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0293|回复: 27

《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考证专贴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发表于 2010-5-8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2-3-14 11:44 编辑

本帖专门收集《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考证的文章。学友有发现这样的文章可以跟贴补充,但最好注明出处和作者。各种不同观点都可以收集。本帖长期收集补正。

看了一些文章,才知古今药物多有变异。这个问题很麻烦,正本清源不易。感叹!



总结:(注意:只代表目前本草学界的基本研究成果 详细考证参见后面考证文章)
1、伤寒论中术用茅苍术。 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描述并结合产地来看,赤术即今之江苏茅山所产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应无问题。 《伤寒论》有道家背景。胡希恕先生用术就倾向于用苍术。认为比白术好。

2、伤寒论中所用半夏很可能不是今半夏 本草研究认为:半夏因生于仲夏五月而得名,“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这与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二月生的生物学特性不符(注:中国地区战国秦汉时期气温上下波动的幅度为1.5℃左右,气温略高于今,或与现今差别不大。)。早期品种不详,直到汉代,药用半夏恐怕都不是今用品种今用Pinellia ternata大约开始于魏晋,在使用过程中尽管偶与同科其他植物相混淆,但该品种一直是药用主流。


3、伤寒论中所用桂为桂之树皮(即今之肉桂,至于是桂的干皮还是枝皮则关系不大) 本草研究认为: 古代药用桂皆是樟科Cinnamomum属植物,见于本草主要有菌桂、牡桂、桂三种,而医方所用,则有肉桂、桂枝、桂心等。作为香料调味的桂,从先秦沿用至今,具体品种或有变异,但其来源应该都是樟科Cinnamomum属植物。从医食同源的角度判断,《伤寒论》所用之桂,当为桂之皮。马王堆1号墓出土有小片的桂,已除去粗皮(木栓层),经鉴定为Cinnamomum属植物浙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is Nakai.出土的实物药材为板片状()。日本奈良时代的756年,孝谦天皇把从唐进口的桂心等药物进献给东大寺,在现存的当时进献目录上载有桂心的名称,其实物至今仍保存在正仓院。调查实物的结果,是属于C.cassiaC.obtusifolium类,大小不一的板状-半管状-管状的树皮,而且都去掉了木栓层。据真柳诚考证认为中国公元前,使用的桂类药的上等品是除去木栓层的树皮。史上因本草名与处方名之间有所交错,且同一名称在不同时期、不同文献中,名实不同,由此造成很多混淆,北宋为了纠正这一问题,由政府出面进行了规范,林亿将《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中的桂类药物统一为桂枝(据真柳诚考证此前医书所使用者名称是桂、桂肉或桂心,其说甚为精审。),而苏颂则在《本草图经》中将本草三种桂并为一条,其所称之桂,系以肉桂Cinnamomum cassia和钝叶桂Cinnamomum bejolghota为主流的多种植物。与后世不同的是,北宋的桂枝是上述桂的枝皮,而非嫩枝,至于干皮在当时不入药用。南宋开始,医家注意到桂之树皮(包括干皮、枝皮)与嫩枝功能上的差异,于是宋元时期,其树皮被称为肉桂,作为补益肾火之品,使用中逐渐以干皮占优势;嫩枝最初称为柳桂,其后渐改称桂枝,用作发表之剂,这一情况沿袭至今。肉桂产地,传统认为越南出者质量最优,国内则以两广产者为道地。
如用今之桂枝替用古汉代方的桂(桂之皮),应该问题也不大,但应注意同样分量的桂枝与肉桂,有效成分的提取量肯定是很悬殊的。不如直接用肉桂好。  但从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种群的角度出发,使用桂枝应该比使用桂皮要环保。不知道当年宋政府将桂一律改为用桂枝是不是也考虑过这个原因。


4、参见本人《“党参”纷争三百年》一文 2014年7月24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5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请问南京哪里能买到优质的黑附片?
下一篇:【请教】附子先煎的问题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疑惑话柴胡(转自中国中医论坛)  作者?

柴胡:临床最常用药物之一,品种最混乱药物之一,同时也是功效最有争议的药物之一。以柴胡为君药的“小柴胡汤”,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使日本整个汉方医药走向现代化,小柴胡汤制剂成了热门畅销药,它使津村顺天堂在短短的几年里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巅顶。但也同样是“小柴胡汤” 使日本5年间多人因之死于间质性肺炎,使得津村顺天堂1997年轰然破产,曾经风靡一时的小柴胡汤制剂也几乎一夜间变得无人问津。
   日本汉方医药所用的“柴胡”是否为正品,现在仍难有定论,因为到目前为止,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是何种柴胡仍然众说纷纭,悬而未决。考察我国22个省市流通的商品柴胡竟达12种之多,依次为北柴胡、狭叶柴胡、膜缘柴胡、锥叶柴胡、小叶黑柴胡、黑柴胡、雾灵柴胡、银州柴胡、秦岭柴胡、兴安柴胡等。在1999年出版的《中华本草》中,入药柴胡品种已增至21个。现各地应用柴胡有用其根的,有单用其茎叶的,有用其全草的,可谓品种繁多,应用混乱。
   考柴胡《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生川谷。”柴胡在《伤寒论》中入七方,在《金匮要略》中入七方。《千金要方》用柴胡65方,《千金翼方》35方,《外台》54方,《本事方》11方,应用可谓非常广泛。但到了清朝,张司晨《伤暑全书》序言中首次提出“柴胡伤肝阴,葛根竭胃汁”。此说自叶天士于《三时伏气外感篇》引用之后,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治“斑疹”亦有禁用升麻、柴胡之说,遂使后之医者,视柴胡如蛇蝎,不辨证之宜忌,一概否定,即杂病亦不敢用。
   以叶天士、王孟英用柴胡、葛根为例,叶天士虽然不像徐灵胎说的“终身与柴胡为敌”,但他治疟113方不用柴胡,治温热病忌用柴葛,却是真的。于是后世医家对柴、葛便存畏忌之心。如《温热经纬》引沈再平语云:“疟本非死证,唯概以柴胡治疟者杀之也。”又引汪氏语云:“正疟必用此汤(小柴胡汤),若似疟非疟,妄用柴胡,必提成长热不退,或两耳大痛,甚至神昏,更或引动肝风,痉厥立至,生平见之屡矣” 。《重庆堂随笔》引赵菊斋说:“先慈……肝阴不足……患外感,医投柴胡数分,下咽后即两胁胀痛,巅顶之热,如一轮烈日当空”。从此柴胡就被蒙上了不白之冤,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国初期。北京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曾经回忆过北京五六十年代柴胡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比较少见了。
   从六七十年代开始,陆续有一些医药名家,开始批驳 “柴胡劫肝阴”的错误药效认识。如章次公先生曾根据《本经》柴胡“推陈致新”、“去肠胃中结气”等记载结合自己的用药经验,认为柴胡功用应有三,即除解热外,还有祛瘀和泄下作用。《章次公医案》曾用大剂量(30~60g)柴胡治热病,谓其“退热通便,稳当无比”。且常与葛根同用,颇不以“柴胡劫肝阴,葛根耗胃汁”为然。姜春华先生说他常用柴胡治外感高热、肝病、胆道疾病及妇女月经不调,即使大量长期使用,也未发现柴胡劫伤肝阴的副作用。相反柴胡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且能降低转氨酶,这已为药物实验及临床实践所证明。应该说“柴胡劫肝阴”之说,是前人对于柴胡的一种误会。程门雪对叶天士 “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液”等臆测之辞,却极不赞同。程门雪认为,柴胡、葛根为退热佳品,临床自有用途,如陶节庵柴葛解肌汤即是;如兼阴虚者可配益胃、养肝,如张景岳归柴、葛柴等配伍。
   “柴胡”是否真的“竭肝阴”呢?,清代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称仲景所用柴胡,当为四川梓潼所产,而不应是北柴胡。蒲辅周也曾说:四川梓潼所产長卿山的柴胡,是很好的药。这种柴胡,叫竹叶柴胡,色绿,用茎,北柴胡用根。当代医家何绍奇先生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称: 竭肝阴者当为南柴胡。而山西名医黄杰熙先生说:后世医生称柴胡为“柴胡狗” 害怕用之。原因是用的“伪柴胡”。北柴胡性同独活,必竭肝阴。仲景所用柴胡当为竹叶柴胡。临床如若应用柴胡当以茵陈、青蒿代之。
   由上述诸家的论述可知:真正的“柴胡”正品不应“竭肝阴”,但是何种“柴胡”才是仲景时代所用的柴胡正品,至今仍有分歧,有认为是“北柴胡”的,有认为是“南柴胡” 的,还有说应为“竹叶柴胡”的。
   考柴胡首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大小柴胡汤类方多首。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本经》以下至宋代的《开宝本草》长达一千多年间,居然无一书记载柴胡的植物形态,这一“有名无实”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宋代苏颂《本草图经》时才结束。在这一期间期间,本草家留下如下的史实:《名医别录》:“柴胡,一名山菜,一名茹草,一名芸篙,辛香可食,生洪农川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梁陶弘景说:“今出近道,状如前胡而强。”《本草纲目》说:“柴胡生山中,嫩时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云篙、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本草中明确载有柴胡形态特征,已迟至北宋之《图经本草》,滞后于《本经》已达千年。
   苏颂对柴胡形态的描述翔实简明,是实地调查的结果。在实地调查中,苏颂发现了许多不同的柴胡品种,因各地而异,除文字记载外,尚绘有五种不同的柴胡图,雕版入书。此五图为:丹州柴胡、襄州柴胡、寿州柴胡、淄州柴胡、江宁府柴胡。这些柴胡图绘制精细,可资鉴定其所属科属。明代李时珍继续了苏颂对柴胡的研究,并有所补充。他说:“银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不易得也。北地所产者,亦如前胡而软,今人谓之北柴胡也,入药甚良。南土所产者,不似前胡,正如篙根,强硬不堪使用,其苗有如韭叶者、竹叶者,以竹叶者为胜,其如邪篙者最下也。近时有一种,根似桔梗、沙参,白色而大,市人以伪充银柴胡,殊无气味,不可不辨。”
   在以上众多史料中,只有苏颂所记柴胡文字与药图,可以凭借来澄清古代柴胡之主流品种,此外,李时珍的补充文字也可参考。苏颂说:“柴胡有叶似竹叶稍紧者”,“亦有似邪篙者”,“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此三种叶形显然涉及三个不同品种。《本草图经》的5幅柴胡图,今存《证类本草》。经《中华本草》辨认,此5幅图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3幅图,均为柴胡属植物。主要种类为柴胡和狭叶柴胡。江宁府柴胡即芽胡,芽胡为狭叶柴胡或柴胡的带根嫩苗,亦称春柴胡。初春,柴胡茎生叶自根处丛生,呈线状披针形,质柔软,极似韭叶和麦门冬叶。至于寿州柴胡与石竹科植物银柴胡一致。
   考证了以上诸多史料,我们仍无法确定仲景时代所用的柴胡为何种柴胡,对于此问题仍需进一步从文献,考古,以及现代药理研究等各方面加以研究。但在得出确切答案之前,我们在临床上该如何应用“柴胡”呢?,朱良春老先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经验:辨舌。如果舌苔白而厚腻,便可以放胆应用柴胡,而不用担心其竭肝阴的副作用。如果舌红无苔,表明津液以伤,此时肌体已经禁不起柴胡之疏泻,这时候便要用青蒿代之了。此经验贴切实际,足可以有效指导临床。
   后记:上文引用了一些专家的考据结果,时间所限不一一详述参考文献了。
   柴胡汤类方与桂枝汤类方几乎各占了仲景类方的半壁江山,柴胡是非常重要的一味中药,但却也是我心中一直永远的痛。仲景所用柴胡到底为现今何种柴胡? 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写上述文字目的只有一个:“抛砖引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希望论坛中诸位考据专家与中药专家提供更好的资料与令人信服的考据。也希望诸位临床专家畅所欲言自己临床用柴胡的宝贵经验。

柴胡、前胡  玉吅 文
今用柴胡为伞形科Bupleurum属植物,品种研究基本清楚。唐代以来所谓“银州柴胡”,以及后来新兴品种石竹科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var. lanceolata的问题已澄清;柴胡药用部位以根为主,也没有争议。需要讨论的是柴胡的功效。
《本草经》说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名医别录》补充“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其中“推陈致新”四字尤其需要注意,《本草经》、《别录》仅在消石、朴消、芒消、大黄,以及柴胡、前胡条用到这个词。在大黄、芒消等而言,推陈致新显然是描述其强大的泻下作用,而此作用对今天所用的伞形科柴胡、前胡来说,确实不具有,令人疑惑。其实,柴胡功效古今不一致,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已含蓄地提出疑问:“茈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
前胡是《别录》药,陶弘景说:“似茈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柴胡条说:“状如前胡而强。”今用前胡为伞形科Peucedanum属植物,与Bupleurum属的柴胡并不相似,倒是《别录》记载前胡的功效“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与柴胡一致。从《证类本草》药图看,江宁府柴胡与江宁府前胡几乎一样,二者可能都是Bupleurum属的B. scorzonerifolium之类。尽管如此,依然无助于解释柴胡、前胡“推陈致新”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别录》说柴胡“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陶弘景注引《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长四五寸,香美可食。”另外,《齐民要术》卷10 芸条引《仓颉解诂》也说:“芸蒿叶似斜蒿,可食,春秋有白蒻,可食之。”今之柴胡、前胡叶苗皆不做食用,似乎也暗示当时品种与后世用者不同。

据日人森立之考证,古时柴胡为今之防风,古之防风为今之茴香。

谁能把他的考证文章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之友《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以下全为祝之友观点,其人致力于医院临床中药研究40余年)

薤白
从本草文献中探讨天然药物薤白的确切基原与性效。方法 :通过本草文献考证 ,结合实地调查中医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薤白 ,古今有别。古代本草文献所载薤白不是现代药用品种小根蒜。结论 :古代医药文献所载薤白是百合科植物薤 Aillium chinense而不是同属植物小根蒜 A。macrostemon薤白小根蒜应分分别用名 ,分别入药。全国统编教材 ,《中国药典》收载薤白品种应定为薤。小根蒜应立中药名称
(补注: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又名薤,俗名也叫藠子,荞头。属百合科葱属植物,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特殊的辛辣味,深受人们嗜好。汪冶和祝之友等人通过本草考证和实地考察,认为古代所用的薤白是百合科植物薤(A. chinense G.Don)的野生品,而不是小根蒜(A. macrosiemon),把小根蒜当作薤白使用发生在清代以后.)

