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病案分析,答案三天后公布,大家多多参与··· [打印本页]

作者: 金玻    时间: 2010-12-12 13:37
标题: 病案分析,答案三天后公布,大家多多参与···
病案1------腋下汗出症

某男,30岁,左腋下汗出,记住只有这地方汗出,每小时可以小酒杯(八钱)接上一杯汗,症已1年,极为苦恼,证见偶有口干,时有舌质溃疡,舌痛。前医各法尽用,什么益气固表,滋阴清热,疏肝解郁,调理阴阳,调和营卫。呵,厚厚的一本病历。
这个病人是我哥在做学生的时候,跟随皖南名医宋庸(上海名医丁甘仁学生)实习亲眼见到的、抄录的病案,当时,宋老先生看了看病人的舌象(舌质偏红,苔薄黄),切了脉。便起手开了一个方,什么方,猜一猜,我想绝大部份的网友想不到!


病案2(这个案子是某年考中医副主任医师的病案分析题,据说是全国当时有名临床名家的刘炳凡老教授出的。题如下,极简)
:某男,患消渴证3年,进中药诊治,不效,出现呕吐,甲医诊之,予《伤寒论》吴茱萸汤症不缓解,乙医诊治,仍予吴茱萸汤,加三棱、莪术、制大黄,数剂证平。
问:
1.此案病机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2.为何甲医用吴茱萸汤无效,乙医用吴茱萸汤有效?
3.三棱、莪术、制大黄在此案中的功效是什么?
作者: qgwby    时间: 2010-12-12 15:14
楼主:你是毛以林教授吗?
作者: lwylwy51    时间: 2010-12-12 15:58
期待中!
作者: 金玻    时间: 2010-12-12 15:58
标题: 回 1楼(qgwby) 的帖子
我不是····我转的病案···
作者: gefeng    时间: 2010-12-12 16:19
第一个病人我认为极泉属心经,结合兼症当为泻心汤方
作者: gefeng    时间: 2010-12-12 16:22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何部不利,利之则愈。第二个病人有便秘吗?另莪术可消胃中积滞
作者: 金玻    时间: 2010-12-12 17:12
楼上方向都对了啊···
作者: houlaizhe    时间: 2010-12-12 17:13
案一
针刺极泉穴治疗腋下多汗症以前有这方面报道,受此启发我用导赤散治疗过一例几十年以头,腋下为主多汗症,以后虽有反复,但症状轻,服用仍有效果。
作者: 金玻    时间: 2010-12-12 17:14
医案没说,就没有便秘··
作者: 54656567    时间: 2010-12-12 17:37
1案猪苓汤
作者: 仆本恨人    时间: 2010-12-12 17:46
案一三黄泻心汤
案二可能与前医因为消渴而过用白虎汤之类的药有关。加三棱、莪术、制大黄的道理不清楚。降胃气吗?
作者: gefeng    时间: 2010-12-12 18:21
等待解释,谢谢
作者: 空穴来风    时间: 2010-12-12 18:29
此二案出自《步入中医之门》,本论坛原有此文可下载,现重新附上!
作者: 金玻    时间: 2010-12-12 19:01
标题: 回 12楼(空穴来风) 的帖子
呵呵···还是留点悬念吧···
作者: 飞鱼    时间: 2010-12-12 19:09
案一,舌红,舌上溃疡,舌痛,腋下汗考虑心火虚亢,导赤散合封髓丹。
案二,患者消渴日久,呕吐,用吴茱萸汤加三棱、莪术、制大黄,在厥阴经证基础兼有血瘀,主要去推陈出新之意。楼主所谓消渴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吗,请说明。
作者: juquanshuiwe    时间: 2010-12-12 19:40
应该是毛以林的道少斋中医讲稿里的,我看过,呵呵,是很有意思,我就不透露了,免得扫大家的兴。
作者: nobody    时间: 2010-12-12 20:49
案一,桂枝汤,甘草泻心汤,白虎汤都有用的机会。
