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论传统中医的生存和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煌    时间: 2008-5-3 17:00
标题: 论传统中医的生存和发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 何永明

    摘要:我国的卫生事业已经形成:传统中医药、现代医药学、现代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四种医疗形式共存的特色。其中,传统中医药是中医继承和发展的根基所在。传统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第一步:开办“传统中医诊所”;第二步:兼营“健康管理工作室”;第三步:创建“中医药股份公司”;第四步:经营“中药材培植基地”;第五步:开拓“国际连锁中医诊所”、中心城市建立“中西医综合医院”。

    关键词:中医、传统中医、生存和发展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传统中医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自近代以来,纵观中医界的状况,有识之士已敲响了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警钟,甚至为“中医面临灭顶之灾”而痛心疾首。本文对传统中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试作探讨。

一、传统中医的生存问题

1、传统中医生存的困惑

自古以来,对于国民的健康无论是常见病还是大规模的疫病,传统中医都是起着主要的治疗作用。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国人开始审视西方的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民主”与“科学”成为近代中国的响亮口号。在医学界,则认为中医“不科学”而形成“废中取西”的思潮。

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民国政府曾数度欲取消中医,但因民众的激烈反对而未能执行。1953年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着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受到中央批评。毛泽东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并明确了“中西医学文化结合”的卫生事业方针。2006年张功耀发表《告别中医中药》[1],说“从文化进步、尊重科学、维护生物多样性、人道主义的角度”,要“告别中医中药”。

传统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举世公认,并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什么有些人却总要以中医“不科学”而欲废除中医呢?什么是科学?科学不等于真理,自然科学是获得真理的方法之一。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并且不断完善,所以治病有效。现时和将来,从人民医疗保健的实际需要出发,继承和发展中医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2、现时中医界的状况

据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统计,我国中医人数在1949年为50万人;2003年为49万人,其中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著名中医人数在上世纪80年代为5000余名,现在已不足500名。中医是一门传承性极强的文化和技术,千百年来中医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师徒传承。而目前的《执业医师法》并不保护这种成功的传承模式,也不允许坐堂医师出诊行医。这些情况表明,中医已经是“后继乏人”了。

传统中医防治疾病,是以中药、针灸、推拿、心理、养生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如今“医药分家”,科室不断分化,用中药的不能针灸、讲心理的不会养生。医药法规的限制,中医诊所连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都不能制作。传统的中医是“内外妇儿都能看,中药针灸推拿都能用”的全面型人才,而现在的中医已被肢解的残缺不全。这种情况下,中医只能是“后继乏术”了。

传统中医药是中医继承和发展的根基所在,面对临证有效的中医越来越少的现实,一些名老中医发出“抢救中医”的呼吁。强调的就是,要保留千百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全面型中医,“把根留住”。

3、传统中医的生存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了一批中医药古籍和名老中医经验集,并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政策。这些都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医的形成,自东汉以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算起,就已具有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如:医经、经方、寒凉、攻邪、补土、滋阴、温补、温病、杂病等,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只要不加以人为的破坏,传统中医是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活力继续生存和发展。据扬子晚报2006年10月19日报道,经调查:9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最佳;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完全有必要存在。由此可见,当今中医仍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传统中医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中医师注重自我能力的修养和自身技艺的完善,对待患者注重于“病的人”,治疗方法也多源自于生活,是以中药、针灸、推拿、心理、养生等常见方法的综合运用。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所以说“医乃仁术”。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是指中医的经典性而言,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非泥古不化。传统中医,也是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顺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完善。正如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所提倡,现代社会的中医应当是:“观念是全科的,诊断是现代的,用药是天然的,服务是社区的”。

二、传统中医的发展策略

1、现实的医疗环境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并于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学”写入《宪法》第21条。我国的卫生事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传统中医药、现代医药学、现代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四种医疗形式共存的特色。
传统中医药,是自古传承的中医中药。其理论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疗效特点是简便验廉。传统中医的判断标准,用其治疗疾病的方式进行判断。如果其治疗疾病的方式是:中药、针灸、推拿则是传统中医,否则就不是。现代医药学,即俗称的“西医、西药”。现代医药学借助于自然科学的进步,在近二百年时间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有很多疾病不能治愈,且费用昂贵。

现代中医药,是近五十年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和发展的中医。其提倡“中医现代化、中药现代化”,成果如:鸦胆子油乳、血脂康,现代化的中医医院等。中西医结合,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概念“中西医学文化合流”。提倡“中西医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2]成果如:青蒿素的研制、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但是中西医学术结合,任重而道远,目前还在初级阶段。

