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475|回复: 10

[其他]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复制链接]

379

主题

8957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957
发表于 2017-8-21 08: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ong162305 于 2017-8-21 08:09 编辑

医苑杂谈

timg.jpg

防 风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防风  具有防风祛风之功;
续断  主接骨,续断骨;
远志  功在益智强志;泽泻  胜湿利水
肉苁蓉  补而不峻
千年健  祛风湿,强筋骨
大风子  治疗麻风
益母草  治妇产科疾病
石决明  能明目;
阳起石  补阳壮阳以治阳萎;伸筋草  祛除风湿,舒筋活络
王不留行,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可通乳汁,逐瘀闭;
升麻:名含“升”字,具有上升、托举之性,可升举阳气。临床上用于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症。
紫草:名含“紫”字,具有活血凉血消斑之效。
牛膝:名含“膝”字,一指膝关节,并泛指关节,二因膝关节在人体下位,故也可指病位在下或引邪下行。
灯心草:名含“心”字,具有清心除烦的作用。临床上用于心烦不眠。
金钱草:名含“金钱”二字,而古代“金钱”其色黄。临床上用于黄疸。
益智仁:名含“益智”二字,临床上可用于儿童多动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益母草:名含“益母”二字,善于活血祛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临床上用于痛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颈糜烂、宫颈炎、产后恶露不尽、急性乳腺炎等妇科疾病。
骨碎补:名含“骨碎”二字,具有行血脉、续筋骨、疗伤止痛的作用。临床上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连翘:为连翘果实,两头均有刺,可以刺疮泻毒,故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桑枝:为桑树嫩枝,犹人之胳臂。临床上用于上肢风湿热痹、筋骨酸痛。
松节:为油松枝干的结节,如人体之关节,中医认为其善于驱除筋骨间风寒湿邪,故临床上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鸡内金:即鸡胗子的内膜,能磨谷化石。临床上多用于饮食积滞和肾结石、胆结石等。
丝瓜络:丝瓜果络,具有祛风通络、散结止痛等作用, 又似肺脏组织,故用于咳嗽、胸闷疼痛和胸胁疼痛(靠近肺脏)。
败酱草:气味臭,如陈败酱,亦如痈脓及肠中矢气之气味。故用于肠痈及肺痈吐脓症。
蒲公英:折断其根茎,横断面有白色液体泌出,似乳汁。临床上乳腺炎多用之。
大黄又名“将军”因其可穿肠破肚,荡涤污秽,冲墙倒壁,泻下积滞,风风火火如将军故名之。
海藻、昆布:两者均生活在海洋中,味咸,有软坚散结之效。临床上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前列腺增生症、淋巴结核、肺结核多用之。此外,昆布就是海带,其形体宽大,临床上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明显。
地肤子、蛇床子:均含有“子”字,临床上可用于风疹、湿疹、疥疮等起疹子的皮肤病。
路路通、木通、通草:三药名均含“通”字,在上可通乳汁,在下可通利小便。临床上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少乳及前列腺炎等。
佛手、白蒺藜、钩藤:外形带钩状,类似于民间止痒的抓捞,临床上用于瘙痒性皮肤病。
鸡冠花、凌霄花、玫瑰花:其色鲜艳,临床上用于红如云彩、形似花蕾的急性荨麻疹。
海风藤、忍冬藤、络石藤:这三种药物均取自于藤本植物的藤状茎。藤状茎纤长婉转,犹如人体之经络,均有通经活络之效,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五加皮、石榴皮、地骨皮、桑白皮:均取皮为药,临床上用于玫瑰糠疹或类牛皮癣等皮肤病。

麻黄 本品“其味麻,其色黄”,因色黄味麻而得名。

桂枝 “桂枝,即桂树之枝”,“唯以嫩枝破卷成圆者用之”,因药用桂树之嫩枝而得名。

紫苏 紫,以其叶背色紫而名;“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主要根据颜色和功用而得名。根据其药用部位不同,又有“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之名。

香薷 “薷,本作柔”。因其气香,其叶柔而得名。

防风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能防御外风,故名。”。因功用而得名。

白芷 芷,初生之根干。本品药用其根,色白气香,故名。

细辛 “细辛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因其形、味而得名。

羌活 “羌,古地名,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本品“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诸名”,因产地而得名。

