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悟道张仲景》之从《脉经》解读《伤寒杂病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湖医侠    时间: 2010-6-30 10:42
标题: 《悟道张仲景》之从《脉经》解读《伤寒杂病论》
从《脉经》解读《伤寒杂病论》
《脉经》的内容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相互夹杂,某些章节甚至雷同,后世学者因此而怀疑王叔和作伪了《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许多内容都托名于张仲景,有假以发挥之嫌。其实王叔和在《脉经序》中早已指出该著作特点是:“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症候,靡不赅备。”而《脉经•卷三》结尾更有“右新撰”和“右《素问》、《针经》、张仲景”的声明。所以《脉经》的成书一如《伤寒杂病论》那样,也是一部集远古以来的医学大成之作。



后世评价王叔和的最大贡献在于确立“独取寸口”脉法,当翻开《伤寒杂病论》条文时,我们很容易发现,张仲景应用“寸口”脉法的条文比比皆是。王叔和声明他的脉法中有来源于张仲景的成分,而从《素问》、《灵枢》中相关“寸口”脉法道理的论述及张仲景自序提示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我以为寸口脉法应当是张仲景在继承导师、学习前贤经验的发明,而王叔和确有提炼和完善脉法之功,他著述《脉经》的目的,是为了脉法应用的规范,更是为了方便学者读懂《伤寒杂病论》。单从这一点,宋•林亿感叹“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此评价我以为十分公正,王叔和的确是千百年来悟道张仲景的第一人。
所以,我以为步王叔和之后尘,从流溯源,复读《脉经》,是学习《伤寒杂病论》、研究张仲景思想的唯一的最佳捷径。故在学习仲景脉法之前,必须对脉象了然于胸,王叔和把脉象分定为24种,每个脉象的描述形象又生动,阐释深刻而细致,为解读《伤寒杂病论》提供了非常完善的范本。揣摩练习、熟悉每个脉象的形态是学习脉法的必经之途,也是读懂《伤寒杂病论》白文的前提。
作者: SFDfsakfdc    时间: 2010-6-30 11:53
希望医侠兄能继续,更深入全面的展开讨论
作者: 小建    时间: 2010-6-30 14:17
很好的
作者: 杨庸医    时间: 2010-7-13 14:42
希望医侠兄把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好让我等后学从中受益,脉学在诊断中,。有不少时候起到的是关键的作用
作者: 水流涧    时间: 2010-7-26 14:37
脉啊,我目前只知其名不知其形,还得好好学习
作者: 仲景弟子    时间: 2013-5-10 16:27
开始研读《脉经》。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