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姜佐景论经方不盛行的原因和补效 [打印本页]

作者: 甘草干姜汤    时间: 2012-4-2 21:04
标题: 姜佐景论经方不盛行的原因和补效
     我们试缩小视野,姑且不问经方已往的历史如何,但问经方在现在应用的程度,姑且不问经方在全国以及外国推行的情形如何,但看在上海一隅的概况,那么我可以叹息地说一句:「经方是太不盛行了!」怎见得呢?你不妨抽一刻的功夫,到大药铺里参观一下子,那么包你可以在柜台上看见不少的通套时方方子,像桑叶啦,菊花啦,连翘啦,银花啦,大概统是十多味药成一张方子的,很难得机会看见一张地道的经方,甚至连桂枝呀,柴胡呀,石膏呀,大黄呀,都不容易买到,这不是一个极明显的证据么?经方这样不盛行的原因,究竟在那里呢?难道是经方的功效远不及时方么?我想这句话是谁也不敢肯定的。我以为方的用不用,完全在医士的手里,现代的中医士所以不用经方,要不外三种情形:其一是「不知用」,其二是「不敢用」,其三是「不肯用」。现在先说:

    第一种「不知用」的。原来有一般医士,在匆匆三年的从师期中,或者在短期无师自习的期中,除掉读过几本平易的基本书籍,如药性赋,本草从新之类,和抄录几首平淡玲珑的案方之外,从来也不曾读过伤寒金匮,更不论千金外台。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未有经方的存在。一旦大证当前,怎能叫他应用经方呢?这就叫做「不知用」。好在这一班的医士在中医界里并不占怎样的多数,所以尚不致影响到整个的中医。
    至于第二种「不敢用」的呢。他们读过伤寒金匮,条辨经纬,以及其它诸书。更有的甚至于读得滚瓜烂熟,开卷了然。但因未经名师的指导,未有临床的实验,明知某方某药可以治某险证,但是胆子特别的小既怕方药的功力太大,病人要受不起,又怕别人的批评太酷,自己更受不了,畏首畏尾。终于坐视病人的待毙,你道可惜不可惜呢?
    更有一般德高望重,齿尊位隆,学问渊博,经验丰富的大名医。他们都是奋斗过来的人,他们知么用经方,敢用经方,但是既经达到了这样优异的地位,就有点不肯用经方了。原来他们熟悉人情世故,看穿社会心理,晓得用经方是于已利少弊多,用时方是于已利多弊少,只因为趋利而避弊,经方就慢慢地忘记了。怎说是利少弊多呢?病人一服经方,病霍然地好了,那他还肯来再诊?假使经方用得不对,病情急切地变坏了,那医士不有吃官司的危险么?反之怎说是利多弊少呢?就是既没有上公庭的麻烦,却有添生意的好处。这样解说。总可以暸然的了!更有可笑的,用上桂枝三五分,自以为桂枝汤了。用上柴胡七八分,自以为柴胡汤了。除了主要的药不用,却添上了不关痛痒的药作陪衬,那里还有功效可期呢?我记得年前有一个朋友做一篇医论,开头就说:「医不可使名也。方其末名,一日能活十人,及其已名,十日不能活一人」所以十日不能活一人者,坦白地说,无非是不肯用经方罢了!
    除此以上三种不用经方的人,所剩下用经方的先生们,若不是那闲情逸致的高人,便是那负才不羁的名士。更不然,便是那有创作精神初出茅庐的后生。那三种人或以出世自期,或喜独善其身,或以信望末孚,怎能敌得住以上三种人的势力呢?于是乎形成了今日中医的局面,既不能发挥吾中医学原有的权威,遂难能得到全般民众的信仰,更难能敌住西医汹涌的学说。虽有少数中坚的刊物作中流的砥柱,数百刚毅的学者作仗义的辩护,然而中医渺茫的前途还不知究竟啦。不管怎样,我们要讨论补救的辨法了。就是怎样使经方盛行起来,以发扬吾中医学哩。

