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浅谈伤寒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3-4-16 13:49
标题: 浅谈伤寒法
《伤寒论》以桂枝法、柴胡法作为示范,示人“以法治之”。这个“法”,其概念是什么呢?试读原文“法”的概念。
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脉浮数者,邪热在表,故法当汗出而愈。法当汗出而愈,这个法,包含病位、病性和治法,就是邪热在表者,治以汗法。
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法当身疼痛,这个法,与上条相同,也是包含了病位、病性和治法,即邪实在表者,治以汗法。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以法治之,这个法,依然是包含了病位、病性和治法,即渴属里热者,当泻里热。
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法当腹中急痛,这个法,包含了病位和病性。
“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法当加桂四两,这个法,包含了病位、病性、治法和药物用量,即皮内有水气者,法当加桂四两以解外。
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法多汗,这个法,包含了病位和病性,即病属于阳明里热,病人应该多汗。
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法当咽痛而复吐利,这个法,包含了病位和病性,即病属于少阴里虚。病人脉阴阳俱紧,若是表实证,则不当有汗,而反汗出者,此为亡阳也,亡阳之“阳”应指表阳。此表阳亡失者,应是阳损及阴,伤损于里,内外俱伤,阴阳两虚的状态,才会有汗出,故曰:“此属少阴”。如果不是内外俱虚,则脉浮紧者不应该汗出。
从以上条文,可以读出,《伤寒论》之法,是对疾病的规律性认识。“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是说要认识疾病的规律性特点,知道病位和病性,治病有法可依,用药有度可量。如,邪热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半表半里(中)者清之。水气在皮内者当加桂四两,在肌内者加桂三两。
作者: 金庸    时间: 2013-4-16 14:11
皮内和肌内如何鉴别,请李老师明示
作者: 四海承风    时间: 2013-4-16 17:56
请李老师谈谈【伤寒中风】在伤寒论里面的意义。谢谢。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3-4-16 19:07
回1楼:
水气在肌中,身体疼而不重或重而不疼;水气在皮中,疼重并作。可以查原文求证。需区分实证和虚证。

回2楼:
伤寒中风和妇人中风,在《伤寒论》里各出现有两处。太阳中风出现有三处。阳明中风有两处。少阳中风、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厥阴中风各有一处。各个中风病,都与得病的时间有关联,都呈现阴弱阳强的状态。
可参看此贴: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6350
作者: 镜湖    时间: 2013-4-16 23:16
我记得楼主好像说过桂枝汤是“损阳方”,鄙人不敢苟同。陶弘景在辅行诀中明确提出“阳旦者,升阳之方”,伤寒论里也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训戒,辅行诀和伤寒论是可以互相印证的。楼主言论与经旨相违不知作何解?
作者: 添添兴福    时间: 2013-4-17 05:53
李老师在授人以渔!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3-4-17 06:45
桂枝汤是升阳之方,所以才能发汗解肌。
我说桂枝损阳,没有说“桂枝汤是损阳方”。但是桂枝汤中桂枝之用,确实损阳。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是王叔和说的,这应该是强调《伤寒论》告诫的“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伤寒论》还告诫“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所以《金匮要略》:“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桂枝不损阳,为什么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还需“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呢?
桂枝不损阳,为什么《金匮要略》“身无寒但热”者,作白虎汤加桂枝呢?
桂枝损阳,正是经旨之义,而不是与经旨相违。
桂枝不损阳,那麻黄汤中之桂枝,是作什么用的呢?麻黄汤证“阳气重”,是张仲景说的。桂枝在麻黄汤中,损不损阳呢?
作者: 2469530209    时间: 2013-4-17 07:18
桂枝损阳,是桂枝致发汗而伤津液为之损阳。
作者: 四海承风    时间: 2013-4-17 08:25
标题: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回1楼:
水气在肌中,身体疼而不重或重而不疼;水气在皮中,疼重并作。可以查原文求证。需区分实证和虚证。

回2楼:
伤寒中风和妇人中风,在《伤寒论》里各出现有两处。太阳中风出现有三 .. (2013-04-16 19:07)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回复。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3-4-17 12:23
发汗伤津液损阳,不发汗通郁滞也损阳。如苓桂剂不发汗,也损阳。苓桂剂治气上冲,因为气上冲者是肾气强。气不上冲者,不用桂枝,就是因为气不上冲者,肾气不强。对于肾气不强者,不宜用桂枝。如果外证拘急兼肾气不足者,张仲景是附子桂枝并用,这是不得已之法,因为不除外证拘急,病人就不得安生。如果没有外证拘急,只是有头项强痛或肢体疼痛,而肾阳不足者,张仲景也不用桂枝解外。如第28条,第91条,第372条。
作者: 甘草干姜汤    时间: 2013-4-18 08:21
看到气上冲, 我想到了一个条文“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两耳无所 闻也。所以然者,重发其汗,虚故也。”

看见病人叉手冒心为何教试令咳? 请李老师讲解一下。
作者: 2469530209    时间: 2013-4-18 10:03
仲景用桂枝本就不会考虑五脏肾的概念,药证是基点,所以我认为李老师的一些结论有待商榷。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3-4-18 15:04
回10楼:
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供您参考,供大家批评讨论:
我认为此状态应为下虚上实。如《内经》曰:“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
看见病人手叉自冒心,知道发汗过多,心中空虚,水气乘虚凌入心中,肾气上冲祛邪,故出现心中悸动自冒心。自冒心为浮,为邪实正虚。要知道邪实的程度如何,看看病人耳聋不聋,故教令试咳。

回11楼:
《伤寒论》曰:“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此肾气动用桂枝,应该考虑肾的概念了吧?
《金匮要略》曰: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以上这些水在五脏的表现,都有其相应的药证,仲景考虑五脏之概念在此是不是论述分明呢?
作者: 紫云小鱼    时间: 2013-5-30 16:34
好贴,收藏了,谢谢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