2、具体的发展步骤

目前我国的中医,包括:传统中医药、现代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三种医疗形式。中医的发展,应根据这三种医疗形式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关医疗法规政策而具体实施。关于传统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笔者提出自己的设想,供同道参考,或可试行之。

第一步:开办“传统中医诊所”。中医诊所是千百年来中医医疗活动的组织形式。传统中医诊所,由中医师、中药师、诊室、药房构成;治疗方式为:中药、针灸、推拿、心理、养生等;诊疗业务需要:诊金自定、自制中成药、医师坐堂出诊、准许师带徒、患者医药费用可以报销等。

诊金自定:诊金由中医师自己定价。如果中医师的疗效好、患者多,则诊金可以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每日的门诊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既可以体现出医师的劳动价值,又可以保障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还能够促进同业者“见贤思齐”提高业务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自制中成药: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有:汤、丸、散、膏、丹、针刺、艾灸、熨煨、膏摩、刮痧、拔罐等。经典的中成药,如;理中丸、参苓白术散、至宝丹等,一般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具有成熟的剂型,既安全有效又经济方便。所以,应当允许中医诊所自制传统中成药。

医师坐堂出诊:中医师看病,无需复杂的仪器和特殊的场所,所以要求既可以在诊所看病,又可以出诊看病。这样,方便了患者、服务了社会。

准许师带徒:师带徒是千百年来中医传承的成功模式,现代也应当准许这一形式存在。徒弟的来源可以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也可以是在医院工作的医师。师带徒出师后,经统一考试合格者,准许开办自己的传统中医诊所。

医药报销:患者在中医诊所的医药费用可以报销。中西医卫生政策应该平等,允许公平竞争。这样可以“优胜劣汰”,优化医疗环境,节约医药资源,促进医学进步。

在公平公正的医疗环境中,传统中医诊所可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解决了中医的生存问题,就有希望后继有人、后继有术了。

第二步:兼营“健康管理工作室”。

健康管理:就是维护人们的健康。中医诊所在诊疗疾病的同时,也可以开展健康管理业务。健康管理的对象,以社区为中心,服务于大众和社会。健康管理的形式,可以采用普通制或会员制,同时兼顾社会公益性。其服务内容有:健康体检、健康报告、健康档案、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等。

健康,是现代人所关心的事情。如:健康快乐、健康美丽、健康长寿等,都是以健康为前提。健康管理,帮助人们建立正常的生活方式,并维护健康减少疾病。其主要内容有: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正常作息、调整心情、生态环境等。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亚健康,中医的养生调理就能够起到很好地效果。所以,中医诊所兼营健康管理可以发挥中医的优势,再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模式就能够形成中国健康管理的特色。

第三步:创建“中医药股份公司”

中医诊所解决了生存问题,健康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传统中医药要谋求更大地发展就必须创建“中医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过上市能够募集到资金,社会和股民的监督可以更好地保障公司良性发展。

中医药股份公司,主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国际交流,并经营饮片、中成药、针灸等项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医生长的良好环境,所以文化传播和医药经营同样重要,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第四步:经营“中药材培植基地”

传统中药讲究地道药材,药材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的疗效,所以股份公司要经营“中药材培植基地”。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在地道产地建立培植基地,保护药源、优化生产、开办药厂、统一经营。这样,就使得中医中药成为一个整体而良性发展。

第五步:开拓“国际连锁中医诊所”、建立“中西医综合医院”

当今,中医药国际市场日益广阔,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情况,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以中医药股份公司为运营机构,培养和选拔高级中医药师,以医带药,开拓“国际连锁中医诊所”。条件成熟时,在各大中心城市建立“中西医综合医院”。这样,中医药就可能成为世界性的传统医学而为人类健康服务。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中医可以有:传统中医药、现代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三种医疗形式并存发展。其中,传统中医药是中医继承和发展的根基所在!传统中医的生存,关键是开办传统中医诊所;传统中医的发展,关键是创建中医药股份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4):14-17.
[2] 人民日报社论.大力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事业.人民日报,1978.11.2.