    第一,吾希望那不知用经方的人能抽出一些功夫,多读些经方的书,久而久之,心领意会,那就晓得时方虽佳,多发源于经方,一旦懂得经方之后,更可帮助时方的活用了。同时政府考试中医士尚时候,也应当注重关于经方的学识,那么上行下效,见功更加容易了。我写到此处,刚巧接到光华杂志第三卷第十一期,看见红色的封面上载着卫生署公布中医考询项目内,有「古方概要」一项,这实在是需要的事呀?  
    第二,我希望那不敢用经方的医士们肯虚心地找一位真实有经方经验的人做导师同时在临床方面下一番苦功,那么就可以事半功倍,获益无穷了。虽说这样的导师少若凤毛鳞角,贵若鲁殿灵光,但只要肯留心探访,谅来也不难达到目的的。还有在实验方面,我们常常可以得到珍奇的收获,甚至为古书上所找不到的。譬如伤寒论上但说某某汤主之,意思是说吃了这个汤方,一切病证就好了但是要经过怎样的一番瞑眩景象,往往略而不屑道。那么我们只好凭实验以知道他了。我们还要根据以往的经验,预先警告病家,使不因慌张而出乱子随便举个例罢,吃十枣汤有人要暂时音哑的,吃巴豆有人要发厥的吃附子有人要头眩的,更有吃麻黄却毫不出汗的,吃大黄却毫不泄下的。这种变化多端的现象都详在拙编的经方实验录里,表而出之,无非使不敢用经方者敢用罢了。
    第三,我希望那不肯用经方的大人先生们稍稍改移一下利己的主义,而实行救世的工作。于己既无十分损害于人却有大利。而且对得起仲圣在天之灵,挽得住中医垂绝之绪,真是何乐而不为呢好在现在各地传来的医讯,肯用经方的大医渐渐地多了。这正是我所馨香祷祝的呢。

    我更希望那闲情逸致的高人多做一点入世的工作,以救那茫茫的苍生,像我们的拙巢夫子虽也耽吟咏嗜画梅却曾写成二部伟大的书,--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传给我们。这二部书不但可以医病,简直可以医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恽是铁樵陆氏渊雷二处函授学社数年来不断的努力造成今日经方复兴的景象,也委实大有功劳。我还希望那负才不羁的名士稍稍抑得住骄矜的气概,但求善与人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见别人的疾苦,无异自己的病痛。一方面循循善诱教人以用经方的方法。至于那有希望的后生们却是我医界将来的主人翁。此时多努力一分,将来即多收成一分,说不定经方复兴的事业还在他们的肩上!青年们,努力前进罢,灿烂的锦标即在你们的眼前!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希望,倘使那被希望的人都能照此最低限度做去,那经方岂非就可以盛行了?吾中医也岂非藉此得到挽救了?好完了。 (为纪念中医世界五周年作)
作者: r109    时间: 2012-4-2 21:29
天日昭昭,其心可表!再次拜读,心绪如潮。
作者: bcxjs58    时间: 2012-4-2 21:53
这与中医的教育无不关联,据说有的中医学院把“四大经典”作为选修课,这样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吗?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12-4-2 21:59
学问家和实战家以往是有较大差别的,姜老也好拙巢夫子也好,都不是冲在一线每天双手累的抬不起来的医生,最多半个临床工作者,和祝味菊、丁甘仁、丁济万等先生有太大差距,连距离曹师弟子次公先生的水平也差大块。这些学问家谈有些深入问题未免隔靴搔痒。
作者: r109    时间: 2012-4-2 22:18
抱残守缺先生把曹颖甫和姜佐景排除出临床家好似不妥。那时的名中医都是教学与临床兼顾的,和现在的医学院校不一样。姜氏如留在大陆,影响可能会更大的。
作者: ymljd001    时间: 2012-4-2 23:08
经方药价太低也是一个原因,麻黄汤0.8元/付,桂枝汤0.5元/付。
时方全是名贵中药,犀角、人参、鹿茸…………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12-4-3 00:51
标题: 回 r109 的帖子
r109:抱残守缺先生把曹颖甫和姜佐景排除出临床家好似不妥。那时的名中医都是教学与临床兼顾的,和现在的医学院校不一样。姜氏如留在大陆,影响可能会更大的。 (2012-04-02 22:18)
我没有将他们排除出临床家,我是说半个,请版主看清楚了。请问版主当时曹老在何处行医?姜老在哪里上班?病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群?为何其弟子秦和章对其临床水平用一句”看的多了也有覆杯而愈“的说法。都是成名的医家一天看十来个的和半天看几十个的至少在经验上和病种上要欠缺很多。
作者: r109    时间: 2012-4-3 00:55
有道理,但也不绝对。个人以为。我个人还是很尊崇两位的。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12-4-3 01:00
中医之道维艰,叶桂以降世无大师久已!我和你一样尊崇他们但是绝不迷信任何人。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12-4-3 01:03
标题: 回 ymljd001 的帖子
ymljd001:经方药价太低也是下个原因,麻黄汤0.8元/付,桂枝汤0.5元/付。
时方全是名贵中药,犀角、人参、鹿茸………… (2012-04-02 23:08)
你是医生吗?你给病人开时方都是犀角、鹿茸、人参吗?有几首时方里面都是这些药?说几个常用方子出来让我等学习学习?作为医生你不知道时方有桑叶、菊花、芦根、薄荷吗?
作者: 2469530209    时间: 2012-4-3 08:16
所谓的套方套药本来是纠正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针对方药的本身。如果经方按套方套药方法使用,则经方亦可为套方。
作者: 2469530209    时间: 2012-4-3 08:21
经方医学方法的独特性,区别于脏腑五行、内科专病分型等,是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作者: 愉快的老头    时间: 2012-4-3 08:23
主要还是医疗制度的问题,医生也要食人间烟火,在市场经济而不是供给制的条件下建议1)提高医生的收入,使开药与医生的收入脱钩,让医生不必为五斗米发愁,2)象鼓励农民种粮一样,给以开经方医生经济补贴,每开一次经方补贴5元,那么,开经方医生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何愁无经方医生呢。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要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去解决问题。[s:129] [s:129] [s:129]
作者: xlqbug    时间: 2012-4-3 09:52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要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作者: xlqbug    时间: 2012-4-3 09:53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s:183]
作者: 曹德田    时间: 2012-4-3 10:13
经方不盛行的最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有些医生用经方的疗效不好,底气不足。假如我们用经方的水平都能像中医老前辈那样,病人看不完,那经方会不盛行吗?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12-4-3 13:14
标题: 回 2469530209 的帖子
2469530209:所谓的套方套药本来是纠正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针对方药的本身。如果经方按套方套药方法使用,则经方亦可为套方。 (2012-04-03 08:16) 
说得好!关键要培养经方思维。
作者: wayne0504    时间: 2012-4-3 16:19
各有千秋,不能过于泾渭分明
作者: 沈方明    时间: 2012-4-3 17:52
[s:184]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12-4-3 18:35
标题: 回 抱残守缺 的帖子
抱残守缺:我没有将他们排除出临床家,我是说半个,请版主看清楚了。请问版主当时曹老在何处行医?姜老在哪里上班?病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群?为何其弟子秦和章对其临床水平用一句”看的多了也有覆 .. (2012-04-03 00:51) 
从《经方实验录》录中曾经读到曹颖甫不敢放胆用麻黄,而章次公放胆重用麻黄治愈之一事!可见曹颖甫的临床经验确实难与章次公相提并论。

