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再议太阳病欲解时不是欲解除时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20-5-27 14:53
标题: 再议太阳病欲解时不是欲解除时
伤寒论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医家历来多解释为,欲解时,是欲解除时。但是,病欲解除者,必然要有欲解除的条件。如原文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此寒去欲解,是说此心下之水气去。本为心下有水气,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必然为心下水气去,故曰:“此寒去欲解也。”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自汗出,为啬啬恶寒欲解,小便利,为腹满欲解,故曰:“其病欲解。”110条:“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太阳病,以火攻法熨烫其背而大汗出,则大热入胃,胃中水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振栗”(寒栗而振)是胃中大热去,“自下利”是胃中有水了,其证胃中水竭之躁烦、谵语,必为欲解。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这是寒湿之邪从里而去。寒邪去,故脉紧变为暴微。手足反温,是针对虚寒下利者其手足当厥而言。手足反温,是阳气来复,阴邪退去的表现。虚寒下利者出现烦,是阳气来复,若为烦躁,则是邪气盛,烦和烦躁的病机不同。故曰:“此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以上原文各条之“欲解”,都有其欲解的条件。那么太阳病“欲解时”,假如是太阳病证欲解除时,其病证欲解除的条件又是什么呢?如果说“巳午未”时,是阳气盛时,是天人之阳气互助,故为欲解。那三阴病“欲解时”又怎么解释呢?三阴病之时辰是阴气盛时,那就是天人之阴气互助时,三阴病证是阴邪盛,天人之阴气互助,岂不是阴邪更盛吗?其病又怎么能欲解呢?
原文太阳病桂枝汤证的服法:“若(一服)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24小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从桂枝汤的服法上,看不出太阳病欲解除时,是从巳至未上。临床上,也没有大数据证明:太阳病欲解除时,是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除时,是从申至戌上。而原文曰:“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此已明示,阳明病发热,为日晡(申时)所,这就和阳明病欲解除时,是从申至戌上相悖。原文没有太阳病在巳午未时辰上欲解的论说,其他五病,也没有任何在其他五病的时辰上欲解的论说,临床上也没有六病证在其各自的时辰上欲解的规律性,那“六病欲解时”不就是没有任何意义了吗?所以说,原文“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说,太阳病,需要解说其时辰,是从巳至未上。也就是说,太阳病发病时,是从巳至未上。六病皆如此。如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条就是阳明病,在日晡(申)所,属阳明的时辰上发病的论说。阳明病不是阳明证。“六病”不是“六证”。
又如原文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如141条曰:“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应以汗解之,必然是病位和病性属太阳,即太阳病证。少阳证和阳明证,皆不得以汗解之。那么,病发于阳,发热恶寒者,就是病发于太阳,也就是太阳病证,有七日愈的一般规律。这个一般规律,已被国内外大量病例证实。感冒发热,一般需要一星期才能逐渐好转。医生常说,感冒发烧,不打针吃药,一般七天痊愈;打针吃药,一般需一个星期。假如太阳病,欲解除时,是从巳至未上,那么病发于阳,七日愈的一般规律就不会存在了。因为太阳病,在七日愈之前六天,每天都有一个从巳至未上的时辰段,总该有一日其病欲解除吧?怎么还会有七日愈的一般规律呢? dbdac117c3ae601aaddb98c7a8256687.jpg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20-5-28 05:52
标题: RE: 再议太阳病欲解时不是欲解除时
道随心明 发表于 2020-5-27 22:47
好文章,学习

感谢关注!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