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好文章特意转来--薯蓣丸解秘 [打印本页]

作者: 天之君子    时间: 2011-3-12 00:34
标题: 好文章特意转来--薯蓣丸解秘
薯蓣丸在《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中的最后一方证。仲景注明“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方药组成: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干地黄 神曲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穷 麦门冬 芍药 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右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初学本方,如堕五里迷雾。方中有桂枝白芍干姜大枣炙草,以为是桂枝汤的变法。有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却没有半夏,以为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
有地芍归芎,自然而然的会以四物汤以解之。从理论中绕来绕去的解释本方。但很明显这样解方是不对的。四物乃合世从此方中化裁出。因此就失了些方原本组方之意。
很有意思的,在《千金方》中找到了此方运用更具体方证。原方记载如下:薯蓣丸,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方。从此书记载中,可以看成是孙氏对此方的具体临床运用,并记录其运用此方的个人的临床具体心得。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孙氏对此方的进一步理解。从孙氏的记载中,可以找到方证对应的明显痕迹。因此兹此做以下具体的分析。
方中炙草生地阿胶(孙氏改为鹿角霜)麦冬桂枝大枣人参干姜(生姜)取炙甘草之意,治疗心悸。方中少了一味火麻仁,为什么,我们下面会谈到的。要是此方能一下看出此方的小合方,那么对薯蓣丸的理理解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半的问题了。此即张氏所载之虚劳诸不足。当然包括心悸之病症,而且明确此心悸症候属于虚性,不足之本质。实性的,有余之心悸非其治也。
接下来就是小柴胡汤的变法了。即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干姜,无半夏。用此方治心中烦郁。即少阳病。
接下来就是杏仁茯苓汤。此方在张氏《金匮要略》中治“胸痹,胸满”之症侯。即心中烦郁病症的补充治疗。可补其小柴胡汤去半夏之变法。
接下来的就是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这是张氏“当归芍药散”中四味药,加之杏仁茯苓汤中的茯苓,还差一味泽泻。我们先不要管为何去掉泽泻。先设问一下:为何用当归芍药散呢。张氏的妊娠病中用此方治妊娠腹痛。而与薯蓣丸所主之方证风牛马不相及。经检索才知,唐代王冰撰《元和纪用经》所载,本方原用于养生,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寒邪、温瘴、时气。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怀妊腹痛方。"呵呵。也不知此书是王冰从哪里忽悠来的,是他自己弄出来,还是古书传下来的?要是古书传下来,那很可能张氏也是据此书中记载活用当归芍药散。但本方中祛风补劳养真元的功用是不会变的。因此在薯蓣丸中用本方,其方证对就目的就是为了祛风补劳,即张氏所载之“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孙氏所载之“头目眩冒”之症侯。
接下来就比较晕了。桔梗白蔹,山药神曲,防风豆黄卷。这些一连串的没爹没娘依靠的药物。不过张氏在桔梗甘草汤用桔梗治咽痛,在桔梗白散方中用桔梗治寒实结胸病。二味药在二方中的作用自然各不相同,在此就不扩展论及。但为何本方要用桔梗呢?后世论此,大都言及祛风开上焦等依理而论,把桔梗在本方中作用给忽悠没了。细查下《神农本草经》就知道桔梗有治“惊恐悸气”之功用。这跟孙氏所论及本方之方证中“惊悸”是明确对应的。而不是似是而非的祛风呀,散表呀,纯属无稽之谈。因此用薯蓣丸用桔梗易以炙甘草汤方中之火麻仁,以增加方中止惊悸之功用。
接下来轮到了白蔹,这味药苦寒之性,查历代方书,大都用以外科痈疮症治。但用在本方,简直有点莫名其妙。其实《本经》中明确告诉我们治疗“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癫”即风动之像,即本品是上古熄风的上药。故在薯蓣丸中对应“狂癫”之病症。
说到了这里,还剩下山药神曲防风大豆黄卷四味药了。山药这味药甘平,也是本方之君药。呵呵。皇帝呀,重中之重呀。《本经》谓其:“主伤中,补虚”《别录》谓其“头面游风、头风、眼眩”里面的理是什么样子,就不要论了。就是说这个头晕呀,属于虚性的头晕,你就可以用山药治。而且是君药,是极品,至少汉唐时期诸医家实践中得出此经验。防风就更不用说了,《本经》也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是治头晕眩的。故山药防风相伍合当归芍药散在薯蓣丸中是针对“头目眩晕”症候的。
