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关于经方剂量求教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2-4-1 11:07
标题: 关于经方剂量求教
有些名家很强调,“用仲景方,就要依仲景量。” 有不少文章专门考证了古今计量的差异。
我想请教大家的是:怎样才是真正的“依仲景量”呢?
是按仲景原方计量不增不减?还是根据患者具体体质身型体重及阴阳寒热偏盛偏虚做适当的调整?
比如,甲患者很瘦小,体重40公斤;乙患者很肥硕,体重80公斤。相同的辨证处方,其剂量都按原方计量呢?还是需要调整剂量?
还有辨证中明显有寒热偏盛的差异,其方中的清热或散寒药物计量是否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呢?
谢谢!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2-4-1 11:57
中药的剂量的确定方法是简约和粗糙的,不象西药有效成份单一、提纯精度高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否则毒副作用大)。

    中药剂量包括对儿科用药的剂量,都是如此,正统中医教科书上小儿用小儿量,大人是大人量。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者认为小儿汤方中每味药量与大人无明显差异,只在服用汤量上酌情减少即可,因为喂服小儿过程中还有抛洒。另外,黄煌教授还发明了多种服法,包括服三天停两天,一剂服两天、三小时服一次.....等等。具体患者个人时汤液的服用量大人100-200ml不等,但照样治疗有效。

    以上说明,中药汤方作用的体内模式和真实情况尚有诸多领域不为人知。临床上主要是根据病情轻重、服药后反应等酌情而定。

    如果遇到不同病人的体重有明显变化时,西医的常规剂量是按50公斤体重说的具体到人需要适当增减,特别对儿科患者要求严格按体重计算药量。这个原则,中医用药可以借鉴。
作者: 甘草干姜汤    时间: 2012-4-1 14:42
我的心得如下:

用原方, 严格按照经方剂量比, 一两换算成1克或2克, 偶尔10克.
作者: 喜郎    时间: 2012-4-1 15:27
量很关键!各说各理无有定论,临床需细心琢磨。
作者: dcf    时间: 2012-4-1 15:46
经方剂量不外乎相对计量和绝对计量两种情况而已,绝对剂量现在学者考证较多,大小差距较大,众所纷纭,莫衷一是。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始,大约一两约等于一到一点六克左右,再到上海柯雪帆教授考定一两等于15.625克,相差很多倍;但是每个方子的相对用量是一定的。故决定方子疗效发挥,主要是相对药量,其次才是绝对用量。正如黄煌教授所言:“相对剂量决定力专,绝对计量决定效宏”。





作者: LHL65833763    时间: 2012-4-1 16:02
重要的是要依照原方剂量的比例,或同比增加,或同比减少,方不失经意。
作者: 方宏图    时间: 2012-4-1 19:49
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作者: mmm383    时间: 2012-4-1 20:11
意到就行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2-4-1 20:40
标题: 回 LHL65833763 的帖子
LHL65833763:重要的是要依照原方剂量的比例,或同比增加,或同比减少,方不失经意。 (2012-04-01 16:02) 
     有道理。
   不在于你用多少克,运用一个成型的复方关键在比例,依据患者体质,年龄及临床表现,一两合3 克或6克、12克、15克自便。假设小柴胡汤柴胡用量48克,生姜3片这就不伦不类了。比例不是一点都不能变, “茯苓饮”本是胃病方,若兼见有肠问题必合人参汤,若胸中痞至呕哕,可不需加味,原方提高桔皮、姜量即可。这样一个复方就不会有太多的药味或不足。
    又如桂枝汤证而有腹痛或恶心,那就当提高芍量或姜量,不必加味,在量上调整就是了。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2-4-2 08:11
标题: 回 xiaozheng 的帖子
xiaozheng:     有道理。
   不在于你用多少克,运用一个成型的复方关键在比例,依据患者体质,年龄及临床表现,一两合3 克或6克、12克、15克自便。假设小柴胡汤柴胡用量48克,生姜 .. (2012-04-01 20:40) 
说得好!根据具体情况增减调整。当然这种调整即是医者之水平的体现。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2-4-2 08:12
标题: 回 平沙落雁 的帖子
平沙落雁:    中药的剂量的确定方法是简约和粗糙的,不象西药有效成份单一、提纯精度高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否则毒副作用大)。

    中药剂量包括对儿科用药的剂量,都是 .. (2012-04-01 11:57)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深以为然。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2-4-2 08:14
标题: 回 dcf 的帖子
dcf:经方剂量不外乎相对计量和绝对计量两种情况而已,绝对剂量现在学者考证较多,大小差距较大,众所纷纭,莫衷一是。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始,大约一两约等于一到一点六克左右,再到上海柯雪 .. (2012-04-01 15:46) 
“相对剂量决定力专,绝对计量决定效宏”。

在这里学到这句话,受益了!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2-4-2 08:25
另“效专力宏”与“制小其服”又如何理解呢?似乎前者比较容易理解点,后者认为“药能对症,虽量稍轻也同样有效,故在应用经方、古方时,往往师其意而不拘其方,或用其方而制小其剂。”(希望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第223页。

多谢以上各位老师和同仁的用心回帖!期待更多老师和同仁的指点!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2-4-2 09:57
宅人的主帖很有必要,经方剂量值得探讨,我们常见一些处方让人费解,现在不是一味探源仲景方量究竟合今日多少克,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解决。关键在如何使用。我想比例上掌握,根据不同受体等实际有序变化可能更贴近仲景法。
作者: zyd0114    时间: 2012-4-2 23:08
药的剂量--------使用多少克有时候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药味之间的比例,也就是相对剂量!
--------就好比氨基酸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其组成蛋白质的效能。如果其中某一种氨基酸缺乏,即便你加入再多的氨基酸也不会产生出与之相关联的蛋白质。
作者: 汤一笑    时间: 2012-4-3 00:03
从古今药物的变异、药物产地、药物的生长年限等角度看,要保证方剂药物药物之间的比例恐怕也是不容易的。

但这基本就不是医生所能控制的了。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2-4-3 09:18
标题: 回 汤一笑 的帖子
汤一笑:从古今药物的变异、药物产地、药物的生长年限等角度看,要保证方剂药物药物之间的比例恐怕也是不容易的。

但这基本就不是医生所能控制的了。 (2012-04-03 00:03) 
集思广益,越说越清晰!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2-4-3 09:26
标题: 回 zyd0114 的帖子
zyd0114:药的剂量--------使用多少克有时候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药味之间的比例,也就是相对剂量!
--------就好比氨基酸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其组成蛋白质的效能。如果其中某一种 .. (2012-04-02 23:08) 
我觉得不论中药西药,进入人体后,不应该只考虑“药与病”,而应该考虑“药-病-人”三者的关系。付延龄先生有一段话讲得很好。虽然不是专论计量,但也有启发。
“《伤寒论》桂枝汤、小建中等甘温之剂治疗的发热多为感染性发热,然它们对病原微生物的直接对抗作用却很有限。在感染病例的治疗过程中,至少有4个方面的因素在相互作用:微生物、人体、病症、方药,绝不仅是药物与微生物二者的直接对抗。我临床用桂枝汤化裁,治愈体弱小儿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甚多。”
多谢zyd0114版主!
作者: dcf    时间: 2012-4-4 12:32
没什么,我是引用的黄煌教授的话,如果对你有启发,那是黄教授的功劳;如果有什么不妥,那是我引用有误,还望谅解。

内容来自[短消息]
作者: xyxqd    时间: 2012-4-7 17:23
一直按照一两合2克用药 但现在的药好像有问题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