辛夷 “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本品因形、味而得名。“以其花未开时,其花苞有毛,光长如笔,故取象曰木笔”,又名“木笔花”。又因“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又名“迎春花”。

葱白 “葱白,即葱之近根处白茎也”。因颜色而得名。

藁本 藁本“根上苗下似禾藁,故名藁本。本,根也”。因形状和药用部位而得名。

牛蒡子 本品药用其果实,在古本草中多以“恶实”为正名。“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恶实即牛蒡子也。又因其“外壳如栗球,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其根叶皆可食,人呼之牛菜,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故又名“大力子”。

桑叶 本品因药用桑树的叶片而得名。因“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故又名“冬桑叶”、“霜桑叶”。

蝉蜕 本品为“蝉所蜕壳也”。故又名“蝉壳”、“蝉衣”、“蝉退”、“虫退”等。

柴胡 本品药用其根,在古本草中多以“茈胡”为正名。“茈字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音紫,茈胡之茈音柴。柴胡生山中,嫩者可茹,老则采而为柴,……而根名柴胡也”。

升麻 本品“其叶似麻,其性主升,故名”。根据形状及升浮之性而得名。

石膏 本品为矿石,水飞后细膩光滑如膏脂,故名。

芦根 本品因药用芦苇的根茎而得名。

天花粉 本品为栝楼之根,又名“栝楼根”。古时常捣烂滤汁作淀粉用,“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

竹叶 本品因药用禾本科淡竹的叶片而得名。又名“淡竹叶”。

栀子 本品药用其果实,原名“卮子”。《本草纲目》云:“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因其形状而得名。

夏枯草 “此草冬至后生叶,至春而花,一到夏至即枯,故名”。因生长特性而得名。

黄芩 “芩,说文作荃,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本品因色黄而得名。

黄连 本品药用其根,“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本品因其根茎多分枝,常3~6支成束,呈稍弯曲状,形如鹰爪、鸡爪,故又有“鹰爪连”、“鸡爪连”之名。

龙胆草 本品“叶似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根据形状、味道而得名。

苦参 本品药用其根,陶弘景谓,其“根味至苦恶”。本品因其味极苦,形似参而得名。

穿心莲 本品“花形似莲,其花蕊穿心而过,故名”。

生地黄 本品药用其块根。因生于地下,色黄,故名。简称“生地”。

玄参 “玄,黑色也”。陶弘景云:“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本品因形状、颜色而得名。又称“黑参”、“黑玄参”。后因避清代康熙(玄烨)之讳,改“玄”为“元”,而得“元参”之名。

牡丹皮 本品“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因药用其根皮而得名。

紫草 “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因颜色而得名。

金银花 “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本品依据花蕾开放时间先后不同而有黄白二色,犹如金银搭配,故又称“二花”、“双花”,简称“银花”。

连翘 本品药用其果实,“其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故名”,因形状而得名。

青黛 :“黛,眉色也。……灭去眉毛,以此代之,故谓之黛”。本品因古作画眉之用而得名。

千里光 本品长于清热明目,善疗多种目疾,“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因功用而得名。

决明子 药用其种子,有明日之功,故名。因其形似马蹄,故有“马蹄决明”之称。又因其为植物(草类)药物,故称“草决明”。

白头翁 本品原植物茎叶密被白色长柔毛,“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因其形状而得名。

马齿苋 “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本品因形状、性质而得名。

贯众 “此草叶似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故草名风尾,根名贯众”。因形状而得名。

白鲜皮 本品药用其根皮。“鲜者,羊之气也。此草根白色,作羊膻气”,根据其药用部位、气味及颜色命名。

漏芦 :“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

土茯苓 本品原名“禹余粮”,“相传昔禹行山中,采本品充饥,而弃其余粮,故名。形似茯苓,后遂谓之土茯苓也”,前者根据传说得名,后者根据形状得名。

鱼腥草 本品因气味而得名。“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本品因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药用全草而得名。