剩下神曲大豆黄卷了。大豆黄卷这味药后世温病派常用,用以治渗湿。《本经》谓其治“湿痹”故而理上说也对。而上面在论及当归芍药散时丢了一味药,就是泽泻,也是渗湿的。为什么要易这个大豆黄卷,不懂,还真的不懂了。查下《别录》谓其治“胃气结积”,这样描述真有点象《金匮》中的枳术汤“心下坚”病症。张氏谓其为水气内停而致。故本方之大豆黄卷合神曲也应该是化心下之水气而设。此药对在汉唐时应该也有相应的小方吧。只是我们现在找不到相应的证据而已。从水气的角度论薯蓣丸,方中以杏仁茯苓开上,以大豆黄卷神曲消中,以当归芍药散化下。上中下三焦并治水气而治眩晕。
综上所述,本方乃由炙甘草汤合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合杏仁茯苓汤再加治大豆黄卷神曲化水气,防风山药补虚祛风治头眩,桔梗白蔹止惊悸狂癫。
不堪为一代神方。
作者: 橘龙    时间: 2011-3-12 08:33
问世间方为何物?直教人晕头转向。
作者: XZYNO.1    时间: 2011-3-12 11:28
引用楼主天之君子于2011-03-12 00:34发表的 好文章特意转来--薯蓣丸解秘 :
薯蓣丸在《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中的最后一方证。仲景注明“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方药组成: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干地黄 神曲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穷 麦门冬 芍药 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右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初学本方,如堕五里迷雾。方中有桂枝白芍干姜大枣炙草,以为是桂枝汤的变法。有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却没有半夏,以为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
有地芍归芎,自然而然的会以四物汤以解之。从理论中绕来绕去的解释本方。但很明显这样解方是不对的。四物乃合世从此方中化裁出。因此就失了些方原本组方之意。
很有意思的,在《千金方》中找到了此方运用更具体方证。原方记载如下:薯蓣丸,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方。从此书记载中,可以看成是孙氏对此方的具体临床运用,并记录其运用此方的个人的临床具体心得。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孙氏对此方的进一步理解。从孙氏的记载中,可以找到方证对应的明显痕迹。因此兹此做以下具体的分析。
.......

作者: YCSJZSGJ    时间: 2011-3-12 14:49
理在情理之中,有意思
作者: 日月    时间: 2011-3-12 20:47
以前见到此丸,脑袋都变圆,干脆绕开他,学习了您的文章,俺开始喜欢他了!您的引经据典、您的考证文献,可以看到为此文章花费的心血,也感受到您思想的活跃!谢谢分享!
作者: 医生哥哥    时间: 2011-3-12 21:48
天之君子哪里人啊?你蛮钻研的嘛!!
作者: 天之君子    时间: 2011-3-12 23:32
在下河北赵州人
作者: G经方    时间: 2011-3-13 07:17
应该设置为精啊!不过方中没有黄芩。
作者: xlj6332792    时间: 2011-3-13 08:38
好析!
作者: anglo578    时间: 2011-3-13 09:56
学习了,谢谢。
作者: 龙志勇    时间: 2011-3-13 11:23
能多点验案就好了!
作者: 山来客    时间: 2012-4-15 09:53
剖析精细,颇见功夫。学习了,谢谢!
作者: chezhan    时间: 2012-5-1 16:45
署蓣丸,主治不是晕,是湿,是消瘦,是开胃气,喜欢吃东西,原先吃饭是到了时间才吃饭,没有饥饿的感觉,现在有了。
作者: 涤浊    时间: 2012-10-6 15:07
学习了~~
作者: 悟道经方    时间: 2012-10-6 20:51
薯蓣丸方剂被我背的滚瓜烂熟,但从来未曾用过,不知道怎么用,今天我明白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skw    时间: 2012-10-6 23:31
“桔梗白蔹,山药神曲,防风豆黄卷。这些一连串的没爹没娘依靠的药物”
黄老师常用此方治疗癌症患者,不得其要,还请有经验的多讲讲。[s:184]
作者: 黎氏医馆    时间: 2012-10-7 09:47
站在仲师年代剖析此方,用《本经》作注解,很有见地。
作者: 橘窗书影    时间: 2012-10-7 12:43
最好有病案才能更好理解
作者: 李子    时间: 2012-10-7 14:55
好贴,楼主下了功夫,学习了.