《伤寒论》汤方中部分药物古今有别 :人参应为党参 ,桂技应为肉桂 ,枳实应为枳壳 ,通草应为木通 ,芍药应为赤芍 ,紫参应为拳参 ,竹叶应为苦竹叶 ;柴胡只能用其根 ,不能用其茎叶 ;连翘和连轺 ,桑根皮与梓白皮分别为两种不同的药物 ,其基原迥别 ,不能相互混用和解读。结论 :在继承和研究《伤寒论》和古代经方 ,推广和开发利用以及“全国统编教材”再版时 ,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历史变异和对药物名称的翻译 ,以利后学者研读 ,得到较为真实结果。本文引据论证了柴胡药用品种均以北柴胡和南柴胡为正品。入药部应位取其根。地上部分也可入药,但差别较大。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胡麻仁与亚麻子的临床性效与应用
  尽管本草文献所载“胡麻”一药较为混乱,但临床中常误用误配品种只是胡麻仁与亚麻子之间较为普遍。
清代,凌奂对各种麻仁一药详加注解:麻仁一物,询之药肆所备,每每误用,须分别之。润燥通肠闭,催生,则用火麻仁,即大麻仁;如滋阴养肝,则用黑芝麻;又一种四方棱而小者,名巨胜子,味苦,平肝明目;又一种大胡麻,名胡麻仁,一名壁虱胡麻,一名亚麻,能祛风湿、疮癣、疥癞;又小胡麻,一名三角胡麻,即茺蔚子,一名益母子,通经活血,平肝祛风,用者宜审。[9]凌氏误将芝麻和巨胜子当成两种药,应予纠正。

  《中药临床手册》在黑芝麻项载:“[处方用名]:黑脂麻、黑芝麻、胡麻”。“大胡麻: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别名叫瘪虱胡麻,性味甘,微温。功能祛风、润肠,适用于风湿疮癣,大便燥等症。”[10]
  《中国医学大辞典》:“胡麻、榖类。别录上品,相传汉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故名。”[11]
  《图径本草》所载亚麻子应为唇形科植物大花益母草的种子L-eonurus macranthus Marim,不是现今的亚麻科植物亚麻子。《简明生物学词典》[12]所载亚麻为亚麻科植物亚麻子,俗称“胡麻”。《滇南本草》[13]所载胡麻,为亚麻科植物亚麻子。《中药材手册》所载胡麻子亦是亚麻科植物亚麻子,并说明:“真正的胡麻子系指黑芝麻。”[14]《本草纲目》、《图鉴》[15]等所载亚麻子均为亚麻科植物亚麻子。而《图鉴》[15]所载胡麻,亦是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
中国《药典》2005年收载:黑芝麻。“本品为指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脑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亚麻子,“本品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润燥、祛风。用于肠燥便秘,皮肤干燥瘙痒,毛发枯萎脱落”。

  5  小结
  目前全国各地处方用名,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对胡麻仁的认识以及调配应付与实付极不统一,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和医药学的发展。各地医院要加大临床药学研究工作。医院中医处方流向到社会药房调配方药者增多,国家应加大社会药房药剂人员临床中药知识的培训,防范调配失误,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处方用名和处方调配要统一到国家《药典》标准。处方书写胡麻、胡麻仁应视为胡麻科植物(黑芝麻)Sesamum indicum L.处方书写亚麻子应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Linum usitatissimum L.临床医生在临证处方遣药时,一定要对古代经方中的胡麻仁一药要认真审方辨药,注意药名的历史性和翻释,以免造成用药失误。


山茱萸中医临床应合核为用
现行全国统编教材和《药典》均记载山茱萸为干燥成熟果肉入药。但是,山茱萸全果实(FRUCTUS)入药和去核后果肉(ARILLAS)入药均有历史记载。本人建议山茱萸合核入药,药材名定为:FRUCTUS CORNI,或果肉另行入药,定名为: ARILLAS CORNI。
  古代文献研究
  山茱萸名称和药物使用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山茱萸,味酸无毒。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浊。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山谷。”未说明入药部位,但从药名的特点与字义以及所主病症应是全果实入药。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是《神农本草经》的最早注释本。陶氏认为:“山茱萸……既干后,皮甚薄。合核为用也。”已明确指出,山茱萸应以全果实入药。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用山茱萸只有一方“肾气丸”。治消渴病:“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圆主之。”治妇人杂病“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仲景用药最讲究修炙。山茱萸一药未加任何脚注。仲景所用药物基本都在《神农本草经》之内,从所治病症和处方用药目的、药物剂量配伍比例看,应是以全果实入药。唐代苏敬等所撰的我国第一部国家级药典《新修本草》,全文著录了陶氏《本草经集注》内容:“山茱萸,味酸,平。微温。无毒。九月、十月采实。阴干……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颓子,亦可嘬,既干后,皮甚薄,当合核为用也。”
  临床上去核只用其假种皮,又称之为“枣皮”、“山茱萸肉”,不是古人用药意图。《张仲景药物学》也认为“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泻,乃所以补骨髓。今人剥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
  山茱萸中医临床应合核为用
  古代用药善于类比取象,不可能作深入药理研究,且古代对山茱萸是否去核用也带有疑问。如清《本草思辨录》卷四:“今人用山茱萸,惟取其强阴益精。原非不是,但其木高丈余,二月开花,一交冬令,即便结实。是全禀厥阴木气,而实酸温,足以温肝祛风宣窍。然则肾气丸用之,盍不弟强阴益精之谓已。”《衷中参西录》也提出质疑:“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椎破尝之,果有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
  近年来对山茱萸果肉和果核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果肉和果核均含有没食子酸、苹果酸等多种相同成分。没食子酸和苹果酸含量,果肉为0.062%和0.907%,果核为0.127%和 0.544%。二者毒性都很低,果核比果性更小。果核半数致死率(LD50)为90.8g,果肉LD50为53.55 g。从果肉和果核化学成分来看,果肉和果核基本相同。在某些营养成分方面,果核优于果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山茱萸作为中医用药,不必去核,应合核使用,更能体现中医传统用药要素。其一,果核和果肉有效成分相近或相同,果核有效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优于果肉,更符合中医入肾功效。其二,果核之辛,可抑制果肉之酸,不致酸性过甚,一开一合,使其相济成功,更能发挥其临床效果。同时也不致浪费药材,更有利于中药材的第二次开发.


《伤寒论》汤方中部分药物古今有别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古人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戳戳者,今依方施用,竞有应与不应,其故何哉。”“此药遂失其真矣”。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界对研究《伤寒论》汤方药物的点滴摘出,以期可正视听。
麻黄汤、桂枝汤等汤方中之“桂枝”实乃现今之肉桂
《伤寒论》总方113首,其中含有桂枝汤方43方次。后世研究桂枝汤等汤方者未审视仲景所用桂枝并非今日之桂枝,应是现今之肉桂。桂枝与肉桂其基原均来源于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ssia Pnesl。由于使用部位不同,其临床性效之区别众所周知。 桂枝之名始见于《伤寒论》,本草文献首载于唐代《新修本草》。其桂枝究系何物,后世曾有不同认识。按《本经》载有牡桂、菌桂,无桂枝一名。《新修本草》云:“其牡桂嫩枝皮为肉桂,亦名桂枝。”《本草衍义》谓:“《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本身粗厚处,亦不中用”。可见唐宋以前言桂枝,是用桂之嫩枝上皮。 考《伤寒论》桂枝汤方,在桂枝项下均脚注“去皮”二字,与现代肉桂要去掉其木栓层非药用部分相吻合。古代医家用药最讲究修治。伸景所用桂枝,正如陈修园指出的那样:“牡桂者即今日之桂枝皮也……盖仲景所用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皮也,诸书多未言之。”直到明代桂枝仍主要使用嫩枝皮。《本草纲目》沿用唐宋本草旧说,并未将柳桂专条列出。大约在清代初期,柳桂逐渐成为桂枝的商品名,延用至今。考中药历史,现今桂枝嫩枝条人药最早在清代才开始进入临床应用。所以《伤寒论》汤方中“桂枝”应是肉桂。
张仲景只用枳壳未用枳实
枳壳始见于《雷公炮炙论》,《本经》不载。枳实始载于《本经》。《伤寒杂病论》有枳实汤方23条,并均以枚数作剂量单位。按汤方中各药剂量换算,枳实一枚约O.3~0.5钱,枳壳一枚约3~5钱,从各汤方中药物的剂量比分析,“枳实枚数”均应为“枳壳枚数”才符合其汤方中各药物之比例。如大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三枚;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二斤,枳实三枚;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五两,枳实四枚等。 枳实与枳壳临床分用,始见于魏晋以后。正如沈括指出:“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也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自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土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壳条,便是枳壳……“后人以《神农本草》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主。”《本草衍义补遗》载:“枳实,细详《神农》主治,与本草气味不大相侔,究其所因,必是枳壳所主”。仲景不敢摘破《本经》药物名称,改枳实为枳壳,后人又不敢摘破《伤寒》经文,沿用至今,故误认为经方临床性效有疑窦耳。古代本草文献所载枳实的采收时间均为九十月,亦只能是枳壳。时逸人所论更为精当:“《本经》只有‘枳壳’,《别录》:‘采于九十月’,系枳实成熟时期,至雷数始以‘内实者为枳实,内空者为枳壳’。汉时无‘枳壳’之名。《伤寒论》用枳实者约七方,《金匮》用枳实者约十四方。汉代之‘枳实’,即现今之‘枳壳’,现今之‘枳实’,昔时因尚未成熟,不入药物。”故现在研用“经方”,应改枳实为枳壳。
连轺不是连翘
《中药大辞典》和一些医药专著、教材在连翘根项,将连翘根异名为连轺,并认为《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之连轺,是木樨科植物连翘Fonsystla 5uspensa(Thunb)Vahl的根,误订为古代本草所载之连轺是不够严谨的。《伤寒论》连轺根应为现今藤黄科植物金丝桃属植物patulamThunb。 按《图纤本草》载连翘“南方生者,叶狭小,茎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莲草。”以上文字和所附药图。应是藤黄科植物Hy-pericnm ascyranL。结合现代药用植物研究,《伤寒论》汤方中连轺应是连轺Hy-pericnm patwlunl Thumnt。全草、花、叶、根入药,民间常用于湿热黄疸、痛肿疮毒、蛇伤和无名肿毒等。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词解】:“连轺……现在均代用以连翘”甚为不妥,应以予纠正。
梓白皮不能用桑白皮代替
《伤寒论讲义》262条,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惟梓白皮药肆不备,可代以桑白皮。”此种方解不妥,梓白皮为苦寒、清热除湿退黄药,不能以桑白皮代用,以免造成后学者误解,梓白皮资源在我国极为丰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民间常用中草药,《本经》单独收载。从本草历史及临床性效桑白皮不能替代梓白皮使用。

研读《伤寒沦》汤方者众多,常遇见因过服汤药而生别症,或因剂量不足疗效欠佳,或属正常用药后反应而不知所措的人就诊,深感医者之过,治中有弊。医者往往只从自身医道寻根究底,忽略了男一重要原因:经方药物古今有别。有的医者对某一药物在汤方中误用一生

芍药
对《伤寒论》汤方中所用芍药进行本草学研究,使其名实相符,以利后学者研读和对“经方”的继承、研究、开发和利用。方法:对历代中医药文献,从植物形态学及赤芍、白芍的实际药性功能与主治疾病相适应和协调。结果:汤方中芍药古今有别。结论:《伤寒论》汤方中所用芍药应为现今之赤芍药。

