观的!!

把脉也是如此!!!

如果把中医的 望闻问切 客观化,
....... (2013-07-30 13:29) 
我看了你在其他地方的留言,你自己亲口说也不大相信胡希恕,有怀疑,怎末这里又东一句,西一句的?这样可不好,文在《中医是撒样》中
作者: hjzhy2000    时间: 2013-7-30 16:15
多临床吧
作者: chezhan    时间: 2013-7-30 16:17
我们确实那样,我们只能重复仲景,却永远也无法跟仲景站在一个水平上。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确实那样,在以后的日子也确实那样
作者: scertle    时间: 2013-7-30 16:18
标题: 回 zhongzhuan2000 的帖子
zhongzhuan2000:请问:胡希恕的医案在哪?有无重大疑难重症?此外,如温病家王梦英知道不知道有伤寒病?会不会看伤寒病?他会不会治疗伤寒?会不会用经方?会不会把桂枝症看成麻黄症?简单的说,如果他 .. (2013-07-30 10:24) 
看来你真的是严重的孤陋寡闻呀!王蒙英、吴鞠通、叶天士这些温病派的始祖,你自己看看他们的医案,哪一个不是精通伤寒的?哪一个不是经方高手?!看看温病条辩里面的方子经方多的是,还有很多是经方化裁得来的。但是卫气营血的解释却是让人不敢苟同。还是多看看书吧。多说两句就破绽百出了。胡希恕的医案都没有看过?唉。。。。。
作者: 杏林之秀    时间: 2013-7-30 16:20
胡大师对中医经方还是有贡献的。 懂中医的能明白伤寒论的,能知道任何病是外感因素的人是太少太少。伤寒论就是写外感辨证能统领中医能统领天下病。知道这个的少之甚少啊!!!
作者: 四月茵陈    时间: 2013-7-30 16:26
还有这么多人参与争论这个无聊的问题,真没意思。
作者: 混元一气    时间: 2013-7-30 16:27
标题: 回 coorus 的帖子
coorus:胡老虽然说辨证的尖端是方证对应,但他自己仍然是有组方理由的,也常加减,对于证的识别也很厉害,到了后来甚至形成开方的直觉,治疗危重病人,更是一把好手。所以我的理解,从熟悉方证 .. (2013-07-30 11:19) 
“伤寒跟内经没有联系,也几乎是公认了吧,多闻多思,就明白了。”
确实是,伤寒和内经没有半点关系,虽然仲景序言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夫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汇通……“可伤寒论中何曾有半点内经痕迹?何曾有半点五行痕迹?何曾有半点五脏痕迹?
作者: scertle    时间: 2013-7-30 16:27
标题: 回 nanshanju 的帖子
nanshanju:同意楼主!方证对应在宋时是把病症与《局方》对照,被日本人学去。金元时战乱,日本人很少来中国学医,此间的金元四大家已讲理法方药。金元明清时期日本基本没有从中国引进医书,而这个 .. (2013-07-30 12:35) 
方证相应最先是在唐代孙思邈书籍中出现,搞清楚呀老兄。金、元、明、清正是中医开始衰败之时,医家多只是表象:理论开始偏离方向,药物搞出个性味归经,宗派五花八门,最糟糕就是温病派搞出个卫气营血,硬说是有别伤寒,其实温病哪一个不能用经方来治?
作者: chezhan    时间: 2013-7-30 16:27
写的很很有道理,感觉一夜之间胡老就红遍大江南北,可是我读大学的时候,没有一个老师提起过他 ,现在的学校里也没有提起,黄元御也很陌生。这说明院校就是院校,老师的任务就是报着课本走,抱着大纲走,只要不脱离那些课本,大纲什么的,谁也无法挑出毛病,另一个是胡老的理论的推广,是因为那个演讲的录音的整理,才被认识的,我原来就只知道刘,不知道胡,看了那个演讲稿,才知道胡,才知道中医应该这么学的
作者: 杏林之秀    时间: 2013-7-30 16:30
胡大师用方证辨证当然不是最高度,我认为中医能明白六经外感才是高度。已故大师倪海厦说的对,大陆中医没有几个能治疗好感冒的。
作者: scertle    时间: 2013-7-30 16:34
唉,自己还什么都没有,还什么都不是,就开始糟蹋老前辈了!不放低自己,如何海纳百川?茶杯置于茶壶之上,杯中永远不要想有清茶。
作者: 七杀紫微    时间: 2013-7-30 17:21
又来这里搞“理法”和“方药”的争论——其实笔者很喜欢看学术争论,有争论才会去思考,有思考才会有进步!百家齐鸣的最好不过,总比作假科研论文有劲。
