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看见某些火神滥用麻附辛,他们真的懂这味药的“证”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庸    时间: 2013-6-2 13:56
标题: 看见某些火神滥用麻附辛,他们真的懂这味药的“证”吗?
有人解释这是太阳少阴两感;这理论上没错
但是他们真的懂具体临床的表现吗?光是脉沉微,但欲寐?
还有他们懂不懂得另一味少阴经的方子麻黄附子甘草汤?
这两者的区别?
他们又懂不懂其中三味药的分量比例?
我看见他们无知到三者等分量我就想发笑
作者: arden    时间: 2013-6-2 14:31
希望能讲点理论方法,有助于大家提高水平。只是指出别人的不是,但又没有有力的证据,就想当于凭空想像判人有罪。作为中医人应该是心平气和,不因别人水平不如自己就取笑别人,每人个都是努力学习的,只是机缘、悟性等水平高低不同,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水平低的提高水平,这样更有助于帮到更多的人。一味打击批评,对于水平提高没任何帮助。或者自己心理觉得爽些。也不是中医人应有的医德。美国人教育孩子都是少点批评多点鼓励。一山还有一山高。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有怀疑可以提出大家讨论,有助于大家共同进步。
作者: 孜孜不倦    时间: 2013-6-2 14:36
希望能讲点理论方法,有助于大家提高水平。
赞同楼上观点.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6-2 14:43
要多说具体案例具体理论
作者: 人生茅台    时间: 2013-6-2 15:54
讨论讨论,分析分析,共同提高!
作者: 夜雨十年灯    时间: 2013-6-2 16:32
把原文读一读就不会犯错了
现在的火神
真是无可救药
作者: 执金吾    时间: 2013-6-2 20:32
楼主吃过麻黄附子细辛汤没有,这样武断,有失学习风范
作者: 金庸    时间: 2013-6-2 21:52
不就加上太阳病的表现吗?智商捉鸡
特别是头痛入脑髓者
效如桴鼓
作者: 四月茵陈    时间: 2013-6-3 10:19
麻附辛的方正属“太少两感”的提法。从理论上就值得商榷。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可是本方证并不具备这些症状,而是发热脉沉但欲寐。经文一开始明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辛主之。”根本就与太阳病没什么事儿。那只能说明太阳病有里证,少阴病也有表证非太少两感也。
作者: 金庸    时间: 2013-6-3 10:41
标题: 回 四月茵陈 的帖子
四月茵陈:麻附辛的方正属“太少两感”的提法。从理论上就值得商榷。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可是本方证并不具备这些症状,而是发热脉沉但欲寐。经文一 .. (2013-06-03 10:19) 
你多试过几例就明白了,我很无语,这么多临床很差的敢来质疑我
作者: 生姜干姜    时间: 2013-6-3 16:54
细辛麻黄临床上很好的止痛药,特别是太阳经的。
作者: zxzzm    时间: 2013-7-23 09:04
看了半天我还是看不懂!  哎 慢慢去琢磨吧~~~~~中医就这样慢慢失传了
作者: 首儿    时间: 2013-9-10 21:43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学习。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