紫荆皮≠紫金皮
祝之友  四川省洪雅县中医院  
读《紫荆皮及其习用品的鉴别》(见本报2006年7月28日第7版)后,笔者认为该文作者将紫荆皮跟紫金皮混淆了,这两味药为不同的药,不能等同,然而的确有很多临床工作者将紫荆皮跟紫金皮混淆感使用。 紫荆皮一名,首载于《日华子本草》,为皮肤科要药,系豆科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的树皮,历代医药文献均有记载。如《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学大辞典》、《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实用中药学》、《中药大辞典》等。《群芳谱》、《本草纲目》对其做了详细的植物形态和临床应用的描述。 紫金皮,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骨伤科要药,系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hata的根皮。 由于“荆”、“金”读音相近,部份省区在商品中药中一字之差,将木兰科植物紫金皮误写成豆科植物紫荆皮,造成同物异名,名不符实现象。《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指出:“紫荆皮与紫金皮是两种药物……二者截然不同”,并明确指出:“浙江和上海所用紫荆皮,实为紫金皮,应引起注意,以免继续混淆。” 紫荆皮与紫金皮,其基原、入药部位、临床性效、处方用名、调配应付品等完全不同的两种药物,国家卫生部药政局等编撰颁布的《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已将其分别收载。 为统一全国中医处方用名,真正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医临床用药质量和临床实质疗效,  以及学术交流,处方中药用名应统一规范于《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所法定的处方用名,以免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中医处方用名混乱。 全国各地中医处方用名与药房调配(包括其原种、入药部位、加工炮制)均有较大的出入。而目前《药典》的处方用名和处方用药剂量在好多地方并没有深入贯彻下去,失去《药典》权威性。 笔者在各地讲学和检查药房工作中发现,中医处方用药质量甚差,处方用名与实付品种极不统一,如茎原种不同的红藤、地丁、紫金皮、紫荆皮、通草、五加皮、刺五加皮、黄芪、独活、木通等以及谷芽、稻草、麦芽;建曲、神曲不分;入药部位不同的柴胡、龙胆、威灵仙、鸡血藤、芦根、细草、夏枯草等。我们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多家市、县中医院中药房药物名称与实物进行了调研,发现有的医院竟然有十多种药物名实不符,社会药房药品质量更差,好多药物品种入药部位不符,甚至与国家规定完全背离。医院(包括供货单位)中药质检人员对中药饮片的鉴别知识欠缺,经验不够,中药基本素质低,这方面的技术人材奇缺。 笔者致力于医院临床中药研究40余年,对目前中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深感忧虑,但愿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加强自身学习,让类似紫荆皮与紫金皮混淆的情况不再有紫荆皮及其习用品的鉴别。 紫荆皮,又名紫金皮,为骨伤科和妇科常用药材。《卫生部药品标准》规定,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的根皮为紫荆皮药材正品。各地按其来源的不同,又有多个地方习用品,用量最大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紫荆皮及其习用品的鉴别如下:  紫荆皮正品  药材来源: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的干燥根皮。药材性状:本品呈弧形弯曲,曲度较大,长4~10cm,厚0.1~0.25cm,表面浅灰棕色至灰紫色,较粗糙,有细纵皱纹和较深的横裂纹,偶有栓皮脱落,露出棕色皮部,断面淡紫色。气微香而特异,味甘甜而后苦。本品主含挥发油。功效主治:活血理气、祛风通络、止痛。 紫荆皮习用品  药材来源:豆科植物紫荆的干燥树皮。药材性状:呈长简状或槽状的块片,均向内卷曲,长约6~25cm,宽约3cm,厚约3~6mm,外表灰棕色,有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有细纵纹理,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红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星。气无,味涩。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怀敛止血,杀菌去腐。用于痈肿、疳疔疮毒、外伤出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2: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2-3-14 12:16 编辑

《伤寒论》部分药物本草学研究  (应为祝之友文)
本文来自: 医学论文(yxlw.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yxlw.org/html/yao/zhongyao/20091221/25800.html

提要 引据考证了《伤寒论》汤方中的人参应为党参,桂枝应为肉桂,枳实应为枳壳;柴胡入药部位应取其根,地上部份亦可入药,但不是《伤寒论》汤方所用;连翘与连轺,桑白皮与梓白皮,其来源与临床性效迥别,不可互为代用。建议在继承和研究《伤寒论》汤方和药物,以及“全国统编教材”再版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历史性和药物名称的翻释,以利后学者研读,得到较为真实的结果。
  关键词 药物; 《伤寒论》考证; 本草历史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的古代重要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学说的始祖。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经历代整理,其内容有一些为后人所增改,加之药物的历史变迁,其药物与汤方剂量均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伤寒论》收方113首,共选用《本经》药物84味,先后共出现536次,交叉用于各个汤方中。结合本草文献的学习,考释部份药物,古今所用品种,名、实有误,有失经方原意。有的药物在医药文献中相互混用、误载。加之《伤寒论》为经典,后人“不敢摘破”,造成后学者思维误区,特别是对经方研究与临床验证之疑窦。本文就《伤寒论》部份药物进行本草历史考释,供同道参考。

1 人参、党参
  人参首载于《本经》,未见其产地与形态的描述。《别录》中明确指出:“生上党及辽东”[1],而且是以上党产者为主。党参之名始见于清代《本草从新》。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来看,上党人参应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psis Pilosula(Franch.)Nanfu.据《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等人参的植物与药材形态的描述分析:“或生邯郸,三月生,叶小兑,核黑,茎有毛”[2],“上党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而甘”[3],均是指桔梗科党参而言。柴氏对党参的本草历史研究认为:《本经》所载“人参”包括了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ieng C. A. Mey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yg Pilosula (F-ranch.)Nanfu.和南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4]。
  从临床药性分析来看,人参与党参同为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为温补峻烈之品,用以峻补五脏阳气之君药,救逆固脱,药力强而持久,常用于急危重病人之气虚欲脱之证;而党参药力不及人参且不持久,为平补和缓之品,滋养强壮,扶正祛邪,用以滋养脾胃之要药,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上常以能否大补元气,救逆固脱为鉴别点。纵观《伤寒》《金匮要略》汤方,所用人参于汗、吐、下、阴伤之证,均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汤方中,均未见人参,而为姜、附之类。正如陈修园所言:“余细味经文,无一家言及温补回阳。故仲景于汗吐下阴伤之证,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附之功。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回阳第一方,皆不用人参。而四逆加人参汤,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汤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后也。今人辄云以人参回阳,此说倡自宋元以后[5]。仲景所用人参汤方,皆是因汗吐下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以刚燥剂中,阳药太过,取人参甘寒之性,养阴配阳,以臻于中和之妙也。”[5]
  可见《伤寒论》所用“人参”,应是桔梗科党参。

2 桂枝、肉桂
  《伤寒论》总方113首,其中含桂枝汤方37首。后世研究桂枝汤方者未审视仲景所用桂枝,非今之桂枝,实乃今之肉桂。今之桂枝与肉桂在临床性效上之区别点是众所周知的。
  仲景所用药物,基本沿袭《本经》所载药物。桂枝一名在本草文献中首载于《新修本草》:“桂二种,唯皮稍不同。若筒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乃二三重者,或名菌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肉桂,亦名桂枝。”[6]考《本经》未论及桂枝一名,只是在注文中云:“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7]注文为后人所作,并非桂枝一名的最早出处,而且佐证了桂枝即肉桂。《唐本草》始,后世历代本草文献均记载:桂枝乃桂之枝上细皮。如宋《宝庆本草折衷》:“桂枝,乃桂上细皮,其嫩小枝皮一名桂。”[8]《本草衍义》:“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9]《汤液本草》:“《本经》所谓菌桂,牡桂,板桂,厚薄不同,大抵细薄者为枝,为嫩,厚薄者为肉为老……然《本经》止言桂,而仲景又言桂枝,盖亦取其枝上皮也。”[10]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牡桂项指出:“牡桂……一名肉桂,亦名桂枝”“菌桂……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而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桂枝,又名肉桂。”[11]
  考《伤寒论》所用桂枝汤方,在桂枝项下均脚注“去皮”二字,与现代肉桂要去掉其木栓层非药用部份相吻合。古代医家用药最讲究修治。仲景所用桂枝,正如陈修园所指出的那样:“牡桂者即今之桂枝桂皮也……故仲景方中所用,俱是桂枝,即牡桂也。”[5]“又按仲景书,桂枝条下有去皮二字……盖仲景所用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皮也,诸书多未言之。”[6]为确保汤方剂量,仲景方言“去皮”,“非去枝上之皮”。如是,现今桂枝去掉皮部还有什么临床意义呢?很显然,古代把桂之枝皮称之为桂枝,把主茎及根皮称之肉桂。前者意在为生发之机,后者意为性热下达。正如《本草乘雅半偈》所言:“牡桂。枝皮为桂枝;干皮薄者为桂皮,厚者为桂……菌桂。亦以一皮之厚薄,分桂枝、桂心之差等。”考清代前本草文献,均言明:桂枝者乃今之肉桂。
  所以,《伤寒论》汤方中桂枝应为肉桂。

3 柴胡根、柴胡苗
  柴胡为最常用中药,亦是经方中主要药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柴胡的药用部位极不规范,对柴胡根与柴胡茎叶在临床功用上异同的认识模糊不清。各地同一处方用名,同一方法,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即造成中医不可证性。特别是《伤寒论》经方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医药文献处方用名均是“柴胡”而实际调配所用部位极不统一,有的是柴胡根,有的是柴胡全草或地上部份[12]。
  近年来,国内外对柴胡根、茎、叶各部位的药理、药化以及临床等多方面研究证实,各种柴胡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有效成份、临床性效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13][14]。古代医学家亦认为柴胡根与柴胡茎叶在临床上有明显区别,不可误用,并有很多临床实例[12]。由于入药部位不同,常造成临床性效上的疑窦,特别是有关柴胡“窃肝阴”之争。考《本经》《吴普本草》《名医别录》等文献,柴胡均为根入药。在明、清以后才出现柴胡茎叶另立条项入药,且处方书写注明“柴胡苗”[12]。
所以,《伤寒论》汤方所用柴胡,只能是柴胡根。

4 枳壳、枳实
  枳实一名,始载于《本经》。而枳壳始见于《雷公炮炙论》。枳实与枳壳在临床中分用,始于魏晋以后。正如沈括指出:“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也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主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本草》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后人即别出枳壳条,便合于枳实条内摘出枳壳主疗,别为一条;旧条内只合留枳实主疗,后人以《神农本草》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入。”[15]沈括还指出:予按《神农本经》枳实条内称:“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陈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溏泄,明目”,尽是枳壳之功[16]。仲景“不敢摘破”《本经》药物用名,改枳实为枳壳,后人沿用至今。
  再从《伤寒论》汤方所用药物剂量来看,如大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此类方剂中,枳实均以枚数作剂量单位。按汤方中各药物剂量换算,枳实1枚约为0.5钱,枳壳1枚约合3~5钱。从各汤方药物的剂量分析,“枳实枚数”均“应枳壳枚数”才合符其汤方中各药物之比例。
  《伤寒论》汤方中的枳实只能是枳壳才符合历史事实。

5 连翘、连轺
  连翘、连轺其基原迥别,临床性效各异。连翘为木樨科植物连翘的果实。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连轺为藤黄科植物黄海棠的全草。现代药学以其全草入药。性味苦寒,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我国最早医药文献中所载连翘为藤黄科植物Hypericumascyron L.以其根或全草:连轺、翘根之处方名入药,直至唐宋盛世,而木樨科植物连翘则始自宋代[16]。
  《伤寒论》262条[17]方中连轺不能词解为连翘。

6 桑白皮、梓白皮
  桑白皮,《本经》列为木部中品,性味甘寒。主含伞形花内脂、东莨菪素和黄酮成份,以及鞣质、粘液质等。主入肺、脾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善主肺实水肿。
  梓白皮,紫葳科植物梓Catalpa ovata G. Dou始载于《本经》:“味苦寒,主热,去三虫”。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其主含成份为阿魏酸,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酸等。主要功用为清热解毒,杀虫。治疗时病发热、黄疸、皮肤瘙痒等证。“仲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之,其治温病复伤寒饮,变为胃口 宛者,煮汁饮之,取其引寒饮湿邪下泄也”[18]。在四川产区主要用于风湿水肿疾患。
  桑白皮与梓白皮,其基原、成份、临床性效迥别,历史沿用各异。《伤寒论》的梓白皮不能用桑白皮替代。

7 小结
  近年来,研究《伤寒论》汤方者多之,在临床上应用含人参、桂枝、枳实、柴胡等经方时,“常遇见因过服汤药而生别症,或因剂量不足疗效欠佳,或属正常用药后反应而不知所措的人就诊,深感医者之过,治中有弊”[19]。医者往往只从自身医道寻根究底,忽略了另一重要原因:经方中药物,古今有别。应从古今药物品种,入药部位着眼寻因。有的医者对某一药物在经方中误用一生。
  《伤寒论》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经历代整理,其内容有一些为后人所增改,加之药物的历史变迁。所以,在继承和研究《伤寒论》汤方和药物时,以及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的再版时,不能简单地重复,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历史性和药物名称的翻释,以得到较为真实的结果。

作者单位:祝之友 四川省洪雅县中医院 612360

本文来自: 医学论文(yxlw.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yxlw.org/html/yao/zhongyao/20091221/25800_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2: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芍药

