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 [打印本页]

作者: 针疾子    时间: 2011-12-8 22:10
标题: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
相信每一个学中医的同志,刚刚踏入医学院校,或者刚刚接触中医之时,个个都是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远的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近的如胡希恕胡老,李可老中医,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使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我们都向往成为像他们一样,屡起沉疴,妙手回春的神医,用现在的话就是高手。   但是,行医多年后却发现,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医,临床三年谓天下无病可医。临床时间越长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偶像们越远,困扰自己的问题越多,疑惑越多,很多时候病人在面前,自己心中却了无分寸。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治病疗效不佳。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像前辈们一样的高手呢?
    想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看病的,来一个眩晕的病人,首先不是先去进行望闻问切,而是先定性为颈性眩晕,然后纠结于X片上,哪一节颈椎出了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试问,哪一节椎体有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对我们开方用药,辩证取穴有哪一点帮助,我们有没有学过,老师有没有教过我们,椎间隙变窄了,应该用哪位药,应该取哪个穴位?从我最近两例病人,疗效由不好,到最后痊愈,我体会很深。舍本求末,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我们在日常诊断中有多少时候是真正进行了辨证论治呢?来个感冒病人,不是先辨阴阳寒热,而是先想到了要抗病毒,不论寒热,金银花,板蓝根,一起上,一见发烧,   双黄连,柴胡一起上,来个腰疼,腿疼,往往是哪疼扎哪,把辨证取穴抛到脑后,侥幸命中沾沾自喜。但更多时候,却限于疗效不好的疑惑中。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开方毫无把握,扎针只会扎阿是,或者是一些看上去更像是耍小聪明的特效穴。
  行医这些年来,发现我们中医界好大喜功,浮夸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想想我们的老前辈,那么高是水平,都还秉烛夜读到鸡叫,而我们现在中医人呢。读过《伤寒论》《金匮要略》《内径》《难经》《神农本草经》的有几个,搞针灸的,著名大家承淡安先生每天晚上坚持练针,我们有几个能做到,有几个读过《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基本功没打好,却整天向往成为高手,无异于异想天开。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则报道,说某高校研究生用小白鼠做实验,来论断某方药对妇女痛经的治疗作用,看了之后,我只有哑然失笑了。看看我们的中医研究者都在做什么,不客气的说这真是在给中医丢脸,抹黑,他们整天这样研究能成为高手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的一个同学,铁杆中医,致力于经方治病。一天遇见一个在他们当地很有名的老中医,本来想要向他讨教一二,却不料,老中医竟然不识四逆汤。这位老中医有心脏病,常年自治效果不好,我同学说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脏病效果很好,老中医竟然不知道四逆汤为何方。不但不信,还说伤寒论太老,过时,不科学,应该多学杂志上所写的现代方,和各医院的协定方,令我同学好是失望。这位老中医一辈子了,也没成为高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闲暇之余有没有郁闷过,自己为什么没成为高手。   凡是问为什么,大都有内因,外因连个因素,上边说的是我们自身原因。再说外部因素。
  看看我们的教材,为了响应我们伟大的党的所倡导的中西医结合的号召,教材编的是不伦不类。先看中药学,每一味药的最后,必然会写上这位药含某某化学成分,对某些症状有某些反应,或者小白鼠吃了后有什么反应。再看方剂学,每个方子后面会写上,治疗某某西医病名。这就导致了,有很多医生,一见发热上双黄连,谓之能消炎,抗病毒,或者是看见某个病生搬某个方,把辨证论治抛到九霄云外。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意识到,要振兴中医,必须回到经典上来,或许,经方是振兴中医的一条正确大道。但是现在的中医学院里,四大经典都是选修课,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没有英语重要。再到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看看,那里云集了本省的各大中医名家,但再看看,有几个用经方的。真是屈指可数。为了经济利益,哪个不是二三十位味药往上堆。
