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方名 |
异名 |
出处 |
组成 |
详细 |
1 | 桂枝汤 | 桂枝散 | 《直指》卷二十六。 | 辣桂。 | |
2 | 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 桂(去粗皮)1两。 | |
3 | 桂枝汤 | | 《外台》卷三引《范汪方》 | 桂心2两,小蓝2两。 | |
4 | 桂枝汤 | | 《普济方》卷一○六。 | 大续命汤去白术加桂。 | |
5 | 桂枝汤 | | 《症因脉治》卷一。 | 桂枝、白芍药、麻黄、甘草。 | |
6 | 桂枝汤 | | 《治痢提要新书》。 | 酒芍4钱,桂枝2钱,炙草2钱。 | |
7 | 桂枝汤 | | 《摄生众妙方》卷四。 | 官桂、麻黄(去节,用枝)各等分。 | |
8 | 桂枝汤 | |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鲍氏方》 | 桂枝1两,白芍药1两半,甘草1两。 | |
9 | 化毒桂枝汤 | | 《卫生鸿宝》卷二。 | 桂枝3钱,全蝎3钱,甲片(炙)3钱。 | |
10 | 加减桂枝汤 | | 《症因脉治》卷一。 | 桂枝、麻黄、杏仁、半夏、生姜、甘草。 | |
11 | 葛根桂枝汤 | | 《麻科活人》卷二。 | 葛根、防风、甘草、桂枝、赤芍、升麻。 | |
12 | 乌头桂枝汤 | 大乌头桂枝汤 | 《金匮》卷上。 | 乌头大者5枚(熬,去皮,不(口父)咀。 | |
13 | 桂枝汤 | | 《伤风约言》 | 桂枝2大园匕,芍药2大园匕,生姜7分。 | |
14 | 桂枝汤 | 桂苓汤 | 《儒门事亲》卷十二。 | 桂枝1两,茯苓半两,芍药1两,甘草7钱。 | |
15 | 桂枝汤 | | 《回春》卷二。 | 桂枝、芍药、防风、羌活、川芎、白术、甘草。 | |
16 | 桂枝汤 | | 《保命集》卷中。 | 桂枝半两,白术半两,芍药半两,甘草2钱(炙)。 | |
17 | 抵当乌头桂枝汤 | | 《外台》卷七引《伤寒论》 | 秋乌头(实中大者)10枚,白蜜2斤,桂心4两。 | |
18 | 家秘桂枝汤 | | 《症因脉治》卷三。 | 桂枝、麻黄、芍药、甘草、苍术、防风、羌活、独活。 | |
19 | 羌活桂枝汤 | | 《金鉴》卷五十一。 | 羌活、防风、麻黄、桂枝、天麻、大黄、甘草(生)。 | |
20 | 柴葛桂枝汤 | | 《准绳·幼科》卷四。 | 柴胡、葛根、甘草、桂枝、防风、人参、白芍药各等分。 | |
21 | 姜苓桂枝汤 | | 《四圣心源》卷六。 | 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干姜3钱。 | |
22 | 桂枝汤 | | 《千金》卷五。 | 桂枝半两,甘草2两半,紫菀18铢,麦门冬1两18铢。 | |
23 | 桂枝汤 | | 《幼科直言》卷五。 | 桂枝、防风、神曲、使君子、肉厚朴、木香、白芍、陈皮。 | |
24 | 桂枝汤 | | 《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 桂心3两,芍药3两,生姜(切)3两,大枣12枚(破之)。 | |
25 | 柴葛桂枝汤 | | 《片玉痘疹》卷六。 | 柴胡、葛根、羌活、防风、人参、甘草、桂枝、牛蒡子(炒)。 | |
26 | 紫葛桂枝汤 | | 《痘疹全书》卷上。 | 柴胡、葛根、甘草、羌活、官桂、牛蒡子(炒)、人参、防风。 | |
27 | 桂枝汤 | | 《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 桂心3两,甘草(炙)3两,大枣12枚(一方用生姜5两 )。 | |
28 | 桂枝汤 | | 《医学传灯》卷上。 | 桂枝3钱,白芍(生用)3钱,甘草2钱,大枣3枚,浮麦1撮。 | |
29 | 当归桂枝汤 | | 《幼幼集成》卷六。 | 人参、当归身、正川芎、白芍药、炙黄芪、漂苍术、川黄柏、炙甘草。 | |
30 | 加味柴胡桂枝汤 | | 《伤寒全生集》卷三。 |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桂枝、枳实、黄连、桔梗、瓜蒌仁。 | |
31 | 栝楼桂枝汤 | | 《金匮》卷上。 | 栝楼根2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 |
32 | 人参白虎桂枝汤 | | 《杏苑》卷四。 | 人参2钱,粳米1撮,甘草(炙)6分,知母1钱,石膏钱半,桂枝7分。 | |
33 | 桂枝汤 | | 《幼科直言》卷五。 | 桂枝、厚朴(炒)、陈皮、甘草、桔梗、红花、柴胡、麦芽、神曲、木香。 | |
34 | 当归桂枝汤 | |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 当归3钱,桂枝8分,白芍1钱半(酒炒),甘草6分,煨姜2片,大枣3枚。 | |