什么是中医?胡老是不是中医?大家心里会有自己的看法,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看法硬压到别人的头上。
至于辨证论治到底是什么?是辨病机还是辨方证?到底什么是证?我查过《中医基础理论》(大一的教材),惊讶的发现:其实他说得很清楚,只是那时候恐怕水平太低,根本理解不到:
“症状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如舌苔、脉象等。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证,又称证候。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核心。其临床表现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全面揭示疾病本质的症状和体征。其本质是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结合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对疾病的致病因素、病变部位、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所作的病理概括。它标志着机体对病因的整体反应状态,抗病、调控的反应状态。
如“脾阳虚证”,其病位在脾,病因是寒邪为害,病性为寒,病势属虚。这样,病位之脾,病因病性之寒,病势之虚,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脾阳虚证”。证是由症状组成的,但它不是若干症状的简单相加,而是透过现象抓住了具有本质意义的辨证指标(症状),弄清其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可见,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所以症与证的概念不同。
——看完这个,不知道楼主有什么体会没有?更说白一些的就是:“病机派”的人喜欢说什么“脾阳虚证”,治法应该“温健脾阳”;然后呢?然后是选方用药。但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温阳健脾法的引导下,其实还是有不少可选的方:干姜甘草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但具体是哪一个?
“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原话是这样的:可能你是理解成辨方证是最高境界了,但我觉得胡老可能就不一定是表达这个意思:他也许就想表达:
好比是金字塔,底宽顶尖,而看病就像走金字塔,由底走到顶,从纷杂的症状出分析出关键,然后处方用药,所以他说的“尖端”,是看病的最后环节——
——起码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看他的生平,发现他是一个低调的人,感觉不太可能说出这么藐视群贤,自高自大的话来。具体还是让冯世纶先生他们好好解析一下更好了。
作者: 七杀紫微    时间: 2013-7-30 17:32
标题: 回 七杀紫微 的帖子
七杀紫微:又来这里搞“理法”和“方药”的争论——其实笔者很喜欢看学术争论,有争论才回去思考,有思考才会有进步!百家齐鸣的最好不过,总比作假科研论文有劲。
什么是中医?胡老是不是中医?大 .. (2013-07-30 17:21) 
漏了句总结的话:
所以,其实你辨病机又好,辨方证又好,最后还不是都要遣方用药么?所以感觉两者是不矛盾的,有现在“病机派”和“方证派”的争论,其实只是两家在强调整个看病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罢了。
PS:
至于胡老有没有治疗过危重症,找不到胡老的医案,建议你可以看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经方专家·胡希恕》(冯世纶主编),这是本非常好的书,这些天我恰好又看了一遍。感觉真是很好很好。
你想更快一些的,就去首页,看看黄煌教授最近发的一贴关于大柴胡汤的帖子,你就有你想要的答案了。
作者: 混元一气    时间: 2013-7-30 17:32
标题: 回 天虚子 的帖子
天虚子:的确如此