  想信所有的中医者,谈起来都会说内径是基础,伤寒是根本,但有几个人在真正研究这些经典,高手不是说出来的。 都在说旧社会万恶,民国时期混乱,但就是在那万恶混乱的社会,我们却培养了那么多另我们现在敬仰的医界高手,在和谐美满的现在社会,我们为什么却培养不出来哪怕一个高手呢?这个问题是老话题了,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在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病人,是搞中药研究的,攀谈之中,他说了一句话:中医将死于中药之手。听起来恐怖吧,但我对他的话是严重赞同的。看看现在是中药质量,到处都是假药,劣药。到亳州中药市场看看,真是触目惊心,想买到真正的所谓道地药材,还真不容易。我浸淫中医也算有好几年了,对中药也算略知一二。我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发现在我给病人所开的麻黄汤中无一例发汗者,我很郁闷,决定亲身试药。恰逢自己感受风寒,于是自己开了副麻黄汤,喝完之后,净等出汗,两个小时过去也没见一滴汗出。这是第一次,我当时想可能是麻黄量用小了。第二天麻黄45桂枝30炙甘草15 杏仁20.当我按伤寒论要求先煎麻黄去上沫时,却没发现什么“上沫”,药喝了之后,又是净等汗出,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出汗。当时我就想,我是该怀疑这药呢,还是该怀疑仲景先师。到后来得出结论所用麻黄乃是假货。再看看我们经方派常用的几位药,半夏,我身处郑州,据我调查在郑州各大药店能买到正品半夏的只有两家药房,其余全是已水半夏冒充。附子,现在火神派流行,很火的一味药,但附子的质量呢,炮制的工艺严重违背传统,你敢放心大胆用吗。等等,能举得例子太多了,中药的问题,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了。再高的水平,也许仲景再世,开再好的方,用这样的药,高手也得变成……正所谓: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我们都应该想想,最后,祝愿每一个立志中医的都成为高手,但要明白,成为高手的路,其漫漫兮,而遥远。
  努力吧,想要成为高手的人。                                                                                                                                                                                杨占伟
                                                                                                                                                                   书于2011年12月8日夜     (思绪有点乱,所以写的也有些乱,见谅)
<DIV id=attachList none? bgr2>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1-12-8 22:48
问得好!问得好!
作者: arden    时间: 2011-12-8 22:51
非常深刻,我相信有努力就有回报。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只有努力,中医就有再抬头的日子。
作者: 千里    时间: 2011-12-8 22:54
楼主道出了我们中医人的心声啊
作者: 何运强    时间: 2011-12-8 23:09
很有思想的同道!
作者: 刘鹏    时间: 2011-12-9 08:04
非常同意以上观点,这些都是我们经方人所说的
作者: xmm    时间: 2011-12-9 08:29
中药不行,还是改做针灸吧。买本承澹盦的针灸学看看。
作者: 封狼居胥    时间: 2011-12-9 10:19
请谈谈假麻黄的特征,方便大家鉴别!谢谢!
作者: dhjyh    时间: 2011-12-9 10:22
问的好,为之奈何。
作者: 天之君子    时间: 2011-12-9 10:27
中药的质量的确有问题,但从效果看也并不那么严重。即便是楼主所说的水半夏,效果也是有的 。至于麻黄不发汗,的确是个问题。
作者: 玄武朱雀    时间: 2011-12-9 10:36
现在的人都是浮躁的,没几个能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好好的做研究。邓小平的那句“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活了中国的经济,也把人带入了物质为上的怪圈中。一切向钱看,医师也好(当然是指一部分),药商也罢,眼里就只剩下钱了,哪管药的质量,病人的疾苦。到最后,药商还是药商,医生倒成了医商。
作者: 成军    时间: 2011-12-9 10:53
言之有理,受教啦
作者: xeggg    时间: 2011-12-9 11:43
这个一方面是体制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现在讲究效率,都想有病了就快点好,而中医讲究慢慢 的调理,这也影响到推广
作者: anlianhui    时间: 2011-12-9 13:35
麻黄没发汗,但是一样有治疗效果
作者: 顾志君    时间: 2011-12-9 13:43
旧社会除了师带徒模式好外,还有就是许多传统文化还没有沦丧,加之生存的紧迫迫使学者学习更加努力。
作者: 察哈尔    时间: 2011-12-9 16:35
我们本身就是中医传承的一分子,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起勇猛心,以自身的实践来抵制中医发展的不良倾向。
作者: 喜郎    时间: 2011-12-9 17:36
说到心里了,好!
有些中医中药类的所谓现代、科技啊什么的书籍确实不敢看,想起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联系学习中医也是这样,很多时候都得克制自己不乱看。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1-12-9 17:54
一伙中医的种子好像要醒来了。