仲景方中芍药考证
作者:叶 亮 范欣生 段金廒 尚尔鑫 唐于平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
芍药是仲景方中常用的一味中药,在《伤寒》、《金匮》两书所载方中用芍药者多达50余首。但芍药现分赤、白二种,而仲景原文仅以“芍药”载之,那么当时仲景所用到底是“赤芍”还是“白芍”呢?
  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略早于《伤寒杂病论》。任应秋教授认为,从上古医学流派来看,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1]。并且《伤寒论》用药90余种,其中70余种主要药物,包括芍药,均为《神农本草经》所载,因此高学敏教授认为,不论从临床用药、配伍法度,还是药物制剂上看,《神农本草经》对《伤寒杂病论》都有巨大的影响[2]。据此可测,《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芍药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应该是同一种。但《神农本草经》中所载“芍药”也未说明是“赤芍”还是“白芍”,故有必要对《神农本草经》中所载“芍药”进行考证。
  据“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中药学》中对赤、白芍文献出处的记载,该问题已获解决。书中认为“白芍”文献出处为《神农本草经》,而“赤芍”的文献出处则为《开宝本草》。很明显,目前学术界公认汉代所用芍药一般为“白芍”,“赤芍”在汉以后才渐渐在临床上得到运用。但现在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3],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历史上赤芍、白芍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考证。
  立论依据
  1. 南北朝时期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在《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的基础上,添入《名医别录》365种药集注而成。其对芍药的产地及形态等有所记载:“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世方以止痛”[4]。其中中岳即河南嵩山,白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即今南京钟山[5],茅山即今南京句容县茅山。以上所述芍药的分布区与现在亳芍、杭芍的产地相近,而与赤芍的产地相距较远。黄璐琦[6]等根据芍药的区域分布特性发现,赤、白芍的区域分布变化“大致随纬度方向产生有规律的南北变化,即使在同一纬度如四川等地同时有赤、白芍分布,赤芍也是分布在2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与分布于500m以下海拔高度的白芍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赤芍一般分布在我国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白芍则分布在我国东中部海拔较低的地方。而《本草经集注》中所记载的地点很明显属于白芍的自然分布区。另外,从“白而长大”等体状描述也可以看出,此处芍药指的即是白芍。从“赤者小利”可知赤芍当时也已被人注意到了,但附于白芍中,可知“赤芍”作为药用还不普遍。

  2. 唐朝
  至唐代,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有了更深的认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论和合第七》中记有“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须赤者”。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两书中,注明用“白芍”者,有5首方,而有3首方注明用“赤芍”,其余方中均以“芍药”名之。稍晚于孙氏的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注明用“白芍”者有3首方,其中正有仲景的“真武汤”[7],而注明“赤芍”者有2首,余用到芍药者,仍以“芍药”名之。这可能是赤芍当时在临床应用中渐多,作者为强调该药以示区别,故写明。
  3. 宋朝
  至宋代,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的不同有了普遍与深入的认识,在临床用药注意区分二者。如刘翰《开宝本草》明确指出 :“芍药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二色,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8]另外,据《太平圣惠方》中引用安期生服芍药法:“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9]安期生为秦汉时期人,《本草图经》也有相同的引用。且晋·崔豹《古今注》也记载:“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10]其中金芍药和草芍药即今之白芍,而木芍药即今之赤芍。从上可知,秦汉间民间对赤、白芍早已有区分,只是治病一般用白芍。后来医药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赤芍临床功效,到唐宋时期赤芍也渐被用于临床,这就导致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的芍药产生疑惑。宋·许叔微也发现过该问题,并从功效的角度作过探讨:“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11]许氏根据赤、白芍功效的区别,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对芍药的应用作了详尽的探讨,很明显,仲景方中芍药为白芍药无疑。
  反驳依据
  认为《伤寒论》中所用为“赤芍”者,所持论据主要有三点:
  1. 从《神农本草经》中芍药的功效论
  《本经》中记载芍药的功效为“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据此认为所指芍药应为赤芍,其实白芍也能“除血痹,破坚积,利小便”,《本草备要》[12]引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盖腹痛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白芍能行营气……”李东垣也认为“芍药能益阴滋湿而停津液,故小便自行,非因通利也”[13]。芍药味酸正敛肝缓急止腹痛,清代医家缪希雍认为:“芍药专入脾经血分,能泻肝家火邪,故其所主收而补,制肝补脾,陡健脾经。脾主中焦,以其正补脾经,故能缓中。土虚则水泛滥,脾实则水气自去,故去水气。土坚则水清,故利膀胱大小肠。中焦不治,则恶气乘虚而客之为腹痛;补脾则中自和而邪不能留,腹痛自止矣。”[14]可见,《本经》所载正为白芍功效,后人为了区别赤、白芍功效,所以强调“赤泻白补”,但“白补”是指“制肝补脾”,并不表明不能“除血痹,破坚积,利小便”。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上有“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数语,很明显是指白芍,而在其功效主治中,毫不含糊地写明:“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补与泻本来就是一个辩证的概念,“祛邪”即可“扶正”,“扶正”也能“祛邪”。
  2. 从《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用法论
  现在白芍炮制需去皮,而仲景在《伤寒论》中并未注明“去皮”,所以认为仲景所用应为赤芍。岂不知在唐以前芍药药用并非如现在这般去皮。《名医别录》对芍药的采收加工仅为“采根,暴干”。汉·《玉函经》中芍药有“去皮”之说,不过去皮的原意是洁净药材,而非区分赤、白芍。[15]另外,从《雷公炮炙论》记载芍药的加工方法里也可看出,“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之”。 [16]这里用“竹刀刮去粗皮并头土”指的是用“竹刀”之钝器,去除芍药根部的浮皮与杂土,仅是清洁药材,并非现在白芍去皮加工,否则不会是在“日中晒干”后才作处理,因为芍药在晒干后是不易“去皮”的。现在白芍的加工是“煮后,去皮,再晒干”[17]。另外,泽泻作为饮片应用时,也是需要去皮的,而《伤寒论》运用泽泻时,也没在用法上注明“去皮”,所以,不能根据仲景当时没有在芍药后附加“去皮”两字,而认为当时所用为赤芍。
  3.从《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功效论
  有学者认为“桂枝汤”用“白芍益阴敛营,不合经义”[3],殊不知桂枝汤证,营弱卫强,此处正以桂枝发其邪气,白芍敛其营阴,如上文许叔微所论。并且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解桂枝汤“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18],此处舍白芍其谁?周岩《本草思辨录》曰:“桂枝汤因卫气外泄不与营合,故于桂甘温经驱风之中,用芍药摄卫气就营气,营气本未尝结,何待于破,此敛之义也。”[19]观近代张锡纯、曹颖甫等善用经方者医案,用桂枝汤时莫不以白芍治病,功效显著。至于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等治虚,用白芍正宜,无须多辨。
  综上所述,汉时药用芍药一般是“白芍”,仲景方中所用“芍药”,当为“白芍”。赤芍则可能是唐宋以来,渐渐被应用于临床,至宋朝时,应用渐广,《开宝本草》才正式将其作为中药收载。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  作者:严玉平,宋晓宇

    东汉张仲景立著《伤寒杂病论》(公元206年)113方中有三十余方配伍以芍药,使用范围广泛,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均有所用。同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 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3〕。此中仅记载了芍药的性能功效,但没有涉及药物的具体产地,采收时间,炮制方法,品种鉴定等内容,就当时芍药的栽种状况来看,药源应多是野生芍药的根或性状同野生的家种品的根。但《金匮玉函经》中见芍药有“刮去皮”〔4〕,《注解伤寒论》中亦载有“切”等简单记述〔5〕,说明当时所用并非现之“赤芍”。

    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公元502年)中以根、花的颜色分赤白:“白芍,其花莼白,大而美丽,根亦白色,故名。” “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可见当时虽已有赤芍和白芍的说法,但并未在药用时真正区别开来,“根以白者为佳”说明期间已普遍采用芍药家种品、根粗壮者为药,所以此时的“芍药”正品已与今天的“白芍”同源。
    
  “白芍”炮制热处理始见于《雷公炮炙论》,后《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熬令黄”,《外台秘要》中载有“炙”,《经效产宝》中载有“炒黄”等。宋代“白芍”沿用了前代芍药的去皮、熬制、炙制及炒制等法,又新增有“锉” “洗”“洗焙”“微炒,焙”“炒焦黄”“水煮十沸时,焙干”“炒令赤色”“酒炒”近10 种制法。元、明、清等历代有先后又新增“酒拌炒”“酒浸炒”“蜜拌蒸制”“盐水炒制”“酒焙制”“酒浸炒”“姜炒制”“酒洗炒制”等多种制法。在不同方法炮制过程中,原药材“芍药”的化学成分组成与比例会发生明显改变〔6〕,不同药性得以强调和提升,配伍不同药材时或活血养血、健脾和中,或泄肝止痢,大大丰富了芍药的功能主治,甚或补前人之不及。同时,芍药在长期种植时施与的杂交和人工改良等也会对不同时期药材成分产生重要影响,现在不同产地的“白芍”化学成分也会有明显差异〔7〕。由于炮制方法的改变和栽培驯化业的发展,必然造成了“芍药”的药用分化。笔者认为,“赤芍”就是这一过程中分化并独立出来的典型实例。
  
  作为独立的药材,“赤芍”始见于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他将芍药独立成了白芍和赤芍两种药物,并列举各自的代表方。此后的本草论著对白芍、赤芍的功效主治、加工炮制、分布栽培、临床运用等方面予以区别, 并详尽记载。如苏颂《图经本草》载“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即白芍) ,二者木芍药(即赤芍) 。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等。实际上此时“白芍”和“赤芍”只是品种间根色和花色的差异,种源并无明显分别,二者均用芍药P. lactiflora  的根入药,前者用栽培品的根去皮并进行各种加工炮制,后者用野生植株的干燥根,不去皮,另有川赤芍P. veitchii、草芍药P. obovata亦作赤芍入药,但质量差,临床主要用前一种。所以“白芍”“赤芍”本质的差别应该是加工方法上的差别,而此时期同为“白芍”,炮制方法已十分丰富,并有不同配物使用的经典方剂。
    
  综上,笔者认为,《伤寒论》及中国早年多数传统方剂中的“芍药”应该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芍药”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出的药性歧化的一个典例,是“白芍”临床的一种衍生应用。同时作为传统花卉植物长期培育分化,也是“赤芍”独立的一个促进因素。


刘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尽管不少学者从本草学角度考证《伤寒论》芍药当为赤芍,亦有更多医者从临床角度讲《伤寒论》中芍药用白芍确有其效。笔者认为,用白芍确有其效并不能成为评判《伤寒论》中芍药当为白芍或赤芍的准绳,如张仲景本意用赤芍今则改为白芍仍有良效,这只能当作张仲景原方变化之用来看待。再者,张仲景所处时代虽未有赤白之“名”分,但不能因此否定那时在实际应用时已有赤白混同应用的可能。


赤白芍药

花卉芍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赤白芍药对不少专业人士来说也有所不知,甚至犯知识性或科学性的错误。所谓赤白芍药,即中药赤芍(古称赤芍药)和白芍(古称白芍药)的合称。国家标准的和大学教科书规定的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但它们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却大相径庭。一个物种成为两种效用很不相同的中药,实在不可思议,让人匪夷所思。究竟是博大精深,还是故弄玄虚。实有必要且迫切需要向受教育者、使用者和其他学科说清楚、讲明白,至少要把问题的尖锐性和挑战性提出来讨论和研究。
初步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表明,现代白芍(杭白芍、亳白芍、川白芍)是长江流域长期药用栽培驯化野生芍药的产物,其遗传分化后的特征不仅不同于野生芍药(赤芍),而且也不同于观赏的花卉芍药。就花的表征而言,野生芍药花瓣是白色、单瓣,雄蕊绝不瓣化(图1);药用栽培的芍药,花瓣基本上是红色(可能是从野生芍药中极少数粉色个体选育而成)、单瓣(顶多2路轮,图2),雄蕊未瓣化或偶见轻微瓣化;观赏芍药的花瓣可谓五彩缤纷、层峦叠嶂(重瓣),雄蕊千奇百态的瓣化(图3)。就根部特征而言,赤芍为主根型,淀粉粒少而草酸钙结晶多,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上,具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白芍为主根型,淀粉粒极多而草酸钙结晶殊少(去皮故色白,水煮则淀粉粒糊化),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下,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不明显;观赏芍药为小根型,既不作赤芍,也不作白芍。以上资料充分说明,赤芍和白芍、药用芍药和观赏栽培(技术方法各适应于用根和赏花的需要)芍药存在着显著差别。为完整准确地表达赤、白芍的来源,建议白芍定义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经药用栽培,采收后去皮、水煮等方法加工过的干燥根,赤芍定义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野生居群的干燥根。例如,《中国植物志》和《世界卫生组织药用植物选编》把芍药根(野生)说成是“白芍”,这种指赤为白的错误,应当及早改正。还有,不少中药著作所附赤、白芍照片皆是观赏芍药,亦需改进。还应当着重指出,来源于野生芍药的赤芍占商品药材的80%以上,并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川赤芍Paeonia veitchi只占很小的比重,使用范围不大,虽带“川”字,并不表明其为赤芍的“道地药材”。以上两书只提川赤芍为赤芍,明显地以偏赅全,故建议Paeonia veitchi的中文名称采用《四川中药志》的山芍药为宜,以减少或避免误解。
研究中药历史和中药材品种考证的现实意义之一,就在于为临床实际用药提供参考。芍药历史的复杂性表现在古方(汉代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桂枝汤、黄芩汤等)中的“芍药”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一个现在的中药方还用芍药之名,但究竟该用赤芍还是白芍,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有,一些古方中的“白芍药”“赤芍药”并不等同于现代的赤、白芍,同样存在如何对应的难题。如果从文山书海中去寻求答案,结果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如果采取唯物求实的方法,则问题就迎刃而解。现代中药白芍(药用栽培芍药)的生产是明末清初以后的事情(亳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名出自1935年《药物出产辩》,四川中江白芍栽培始于19世纪初)。花卉史称,观赏芍药的栽培始于魏晋而盛于唐宋。显而易见,张仲景时代没有现代白芍,其所创制的含芍药的方剂拿到现代来应用均宜以赤芍当之。唐宋元明的千余年间是“白芍药”和“赤芍药”的混沌阶段,李时珍有“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之言。扬州芍药是花卉,入药倍受医家的质疑。也就是在宋代,陈承在《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一书中就指出过:“今世多用人家种植者,乃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根分削,因利以为药。今淮南真阳尤多,根虽肥大而香味不佳,入药少效。”由此可见,古代医药学家提到“白芍药”,如果是开白花的野生芍药那就是现代的赤芍;如果是花卉芍药,其花岂止白色和红色(宋代三部《芍药谱》记载花卉芍药品种多达三十余种)。所谓“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是脱离实际的,在药材生产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功效上缺乏科学性。历史发展的结局给此说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也嘲弄了现代自以为是、不懂赤芍和白芍的人:赤芍开花竟然洁白无瑕(图1),而白芍却开的是鲜艳的红花(图2)。
世界芍药科芍药属芍药组植物共22个种,我国有9种,惟有芍药一种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双重价值,鹤立芍群,卓尔不凡,其他什么川赤芍、草芍药之类的花叶相形见丑、见次(芍药苷含量标准一降再降易导致鱼龙混杂、优劣不分),从来没有被人欣赏过。《诗经》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诗句,李时珍解释芍药的名称时说,芍药“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这表明中国人具有植物选美的高度鉴赏能力。宋代洪皓在《松漠纪闻》记载“女真多白芍药花,皆野生,绝无红者”。走访松漠(今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野生芍药确实开白花(极少为粉色,绝无红色,《中国植物志》芍药的依据标本采自不同年代的广大区域,也为白色),几千年前古人所见芍药亦应是此本色。野生芍药的分布原来是很广的,南及洞庭,明清时期《永平府志》还记载“桃林关外有芍药川,花多白,花时弥漫十余里”。这是何等壮观的自然景观。但曾几何时,“芍药川”消失得无影无踪,异常丰富的野生芍药资源迅速走向枯竭,大江南北已经找不到野生芍药,长城内外的野生芍药也只剩下星星点点,唯一能提供赤芍药材的只剩下东北一隅。赤芍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正确的做法是进行野生抚育,特别是在多伦等赤芍道地产区大力促进和扩大其自然繁殖,保持野性。在野生资源濒危的时候,习惯性的思维是野生变家种,有非常专业的著作就是这样支招的。药农把山上的野生芍药引到地里来栽培的结果是尴尬的,药材收购部门不认不收。这些专家“忽略”了野生芍药如此栽培下去,不就变成白芍了吗。显然,野生变家种并不适合于解决赤芍资源短缺的问题。
最近几年上市的新药白芍总苷胶囊(国药准字H20055058),属于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类西药,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这表明,用芍药苷含量的多少来评价赤、白芍质量并不能反映赤、白芍的临床药效,而且赤、白芍的效用不同,都以芍药苷含量为标准,也是不理想的,还应探索更好的指标。此外,白芍总苷胶囊(别名帕夫林,为芍药苷paeoniflorin的谐音汉字)的命名也欠妥当,其中芍药苷的含量占总苷的 90% 以上,故用“芍药总苷胶囊”为名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0-5-8 13: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经方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谢谢汤一笑网友!请大家关注和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矾石小考