几年前谁知道胡希恕啊

....... (2013-07-30 12:19) 
为何不知胡希恕?比比胡希恕和刘渡舟、董建华……的学生数量,著作数量。
胡希恕的学生、著作远比别人少,自然被人了解的少了。但是,再看看胡希恕身边的人的评价刘渡舟、赵绍琴……对胡希恕的评价!!“几年前谁知道胡希恕啊,只知有刘 不知其胡”这话怎能说得出口??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3-7-30 17:58
胡老是不是中医,无所谓。但是楼主没有资格去评价胡老,一丁点儿资格都没有,哪怕给胡老提鞋。等楼主那天的临床疗效超过了胡老,然后可以说“胡希恕那套东西不是中医,贻误后学”。可是在没有这个前提下,楼主还是别班门弄斧的好。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3-7-30 18:02
要是胡老活到现在,也100多岁了。单凭年龄,作为后辈,也不能直呼其名吧。尊老可是传统。还“胡希恕是中医吗?”。楼主这点就不厚道。
作者: coorus    时间: 2013-7-30 18:10
“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原话是这样的:可能你是理解成辨方证是最高境界了,但我觉得胡老可能就不一定是表达这个意思:他也许就想表达:
好比是金字塔,底宽顶尖,而看病就像走金字塔,由底走到顶,从纷杂的症状出分析出关键,然后处方用药,所以他说的“尖端”,是看病的最后环节——
——起码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看他的生平,发现他是一个低调的人,感觉不太可能说出这么藐视群贤,自高自大的话来。
-----------------------------------
有道理!繁归于简,并不是没有繁的过程,理存乎用,并不是没有理路可循,方证的实质是进乎技矣,不是机械对应。
作者: 岐黄门生    时间: 2013-7-30 18:12
胡老厉害不?临证试试他的经验不就知道了?瞎叨叨!大柴胡的广泛应用绝对有胡老的功劳!
作者: sz2543    时间: 2013-7-30 19:35
标题: 回 真露子 的帖子
真露子:我不理别人怎么去评价胡老,我也不想去评价,更不想去褒贬他。但我想说,懂中医医的人太少,能用中医方法医好几个病就是叫懂中医吗?有许多所谓的专家都是骗子来的,更多的是半水桶的水 .. (2013-07-30 11:47) 
同意楼主。真正懂中医的太少了,能看几个病真的不叫中医。
作者: 济舟堂主人    时间: 2013-7-30 19:43
建议楼主学习胡老医案时结合伤寒论原文来看,何等的丝丝入扣!这不需要功底吗?
作者: zhongzhuan2000    时间: 2013-7-30 19:51
标题: 回 七杀紫微 的帖子
七杀紫微:漏了句总结的话:
所以,其实你辨病机又好,辨方证又好,最后还不是都要遣方用药么?所以感觉两者是不矛盾的,有现在“病机派”和“方证派”的争论,其实只是两家在强调整个看病过程中 .. (2013-07-30 17:32) 
好吧,也请您催一下,请亲传弟子把医案整理好,也把刚才您的见解,请亲传弟子解释清楚,以免有让人误解的地方。还有关于伤寒序言的真伪问题,证伪一下,存疑也可。
作者: 土郎中    时间: 2013-7-30 20:17
不管是什么理论,疗效才是硬道理。
作者: 信心    时间: 2013-7-30 20:40
日本人都来向他学经方,你说胡老是不是真中医,不是日本人好,但是日本搞出来的东西你不服不行
为什么???国人需要反思
当然胡老受汤本求真的影响很大
胡老是真中医,徒弟xxx是个经商家,靠老师的名气赚了不少银子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作者: 摸索着    时间: 2013-7-30 20:47
气愤!!楼主这样不负责任的讲话,是对胡老莫大的侮辱。只有自己多听,多看,多用,自己丰富了,见识广了,才有说话,评价别人的资格,否则你的言行只能成为笑料,被别人不齿!说实话,本人也是最近2年,才接触胡老的理论和经验,但感觉很具体,很实在,没有虚的东西,于是爱不释手,用于临床,疗效有很大的提高。只可惜胡老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太少了!怎能说胡老不是中医,难道你是?
作者: 刘柔之    时间: 2013-7-30 20:53
胡老是不是中医,是不是大家这得让事实说话,用疗效来评价,并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这是学术论坛,你发这样的帖子有什么意思。
作者: 安居    时间: 2013-7-30 21:25
帮派斗争都是非本行专业人士干出来的,

会医者忙着活人,不会者忙着争名利
作者: 1234567a    时间: 2013-7-30 21:39
标题: 回 金庸 的帖子
金庸:胡希恕被某些群体吹捧的太过头了 (2013-07-30 10:17) 
说了句实话。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3-7-30 22:51
标题: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疑难症不代表重症危症。
冷静的想想,胡希恕和曹颖甫确实没什么疑难症、复杂症。尽管可以说些与条文丝丝入扣之类的话。
到了一定程度,若还在膜拜胡曹,说明没进步。
 (2013-07-30 22:46) 
好歹胡曹二老每天都在看病,而阁下只是一业余爱好者,怎可说这样的大话。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3-7-30 23:35
一根经,胡老治疗口腔溃疡就只用一个泻心汤?“爱好者的好处是旁观者清,不容易激动。”不容易激动有时候不是旁观者清,而是都不知道激动什么,所以只好不激动了。临床,业余是两码事,记得槐杏先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
作者: 林三    时间: 2013-7-31 00:04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各位赶紧学功夫!
作者: 混元一气    时间: 2013-7-31 08:12
标题: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