35 | 加减桂枝汤 | | 《揣摩有得集》 | 桂枝钱半,白芍1钱(炒),制草1钱,蔻米5分(研),扁豆1钱半(炒)。 | |
36 | 桂枝汤 | | 《幼科直言》卷四。 | 桂枝、当归、白芍(炒)、白术(炒)、白茯苓、柴胡、熟半夏、陈皮、甘草。 | |
37 | 麻黄桂枝汤 | |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 麻黄2两(去根节),桂枝1两,葛根3两,芍药3两,甘草1两(炙紫色)。 | |
38 | 木通桂枝汤 | | 《伤寒总病论》卷五。 | 木通1两,桂1两,吴茱萸1分,细辛1分,甘草半两,葱白6茎,大枣9个。 | |
39 | 桂枝汤 | | 《伤科补要》卷四。 | 桂枝、枳壳、陈皮、红花、香附、生地、归尾、胡索、防风、赤芍、独活各等分。 | |
40 | 牡蛎黄耆桂枝汤 | | 《医学启蒙》卷四。 | 牡蛎1钱,黄耆2钱,桂枝5分,麻黄根1钱,白术5分,甘草5分,浮麦1钱。 | |
41 | 麻黄桂枝汤 | |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 | 麻黄、桂枝、赤芍、杏仁、甘草、当归、牛蒡、黄连、黄芩、川芎、蝉蜕、蚕蜕。 | |
42 | 当归桂枝汤 | | 《片玉痘疹》卷十二。 |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洗)、黄耆(酒洗)、官桂、炙甘草、苍术、黄柏。 | |
43 | 龟康桂枝汤 | | 《女科证治约旨》卷二引曹仁伯方。 | 龟腹版、鹿角霜、紫石英、当归身、杜仲、莲须、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 |
44 | 加味桂枝汤 | | 《镐京直指》 | 桂枝4钱,白芍2钱,荆芥2钱,防风1钱5分,生甘草1钱,生姜3片,大枣2枚。 | |
45 | 麻黄桂枝汤 | 麻黄黄芩汤 | 《保命集》卷中。 | 麻黄1两(去节),甘草3钱(炙),桃仁30个(去皮尖),黄芩5钱,桂枝3钱。 | |
46 | 白虎加桂枝汤 | | 《金匮》卷上。 | 知母6两, 甘草2两(炙), 石膏1斤, 粳米2合, 桂(去皮)3两。 | |
47 | 桂枝汤 | 阳旦汤 | 《伤寒论》 | 桂枝3两(去皮),芍药3两,甘草2两(炙),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 | |
48 | 桂枝加桂汤 | 桂枝加桂枝汤 | 《伤寒论》 | 桂枝5两(去皮),芍药3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 | |
49 | 五味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 桂(去粗皮)1两,葛根(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半,山栀子仁半两,石膏1分。 | |
50 | 四物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 桂3分(去粗皮),麻黄(去根节)3分,附子(炮制,去皮脐)1两,干姜(炮)1分。 | |
51 | 防己桂枝汤 | | 《马培之医案》 | 桂枝、川萆薢、独活、秦艽、川牛膝、白茄根、木防己、赤芍、苍术、炙没药、全当归、炒桑枝。 | |
52 | 茯苓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 赤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1两,甘草(炙,锉)半两。 | |
53 | 桂枝汤 | | 《活人方》卷三。 | 防风3钱,羌活2钱,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苏叶1钱,桂枝5分,甘草2分,生姜3片。 | |
54 | 柴葛桂枝汤 | | 《幼幼集成》卷三。 | 嫩桂枝1钱,杭芍药1钱5分,北柴胡1钱,粉干葛1钱,炙甘草8分,老生姜1钱,大红枣5两。 | |
55 | 白术桂枝汤 | |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 白术3钱(炒), 桂枝1钱半, 白芍1钱半, 炙草8分, 大枣3枚, 生姜3片。 | |
56 | 麻黄人参芍药汤 | 麻黄桂枝汤 | 《脾胃论》卷下。 | 人参3分,麦门冬3分,桂枝5分,当归身5分,麻黄1钱,炙甘草1钱,白芍药1钱,黄耆1钱,五味子2个。 | |
57 | 温肺桂枝汤 | | 《医醇剩义》卷四。 | 桂枝5分,当归2钱,茯苓2钱,沉香5分,苏子1钱5分,橘红1钱,半夏1钱2分,瓜蒌实4钱,桑皮2钱。 | |