败酱草 陶弘景云:其“根作陈败豆腐气,故以为名”,本品因有腐败的豆酱气,药用带根的全草得名。

红藤 本品药用其藤茎,“根外紫红,……浸酒一宿,红艳如血”,故名。又名“大血藤”。

半边莲 本品“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因其形状而得名。

山豆根 本品药用其根及根茎,“苗蔓如豆,根以此名”。主要根据形状而得名。

射干 “射干之形,茎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本品因形状而得名。

蚤休 蚤休,即早日康复之义。“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诸名”。本品善疗虫蛇之毒,能使之早日康复。“其苗一茎直上,每层七叶,至顶而花”,又名“七叶一枝花”。

地骨皮 “本品乃枸杞之根皮,入土极深,皮亦极厚,力能至骨,故名”。

白薇 “微,细也。其根细而白也”,本品因形状、颜色而得名。

胡黄连 胡,“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本品为外来药物,故称为“胡”。“其性味功用似黄连,故名”。本晶因产地、性味功用而得名。

紫花地丁 因其花色紫,地下根如钉,故名。简称“地丁”。

大青叶 本品药用其叶片,因“其茎叶皆深青,故名”。

大黄 本品色黄,故名。因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故有“将军”之号,诚如陶弘景所云:“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又因其质佳者切面之纹如锦,故又名“锦纹”。

芒硝:“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芒是指结于上而细芒如峰者,谓其形;硝,即消,言其功用。本品因形和功用命名。

巴豆 “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本品因产地、形状而得名。

牵牛子 陶弘景云:“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李时珍云:“近人隐其名为黑丑,白者为白丑。盖以丑属牛也”,今又名“二丑”。

大戟 本品“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因味、副作用而得名。

芦荟 芦,黑色;荟,聚也。本品采集后从中提取液汁,色黑而凝聚如饴,故名。

威灵仙 “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本品因其性及功神而得名。

防己 防己功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名曰防己者,以脾为己土……己土受邪之病,而此能防堤之,是为古人命名之真义”。本品因功用而得名。

海桐皮 本品“生南海山谷中,树似桐皮而皮黄白色,有刺,故以名之”。因产地和颜色而得名。

五加皮 “五加皮,其树一枝五叶,有交加之象,故名”。因其根皮入药,故名五加皮。

白花蛇 “诸蛇鼻向下,独此鼻向上,背有方胜花文,以此得名”。本品以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州产者为道地药材,又名“蕲蛇”。

豨莶草 古书上指猪;莶,指气味辛毒之草。“楚人呼猪为豨,呼草之气味辛毒为莶。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莶螫,故谓之豨莶”。本品因气味而得名。

桑枝 本品药用桑树之嫩枝而得名。

伸筋草 本品能祛风湿、舒筋活络,有利于筋脉的屈伸,药用全草,故名。

桑寄生 “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名寄生”。“诸树多有寄生,……方家唯须桑上者”,,因而得名“桑寄生”。

狗脊 本品药用植物的根茎,苏恭云:此药“根长多歧,状如狗之脊骨”,因形状而得名。

木瓜 本品药用其果实,“木实如瓜,酢而可食,则木瓜之名取此义也”。

中药伴随着中医文化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的分类命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很多方面似不遵科学,而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类比象,直出感悟,结果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反倒创建出一种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药名文化。比如,以中药的某一特殊部位或整体形象来命名的有,
许多中药是根据它们的形象命名的,如孩儿参,其根部象胖小孩的形状;牛膝的茎节膨大,犹如牛的腿膝一样;狗脊的根部都有金黄色的茸毛,恰似狗的背脊,荆芥,其茎如荆,味似芥;凤仙叶,其叶如凤尾,花艳似天仙;人参,其根酷似人之形。 其它如黄裙竹荪(黄网竹荪、仙人伞)、钩藤、龙眼、马鞭草、(又鸟)爪黄连、半边莲、乌头、钩藤、皂角刺、木蝴蝶、凤尾草、罂粟壳、金樱子(“罂”即大腹小口之瓶)、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麻布七、螃蟹七、算盘七等都是因其形而得名。