 
作者: 皓    时间: 2008-5-3 17:56
看看日本和韩国的中医发展,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其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模式,现在日本的制药公司已经登陆中国,再不采取措施,恐怕中国不但会成为日韩的药材生产基地,还会成为他们中药产品的最大消费群体,中国自己什么条件都有,为什么总让别人借鸡下蛋!
作者: 李小荣    时间: 2008-5-3 19:16
说得挺实在的!支持!还有就是如何规范中药质量的问题!
状况是明摆着的,问题是作为制定政策、出台相关系列配套的法规以及执行的过程会存在认识的层面、问题的视角、操作的可行性等等方面都会遇到巨大的困难!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8-5-4 20:58
讨论传统中医的前途,必须立足于以下前提:
1传统中医的现状,即在今天的医疗市场中所占的地位;
2政策对传统中医扶持的底线;
3民众对传统中医的需求程度的具体量化;
4传统中医对民生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5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几何?对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如何?
......
这些问题应该深入探讨:
1如果拿掉传统中医,对我国的卫生事业有多大影响?
2如果拿掉西医,13亿中国人有病都来吃中药,18亿亩耕地要拿出多少来栽培中药?18亿亩耕地可是政策的保底线。
3传统中医在整个社会还有多大需求度?
4传统中医本身还有多少东西具有生命力?
5承担传统中医传承使命的医生生存力如何?
6传统中医行业利润和技术壁垒如何?
7100年后传统中医命运的前瞻性评估如何?
......
这些问题都是讨论传统中医的发展应该首先考虑到的!
离开这些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来讨论各种方案都只是一种美好的希望。
切实可行的方案应该能解决上述的问题。
书斋里的思维仅仅限于纯粹的学术和本行业的角度,
传统中医的发展战略涉及许多社会问题,
不妨放眼政治经济全局,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考虑,
那样的研究结果才有较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8-5-4 21:07
包括象某所谓中医战略家(不点其名)的一些论调也都充满书卷气,缺乏实实在在的社会调研,多是采摘报纸杂志的所谓证据。不能令人信服。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8-5-4 21:17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
传统中医的竞争力到底如何?
传统中医的诊疗优势在哪里?
传统中医的信仰人群还有几成?
离开了传统文化大背景的依托,
传统中医在今天还有多少魅力?
先讨论完这些现状的问题,
再讨论发展的问题也不迟啊!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8-5-4 21:41
对于传统中医发展战略和战术的许多文章,
大多充满了怀旧情感,
充满了理想主义情调。
无疑,
这些文章对中医学子和中医卫士具有亲和力,
因为对胃口而获得认可与称赞。
当年,
我也曾经是激进而坚定的中医卫道士,
也曾梦想中医独霸天下的愿景。
但,
当我把眼光超出行业的局限,
当我看到许多拒绝喝中药的眼神,
当我看到西药的疗效有时也同样神奇,
于是,
我不再迷信中医。
对于中医,
我持理性的相信!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
寻找中医在当今临床的优势,
并把这种优势发扬到极致,
同时,
避开中医的劣势。
简言之,
扬长避短,
而非扬长补短。
有些短,
补不起,
也不必补。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8-5-4 21:56
我的跟帖给大家泼冷水了!
可能会找来反驳乃至谩骂。
对于反驳,
我欢迎,
但希望驳到点子上,
最好能给出上述问题的满意答案!
对于谩骂,
如果能换来中医的复兴或振兴,
我宁愿挨骂!
如果不能,
请免开尊口!
既然是论坛,
大家应该敞开心扉说实话才是!
有人说,
批评一个人的缺点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但批评人类的共性缺点,
则被视为思想家。
那么,
对一个行业进行点评或批评时,
又该如何定位呢?
作者: 尹易林    时间: 2008-5-5 23:02
希望黄教授的这些合理化建议能得到上层的重视。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之有效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是不容质疑的。面对目前日益昂贵的西医天价医疗费用,简便廉验的中医中药对于一个还相对贫穷落后的民族来说,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但是,目前有关中医药的一些人为规定,对于中医药的发扬光大无疑是设置了许多障碍,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医的为情扼杀。如何谋求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中医界人士都应当深思好重视的问题。整个中华民族为了自身利益也应当尽力支持。
看到黄煌教授的大声呼吁,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作者: 黄煌    时间: 2008-5-6 06:35
这篇文章是我校2006级博士研究生、江苏省肿瘤医院何永明医生撰写的。
作者: 尹易林    时间: 2008-5-7 00:15
引用第9楼黄煌于2008-05-06 06:35发表的  :
这篇文章是我校2006级博士研究生、江苏省肿瘤医院何永明医生撰写的。
无论是从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的立场看,还是从民族利益看,皆不失为一切实可行之良好策略。关键是得政府给予引导和扶持。
作者: 笑哈哈    时间: 2011-11-6 12:40
博士研究生何永明说:”传统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举世公认“。---------却是,我们中医人听了真是很顺耳、真很开心!但是,真的是“举世公认”吗?!有很多国家还没听过有“中医"这个词呢?!真[s:181] [s:181] [s:181] 值得深思啊!!!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