祝之友 周胜建 四川省洪雅县中医院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对“杂病”证治的重要古典医籍,其中很多医方至今仍有确切疗效。由于历史原因,现今不少医药文献对其中一些药物误解、误载、误用,有失原意。如侯氏黑散、矾石汤、硝石矾石散、矾石丸等方中所用“矾石”一药,《张仲景药法研究》、《中药大辞典》、《中药学》等文献认为其矾石为白矾。很多学者在研读《金匮》和应用其汤方时常将矾石误解为今日白矾。

  1.矾石种种
  ⑴白矾,别名矾石、涅石、明矾、白唇、巴石等。药用白矾均为加工制品,天然产出者即钾明矾,呈薄层或裂隙填充脉产在泥质岩石及含黄铁矿或白铁矿的褐煤中,与多明矾(如铵明矾、镁明矾)及泻利盐、水绿矾、石膏、硫磺等共生,不能直接入药。其主要成份为含水硫酸钾铝[KAl(SO4)2·12H2O]。性寒,味酸、涩。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痰开闭。
  ⑵胆矾,别名石胆、皂矾。系含铜硫化物氧化分解形成的次生矿物,可与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共生,可以直接药用,目前已无天然胆矾市售,均为人工制品,系含水硫酸铜(CuSO4·5H2O),为胆矾加工精制而成,各地市售人工制品大体相同。性寒,味酸,辛,有毒。涌吐风痰,收敛。用于风痰壅塞,急性咽喉炎,癫狂烦躁,疮久不敛口,风火烂眩;外治口疮、牙疳等。
  ⑶绿矾,别名绛矾、皂矾、黑矾、青矾、矾石等。系硫酸铁盐类矿物水绿矾。药用绿矾系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亚铁(FeSO4·7H2O)。性凉,味酸涩,无毒。燥湿化痰,消积杀虫,止血补血,解毒敛疮。治黄肿胀满,疳积火痢,肠风下血,血虚萎黄,湿疮疥癣,喉痹口疮,烂眩风眼等。

  2.《金匮》中的矾石
  侯氏黑散:矾石、菊花、白术、细辛、茯苓、牡蛎、桔梗、防风、人参、黄芩、当归、干姜、桂枝、川芎。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制成散剂,用酒送服。矾石在汤方中起到通燥粪而消内脏湿热作用。
  矾石汤:矾石二两,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治脚气冲心。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各等分,制作散剂,主要用以治疗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
  矾石丸:矾石三分,杏仁一分,炼蜜制为丸剂,治疗妇人腹中血气刺痛等病症。

  3.《金匮》汤方中的矾石应为绿矾
  ⑴从经方或中成药的命名来看,侯氏黑散由矾石等十四味组成,如其汤方中矾石为白矾,则全方没有一味中药为黑色,该方制成散剂应为黄棕色,若矾石为绿矾,则制成的散剂为灰棕色,接近黑色,与汤方命名相吻合。
  ⑵从所治病症来看。硝石矾石散注有“……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服药后大便黑色,有两种可能:其一,上消化道出血;其二,药物黑色素等使大便呈黑色。如果是色素所致,如百合地黄汤方后注有百合病服后大便当如漆,是因为生地色黑,大剂量进服时,大便往往变成黑色。与常服猪血解黑便同类比,但不是“正黑”色。如果由于药物药理作用,将体内瘀血、肠道脓性分泌物排出体外,其颜色均为“正黑色”。绿矾的主要成份为硫酸亚铁,其铁离子与肠道内硫化氢结合,生成硫化铁,使硫化氢减少,减少了对肠蠕动的刺激作用,致大便变成黑色排出体外,故“大便正黑”。

  4.有关文献佐证
  《本草纲目》在绿矾“发明”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既能入血分伐木,又能燥湿化涎,利小便,消食积,故胀满黄肿疟痢疳疾方往往用之。其源则自张仲景用矾石硝石治女劳黄疳方中变化而来。”《本草逢原》载:“金匮治女劳黑瘅,硝石矾石丸,专取皂矾以破瘀积之血,缘其未经注明,尝有误用。白矾涩收,殊昧此理”。从本草文献有关《金匮》论述中,可判断矾石为绿矾无疑。

  5.《金匮》绿矾误为白矾因素
  《中药大辞典》白矾条称白矾的异名为矾石,《金匮》、《千金翼方》、《千金方》、《本草纲目》、《圣济总录》等均用“矾石”,而均未注明用“白矾”。其功能主治9部参考文献均无治黄疸之类的病证。在其白矾功能主治内容项有“……肝炎、黄疸、黄肿……”等语,这正是《金匮》汤方载“矾石”之主要用途。《中药学》白矾条“药论”项将《长沙药解》、《金匮》、《千金方》等的“矾石丸”临床应用引证为白矾是不严谨的,造成《金匮》绿矾为白矾之误载。《张仲景药物学》亦将仲景汤方中的矾石解读为“白矾”,实不应该。
    6.小结:
  矾石、胆矾、绿矾是基原完全不同的三种药。
  胆矾有一别名皂矾,绿矾有一别名皂矾,过去一般认为皂矾指胆矾是不正确的,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要引起注意。
  《金匮》所载矾石是绿矾,并非白矾,在发掘和选用经方原方时要注意解读,还《金匮》药物的本来。D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0: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之友先生著有《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研究》一书。可惜已经在淘宝买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15条论述太阳病中风证治,桂枝汤之用法。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此条论述太阳病中风脉证及桂枝汤用法。
       鼻鸣做何解释?是鼻塞不利还是鼻子通气过利,以至于出现响声,因谓之“鸣”呢?
      《伤寒论》之芍药究竟为赤芍还是白芍?一说当时古人赤白芍不分,入血脉则用赤芍,入气分则用白芍,是这样吗?
       又:既然已经考证《伤寒论》中的桂枝应为肉桂,但是今人临床为什么皆用桂枝 呢?为什么用桂枝的验案颇多而且效果也很好呢?
                                       
                                                                                                                 赵红军



       伤风见清涕流涟而作声,即可谓之鼻鸣,不必以词害意。对于《伤寒论》的字词释义,应尽量贴近常用词义,因为医书通常都是当时最通俗的书籍。臆断只会造成各取所需、歧义迭出而无定论的结局。
      据近代多位学者考证,赤芍为野生植物,宋代以后才出现了人工栽培的白芍。 近有学者考证指出:“在现今商品中药中,赤、白之分由于是同一基原,只能从其家种和野生及采集加工炮制方法来区别。家种芍药根肥大平直,采挖后经刮皮、沸水煮后晒干,称之为白芍药。其颜色和有效成分已发生变化。有如生地与熟地、生首乌与制首乌一样道理。野生芍药根多瘦小,多弯曲而多筋皮,采挖后直接晒干(亦有刮皮者,但未经沸水煮)称之为赤芍。其原有成分未发生变化。在临床性效和主治上均有较大区别。”(祝之友:《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6)由此可见,经方的芍药应该用赤芍才对。
       至于《伤寒论》里的桂枝应该是今天的肉桂,也经多人考证,是正确的。(建议此处补入桂枝和肉桂的区别联系) 但这里就产生了药量的问题。同样分量的桂枝与肉桂,有效成分的提取量肯定是很悬殊的。你感觉用桂枝效果很满意,只能说明经方的药物剂量及比例并不是那么不可移易而已,并不能否定上述研究结论。
                                                              
                                                                                                                                                                 孙曼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1: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日人森立之考证,古时柴胡为今之防风,古之防风为今之茴香。

谁能把他的考证文章贴出来?此人所校注《本草经》学界评价很高,他的考证应该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2: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1: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桂类合并入(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1: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术、苍术 玉吅



今用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白术主产于浙江盘安、新昌、嵊县、东阳、仙居,安徽歙县、黄山、宁国,湖南平江、恩施一带。此外,湖北、江西、福建、四川等省亦有栽培,以浙江产量最大,质量优良。苍术商品中,茅苍术主产于江苏句容、南京、镇江、溧水、宜兴,湖北襄阳、南漳,河南桐柏等地,以江苏句容为道地;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等省,辽宁、吉林、河南、山东亦产。

本草研究认为:《本草经集注》将术分为白术、赤术两类,其中赤术应该是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并认为是服食的佳品,此品种作为正品苍术沿用至今,以江苏茅山产出者为道地。至于陶弘景所说的白术,因绵延到宋代,术的来源依然混乱,故不能保证一定是今用白术。据《本草图经》形态产地描述,及所图“舒州术”,接近今之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宋代开始此种以杭州于潜产者最佳,名“于术”。至于苍术的另一个来源北苍术,从药图来看,与《证类》所绘“商州术”接近,《救荒本草》中的苍术则肯定是此种。



【品种考订】

术古已有之,《山海经》云:“首山,草多术。”《本草经》术一名山蓟,《尔雅》亦云:“术,山蓟。”《吴普》一名山芥、一名天蘇,其中“天蘇”疑是“天蓟”之讹,而所谓“山芥”,亦是“山蓟”的异写,据《史记·贾谊传》引《服鸟赋》云:“细故慸葪兮,何足以疑。”此句中“葪”,《汉书》引作“芥”,“葪”乃是“蓟”的俗写,见《玉篇》。显然,早期文献中“术”几乎都与“蓟”联系在一起,故《尔雅》郭璞注云:“今术似蓟而生山中。”按古书所称“蓟”一般指菊科Cirsium属或Cephalanoplos属或属Carduus植物,形态与今用白术、苍术所来源之Atractylodes属有所差别,但所指主要是菊科植物当无问题。

术被道仙家视为仙药,《本草经》谓其“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列仙传》载涓子“好饵术,食其精”,《抱朴子内篇》引《神药经》:“必欲长生,常服山精。”在陶弘景编辑的《真诰》中,有关仙人服术的记载甚多,卷6并有紫微夫人服术叙一篇,大意谓草木服食功用,皆不及术,其既灭灾疢又保长生,最为上品,文烦不具引,但足以看出陶弘景所属道教上清派对术的重视。《本草经集注》将术分为赤白两种,陶弘景说:“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昔刘涓子挪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以长生。东境术大而无气烈,不任用。今市人卖者皆以米粉涂令白,非自然,用时宜刮去之。”由陶的描述并结合产地来看,赤术即今之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应无问题而所称白术是否今用之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尚有疑问,反倒是他说的那种形大而气微的“东境术”,有可能是产于浙江东阳一带的白术。与今以白术为补益,以苍术利湿浊不同,当时道仙家服食似乎更看重苍术,理由如下:

1、《真诰》卷6紫微夫人服术叙提到:“夫术气则式遏鬼津,吐烟则镇折邪节”,又云:“且术气之用,是今时所要,末世多疾,宜當服御耳。”所谓“吐烟则镇折邪节”,又强调“术气”云云,这应是指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的,苍术熏烟的空气消毒作用。

2、如陶说,赤术因含膏多故宜作煎,陶弘景曾以术煎、术蒸赠庾肩吾,据其《答陶隐居赉术煎启》云:“味重金浆,芳逾玉液,足使芝惭明丽,丹愧芙蓉,坐致延生,伏深铭戴。”其所用者应是赤术(即茅苍术)。

3、茅山是茅苍术的主产地,据《真诰》卷11陶注:“(茅山之积金岭)山出好术,并杂药”,又据庾肩吾《答陶隐居赉术煎启》有云:“绿叶抽条,生于首峰之侧,紫花摽色,出自郑岩之下。”此见陶弘景所作术煎、术蒸的原料皆出于茅山,其为茅苍术无疑。

尽管在今存唐及唐以前医方中偶然也见白术、苍术、赤术之名,但不排除后人添改的可能,正式将白术、苍术分为两药,开始于宋代,宋林亿“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专门提到术的问题:“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这表明三件事:1、孙思邈《千金方》用术未分苍与白;2、在宋代,仍有部分医家受陶弘景影响,以苍术为术之正品,如《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有赤术丸(《普济方》作赤术散,谓出危氏方)。3、宋代更重视的是白术,这甚至在道教《云笈七签》中都能得到证明,此书有12方用到白术,视为补益神仙之品,如老君益寿散,没有提到苍术,唯一一处使用见卷71杀鬼丸,名白赤术。

宋代苍术即陶弘景所谓的赤术,品种没有变化,仍然以Atractylodes lancea为正品,苏颂云:“春生苗,青色无桠,一名山蓟,以其叶似蓟也。茎作蒿杆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夏开花,紫碧色,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花者,入伏后结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傍有细根,皮黑,心黄白色,中有膏液,紫色。”《证类》所图“商州术”从产地和药图来看,(图1)疑是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至于宋代所用的白术,来源仍然复杂,苏颂说:“今白术生杭、越、舒、宣州高岗上,叶叶相对,上有毛,方茎,茎端生花、淡紫碧红数色,根作桠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根,暴干,以大块紫花者为胜,又名乞力伽。”《证类》所图“舒州术”,接近今之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图2)此外“越州术”、“齐州术”虽未绘出花,亦可勉强认为是白术,但“荆门军术”、“石州术”显然不是Atractylodes属植物,至于“歙州术”,药图简略,不能判断。谈到白术品种的混乱,必然涉及苏颂提到的“乞力伽”的问题。“乞力伽”见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药有乞力伽,术也,濒海所产,一根有至数斤者,刘涓子取以作煎,令可丸,饵之长生。”乞力伽又名“吃力伽”,见《日华子》,一直被认为是术的别名,《外台》卷31引《广济方》有吃力伽丸,《妇人大全良方》卷5有乞力伽散,方中的乞(吃)力伽皆被认为是白术,但从嵇含说乞力伽“一根有至数斤者”,恐怕不是菊科植物。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自陶弘景开始,苍术(赤术)因主产茅山,故品种变化不大,《证类》绘“商州术”固然可能是今之北苍术,但究竟是当作苍术还是白术使用,不得而知。至明代,这种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正式成为苍术的来源之一,这由《救荒本草》苍术条的图文可得证明:“苗淡青色,高二三尺,茎作蒿簳,叶抪茎而生,稍叶似棠叶,脚叶有三五叉,皆有锯齿小刺,开花紫碧色,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花者,根长如指大而肥实,皮黑茶褐色。”《救荒》专门提到苍术叶布茎生,据所绘药图,(图3)叶狭卵形,羽状五深裂,确是Atractylodes chinensis而非Atractylodes lancea。

明代白术的品种也统一为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专门提到白术的栽种,李时珍云:“白术,枹蓟也,吴越有之。人多取根栽莳,一年即稠。嫩苗可茹,叶稍大而有毛,根如指大,状如鼓槌,亦有大如拳者。”

可以基本肯定,从明代开始白术、苍术的品种基本稳定,不再存在混乱。稍需要说明的是《品汇精要》对苍术、白术的划分,基本出于《本草衍义》《汤液本草》等书,无大发明,但因此书图例主要沿袭《证类》,刘文泰遂将《证类》7幅术药图分为两类,将舒州、越州术标为白术,且将舒州术原图头状花序改画成接近总状,显得不伦不类,又将其余5种术,即荆门军、歙州、石州、齐州、商州术标为苍术,极易造成当时苍术品种混乱的印象。

【道地沿革】

《本草经集注》以前,术不分苍、白,经言:“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范子计然》说:“术出三辅,黄白色者善。”《南方草木状》说乞力伽“濒海所产。”因品种不明,没有参考价值。

毫无疑问,今用茅苍术以江苏茅山所产历史最久,品质最优,《真诰》引文见前,陶弘景说:“今处处有,以蒋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白山(今江苏江宁县东三十里,与蒋山相连)、茅山(今江苏句容县境)者为胜。”元天历《茅山志》卷19提到茅山之术,元至大《金陵新志》卷7言岁贡“茅山苍术贰伯斤”,其后记载不绝,是一个值得开发保持的道地品种。

至于北苍术,《本草图经》提到“以嵩山、茅山者为佳”,其嵩山所出或许是北苍术,但不能肯定,《证类》所绘“商州(今陕西商县)”虽近似于北苍术,但当时是否作苍术使用,则不肯定。能明确记载的北苍术应以《救荒》为最早,河南是其主要产区,

《图经》条白术的产地与今用品种接近,以浙江、安徽为主,苏颂云:“今白术生杭(今浙江余杭)、越(今浙江绍兴)、舒(今安徽潜山)、宣(今安徽宣城)州高岗上。”

按浙江产出白术在宋代方志中记载甚多,《嘉定赤城志》卷36云:“术,白者叶大有毛,甘而少膏,赤者反是。贯休诗:黑壤生红术,指天台也。杜光庭空明洞诗:芝术迎风香馥馥,指黄岩也。”《乾道临安志》卷2药出有白术,《会稽志》卷9石鼓山多黄精、白术,《海盐澉水志》卷6药品有白术。今天认为最为道地的浙江于潜(今属杭州市临安县)白术,则见于《咸淳临安志》卷58,其后《品汇精要》白术道地项说“杭州于潜佳”,万历《杭州府志》亦云:“白术以产于潜者佳,称于术。”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白术明代已有栽培,但明清直到民国的医药学家皆认为野生优于家种,如《本草蒙荃》云:“浙术,俗呼云头术,种平壤,颇肥大,由粪力滋溉。歙术,俗呼狗头术,产深谷,虽瘦小,得土气充盈。”《纲目拾遗》于术条说:“即野术之产于潜者,出县治后鹤山者为第一,今难得。”又引茅翼云:“产徽州者皆种术,俗称粪术,乃粪力浇灌大者,肥而无鹤颈。野生者名天生术,形小有鹤颈甚长,内有朱砂点,术上有须者尤佳,以得土气厚也。于术亦野生,出于潜,产县治龙脉土上者,其内点真似朱砂,猩红如洒血,鹤颈肉芦,干之清香。产他处,内或无点纯白,或有黄点,总不及龙脉上产者为商品。”《增订伪药条辨》提到:“更有冬术移种于潜,名种术,颗甚大,重量大者十余两,小者五六两,皮黄肉白,无晕,亦有朱砂点,味甘兼辣,近时市肆作于术者此也,亦不甚佳。”看来白术固然以浙江于潜所出为道地,但野生与家种间的品质评价,尚有待深入考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3: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夏 玉吅

今用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根茎,半夏植物分布较广,主产于四川遂宁、安岳、昭觉,重庆万州,湖北荆州、武昌、老河口、襄阳、阳新、天门,河南汝南、灵宝、卢氏,山东金乡、巨野,安徽怀宁、宁国、宣城等地。

本草研究认为:半夏因生长季节得名,早期品种不详今用Pinellia ternata大约开始于魏晋,在使用过程中尽管偶与同科其他植物相混淆,但该品种一直是药用主流。半夏各地皆有分布,宋代以来山东齐州(今历城)所产最称道地,民国开始随着湖北、四川、河南等产量增加,山东的产地优势逐渐下降。



【品种考订】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吕氏春秋》《淮南子》皆同,《急就篇》“半夏皂荚艾橐吾”句,颜师古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显然,这种半夏是因为生于夏历五月而得名,这与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生物学特性不符,对此,孙星衍、森立之皆在著作中含蓄地表达了他们的疑惑。孙辑《本草经》半夏条的按语引《月令》作“二月半夏生”,几乎所有的孙辑本以及黄奭辑本皆是如此,显然改“五月”为“二月”不应视为版本讹误,而是有意为之。半夏《本草经》一名水玉,孙星衍又云:“《列仙传》云赤松子服水玉以教神农,即半夏别名。”按赤松子事见《列仙传》卷上,如果赤松子所服的这种“水玉”是半夏的话,的确与该药在《本草经》下品的地位不相吻合。森立之则从另一个角度对“五月生半夏”作了解释,《本草经考注》本条按语云:“叶有细阔二种,花有紫白二样,五月叶茎际生实,与百合实、零余子等同。此实即是嫩根落地而生芽也。《月令》所云五月半夏生,此之谓也。”森立之将五月生半夏解释为叶柄下部的珠芽,其实,不论如何曲为解说,直到汉代,药用半夏恐怕都不是今用品种。

魏晋文献中的半夏应与今种接近,《名医别录》提到“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净。”陶弘景也说:“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现代研究提示,生半夏所含2,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苷有粘膜刺激作用,可以催吐,受热后此成分破坏,其他耐热成分则有止呕作用。至于两书提到的洗令“滑”尽,这当是形容半夏块茎中所含粘液细胞之黏液质。此外,《吴普本草》则在植物特征上对半夏有所描述:“一名和姑,生微邱,或生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花圆上。”这基本符合今用Pinellia ternata特征。

大约从唐代开始,几种来源于天南星科的药物:虎掌、由跋、天南星与半夏之间的关系变得含混不清,这为后世半夏的品种混乱埋下了伏笔。《新修本草》半夏条云:“半夏所在皆有,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问南人,说苗乃是由跋,陶注云虎掌极似半夏,注由跋乃说鸢尾,于此注中似说由跋。三事混淆,陶终不识。”苏敬这段话揭示了唐代半夏、由跋、虎掌相混淆的情况,但将混乱的原因归咎于陶弘景似非合理。不妨依次澄清:

1、虎掌亦载于《本草经》,陶弘景说:“近道亦有,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今用多破之或三四片尔。”苏敬批评说:“此药是由跋宿者,其苗一茎,茎头一叶,枝丫脥茎。根大者如拳,小者如鸡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圆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其由跋是新根,犹大于半夏二三倍,但四畔无子牙尔。陶云虎掌似半夏,即由跋;以由跋为半夏;释由跋苗全说鸢尾,南人至今犹用由跋为半夏也。”按陶弘景所说虎掌当是天南星科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而苏敬提到虎掌的块茎“大者如拳,小者如鸡卵”,则远远超过Pinellia属块茎的标准,或许是同科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一类。宋代一度拨乱反正,《蜀本草》《本草图经》对虎掌植物的描述,以及《证类本草》所绘冀州虎掌药图,皆与陶弘景一样,直接指向掌叶半夏,其中尤以苏颂的叙述最为确切:“初生根如豆大,渐长大似半夏而扁,累年者其根圆及寸,大者如鸡卵,周匝生圆牙二三枚,或五六枚。三四月生苗,髙尺余,独茎,上有叶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时出一茎作穗,直上如鼠尾,中生一叶如匙,裹茎作房,傍开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结实如麻子大,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九月苗残取根,以汤入器中渍五七日,汤冷乃易,曰换三四遍,洗去涎,暴干用之,或再火炮。今冀州人菜园中种之,亦呼为天南星。”看来宋代开始已有将掌叶半夏用作天南星的趋势,正因为此,《本草纲目》误将本品与天南星并为一条,更导致后世称此植物为“虎掌南星”,作天南星药材的混淆品。

2、由跋见于《别录》,陶弘景云:“本出始兴,今都下亦种之。状如乌翣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简单的描述看不出为何物,苏敬则认为陶所言为鸢尾根,《新修》云:“由跋根,寻陶所注,乃是鸢尾根,即鸢头也。由跋,今南人以为半夏,顿尔乖越,非惟不识半夏,亦不知由跋与鸢尾也。”无法评价苏敬的判断正确与否,但按照《新修》的意思,虎掌、由跋实为一物,即前面所引的虎掌“是由跋宿者”,而“由跋是新根”。既然苏敬所说的虎掌为魔芋,则由跋当是魔芋一年生最多二年生的幼苗,这由陈藏器《本草拾遗》对由跋的描述可为证明:“由跋苗高一二尺,似苣蒻,根如鸡卵,生林下,所谓由跋也。”苣蒻正写作“蒟蒻”,为《开宝》新载,《本草图经》天南星条云:“今由跋苗髙一二尺,茎似蒟蒻而无班,根如鸡卵。”乃知由跋确是Amorphophallus rivieri的幼苗,其较小的块茎冒充半夏。