作者: nobody    时间: 2010-12-12 20:54
案二肯定是有血瘀。不过看这样的题目对初学者没什么好处。
作者: 空穴来风    时间: 2010-12-12 21:25
标题: 回 13楼(金玻) 的帖子
不好意思了,烦请楼主届时再附上!
作者: 霜寒    时间: 2010-12-12 23:19
对于案一让我想起了我的病人,我一是小柴胡汤加大黄牡蛎元参贝母夏枯草天花粉内服二是黄连酒泡外用,没几付就好了,第二个案例因为三棱大黄之属也是消积之品。曾经一个肾衰病人吃不下饭恶心吐,处以大黄甘草汤两个药病人就能吃饭了。
作者: 至道    时间: 2010-12-13 10:28
顶飞鱼,案一,舌红,舌上溃疡,舌痛,腋下汗考虑心火虚亢,导赤散合封髓丹。
案二,患者消渴日久,服上药出现呕吐,说明内有淤,用吴茱萸汤加三棱、莪术、制大黄,在厥阴经证基础兼有血瘀,主要去推陈出新之意。
作者: 金玻    时间: 2010-12-14 18:17
病案一
心主神明、主血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好了,我们再回个头来看看主要兼证:口干,时有舌质溃疡,舌痛,舌质偏红,苔薄黄,主要的兼证都表现在舌上,,大家一看就知道心经有热呀,心火循经上冲,心开窍于舌,呵,这还不简单?那我问你,心经有热和腋下汗出有什么关系?怎么会用到导赤散呢?
我们再来看看手少阴心经的走向:《内经》里是这么说的:“手少阴心主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手少阴心经在腋下有一穴叫“极泉”,为什么叫“泉”?说明这地方易出水!古人取名自有其道理!
这病人心火旺盛,循经上冲于舌,所以有舌质糜烂的症状,烧坏了舌头,这火还不行,蒸心液外泄,心在液为汗呀,从哪儿泄?当然先从泉眼里外泄了。呵,于是就腋下出汗了。想一想温泉是怎么来的?呵,思考中医别忘了“取类比象”!
凡治病有实邪,你得给邪以出路,或汗、或下、或吐,这热邪你得找条路让他泄出去,从哪儿泄?心与小肠相表里,用导赤散清热利尿,使心火从小便而泄,所谓的引火下行。邪去了,正也就安了,一年的病廖廖四味药也就解决了。
作者: 金玻    时间: 2010-12-14 18:20
病案二
“虽然前有消渴,新发呕吐,总以呕吐证为主,兼顾消渴之病理特点。
消渴,常作热论,作虚论。虚论之中,又以阴虚为主(消渴的病机特点是阴虚燥热,多表现为热证)。医甲(乙医也如此)以伤寒论之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投之。反推之,患者必有阴寒(中焦虚寒,浊阴上逆)之见证。阴寒(中焦虚寒)之证从何来?或与前医(受消渴阴虚燥热病理特点所束缚,于是)过投白虎、玉女、地黄之辈,耗消中焦阳气有关。
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治阳明寒呕本是十分贴切,甲医用之何以无效?非寒之过重,乃寒与它邪互结,滞留中焦所致。此所谓它邪,或为食,或为瘀,或三者兼而有之。中焦虚寒,脾胃失于温煦运化,寒食互结乃是意料中事。或有人云:三棱、莪术、大黄皆可行血,此它邪或为血瘀。不错,消渴日久,阴虚难免,阴伤则血少,气失载而血不行。此论亦有道理。
不过就我个人来讲,偏向于寒食互结。三棱重于破血,莪术兼可行气,制大黄缓泻,而三者皆有消食化积之功。如果说是活血化瘀,用酒大黄岂不更贴切?如果泻下为主,生大黄才是首选。可见在此用制大黄是取其缓泻消食之功。三者合用,消食化积之义可见”。
作者: poshan    时间: 2010-12-14 20:15
猜猜
肋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此寒也 以温药下之 宜大黄附子汤
肋下偏汗 发热 其脉     此热也 以寒药下之 宜附子泻心汤

加了三棱、莪术、制大黄 不再是吴茱萸汤   补泻合剂谓之和 寒热并用谓之和  升降同用谓之和  收散同用谓之和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