但是如果要说从病人数量来说,章次公与丁济万相比,谁的病人多呢!

章次公只要诊断为阑尾炎,二话不说就让人上医院动手术了。而曹颖甫与姜左景还在用大黄牡丹皮汤保守治疗呢!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所谓半个与整个之说,读来多少也有些好笑!
作者: 小红    时间: 2012-4-3 20:39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作者: niningliuhen    时间: 2012-4-3 20:54
经方经方,师其意而不用其方。最好
作者: 抱残守缺    时间: 2012-4-3 23:19
标题: 回 城里娃脑 的帖子
城里娃脑:从《经方实验录》录中曾经读到曹颖甫不敢放胆用麻黄,而章次公放胆重用麻黄治愈之一事!可见曹颖甫的临床经验确实难与章次公相提并论。

但是如果要说从病人数量来说,章次公与丁济万相 .. (2012-04-03 18:35)
半个和整个的说法其实也很无奈,那个时候估计有些就是不能称为医生(此前的徐灵台先生等不都是称自己不是行道之人?所以有此说),平常搞学问为主偶尔看看门诊,所以说半个。你说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阑尾炎我觉得他们应该没有几个病例的(我也看成功过几个,只要时机恰当没什么稀奇的,并不代表就能全愈此病),此外章次公先生行医之初未必就不用这种方法治疗,我不知道你“他一遇到阑尾炎就劝人都去开刀”的说法是哪里来的,不过作为曹的弟子之一,如果看到夫子治一个好一个,估计他也不会如此了吧?丁和章很难判定,丁的水平也非常高,只是人家是名医之后,光辉被先人照耀自然较难突出。
我大概的意思是说:书写的好的不见得水平有多高,有的甚至会很差(不是指曹、姜,作为学问家我认为他们很不错了),要看水平高低首先看他原来是否或曾经是奋战在临床的一线医生,如此而已。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