3、天南星进入本草的年代较晚,《本草拾遗》提到:“生安东山谷,叶如荷,独茎,用根最良。”《开宝》云:“生平泽,处处有之。叶似蒻叶,根如芋。二月八月采之。”《图经》:“二月生苗,似荷梗,茎髙一尺以上,叶如蒟蒻,两枝相抱。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二月八月采根,亦与蒟蒻根相似,人多误采。茎班花紫是蒟蒻。一说天南星如本草所说,即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后人采用,乃别立一名尔。今天南星大者,四邉皆有子,采时尽削去之。”唐宋各家描述的天南星虽然异辞,但基本可以认定为天南星科Arisaema属植物,而此后《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又误将Pinellia属的虎掌、Amorphophallus属的蒻头认为天南星,增加了混乱。天南星与半夏相混,唐代已见端倪,侯宁极《药名谱》乃以“半夏精”影射天南星。

尽管唐宋以来半夏存在混淆,但《吴普本草》所说“叶三三相偶”,作为半夏的植物特征,则一直相沿未改,如《蜀本草·图经》云:“苗一茎,茎端三叶,有二根相重,上小下大,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实大。”《本草图经》补充说:“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此即《图考》卷24所说:“半夏一茎三叶,诸书无异辞”,结合《证类》《品汇精要》《纲目》及《图考》等所附图例,(图1)其为Pinellia ternata无疑。

【道地沿革】

《范子计然》谓半夏“出三辅,色白者善”,《本草经》说:“生槐里川谷”,槐里即今陕西南郑县。陶弘景则曰:“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此外,《太平御览》卷992引《广州记》“鄣光县出半夏”,又引《建康记》“建康出半夏,极精。”

今用半夏分布甚广,《新修》提到“半夏所在皆有”,《千金翼方·药出州土》土贡半夏者有河南府、润州、宣州三处。宋代《太平寰宇记》土贡半夏有河南府、唐州、戎州三处,此外南宋所修《临安志》《三山志》《赤城志》《海盐澉水志》《建康志》等皆提到该地有半夏产出,但宋代最正宗的半夏产地为齐州,即今山东省历城县,不仅《证类》专门绘制齐州半夏,《本草图经》也说:“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本草衍义·序例》齐州半夏与上党人参、川蜀当归、华州细辛并称,在宋元医方如《苏沈良方》《医说》《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亦使用齐州半夏。孔平仲《常父寄半夏》诗生动地记叙了老友自齐州寄来半夏,被家人分食险些中毒的趣事,诗云:“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小女作蟹行,乳媪代与攘。分头各咀嚼,方爱有所忘。须臾被辛螫,弃余不复藏。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中宵分稍定,久此灯烛光。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髙冈。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各以类自蕃,敢问孰主张。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明清半夏多以山东齐州出者为上,见《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晚近《药物出产辨》则认为“产湖北荆州为最”;郑肖岩《伪药条辨》只说半夏“青齐江浙随处有之”,而曹炳章增订本则主张杭州富阳出者最佳,衢州、严州出者亦佳,而四川、荆州出者较次;民国初年北京西鹤年堂清半夏药材内票又注明“植物草根,产自济宁”,依然以山东为正;另据民国29年(1940)陕西西京市(西安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药材行规》之“半夏个”产地项言“四川、江南、北方各省”,同书“半夏曲”条则云:“四川保宁最佳”。事实上,直到民国除山东外,半夏似未真正形成大宗的道地产区,或正因为此,《中国道地药材》将本品列为南药,《道地药材图典》列入中南卷湖北省下,《中药商品学》归为川药,有关品质研究则载入《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1册中,因此,相关省区都可以结合本品的栽培背景进行人工种植。

关于南阳唐半夏本草考证及资源调查的问题

关于南阳唐半夏本草考证及资源调查的原因,关于南阳唐半夏本草考证及资源调查的相关知识。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要治疗湿痰、寒痰、呕吐及胸痹、结胸、梅核气等证。半夏属植物全世界约有9种,其中P. terfnate Breit.产于朝鲜, P. tripatita Schott产于日本,中国产7种,除P. ternata (Thunb) Breit.外,其余6种均为中国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半夏其原植物仅为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一种。半夏在我国自然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南阳作为半夏的主产区,已有悠久历史,主要分布于南阳地区的唐河、邓州、社旗、桐柏、内乡、方城等丘陵、山地的阴湿环境,尤以唐河一带蕴藏量最大,且以高产、质优而久负盛名,商品称“唐半夏”,是一味著名的道地药材。为了确认唐半夏的品种优势,保护优质种质资源,便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我们特对唐半夏原植物进行了本草考证和资源调查。 本草考证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医籍初见于《伤寒杂病论》。据汉魏时期的《名医别录》记载:半夏“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曝干。”《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释曰:“槐里,南朝宋置……当在今河南旧南阳府境。”《中国道地药材》一书认为“半夏历史上以齐州、湖北所产为地道,近代以河南、山东所产为地道。” 可见,近代是把河南所产半夏确定为道地药材,而南阳作为河南半夏的主产区已有悠久历史。 历代本草对半夏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描述较多,如《吴普本草》云:半夏“生微丘或生野中,二月始生叶,三三相偶,白花圆上。”《本草经集注》曰:“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新修本草》言:“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蜀本草》谓:“苗一茎,茎端三叶,有二根相重,上大下小,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实大。”《本草图经》载:“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本草纲目》除引载上述本草外,还载有半夏图。综上所述,历代本草对半夏的描述及附图,与现代《药用植物学》对半夏的描述基本相符,说明古今所用半夏均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 目前,半夏常见的混用品有水半夏和掌叶半夏,三者功效不同,不能混用。其中,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属《药典》所载正品半夏,又叫旱半夏;水半夏为同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又叫土半夏,只有化痰止咳之功,而无降逆止呕之效;掌叶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是中药天南星的主要来源之一,即虎掌南星,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1985年国家第四次对南阳中药材资源进行普查时,经医、药、农、林等有关部门专家考察和鉴定,认为唐半夏既属于历代本草记载的正品药材,又符合当今《药典》收载的半夏基原。其块茎加工后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约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园,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2005年6月经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有关专家鉴定后认为,唐河所产半夏个大均匀、色纯白、质地坚实、粉性足,质优。 以上本草考证表明,南阳自汉魏至今一直都是半夏的主产区,唐半夏属《药典》收载的优质正品半夏,堪称名优道地药材。 资源调查 半夏适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阴湿环境,不耐干旱,喜弱光怕强光,喜温,块茎株芽膨大期地温以18℃~20℃最为适宜。南阳位于东经110°58′~113°49′,北纬32°17′~33°48′,地处中国的腹心地带,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倚秦岭,南临汉江,为三面环山,南面开口的盆地,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各占1/3,年平均气温14.4℃~15.7℃,降雨量800~1200mm,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唐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缘,地面以浅山和丘陵为主,全县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188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2℃,年均降水量为910mm。可见,唐河县气候温和,雨量适宜,光、热、水资源丰富,极适宜半夏药材的生长。 在历史上,唐半夏资源曾遭受过严重破坏,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机耕面积的扩大,破坏了半夏珠芽繁殖,使其再生能力大大降低;二是由于精耕细作,野生资源枯竭。随着南阳“张仲景医药工程”的深入实施,南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唐半夏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目前唐河县已建起了唐半夏育种基地200亩,生产基地2000亩,划定野生抚育采收基地2万亩,年产唐半夏药材400多吨,以强势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半夏生产基地之一。(来源:华夏中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0: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参 党参 作者玉叩

今用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栽培者称园参,产量大,野生者称山参,质量优,主产于吉林的抚松、辑安、靖宇、敦化、安图,辽宁的桓仁、安甸、新宾、清原,黑龙江的五常、尚志、宁安、东宁。国外朝鲜、日本亦产。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 Nannf.) L. T. 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今用党参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全国多数地区引种,该种为商品党参的主要来源,商品称“潞党”,主产于山西平顺、长治、壶关、晋城,河南新乡、栾川、嵩县。素花党参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青海及四川西北部,商品称“西党”,主产于甘肃文县、岷县、舟曲、武都、临潭,四川南坪、平武、松潘、若尔盖,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山西五台山等。川党参主要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四川北部和东部接壤地区及贵州北部,商品称“条党”。

本草研究认为:古代文献中的“上党人参”其实是指桔梗科党参,产于辽东的人参方是五加科人参。上党产出桔梗科党参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汉代,直到晚近产地优势依然保持,山西长治市极其周围应该是党参GAP研究的最佳地域。



【品种考订】

人参字,正写当作“薓”,如《五十二病方》中的“苦参”即写作“苦浸”,“浸”即是“薓”的省写。阜阳万物汉简紫参写如“紫薓”。按“薓”本来是人参的专名,《说文》云“薓,人薓,药草,出上党。”但汉代药用的“薓”字多数已经简写为“参”,不仅《急就篇》作“远志续断参土瓜”,《本草经》六参皆用“参”字,《武威医简》中苦参、人参也用“参”字。“薓”简写为“参”仍与人参有关,《说文》“参,商星也”,据段玉裁说当为晋星,《周礼·春官》“实沈,晋也”,皆以参星为晋地的分野,汉代记载人参的产地皆为山西上党,《说文》云“出上党”,《本草经》言“生上党山谷”,《范子计然》亦云:“人参出上党,状类人者善”。又《春秋运斗枢》言:“揺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由此可知汉代“人参”之得名,确与天上星宿有关,“参”暗示产地,特指晋地的上党。

那么,汉代上党所出的这种“人参”,究竟是五加科Panax属植物,还是桔梗科Codonopsis属植物,各家看法不一,较多的研究者将上党人参确定为Panax ginseng,而把此植物在山西绝迹的原因归咎于盲目采挖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物候变迁,但研究者有意无意之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Panax ginseng在自然状态下对环境要求极其苛刻,除人工可能干预的诸如海拔、光照、降水等因素外,每年在低温环境中为期半年的休眠是其生长所不可缺少的,而这正是今天的山西或古代的晋地所不具备的。不仅如此,因为Panax ginseng药材主要来自相对遥远的辽东乃至高丽,可以肯定地说,古代参与人参讨论的多数人都没有真正见识过原植物,“三桠五叶”其实是耳食之言,兹择要列出汉以后与“上党人参”相关的记载:

1、傅玄《傅子》云:“先王之制,九州异赋,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若河内诸县,去北山绝远,而各调出御上党真人参,上者十斤,下者五十斤,所调非所生,民以为患。”此句有三层含义:西晋确以“上党真人参”进贡,数量如说;上党人参产地较为局限,河内郡(今河南)虽与上党郡相邻,也无出产;此参的准确产地在太行山脉北山一段,位置约当今长治市之紫团山,又名抱犊山,在壶关县东南60公里。后世盛称之“紫团参”当本于此。

2、刘敬叔《异苑》卷2云:“人参一名土精,生上党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儿啼,昔有人掘之,始下铧,便闻土中呻吟声,寻音而取,果得人参。”

3、《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石勒传》云:“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人,匈奴之苗裔也。……初,勒乡里原上地中生石,日长,类铁骑之象。国中生人参,葩叶甚盛。于时父老相者皆云:此胡体貌奇异,有不可知。”文中“国中生人参”句,《御览》人参条引《石勒别传》作“园中生人参”,余嘉锡《世说新语校笺》谓:“《晋书》载记作园中,是。”按如所说,确当作“园中生人参”,如果此处所称上党人参是指Panax ginseng的话,这将是人参人工栽种的最早记载。

4、《集注》云:“上党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次用高丽,高丽即是辽东,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陶弘景描述的是齐梁时南方地区人参的药用情况,据陶说上党的人参药材“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这显然是指桔梗科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药材,而百济(朝鲜半岛西南部)所出者“形细而坚白”,这颇似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不过陶弘景肯定没有见过人参植物,其说乃汇录诸家之言:“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相对生,花紫色。高丽人作人参赞曰: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椵树相寻。椵树叶似桐甚大,阴广则多生阴地,采作甚有法。今近山亦有,但作之不好。”在陶的描述中,“一茎直上,四五相对生,花紫色”的植物其实是桔梗科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引高丽赞云云方是五加科人参,至于“近山亦有”,则不知是何物。难怪苏敬批评道:“陶说人参,苗乃是荠苨、桔梗,不悟高丽赞也。”

5、《隋书·五行志》云:“高祖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所,但见人参一本,枝叶峻茂。因掘去之,其根五尺余,具体人状,呼声遂绝,盖草妖也。”这段传奇中上党人参也生长在离人家不远的地方,同时还涉及人参的形态,“枝叶峻茂”与前条《石勒别传》中“葩叶甚盛”一样,皆非Panax ginseng的特征,至于根长五尺更是夸大其词。

6、唐代似乎仍然坚持人参上党产者优于辽东、朝鲜所出。《药性论》云:“人参,生上党郡,人形者上。次出海东新罗国,又出渤海。”《茶经》卷上:“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

7、宋代人尤其喜欢称道所谓“紫团参”,即上党紫团山所出者,《开宝本草》云:“潞州太行山所出谓之紫团参”,《尔雅翼》同。《梦溪笔谈》卷9云:“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这种“紫团参”是否果然是五加科人参呢?《苏轼诗集》卷37《紫团参寄王定国》有云:“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从诗句来看,这自然是指Panax ginseng,但苏东坡居惠州时又作《小圃五咏·人参》,见卷39,前数句云:“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灵苗此孕毓,肩肢或具体。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另据同卷《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细斸黄土栽三桠”句东坡自注:“正辅分人参一苗,归种韶阳。”按此两诗所咏叹者,苏轼的确将所谓的“人参”移栽在广东惠州的苗圃中,这种植物当然不可能是指Panax ginseng,显然,苏东坡也不真正认识人参植物,三桠五叶云云,不过剽掠前人旧说而已。

从汉代提到人参产于上党以来,上党石勒园中所生的人参、陶弘景所见魏国所献人参药材、隋代上党某宅畔所生根长五尺的人参、苏东坡寄赠王定国并亲手栽在惠州苗圃中的上党紫团参,如果都认为是Panax ginseng的话,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若仔细分析《本草图经》有关上党人参的记载,却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苏颂云:“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场及闽中来者,名新罗人参,然俱不及上党者佳。其根形状如防风而润实,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椵漆下湿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末有花茎,茎至十年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杵。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又云:“相传欲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再看《证类》所绘“潞州人参”药图,(图1)毫无疑问就是Panax ginseng,这种奇怪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呢?

