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打印本页]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5 20:56
标题: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大论曰:“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概统白虎承气而言之。若求大承气汤之全部证状,当为:
1,大便不行,腹痛拒按
2,右大腿外侧或胯部有牵扯感,右膝外侧痛
3,脉洪大而实,然亦有迟者
4,阙上痛
5,甚者,屁也不放一个
6,舌苔也可算一个
作者: lwylwy51    时间: 2010-9-15 22:00
请问楼主,阙上是什么位置
作者: aAbB2    时间: 2010-9-15 22:49
热实热結旁流
作者: 汉传    时间: 2010-9-15 23:22
大承气汤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腹满痛,拒按。
2、主要症状(阳明里实证):潮热、大便硬、汗出、烦躁或谵语。
3、可伴随症状: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坚痛 ,口燥咽干、抽搐、脚孪急或喘冒不能卧。
4、舌苔脉象:舌红苔黄或燥或有芒刺,脉滑数或迟滑。
作者: 国粹    时间: 2010-9-15 23:29
引用第3楼汉传于2010-09-15 23:22发表的  :
大承气汤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腹满痛,拒按。
2、主要症状(阳明里实证):潮热、大便硬、汗出、烦躁或谵语。
3、可伴随症状: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坚痛 ,口燥咽干、抽搐、脚孪急或喘冒不能卧。
4、舌苔脉象:舌红苔黄或燥或有芒刺,脉滑数或迟滑。
.......

严谨!赞叹!
作者: xiaobing    时间: 2010-9-15 23:31
痞、满、燥、实俱全,必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奈何,有堪称大师之流只要一拉不出便,即用之

此与大石压死蟹无异。还美其名,当今惟其敢用

呜呼!
作者: 至道    时间: 2010-9-16 08:16
呵呵
作者: 虔心问道    时间: 2010-9-16 08:19
为何只限右大腿而左侧无反应呢?虬髯客兄请解惑,谢谢!
作者: 汉传    时间: 2010-9-16 08:37
引用楼主虬髯客于2010-09-15 20:56发表的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
大论曰:“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概统白虎承气而言之。若求大承气汤之全部证状,当为:
1,大便不行,腹痛拒按
2,右大腿外侧或胯部有牵扯感,右膝外侧痛
3,脉洪大而实,然亦有迟者
4,阙上痛
.......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着,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甚者,屁也不放一个”也可以成为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6 10:37
等你遇到了就知道了[s:184]
另外,请你不要以偏概全。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6 10:42
看清楚,是“甚者”。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6 10:45
引用第8楼虔心问道于2010-09-16 08:19发表的  :
为何只限右大腿而左侧无反应呢?虬髯客兄请解惑,谢谢!
此辨证眼目来自于曹颖甫医案:
大承气汤证其一
方(左) 病延二候,阙上痛,渴饮,大便八日不行,脉实,虽今见心痛彻背,要以大承气汤主治。

生川军(四钱后入) 小枳实(四钱) 中川朴(一钱) 芒硝(二钱后入) 全瓜蒌(五钱)

拙巢注:下后胸隔顿宽,惟余邪未尽,头尚晕,乃去硝黄,再剂投之,即愈。

【按】大论曰:“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概统白虎承气而言之。若求大承气汤之全部证状,当为:一,大便不行,腹痛拒按,此以胃中有燥矢故也。二,阙上痛。《内经》以阙上属喉间病,此概以气色言之,若阳明燥气上冲及脑,则阙上必痛,其不甚者则但胀耳。三,右髀有筋牵掣,右膝外旁痛,此为吾师所独验而得之者。四,脉洪大而实,然亦有迟者。五,日晡潮热。他若舌苔黄燥厚腻,大渴引冷,当在应有之例。然此不过言其常耳,若下列诸案所引,则其变也,知常知变,乃可与言大道。

吾师善用诸承气汤,历年治阳明实证,十九全愈。吾师之用药也,麻桂膏黄,柴芩姜附,悉随其证而定之,绝不似世之名家,偏凉偏热,以执一为能事者。余敢曰:凡仲圣所称某某汤主之云者,此皆一剂知,二剂已之方也,倘能药量适合,则一帖愈病,原属平淡无奇之事,安足怪者?而《伤寒论》中之阳明病占全书篇幅四之一,于承气汤尤反复推论,其详备明确远出三阴诸方之上,然则硝黄之用,复有何疑者?阅者能明此旨,是为知吾师者,是为知仲圣者。
作者: 汉传    时间: 2010-9-16 11:21
引用第12楼虬髯客于2010-09-16 10:45发表的  :

