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苓桂术甘汤的研究》一文,译自日本《汉方临床》一九... [打印本页]

作者: haha    时间: 2020-7-12 07:53
标题: 《苓桂术甘汤的研究》一文,译自日本《汉方临床》一九...
本帖最后由 haha 于 2020-7-15 11:51 编辑

《苓桂术甘汤的研究》一文,译自日本《汉方临床》一九七五年十二期。山本严先生把人群分为两大类型体质:云雀型和夜枭型。(一)云雀型体质的人从早到晚精力充沛,不常患病,但是一生病就是大病。胃肠非常健康,食欲旺盛,有力气,耐力也好,从年轻的时候就同失眠无缘,起的早,睡的也好,躺不下的地方都能立刻睡着。这些人在年轻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是到了中年之后就不那么好了。二)夜枭(猫头鹰)型体质的人,同上述云雀型完全相反,一年到头不断地诉苦,容易疲劳,没有力气,头痛,臂酸,胃呆,口苦,上逆,胃痛,眩晕,手足冰冷。早上不愿爬起来,夜间不想睡。

这些申诉在体检时又很难发现,大都限于自觉症状。

我遇见一个动辄气短的病人,屡用补中益气汤类方无效,后来根据他一年到头不断地诉苦,容易疲劳,没有力气,早上不愿爬起来,夜间不想睡觉的特点,把他诊断为夜枭型体质而投苓桂术甘汤。服药一周就有效果,坚持服药3个月,动辄气短的毛病就渐渐地消失了。后来读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才方恍然大悟。

矢数格提出的“方证和疾病谱的诊断相结合,形成相互交叉的治疗,是一种新的经纬诊断学”意义非凡,其实方证与体质的诊断相结合,同样会形成相互交叉的治疗,也是一种经纬诊断学。能使汉方医学的临床实践发生质的飞跃。现代经方质的飞跃就在于寻找到方证、药征与疾病谱相互交叉的那个点。这样一来,现代经方医学临床诊治的有序化,条理化就有了新的起点。这种新的经纬诊断学使诸多症状、体征、脉象、舌象、腹证等临床表现经过医师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上百种方证的可能性,变得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就结束了“医者意也”的思维随意性,传统的方证辨证就走出了千年的困惑,变成人人可以学会的一门学科。


作者: 杏林一青叶    时间: 2020-7-12 08:23
谢谢分享,但有不知所云的感觉。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20-7-12 09:08
  这种新的经纬诊断学使诸多症状、体征、脉象、舌象、腹证等临床表现经过医师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上百种方证的可能性,变得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就结束了“医者意也”的思维随意性,传统的方证辨证就走出了千年的困惑,变成人人可以学会的一门学科。
  一种人人都能学会的简明、扼要、规范的诊断方法,人工智能也可以学会,而且辨识速度和判断准确性更高,只要一个单机APP或者云端应用就能让人人都轻松享用,人工学习就失去了必要性、也失去了动力。大部分医生可能也要失业了。

  退一步讲,人人都能学会方证辨治,则人人也都能学会健康管理,因为辨证施治再简单,也不如养生保健简单,何况一份预防投入能节省八份医疗开支。费心思学通“亡羊补牢”之术,不如养心性遵从“未雨绸缪”之道。

  这类美好的愿景,只会在应用技术领域实现,在“生命科学”和“人文艺术”领域,或许属于“终极理想”,可能要等到“满街皆圣贤”的那一天。


作者: 海豹飞船    时间: 2020-7-12 11:58
日本汉方越来越诡异了。

作者: mgha    时间: 2020-7-12 21:43
好文章值得学习,和黄煌教授的体质学类似

作者: haha    时间: 2020-7-15 11:39
方证是什么?
经典方证以症状、体征、脉证的形式存在
但方证是用方的证据
所以方证可以=病+人
或者说,方证是从病和人两个视角考察的症状、体征、舌脉等用方证据的统称。

作者: 罗本逊    时间: 2020-7-16 20:43
这个很早前就有娄绍昆先生的翻译了

作者: dingwei    时间: 2020-9-1 23:09
haha 发表于 2020-7-15 11:39
方证是什么?
经典方证以症状、体征、脉证的形式存在
但方证是用方的证据

还可以加上腹证的哟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