《新修》关于人参产地的讨论值得注意,苏敬说:“今潞州、平州、泽州、易州、檀州、箕州、幽州、妫州并出,盖以其山连亘相接,故皆有之也。”这基本是沿太行山脉经山西而河北,止于今北京之怀来、密云,与燕山山脉相交汇。北宋太宗时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记载土产人参的州郡共14处,亦沿此线分布,山西、河北至北京,计有:并州、泽州、辽州、潞州、威胜军、洺州、定州、瀛州、莫州、易州、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最宜注意的是潞州与威胜军,因《证类》共绘4幅人参药图,其中兖州、滁州人参为桔梗科Adenophora属植物,特征十分典型,潞州人参为五加科Panax属植物,特征也极鲜明,而奇怪的是威胜军人参却不伦不类地画了一幅类似某种单子叶植物的地上部分,(图2)更令人费解的是威胜军(今山西沁县)与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的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今天的沁县更是长治市的下辖县,居然在同一时期、几乎同一地区所出的人参形态差异大到了如此程度,其中必然另有原因。

我们不妨假设辽东人参与上党人参来源于不同植物。事实上,这种同名异物现象在古代本草中十分普遍,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后果不外三种可能:如果二者药效相当,则继续共用一名,如大青叶、板蓝根;二者皆有药效,但作用有所差别,则分化为两个药物,如牛膝与川牛膝、南北沙参;其中一个无效,则渐渐被淘汰。如果假设成立,两类人参的结局也不外如此。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虽然感叹说“上党人参,殆不复售”,而人参条的正文却说:“上党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言语中已经暗示辽东参与上党参药材外观的差异,但当时辽东、上党皆属北朝,陶毕竟没有机会了解二者植物形态的不同,只是含混地说上党参“俗用不入服”,意即不及辽东、高丽参。《新修》没有对陶的这些看法提出意见,只是简单地勾画出上党参的分布范围,引文如上。苏敬之所以绝口不提辽东人参,别有隐情,《新修》成于高宗显庆二年(659),而在总章元年(668)高丽被灭,唐政府在今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前,辽东大部是被高丽占领,乃至唐太宗曾感叹说:“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语见《册府元龟·帝王部·亲征二》。这样唐代的民间人士或医家如前面提到的《茶经》、《药性论》等坚持说上党参优于辽东参,也就容易理解了。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宝》已经承认说:“人参,见用多高丽、百济者。潞州太行山所出,谓之紫团参,亦用焉。陶云俗用不入服,非也。”意即上党参不及辽东参,只是可用而已。相对于马志的《开宝本草》,嘉祐六年(1061)苏颂受命编撰的《本草图经》要严谨得多,先是“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本”,再经苏颂等“裒集众说,类聚诠次”,遇“有一物而杂出诸郡者,有同名而形类全别者,则参用古今之说,互相发明。”从《证类》中保存下来900余图例来看,“威胜军人参”药图都显得十分另类,不仅如上文所揭示者,威胜军与潞州距离极近,而所出同一植物(人参)差异如此之大,令人费解,两幅图详略上反差之大,也令人吃惊,至于“威胜军人参”不绘出药用部位(根)更是奇怪。

可以根据北宋时期的政局将当时主流人参按产地归作三类:第一类上党人参,分布于宋朝控制的太行山脉;第二类辽东人参,产于辽朝疆域内女真人控制的地区,具体情况可参南宋叶隆礼撰《契丹国志》卷22;第三类高丽人参,产于高句丽。我们注意到,尽管苏颂和年代稍晚的寇宗奭都十分强调本国所产上党人参远优于舶来的高丽参,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人参主要依赖于进口,《图经》云:“又有河北榷场及闽中来者,名新罗人参,然俱不及上党者佳。”《衍义》也说:“人参今之用者皆河北榷场博易到,尽是高丽所出,率虚软味薄,不若潞州上党者味厚体实,用之有据。”因多数时间宋王朝都与辽朝处于敌对状态,故榷场互市时开时闭,此所以苏、寇都主要谈高丽参而不说辽东参也。关于高丽参的进口,在南宋《宝庆四明志》卷6尚保存一段史料,文繁不录。

在了解当时政治背景的基础上,我们推测,苏颂所主持的药物普查很可能已经发现上党参与辽东或高丽参之间,在植株形态乃至功用上存在差异,但由于人参在当时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为了不在边贸中向敌方(辽朝或高丽)示弱,刻意掩盖了上党参不是人所共知的“三桠五叶”Panax ginseng的事实,而根据高丽参形态精心绘制了“潞州人参”药图,并留下一段十分准确的文字描述,用来掩敌人之耳目。至于专门绘制一幅不伦不类的“威胜军人参”图,则另有用意,此图恐是用来暗示上党人参产地范围的“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官员,此种含混不清的植物也可以视同于人参,此图所欲代表的植物很可能就是上党自古出产的桔梗科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其实,较苏颂年代稍晚的“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官员寇宗奭对上党参与高丽参的不同还是有所察觉,《本草衍义》云:“(上党)土人得一窠,则置于板上,以色茸缠系,根颇纤长,不与榷场者相类。根下垂有及一尺余者,或十岐者,其价与银等,稍为难得。”

苏颂制造的这一秘密,在当时究竟有多少人了解内情,不得而知,《梦溪笔谈》中关于王安石拒服上党紫团参的故事虽然盛传一时,但也不敢轻易举为王安石知道内幕的例证,更谈不上成为支持这段推测的证据,但距苏颂编撰《本草图经》后66年,包括上党在内的整个北方地区落入了女真之手,建立金朝,上党人参也就再无秘密可言了,金元时期的两部医书无意之间暴露了真相。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刘完素(1120-1200)《黄帝素问宣明方论》卷9“仙人肢丸”,人参与紫团参同用,稍晚的元代赵州(今河北赵县)王好古(约1200-1264)《医垒元戎》卷12紫苑丸,治五种风癞之疾,也是同时使用紫团参与人参。刘、王二人的家乡都离上党不远,刘完素的时代距苏颂《图经》不足百年,而皆意识到所谓上党紫团参与人参不同,这决不能用从宋到金百年之间上党Panax ginseng被采挖殆尽,且已经用Codonopsis pilosula冒充来解释之。

由此我们知道,所谓上党人参其实就是桔梗科党参,至少在北宋这一秘密已经被发现,但由于特殊的原因被迫加以隐瞒,但金代开始,所称“上党紫团参”为党参无疑。其后五加科人参的药用沿革比较单纯,《本草纲目》说:“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其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今皆属于朝鲜矣,其参犹来中国互市。”李时珍除将潞州人参消失的原因说成是“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外,其余药用情况至今变化不大,不烦赘叙。

至于党参之名,其实是由“上党人参”演变而来,清王世祯《古夫于亭杂录》卷4云:“王介甫云,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案紫团,上党山名也,本草及唐宋已来皆贵党参,今惟贵辽东及髙丽产,佳者每一两价至白金五两,而上党每一斤价止白金二钱,近人参禁严,价骤贵,始稍以党参代之,每一斤价至白金一两有奇,而购之亦不易也。”党参正式载于本草,则见《本草从新》,吴仪洛云“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植物名实图考》云:“党参,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之为利。”《纲目拾遗》“防风党参”条下引翁有良辨误云:“党参功用,可代人参,皮色黄而横纹,有类乎防风,故名防党,江南徽州等处呼为狮头参,因芦头大而圆凸也。”又引《百草镜》云:“党参一名黄参,黄润者良,出山西潞安太原等处,有白色者,总以净软壮实味甜者佳。嫩而小枝者名上党参,老而大者名防党参。”书中所谓“防风党参”,又称“防党参”,见《续名医类案》卷35“归脾汤去人参、木香,加防党参”云云,结合《图考》党参药图,(图3)此党参、防党参、防风党参皆是Codonopsis pilosula或其变种Codonopsis pilosula  var. modesta。

《纲目拾遗》中有“川党”一名,谓:“近今有川党,盖陕西毗连,移种栽植,皮白味淡,类乎桔梗,无狮头,较山西者迥别。”此处“无狮头”的形态特征与川党参中所谓小条者相似,其根头部小于正身,称为“泥鳅头”。因此,此种当是今用之Codonopsis tangshen。

【道地沿革】

在品种考订部分我们用了极多的文字去讨论上党人参的名实,因此问题关系到现代人参、党参GAP基地的确定,如果古代上党人参果然是Panax ginseng,今天的山西长治市完全有理由进行人参的GAP研究,甚至有可能培育出超过东北参的药材,但如果不是,那么上党产出Codonopsis pilosula的历史就一直可以追溯到汉代,直到晚近产地优势依然保持,此地将是党参GAP研究的最佳地域。

通过历史回顾能够明确Panax ginseng的最早记载产地为《名医别录》所称的辽东,标准产地古今变化不大,如清《皇朝通志》卷125所言:“人参,三桠五叶,间成人形,产辽阳深山中,为医经上品。盖神皋钟毓,厥草效灵,实王气悠长之征。吉林宁古塔等地所产,其品已为稍逊,至所称上党参,直同凡卉矣。”

党参即古之“上党人参”,山西上党是其原初产地,按《新修》所载,沿太行山脉皆可种植,至于西党、条党记载皆晚,各地可根据栽培习性进行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5418

积分

25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418
发表于 2010-5-12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159]   很长 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入芍药 资料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3

积分

405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3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9: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另一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安的摧眉折腰事权贵,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2 14: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橘泉老书中提到伤寒中所用的连翘实为现所用的田基黄,故有退黄疸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1-3-17 1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499

积分

1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1-3-17 14: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编药典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2-29 23: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3-18 17: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书中的人参是五加科,非桔梗科之党参。为什么?党参长的根本就没有人形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1

积分

219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杏林门外汉

Rank: 1

积分
91
发表于 2012-6-8 14: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汤一笑 的帖子

汤一笑:祝之友先生著有《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研究》一书。可惜已经在淘宝买不到了。 (2010-05-09 10:52) 
此书在 孔夫子旧书网、淘宝  现在都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733

积分

182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发表于 2014-11-13 13: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826

积分

319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国医馆主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6
QQ
发表于 2014-12-23 10: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胡种属是最麻烦的事,07年我和安徽一中药学老师一行5人去亳州药市,查看行情,商家提供的柴胡商品,有几种我们的中药学老师都表示无法判断种属来源!感谢汤老师的考证!
敬天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发表于 2015-3-15 2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杏仁去皮尖   


        历代方书中,对于方剂药材炮制交代得比较具体、统一规范的还是宋代的官修方书。典型的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圣惠》中的方剂,杏仁后注明的大多就是(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就是用热水浸泡去种皮和“尖”(胚芽)及炒制,现代研究表明,苦杏仁的种皮和胚芽部分含有较多的苦杏仁甙(这也是镇咳平喘的成分,可抑制呼吸中枢活动),它在体内经酶的作用可以生成剧毒的氢氰酸。所以过量食用杏仁可引起氢氰酸中毒。严重时可抑制延髓呼吸中枢而致死。 成人一次口服生苦杏仁40-60粒可中毒,50-100粒可致死。很多果仁(如桃仁、李子仁、樱桃仁等)或多或少都含有此类物质。人们一般认为甜杏仁无毒也是错误的,只不过其毒性物质含量比苦杏仁低很多而已。据测定,苦杏仁中的苦杏仁甙含量一般约为3%,而甜杏仁中含量为0.11%左右,相差约为30倍。

    预防杏仁中毒的办法是将杏仁高温加热,因为加温过程能使毒物遭到破坏。或热水煮浸,也可使毒物破坏挥发掉。古人(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的炮制方法还是很科学的减毒法。这种处理方法与民间食用杏仁的处理方法类似,如陕西小吃壶壶油茶用到杏仁,其对杏仁的处理方法就是先把杏仁用凉水泡开后煮二十分钟,再用凉水浸泡拔去苦味,再搓掉外皮。山西吕梁地区民间有将杏仁做凉拌菜或腌菜的,清脆爽口,味道好,其去苦(去毒)处理方法也类似。但都没有提到去“尖”,但浸煮搓皮的操作大概也会使大量的胚芽脱落。

  鉴于北方不少地方民间有杏仁当菜吃的情况,也有理由怀疑杏仁入药是否源子自远古的食物。参见网友“大千世界”  《国庆山区行记》|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9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8:29 , Processed in 0.26966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