请把眼睛再睁大些,看清楚些,问题究竟在哪里!
作者: qishixiongxiong    时间: 2011-12-9 17:56
楼主我也是郑州的,回头见见好好聊聊互相学习。

大学课程我几乎是没怎么听,全在课上背《伤寒》了[s:182]

还有你的麻黄用40G如果还不发汗,肯定是假的!!!
作者: 火枪手    时间: 2011-12-9 18:01
如果所有中医人都有楼主那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就离中医复兴不远了
作者: shunyush    时间: 2011-12-9 18:17
假药问题该如何应对???[s:181]
作者: 针疾子    时间: 2011-12-9 19:13
标题: 回 23楼(shunyush) 的帖子
假药的问题,可以牵出另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中医大夫,会看病,会开方,但却没有几个认识药的。中医学院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认识中药,方剂背的烂熟,中药一个不认,有时候会迷惑于感觉方子对路,却没有效果,却不知患者拿药之时可能拿了好几味假药。
作者: 针疾子    时间: 2011-12-9 19:14
论坛里的各位同仁,有几个认识中药,能鉴别中药的,我估计不多
作者: 针疾子    时间: 2011-12-9 19:33
我们经方派本来方子就小,没几味药,如果在拿错几味,后果可想而知。前几年,我一个病号,患喑哑,西医诊断为喉神经麻痹。我开的半夏厚朴汤加味加针灸,好像记得是12味药,三天后病人感觉中药没效。感觉辩证应该正确,很是纳闷,于是让她把药拿过来看看。此事我印象很深,打开一看,先看到的是荷花,我根本没开这味药,然后我开的有木蝴蝶,找不到木蝴蝶,木蝴蝶那么显眼,看不到。苏梗需要后下也没另包出来。茯苓抓的是葛根。总共12味药,4味药都错了,你说能会有效果吗,这个病人在河南日报上班,差点在大河报上曝那家药店的光
作者: 针疾子    时间: 2011-12-9 19:34
说白了,还是现在的培养机制问题
作者: 木子长大    时间: 2011-12-9 21:22
标题: 回 26楼(针疾子) 的帖子
真不敢想!药店竟然会乱来到这种地步。
作者: wangym    时间: 2011-12-9 21:32
需要加强中药方面的监管。
作者: 至道    时间: 2011-12-9 21:32
非常同意以上观点,这些都是我们经方人所说的
作者: 盛夏无雪    时间: 2011-12-9 21:38
我们应该努力做好自己
作者: 沉着@冷静    时间: 2011-12-10 11:33
成为高手的路,其漫漫兮,而遥远。
  努力吧,想要成为高手的人。
作者: 麻黄汤加减    时间: 2011-12-10 12:47
幸好读大学的5年,在学校附近老中医诊所做个免费学徒,抓了5年的中药。无论是认药,鉴药,还是药材炮制,都得益于一个老药工的悉心指教。现在想想,那时的辛苦没有白费!
作者: ZHANWEIPING    时间: 2011-12-10 15:30
这正是我们中医人面临的严峻问题!
作者: hnldliyi    时间: 2011-12-11 13:20
我用麻黄也从来没有出汗过,怀疑现在的麻黄都是提炼麻黄素之后剩下的。
作者: 李晓旭的    时间: 2011-12-11 17:03
中医将死于中药之手,高啊。
作者: 橘龙    时间: 2011-12-11 22:58
中医的现状的确堪忧。
作者: qishixiongxiong    时间: 2011-12-12 09:54
标题: 回 15楼(anlianhui) 的帖子
如果你用过大青龙治疗过伤寒就知道,不发汗根本好不了,只会加重烦躁。
作者: jacky981182    时间: 2011-12-12 23:57
引用第10楼天之君子于2011-12-09 10:27发表的  :
中药的质量的确有问题,但从效果看也并不那么严重。即便是楼主所说的水半夏,效果也是有的 。至于麻黄不发汗,的确是个问题。