此辨证眼目来自于曹颖甫医案:
大承气汤证其一
方(左) 病延二候,阙上痛,渴饮,大便八日不行,脉实,虽今见心痛彻背,要以大承气汤主治。

.......
不从经典中求之,而从某个医案中立论,是真正以偏概全经典学术。难免会把“屁也不放一个”当作方证眼目。即便是曹颖甫也难同意。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6 11:46
你不看医案?只看经典?你的辨证眼目难道只是一个?真正的以偏概全。
难道你的肠道堵的缝隙不留会放屁? 你本事大了![s:184]
作者: 汉传    时间: 2010-9-16 12:06
引用第14楼虬髯客于2010-09-16 11:46发表的  :
你不看医案?只看经典?你的辨证眼目难道只是一个?真正的以偏概全。
难道你的肠道堵的缝隙不留会放屁? 你本事大了![s:184]
何为眼目?一个医案症状都可以涵盖方证条文的全部么?
另外把“你的。。。放屁”之类的字眼咽回去,不要急躁有情绪,就学术论学术,小心斑主封号。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6 12:15
你要说就学术论学术,这个爱听[s:184]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6 12:30
另外,觉得你说的有些不太妥。伤寒条文里面的症状都是前辈总结出来的规律,也并不是停滞不前的,有许多名医在辨证时,也增加了个人的一些临床经验,这些经验都是经过临床得出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放屁”在这里是症状,并不是侮辱性字眼。再加一句话:凡是人类,屁是不能咽回去的。倒是你要注意措辞。拜托
作者: 汉传    时间: 2010-9-16 12:51
引用第17楼虬髯客于2010-09-16 12:30发表的 :
另外,觉得你说的有些不太妥。伤寒条文里面的症状都是前辈总结出来的规律,也并不是停滞不前的,有许多名医在辨证时,也增加了个人的一些临床经验,这些经验都是经过临床得出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放屁”在这里是症状,并不是侮辱性字眼。再加一句话:凡是人类,屁是不能咽回去的。倒是你要注意措辞。拜托

是让你把某些字眼咽回去,比如“你的什么”之类。探讨学术要心态端正,不要急躁,否则难免你会理解有误。
作者: 虬髯客    时间: 2010-9-16 13:00
这个到此结束,不再进行
作者: 汉传    时间: 2010-9-16 13:04
[s:184]
作者: 杨庸医    时间: 2010-9-16 13:47
其实后世医家对经方的超范围使用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文,黄煌教授的治学经验也反复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只用原文的典型症状伤寒论好像能治疗的病不多,呵呵。本人曾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了三个人,分别是性欲低、小腹寒拉肚子和精子不液化,要是按图索骥的话是想不到用肾气丸的吧?
作者: aa12    时间: 2010-9-16 20:40
引用第21楼杨庸医于2010-09-16 13:47发表的 :
其实后世医家对经方的超范围使用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文,黄煌教授的治学经验也反复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只用原文的典型症状伤寒论好像能治疗的病不多,呵呵。本人曾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了三个人,分别是性欲低、小腹寒拉肚子和精子不液化,要是按图索骥的话是想不到用肾气丸的吧?

很有道理!
作者: 汉传    时间: 2010-9-16 21:21
引用第21楼杨庸医于2010-09-16 13:47发表的  :
其实后世医家对经方的超范围使用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文,黄煌教授的治学经验也反复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只用原文的典型症状伤寒论好像能治疗的病不多,呵呵。本人曾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了三个人,分别是性欲低、小腹寒拉肚子和精子不液化,要是按图索骥的话是想不到用肾气丸的吧?
杨先生经方功底该是深厚,所发观点,颇为赞同。
经方的广用是建立在对病机的准确把握上。能够走进条文,把握方证,然后明晰病机,走出条文,经方的广用自然水到渠成。
但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如果对一个方证的最基本要点都把握不明,概念模糊,病机不识,胡乱总结,谈经方广用就略显过早了。
作者: xiaobing    时间: 2010-9-16 22:02
引用第23楼汉传于2010-09-16 21:21发表的 :

......

经方的广用是建立在对病机的准确把握上。能够走进条文,把握方证,然后明晰病机,走出条文,经方的广用自然水到渠成。
但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如果对一个方证的最基本要点都把握不明,概念模糊,病机不识,胡乱总结,谈经方广用就略显过早了。


所言甚是
对方证的基本概念、证候要点、病理机制没有清晰的把握
则容易堕入所谓的“同症同治”和“套方乱治”

泥大师不正是活灵活现的写照么?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9 17:10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xiaobing 发表于 2010-9-15 23:31
痞、满、燥、实俱全,必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奈何,有堪称大师之流只要一拉不出便,即用之

有这样的大师。。。。。。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9 17:11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qhq411490070 发表于 2010-9-16 08:19
把住一个热,一个实,足矣!

言之有理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9 17:11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汉传 发表于 2010-9-16 08:37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着,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 ...

肠梗阻。。。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9 17:16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杨庸医 发表于 2010-9-16 13:47
其实后世医家对经方的超范围使用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文,黄煌教授的治学经验也反复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只用 ...

各人有各人的经验。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9 17:18
大承气汤适应症,恐怕现在中医接治的机会不多了。。。
作者: sn8660720dg    时间: 2017-4-23 17:08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lwylwy51 发表于 2010-9-15 22:00
请问楼主,阙上是什么位置

阙上,人体部位名。阙之上,指天庭之下至眉间这个部位,能反映咽喉的病变。《灵枢·五色》:"阙上者,咽喉也。

作者: sn8660720dg    时间: 2017-4-23 17:10
《内经·五色篇》里提到“阙上者咽喉也”,阙,两眉之间谓之阙。阙上1寸谓之,阙上穴,主咽喉。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18 21:18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杨庸医 发表于 2010-9-16 13:47
其实后世医家对经方的超范围使用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文,黄煌教授的治学经验也反复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只用 ...

有道理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18 21:18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杨庸医 发表于 2010-9-16 13:47
其实后世医家对经方的超范围使用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文,黄煌教授的治学经验也反复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只用 ...

有道理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18 21:18
标题: RE: 大承气汤辨证眼目
杨庸医 发表于 2010-9-16 13:47
其实后世医家对经方的超范围使用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文,黄煌教授的治学经验也反复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只用 ...

有道理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18 21:19
学习了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