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乌头,附子煎煮?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道亦有道    时间: 2011-2-27 17:21
标题: 乌头,附子煎煮?我见
介绍本人用附子的经历,阳虚,用四逆汤,附子汤***制附子用50克2小时煎,没感觉,听说现在制附子制作过度没药效,就直接买生附子,拿一片(不超0.5克)放到口里,感觉舌头麻,干脆吞下,半小时后发现中毒(头晕,站不稳,身体僵硬发麻)持续2小时不解,大喝蜂蜜,中毒现象缓解,证明生附子确实有大毒,决不能生吃否则有危险!用生附子煮四逆汤,先冷水浸泡2小时,(附子充分浸泡有利释出),饮用一点冷水浸泡生附子的水,也感觉有点中毒现象。而生附子用到50克,煮1小时,口才有一点点麻,但不中毒。推论,生附子含有某种有毒物质经久泡煎煮充分释出,经高温转化为其它低毒物质,就可以解释新闻报道中附子,乌头中毒大多是直接食用或者是泡酒(有毒物质没有充分经高温转化),煎煮附子是一个物质释出,物质转化的过程(我放现一个问题:市场上的制附子很硬,水泡很久中心也很难浸润,所以直接煎煮有毒物质释出很缓慢,所以煎时间太短有毒物质也可能不完全转化,有中毒现象(胆巴除外),而看仲景对乌头的处理都是煎乌头(时间不长),取出乌头,再煎(时间不长),原因是乌头水中的毒转化很快,而毒从乌头释出比较慢。我最近用生乌头40克,泡一个晚上,煎30分钟,取出乌头,再蜜煎15分钟,效果不错!结论:附子,乌头含有剧毒物质,但是当溶于水中后,经高温煎煮很快会转化为低毒物质(时间很短,仲景也不久煎),但是长时间的煎煮,有效物质是否二次,三次转化,而药效下降就有待研究!个人愚见!
作者: 橘龙    时间: 2011-2-27 17:56
这样的探究很有价值,只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太少了,多是人云亦云,不得究竟。
作者: zhilai    时间: 2011-2-27 18:27
楼主所说的有毒物质目前一般公认为其所含的乌头碱。乌头碱对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肌,先兴奋,后抑制,用量过大甚至可导致心肌麻痹而死亡。乌头类药物含有毒性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化学性质不稳定,经加热、水煮后,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乌头原碱,乌头原碱的毒性只有乌头碱的1/200~1/500。所以《国家药典》中关于附子的含量测定有乌头碱限量一条,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检测,如果附子中的乌头碱含量超标则为不合格品。仅供参考!
作者: 道亦有道    时间: 2011-2-27 19:53
现代医学对于中医药作用于人体的各种现象的研究仍处于初步的阶段,所以我们应更注重临床药效,而单方面“减毒”而忽视“毒”的双向性,忽视临床现象就很容易成了“中皮西骨”了。实验数据只是一种参考!
作者: dream305    时间: 2011-2-27 20:01
楼主的这种探索精神令人钦佩
作者: 道亦有道    时间: 2011-2-27 20:03
药物的搭配也是关键!
作者: 道亦有道    时间: 2011-2-27 20:05
《国家药典》的专家的临床功力值得怀疑![s:181]
作者: 信仰    时间: 2011-2-27 21:21
四逆症 当用生附子 没事 吃什么生附子?
作者: zhilai    时间: 2011-2-27 21:41
道亦有道兄说的甚是,尽管科学如此发达,但面对古老的中医学尚无好的办法能够说明其作用机制,原因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是复杂的,也不可能是某单一的蛋白的问题,涉及多靶点,西药目前也重视多靶点药物的研究,然而受其自身理论的限制,尚未能发展像中药这样作用面广的地步。中药内在的成分很多,单味中药所含化合物多达几千,复方则多达几万,如此大量的微量化合物进入人体,如何产生作用,以目前之科学水平,尚无法说明清楚。所以当务之急是继承,传承好这门优秀的学科,而不是在说明不清的情况的就否定了她。
作者: zhilai    时间: 2011-2-27 21:46
另外兄弟说的《国家药典》专家的临床水平之事,药学学科和医学学科的任务是有差别的,药学学科是以药作为其研究对象,更侧重的是药从来源(西药是化学合成,中药是天然来源)到可以作为临床使用的整个过程,所以搞药的人对于临床是肯定不如临床医生的,而大部分的临床医生往往又不清楚药的生产,质控,作用机制等内容。加强临床和基础药学研究的联系是必然之趋势。然而人的经历毕竟有限,要想做到既精于临证有精于药学,何其难啊。至于上面说的附子中乌头碱之事,目前只是说引起中毒的主要因素是它,降低它的含量可以使得中毒的几率降低,这也就是附子为何要先煎的原因,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现代科学来试图说明中药的作用机制。这是符合目前临床实际的,但不是就说乌头碱一定没有用。
作者: 喜郎    时间: 2011-2-28 22:53
整个冬天,因为冬泳的缘故,常炖当归生姜羊肉汤喝,每次都放一把生附子(约30g)。爱人和儿子也一起用,没有感觉任何不适。但是我生嚼咽下附子的感觉和楼主是一样的。乌头的用法应尊仲景先师,即炖乌头后合蜜,乌头蜜。服用也是有小量开始。伤寒论讲得很清楚,
作者: 赤脚    时间: 2011-3-1 10:47
胆大心细的医生,一定是个好医生!楼主好样的!