作者: nobody    时间: 2011-12-13 03:02
我今年买的大黄怀疑全部是提取过的,按过往习惯用量根本没效。

现在制药过程中,除了硫磺熏泥沙泡,有篇帖子不是谈到过法夏用重金属的。

最绝的是有次去帮病人买泽漆,店员拿了泽泻来。我告诉他这个不是,他非要说泽漆就是泽泻。跑了两家都是这样。现在的药店为了赚钱,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如果是不懂药的病家自己去买,岂不要出事。
作者: 春天    时间: 2011-12-13 11:12
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官德,商德,民德,已不古朴,实在。人间正道是沧桑,潜心做学问,做临床,才是中医人的正道。
作者: caoxiaobo    时间: 2011-12-13 19:41
说得好/痛快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1-12-15 17:17
“我按伤寒论要求先煎麻黄去上沫时,却没发现什么“上沫””。我煎药时(内有麻黄)也总不见“上沫”。
很理解楼主的心情。我治病,不担心自己的水平,担心药物的质量。一个病,治得效果不好,我可以检讨自己的方子开得如何,并从中找原因。怕就怕在药物不到位。这样我就无法判定是我的处方有问题还是药物的质量有问题。如果是后者,明明方子开得很对证,因效果不佳而改方子,反而却离题更远了。
作者: 冯雷    时间: 2011-12-16 22:48
麻黄煎煮是应该有沫的,我有次感冒给自己开药用麻黄15g,确实有很多沫。喝了之后也真的出了汗,而且几乎失眠。
甘草有提取过的,颜色淡,味道淡,分量也轻些。
附子更乱了,光一个黑顺片就好几个版本,气味、颜色光泽都不同。病人吃下去发生的反应不全是“暝眩”或是“排病”,而是中了非法炮制的毒。
作者: longhl    时间: 2011-12-22 19:21
1、国人对地本国文化大都不自信,中国基本的文化传承已是式微,更别说被一些所谓的名人胡言乱语过的中医了,每年到毕业时候,无不是中医出身学生欲断魂之时。
2、如果此时连生存过日子都有问题,你有胆量或坚持去研究一个不确定有用的东西吗?或者研究了经济效益也不好的东西吗?
3、我在医院工作了近十年,5前年开始研究中医时,周围同事无不投以异样的眼光,似乎我脑子出了问题。连我在中医学院读研时因努力研究中医,竟遭到同学的的取笑!
4、我们对自己文化不自信,中医也不会自信。
作者: 宜昌学医人    时间: 2012-2-4 22:09
一个热爱中医的人的思考,钦佩
作者: 宜昌学医人    时间: 2012-2-4 22:12
我觉得学习中医,应该抱定四大经典,尤其经方,再读后世医书,尤其是一些师出伤寒的大家的书,如许叔微、黄元御、等等,一脉相承,才能思路贯通,否则就像弃九阴真经不读,而苦学九阴白骨抓一样,是蠢材读书
作者: 信心    时间: 2012-2-6 21:17
这年头什么没有假,吃什么安全[s:181] [s:185]
作者: 潜学朽木    时间: 2012-2-11 17:13
纠正一个观点,并不是所有中医院校的经典课程都是选修,成都中医大的中医专业《内经》《伤寒》《金匮》《温病》都是必修的!
作者: 张凯华    时间: 2012-2-22 22:10
说得很好,道出了现在中医中药市场行业的许多弊端;很值得我们中医人的深思;
作者: donaldnee    时间: 2012-4-12 03:31
说的非常好,中医不钻研古籍,却去搞什么化学成分分析,小白鼠试验,看病言必称要做西医诊断,试问古代名医都该怎么活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每个学医的都能成为高手的,每个人的天资不同,结果也不同,平常心一点,好好努力也就是了。[s:184]
作者: lidahua    时间: 2012-4-21 17:32
标题: 回 针疾子 的帖子
针疾子:说白了,还是现在的培养机制问题 (2011-12-09 19:34) 
同感
作者: 袁媚松    时间: 2012-4-23 13:43
执业医师考试也规定中医还有150道西医题
作者: snake    时间: 2012-4-23 14:40
卫生部缺董中医的领导。
作者: xgj6699    时间: 2012-4-25 05:28
拜访
作者: r109    时间: 2012-5-2 21:03
标题: 回 nobody 的帖子
nobody:我今年买的大黄怀疑全部是提取过的,按过往习惯用量根本没效。