58 | 桂枝汤 | | 《圣惠》卷九。 | 桂枝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2两(去根节)。 | |
59 | 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 桂(去粗皮)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术1两,甘草(炙,锉)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 |
60 | 麻黄桂枝汤 | | 《幼幼集成》卷三。 | 净麻黄2钱,柳、桂枝1钱2分,片黄芩1钱,光桃仁15粒,炙甘草1钱,大生地1钱,鲜红花5分,葱白1茎。 | |
61 | 半夏桂枝汤 | | 《温病条辨》卷三。 | 半夏6钱, 秫米1两, 白芍6钱, 桂枝4钱, 炙甘草1钱, 生姜3钱, 大枣2枚(去核)。 | |
62 | 加减羌活桂枝汤 | | 《慈航集》卷下。 | 羌活8分,桂枝1钱5分,紫苏1钱5分,厚朴1钱5分,柴胡8分,草蔻仁1钱(研),青皮1钱5分,甘草5分。 | |
63 | 麻黄桂枝汤 | |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 麻黄1两(去根节),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 |
64 | 六味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 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根节)1两,石膏1两,干姜(炮)1两,白术(生用)1两,苍术(米泔浸.麸炒)1两。 | |
65 | 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 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4-7枚,麻黄(去根节)1两。 | |
66 | 加味桂枝汤 | | 《医醇剩义》卷一。 | 桂枝8分,白芍1钱5分,甘草5分,怀牛膝2钱,川牛膝1钱5分,当归2钱,蚕砂4钱,秦艽1钱,防风1钱,红枣五枚,生姜3片。 | |
67 | 桂枝汤 | | 《圣惠》卷九。 | 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去根节),芎藭1两,柴胡1两(去苗),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 |
68 | 柴胡桂枝汤 | | 《伤寒论》 | 桂枝(去皮)1两半,黄芩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1两(炙),半夏2合半(洗),芍药1两,半大枣6枚(擘),生姜1两半(切),柴胡4两。 | |
69 | 麻黄桂枝汤 | 加味麻黄汤 | 《三因》卷九。 | 麻黄(去节,汤浸,焙干)3分,桂心3分,白芍药3分,细辛(去苗)3分,干姜(炮)3分,甘草(炙)3分,半夏(汤洗7次)半两,香附(炒去毛)半两。 | |
70 | 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 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芍药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芎藭1两,石膏1两。 | |
71 | 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 桂(去粗皮)3分,芎藭半两,半夏(汤洗7遍,生姜等分同捣,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菖蒲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芷1分。 | |
72 | 桂枝汤 | | 《千金》卷八。 | 桂枝3两,芎藭3两,独活3两,牛膝3两,薯蓣3两,甘草3两,附子2两,防风4两,茯苓4两,天雄4两,茵芋4两,杜仲4两,白术4两,蒴藋根4两,干姜5两,大枣40枚,踯躅1升,猪椒叶1升,根皮1升。 | |
73 | 桂枝汤 | | 《圣济总录》卷七。 | 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芎藭1两,远志(去心)1两,独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紫石英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3两,杏仁25枚(去皮尖双仁,炒),石膏2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