作者: dayangyang    时间: 2012-10-7 21:46
同仁堂出过,不知还有没有卖的
作者: 为伊    时间: 2012-10-9 09:29
像这种分析很有益于中医临床发展,谢您发此好贴
作者: 为伊    时间: 2012-10-9 09:31
学习了您的解析,对薯蓣丸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尤其是您的这种思路,更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杏林耕者    时间: 2012-10-17 16:17
很有意义
作者: 我是S哦    时间: 2012-10-26 11:51
标题: 回 chezhan 的帖子
chezhan:署蓣丸,主治不是晕,是湿,是消瘦,是开胃气,喜欢吃东西,原先吃饭是到了时间才吃饭,没有饥饿的感觉,现在有了。 (2012-05-01 16:45) 
家里正好有,最近腹泻导致纳差,回去吃点看看
作者: 西山客    时间: 2012-10-28 02:30
楼主不错哦
作者: 采药人岭南    时间: 2012-10-28 09:36
我一朋友常常做此丸卖与病柴胡汤加养血建脾之药故对身瘦体虚面白易感冒汗出心悸心慌者效果明显,曾治疗过肺结核肾结核盆腔结核心衰冠心病等等有上症症状者。
作者: 卡羅    时间: 2014-1-4 14:09
真是大开眼界,好文章
作者: 春生夏长    时间: 2014-1-4 19:09
薯蓣丸方证详解,谢谢!
作者: a8745408    时间: 2014-1-4 22:40
好文章,有见地。。。
作者: newzy    时间: 2014-1-5 17:42
薯蓣丸为癌症术后调理良方。
作者: yuanwenhaoaiyes    时间: 2014-6-3 21:41
我常用于过敏性鼻炎的麻黄剂取效后的善后治疗
作者: 六成    时间: 2014-6-4 12:05
好文章,前些一心悸患者,先考虑炙甘草汤证,后用实际薯蓣丸。自编薯蓣丸方歌。四君豆卷姜曲,四物麦冬阿胶,柴桂防,桔杏蔹,薯蓣虚风诸不足。
作者: 叮当    时间: 2014-6-4 19:49
学习了!
作者: 愉快的老头    时间: 2014-6-4 21:08
薯蓣八珍姜敛枣,柴桂麦杏桔防好,风气百疾并诸虚,豆卷胶曲为至宝。
作者: 乐善堂    时间: 2014-6-4 21:48
余以为薯蓣丸立方大旨,不过为扶正祛风。这是上古治风常用的思路。象治风痱的小续命汤,主大风的侯氏黑散,都是在大䃼气血以扶正的同时,合用祛风散邪。薯蓣丸明确指出是主治虚劳,风气百疾,其制方法则就更是如此了。薯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川芎、阿胶、麦冬、大枣、千姜,寓四君子、八珍汤、理中汤、炙甘草汤意,其意总在䃼益阴阳气血;豆卷、神曲,意在助运化中;杏仁、桔梗意在宣畅气机;桂枝、防风、柴胡、白敛意在祛风散邪。如此,或可较好把握薯蓣丸之精神了。
作者: zandawei    时间: 2014-6-15 21:37
标题: 回 天之君子 的帖子
天之君子:在下河北赵州人 (2011-03-12 23:32) 
呵呵,河北老乡,我廊坊的
作者: agan    时间: 2014-6-15 23:44
学习了。。。
作者: 雲海天涯    时间: 2014-6-16 07:09
感謝樓主轉來這麼一篇震聾醒聵的好帖!也感謝版主爲了提攜我們這些後學,專門把這個貼“挖出來見太陽”。

真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啊!過去雖然常用薯蕷丸,卻祗按照“虛勞”的思路去用,多少帶了一些想象的成分。今日一見此文,方知昨日之庸俗淺薄!回去買《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好好研究研究去。
作者: 昆仑子    时间: 2014-10-11 23:07
胖人也有湿气 ,能吃薯蓣吗
作者: yjhd    时间: 2014-10-15 13:18
肿瘤养生也能用薯蓣丸吗
作者: 为伊    时间: 2014-11-1 22:50
为什么被禁言了,好文章看不到,很遗憾。
作者: seanmao    时间: 2017-2-8 13:39
引经据典,剖析透彻~值得借鉴,感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