现在制药过程中,除了硫磺熏泥沙泡,有篇帖子不是谈到过法夏用重金属的。

最绝的是有次去帮病人买泽漆,店员拿了泽泻来。 .. (2011-12-13 03:02) 
不一定是没有职业道德,现在好的药工药师也很少了。很多私营药店聘用的是社会非专业人员,所以不识药是正常。
作者: zhangyl    时间: 2012-5-3 15:51
现实就是这样啊,我去买的黄连一点苦味都没有,甚至就没有味道?想想这社会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作者: lidahua    时间: 2012-5-13 16:45
同感!
作者: 王晓冰    时间: 2012-6-8 21:51
就是啊,好肝郁哦,整天气愤自己,感觉不知道,学习对不对!!
作者: 伤寒书院    时间: 2012-6-19 16:13
同感,同感。除了假药,西医乱开中药也是在毁灭中医呀了!
作者: 医海一粟    时间: 2012-6-29 20:40
医生教育培养体制与医生聘用体制的不合理是制约中医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的根本原因。看看那大医院的临床大夫,学历动辄是研究生博士,而有几个见过原生态的中医病症,对恶汗发热的原始认识见过吗?只要被医院聘用不出错就可高枕无忧等到分科熬到专家待遇。而基层医生有机会接触原生态病证,干得再好练得再精,也几乎没有机会进大医院深入专科,利用其优势资源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因为基层与高层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桥梁,理论与实际之间代购越来越大,认识就越发脱离其实际的发展规律,我们又如何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把博士等高学历的医学生先放到基层练三年后再一步步调到高层,使其有个充分认识的过程。
选拔优秀的基层大夫继续深造,择优录取于高层工作。还怕没有高手吗?
     可毕竟是异想天开的梦,体制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作者: chunxiaqiudong0    时间: 2012-7-2 07:20
句句深入肺腑,立志学好经典
作者: zj3212003    时间: 2012-7-4 22:35
收藏。
作者: 杏林道    时间: 2012-7-5 10:23
中医落到如此境地也是和当今社会上人们的道德品行有很大关系的啊,唉,不知那些商人为了利益是不是就不要命了。
作者: 法布施    时间: 2012-7-26 21:55
医药如此,哪有生理?
作者: san158    时间: 2012-11-12 12:44
体制的问题 浮躁心态 难成气候
作者: 生姜干姜    时间: 2013-5-20 09:55
做中医要自己开药房,要识得好药,我处有个 资深药师买好 药材还要托关系呢!
作者: 小小智慧樹    时间: 2013-11-12 07:13
心有戚戚焉!!
作者: 返朴归真    时间: 2013-11-13 07:31
我上次给女儿煮麻黄汤也是,煮半天每沫,吃了也不发汗,我还是在同学的药店买的。其他药材质量都很好,就这一味看来是假的,很无奈。
作者: 慧通到恒远    时间: 2014-8-29 22:28
如何才能杜绝假药?中医死于中药可能会成为事实。政府不作为,我们该如何自救?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