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简说芍药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9-2-9 18:02
标题: 简说芍药
《神农本草经》曰:“芍药,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芍药的功能,主要是益营气,除血痹。营气虚,是血痹不通的主要原因。血痹则痛,则坚积,则寒热,则疝瘕,则小便不利。芍药除血痹,则破坚积,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关键是芍药益营气,营气足则血行通利,血痹则除。《金匮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血痹者必然血行不通利,故血痹者必有水停。芍药除血痹,故能利水。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之“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就是营气少而血行不利,身体尫羸是营气少,脚肿如脱是水肿,其方用芍药,就是补营气以利水气。小建中汤证之“腹中痛”,是腹中营气虚少而血行不利,故腹中痛。奔豚汤证之“气上冲胸,腹痛”,也是营气虚少而腹中血行不利,故腹痛。大柴胡汤证之“心下满痛”,是心下营气虚少而血行不利。这些方证用芍药,都是益营气而利尿,去水,止痛。利尿就是给邪出路,邪气出去则正气才能安和。
甘遂半夏汤证:“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方用芍药,是因为病人有留饮,且下利,损伤了营气,芍药能补营气而利水。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证之“亡阳,惊狂、卧起不安”,是病人被火迫劫汗而汗出过多,导致亡阳,出现寒痰冲逆之变,故去芍药。脾胃虚寒者通常忌用芍药。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之“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是发汗过多,导致表部虚寒,并不是脾胃虚寒,脾胃虚寒者必吐利。其方用芍药,是补益表部之营气。
桂枝加芍药汤证之“腹满时痛”,是太阳病误下,损伤营气,营气虚而腹中血行不利,因而腹中有水,用芍药是益营利水而止痛。大实痛者,是水停较多,故加大黄协助芍药行血而利水止痛。大柴胡汤方加大黄,也是协助芍药行血利水止痛。
黄连阿胶汤证之“心中烦”,是心中热,用黄连、黄芩清心中热。烦热为血虚,用鸡子黄、阿胶补血。为什么不用地黄补血呢,因为地黄养阴助湿,该证为湿热,故不宜用地黄。“不得卧”,是营气虚而心下有水,用芍药益营行血而利心下之水。为什么不用茯苓白术利水呢?因为茯苓白术有补气的作用,该证为血虚而气实,所以不宜用茯苓白术。
当归四逆汤证之“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血虚厥寒,不是阳虚厥寒(阳虚厥寒必吐利),故用当归、芍药补营血。
经文常读常新。常读,才能深刻理解经文,熟知药物特性;常新,才能针对临床各种变化,灵活运用经典。如桂枝去芍药汤证之“脉促、胸满”,是太阳病,下之后,出现里寒上冲之变,但是没有手足厥,所以去芍药而不去桂枝。假如脉促、手足厥,就是阳虚外寒了,不可与桂枝去芍药汤。如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作者: 伏案明窗    时间: 2019-2-9 18:54
芍药有白、赤之分,在伤寒论里做何解?


作者: 下心    时间: 2019-2-9 23:42
李老师可以做一个微信群 大家交流方便  在这个时代 也更能尊重知识产权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9-2-10 07:21
标题: RE: 简说芍药
伏案明窗 发表于 2019-2-9 18:54
芍药有白、赤之分,在伤寒论里做何解?

《伤寒论》没有赤白芍之分。《本草》也不分赤白芍。个人习惯用白芍。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9-2-10 07:34
标题: RE: 简说芍药
下心 发表于 2019-2-9 23:42
李老师可以做一个微信群 大家交流方便  在这个时代 也更能尊重知识产权

建群,我没有能力管理。你能建群吗?我可以加入。

作者: 下心    时间: 2019-2-10 10:11
李国栋 发表于 2019-2-10 07:34
建群,我没有能力管理。你能建群吗?我可以加入。

李老师!我可是没有这个能力啊
作者: 海豹飞船    时间: 2019-2-10 10:13
受教。芍药实在是伤寒论关键药材。弄清芍药特殊重要。还请李师解释一下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真武汤的芍药。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9-2-10 10:14
说理透彻,以理服人。

作者: 李国栋    时间: 2019-2-10 19:35
标题: RE: 简说芍药
海豹飞船 发表于 2019-2-10 10:13
受教。芍药实在是伤寒论关键药材。弄清芍药特殊重要。还请李师解释一下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真武汤的芍药。
...

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服桂枝汤,是针对“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但是忽视了“无汗、心下满微痛”。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假如是桂枝汤证,一定会自汗出。因为阳气怫郁在表,已经满面通红(翕翕发热)了,这是卫气强,假如营气和,必然自汗出,如53、54条。反而无汗,就是因为心下满微痛,这是气结在心下,脾气升浮受制,所以无汗。
或下之,是针对“心下满微痛”,但是忽视了,“小便不利”。心下满、小便不利,是胃气不足,水停心下。但还不是胃气虚,胃气虚者必然水渍胃肠而吐利。心下微痛,是营气不足之心下筋脉微急。
因此,针对“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去桂免伤胃气,留芍药养筋脉以止心下微痛,加茯苓白术健脾胃,利小便。脾胃和,则心下水气自去,营卫亦会自和。
“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这和五苓散证“心下痞、烦渴、小便不利”不同。“心下痞、烦渴”,是胃气尚强,所以即便“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口渴而饮水,饮到水入则吐的程度,也不会水渍大肠而作利,因而五苓散方有桂枝。

真武汤证是阴阳两虚,表邪入腹,必然为营气不足,营气充足者,表邪不可能入腹。如“心下悸”是阴虚,“头眩、身瞤动”是阳虚,这是发汗不当,导致阴阳两虚而表邪入内;或阴阳本虚,水邪不去,如“腹痛、小便不利”是阴虚,“四肢沉重疼痛”是阳虚。真武汤方用芍药,就是补营气。


作者: 黄河    时间: 2019-2-11 12:02
说理透彻

作者: 黄河    时间: 2019-2-11 12:08
李老师,能否开个黄连,柴胡,白术等专题,这样我们可以与五十味药症比较起来看,期盼着奇文共欣赏

作者: 黄和中西医结合    时间: 2019-2-11 20:53
本帖最后由 黄和中西医结合 于 2019-2-12 01:13 编辑

真武汤为太阳、太阴、少阴之治方,其用芍药,盖功主六:
1、助生姜解外,并制生姜之散。此与桂、芍之伍相类。
2、助白术益脾。
3、助茯苓利水。
4、共附子以和阴阳,且制附子之热,并潜降浮阳。可参芍药甘草附子汤。
5、滋阴津,益营气。
6、解痉,缓急,止痛。

“腹痛、小便不利”并非阴虚故,而是寒湿、蓄水所致。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较真武汤少附子,可视为真武汤之变方,其芍药之用,可于真武汤中得之。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9-2-14 19:24
受启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