作者: 信心    时间: 2011-3-3 13:44
学习了,黄师曰:大凡名医都是用毒药的高手[s:184]
作者: 张凯华    时间: 2011-3-3 21:11
我的经验是生附子用微波炉直接加热两分钟,直接入煎剂效果很好,临床未发现有中毒现象。
作者: dhjyh    时间: 2011-3-3 22:30
楼主作了一个很好的科学实验。赞
作者: weijiaqi    时间: 2011-3-4 00:02
有道先生,以身试毒之精神,让人钦佩!
也正如10楼喜郎兄所言,仲师之乌头加工煎煮方法以及煎煮时间不容忽视~~
作者: sun1013    时间: 2011-3-7 14:38
我经常用制附子10--15克,而且也不用久煎,没发现有中毒的.
作者: guilian    时间: 2011-3-7 20:36
大毒治病亦致病,临床用毒小心为妙,莫致偾事,毁人毁己。当重用时则放胆用之,唯胆大心细行方智圆而矣,古人早有明训。你我同勉。。。
作者: 处方    时间: 2011-3-23 14:13
现在药店的制附子
你就是煎十分钟你也不会中毒,因为根本就没有药效了。
作者: 娄然007    时间: 2011-4-3 19:03
佩服,中医之栋梁就要有这种神农尝百草的精神
作者: 流浪    时间: 2011-4-3 22:10
附子要煎透,不过胆巴过多的附子煎了效果也不好,阴性物质超标
附子好的《江油产无胆或少胆者》30-50g,煎2小时基本无中毒反映,有时出现四肢肌肉发胀,如亿万蚁行睾丸充盈胀大是的效的一种反映,只要心不慌,不腹泻都不碍事,不过一般人不敢这样玩,吃到量,汗毛簌簌的也就有不错的效果了
以上属于个人小小感受,供大家参考[s:184]
作者: qishixiongxiong    时间: 2011-4-11 23:58
标题: 回 18楼(处方) 的帖子
同感
作者: qishixiongxiong    时间: 2011-4-12 00:06
标题: 回 13楼(张凯华) 的帖子
很感兴趣,想详细听听
作者: un-hjyt    时间: 2011-4-21 14:22
正在喝附子汤,身有体会。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1-4-22 06:42
标题: 回 13楼(张凯华) 的帖子
好办法.
作者: 师戒    时间: 2011-4-25 16:07
制附子通过浸泡20分钟左右,冲洗。变软了。
与其它药物一起煮,15到20分钟。
自己尝过三四十克,一点感觉也没有。
作者: 师戒    时间: 2011-4-25 16:10
有甘草不碍事
又一次单煮附子量大,时间短,有点舌头麻,头晕,口水多。躺在床上好像几十分钟才好
作者: 沉着@冷静    时间: 2011-11-7 19:11
附子配干姜甘草未见有中毒现象!
作者: wqpzm    时间: 2012-5-14 20:02
1阳虚,用四逆汤,附子汤***制附子用50克2小时煎,没感觉,听说现在制附子制作过度没药效,就直接买生附子,拿一片(不超0.5克)放到口里,感觉舌头麻,干脆吞下,半小时后发现中毒(头晕,站不稳,身体僵硬发麻)持续2小时不解,大喝蜂蜜,中毒现象缓解,证明生附子确实有大毒!
2用生附子煮四逆汤,先冷水浸泡2小时,(附子充分浸泡有利释出),饮用一点冷水浸泡生附子的水,也感觉有点中毒现象。而生附子用到50克,煮1小时,口才有一点点麻,但不中毒。
3新闻报道中附子,乌头中毒大多是直接食用或者是泡酒。
4我放现一个问题:市场上的制附子很硬,水泡很久中心也很难浸润,所以直接煎煮有毒物质释出很缓慢,所以煎时间太短有毒物质也可能不完全转化,有中毒现象(胆巴除外)。
5看仲景对乌头的处理都是煎乌头(时间不长),取出乌头,再煎(时间不长),原因是乌头水中的毒转化很快,而毒从乌头释出比较慢。
6我最近用生乌头40克,泡一个晚上,煎30分钟,取出乌头,再蜜煎15分钟,效果不错!
7结论:附子,乌头含有剧毒物质,但是当溶于水中后,经高温煎煮很快会转化为低毒物质(时间很短,仲景也不久煎),但是长时间的煎煮,有效物质是否二次,三次转化,而药效下降就有待研究!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12-5-14 20:14
楼主有实验精神
作者: 来者得福    时间: 2012-5-16 17:53
方证对了,煎药见功夫。
作者: 修医    时间: 2013-1-1 23:58
现在的附子的确不行  制的太厉害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