好歹胡曹二老每天都在看病,而阁下只是一业余爱好者,怎可说这样的大话。

[s:223][s:223][s:223]支持黎版!班门弄斧者多是未入门者!看了曹、胡诸前师的医案就觉的“
冷静的想想,胡希恕和曹颖甫确实没什么疑难症、复杂症。尽管可以说些与条文丝丝入扣之类的话
”,如果让您身临其境面对患者,四诊之后您能不能将患者的症候与伤寒的方证对应起来?看到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的病例,读过伤寒的恐怕多能想到麻黄类方,但如果这些症候隐藏在更多的症候群中,有几人又能准确把握?
普通病中照样有疑难杂症!这就是功夫,这就是疑难杂症!什么是疑难杂症?难道就是指癌症、
强直性脊柱炎、艾滋病……   
    ?
     胡老一生治学严谨,不如他人学生多、著述多,故外人知道不多。但看看那同时代的的大家们如刘渡舟、赵绍琴等对胡老的评述!
      现在竟然有人说什么“
几年前谁知道胡希恕啊,只知有刘 不知其胡
”,井底之蛙!
作者: 东风不与    时间: 2013-7-31 08:16
唉,真的不知道楼主是哪方神圣,居然这样藐视前贤,敢问楼主治好了哪些疑难杂症?还是不要耍嘴皮子了,弄点实际的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多少年来,总有人今天攻击滋阴派,明天攻击扶阳派,后天又攻击攻下派,唉!何时了,何时了啊!如果楼主真的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的话,那就:先学会做人,再学医不迟!
作者: 混元一气    时间: 2013-7-31 08:38
标题: 回 东风不与 的帖子
东风不与:唉,真的不知道楼主是哪方神圣,居然这样藐视前贤,敢问楼主治好了哪些疑难杂症?还是不要耍嘴皮子了,弄点实际的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多少年来,总有人今天攻击滋阴派,明天攻 .. (2013-07-31 08:16) 
楼主这样的人真不知道到底读过几本中医书,到底读过几本胡老的书,到底对胡老有多少了解!!
竟然还有人跟着胡诌什么“胡希恕学了日本人的汉方才提出方证辩证是辩证的尖端”,真是信口雌黄!胡老治学之后逐渐形成自己对方证的认识,30年代读到《皇汉医学》其中的思想方法与胡老的有相似之处,胡老觅得知音,遂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坚定而已!
作者: 清扬居世    时间: 2013-7-31 09:25
疗效才是硬道理!不管胡老以前是否有名气,现在的名气又有多么响亮,最重要的是我自己读胡老的书,确实学到了很多很多!
作者: 曲洪波    时间: 2013-7-31 10:54
还在争论没味的,胡老没留下医案是因为中医是道,不是术,是靠悟的,不是纯靠学来得到的,留下医案就是要留下剂量,人有千种人,病有千种病,证有不同的类型,病就不一样,剂量就不一定会一样。后人学用就会留下疑问。故留医案多的未必是真中医,医案少的未必不是好中医,至于胡老是否是中医的话题最好不要讨论了,不管他老人家是按中医思路还是按西医思路辩证也好,辩病也罢,终究他老人家的疗效还是有目共睹的。欢迎拍砖或批评,争论,反对辱骂或人格攻击。
作者: 暖风    时间: 2013-7-31 13:39
实话实说:1,胡老是一代中医临床大家,郝万山老师早些年在广州讲课时曾说过跟胡老抄方大半年多疗效很好但并不是疗效最好的郝万山老师并不认可胡老观点,
2,伤寒论是否与内经无关这要让汤先生考证但汉代经方十一家不是我们想的经方十一派如风寒热病多少方,五藏六腑某某病多少方看起来更象金匮要略的辨病方式

作者: 混元一气    时间: 2013-7-31 17:37
不了解胡老的人,请首先对胡老做个基本了解再来发言!!!!
请读过胡老的书之后再来发言!

http://page.renren.com/601639871 ... rTime=1359469659000


胡老一生淡泊名利,治学非常审慎,他的大量医学手稿总是根据临床所得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论著。然而唯一在六十年代发表的一篇题为《伤寒的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论文,给了医学界一个不小的震动,人民日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
作者: 仰高    时间: 2013-7-31 19:53
看过胡老的医案,很是佩服。
但也不同意某些人说的没有资格评论胡老,难道只有超过他才可以评论吗?
作者: 仰高    时间: 2013-7-31 19:57
不可否认,某些人打折胡老的旗号,出这本书出那本书,有关他的书出得有点滥了。
作者: 刘柔之    时间: 2013-7-31 20:41
什么叫疑难杂症,真正在临床上一个感冒发烧自己作一个评价有效率能有多少。难道只有治好了不治之症才能算是大师。。
作者: 济舟堂主人    时间: 2013-8-1 15:16
原先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先生说:“年轻的中医同仁们,当你的儿女发热到40度,你能用中医药治愈,你的中医水平就合格了。。”。大家自省!
作者: 李举    时间: 2013-8-5 15:41
胡希恕是近代最伟大的经方大师。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