中药的药性实际上是与采摘的时间和季节有关的。夏枯草是因它每到夏至开始枯萎而得名。半夏多在农历五月间成熟,这时夏季刚过一半,故名半夏。忍冬的藤叶,即便到寒冷的冬天也不调零故称忍冬。其它还有冬桑叶,冬虫夏草(冬季是虫夏季是草,夏季采收),冬花(花在冬季盛开)。
以动物形态来命名植物而成药名。如,马蹄莲、牛尾蕨、羊肝菜、鸡血藤、鸭跖草、鹅不食草、猫爪草等,均是以动物形体某一部分的特点来命名植物的中药名。


荆芥.jpg

荆芥   茎如荆,味似芥






上一篇:醫苑雜談 卅五 无常
下一篇:醫苑雜談 六六 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

51

主题

4899

积分

364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99
发表于 2017-8-21 13: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7-8-21 15:19 编辑

肉苁蓉: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可用于阳虚便秘。

灯心草:本作灯芯之用也。

金钱草:叶大似钱也。

鸡内金:即鸡肫皮,其色金黄,故名。鸡食砂石,故能消积。

桂枝:非桂树之枝,乃肉桂之枝条也。其药性在皮,不在其中。肉桂走下,桂枝走上。桂枝汤目的在于通阳走表。若用肉桂,在补命门阳气也。(肉桂、桂枝,来自牡桂,牡桂属樟科。桂树,即桂花树,属于木樨科,不入药。)

羌活:羌地之独活也。物虽相同,而产地不同,其性亦异。此羌活、独活之分也。独活者,有风不动,无风自摇,故名独活。羌活,象独活也。

地黄:采其根而置于水中,其浮于水面者为天黄,沉于水底者为地黄,悬于水中者为人黄。沉底者实而重,得阴气多,故取地黄补阴。炮制熟地时,以地黄为基药,将天黄与人黄之汁水,洒于晒干的地黄之上,再蒸再晒,前后九次乃成。

柴胡:本当用根,不用其苗。今人皆用其根,误也。柴胡苗不入药,今人仍用其苗,美其名曰“春柴胡”。殊不知,春柴胡也不是柴胡的苗,乃是春天新发芽的柴胡根。所以,现代药房的春柴胡,乃是伪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17-8-21 20: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中药从来不讲成分,不要分子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8-22 09: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无量山人 发表于 2017-8-21 20:41
呵呵,中药从来不讲成分,不要分子式。。。。。。

無量師兄呀,
1.你用過「千年健」和「千里光」治病嗎?
2.望文生義,「千年健」可令人筋強骨壯。
如果,老人服用它了,是否走路不須靠拐杖呀?[s:190]
3.「千里光」真的能令人眼明亮,看得很遠嗎?
4.它可以治療「白內障」和「青光眼」嗎?[s:1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8-22 0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高山 发表于 2017-8-21 13:46
肉苁蓉: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可用于阳虚便秘。

灯心草:本作灯芯之用也。

仙子評語:[s:198]
肉桂走下,桂枝走上。
肉桂補陽,桂枝通陽。
解釋精確,意義深長。
幾人明白,不亂開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8-22 1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黃」將軍,穿腸破肚,瀉下積滯。
「益智仁」很特別,可治精神分裂症。
「雞內金」更神奇,可化腎石和膽石。[s:1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17-8-22 14: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小魚仙子 发表于 2017-8-22 09:00
無量師兄呀,
1.你用過「千年健」和「千里光」治病嗎?
2.望文生義,「千年健」可令人筋強骨壯。

很可惜,这两样药,鄙人很少用到。不过千年健一般中成药常有他的成分。

中药配伍性很强,而且需要辩证。如果说每个药功用恰如其名,还是夸张成分居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899

积分

364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99
发表于 2017-8-22 17: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7-8-22 17:49 编辑
无量山人 发表于 2017-8-22 14:54
很可惜,这两样药,鄙人很少用到。不过千年健一般中成药常有他的成分。

中药配伍性很强,而且需要辩证。 ...


也不见得就是夸张,不过是通过形容,帮助记忆而已。中药品味太多,记住各自的功效作用,非常困难,而且容易混淆。这也与人的名字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容易区别身份,同时也寄托着一些激励和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17-8-22 2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高山 发表于 2017-8-22 17:47
也不见得就是夸张,不过是通过形容,帮助记忆而已。中药品味太多,记住各自的功效作用,非常困难,而且容 ...

说的是,总是带有浓浓的文化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7-8-26 0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无量山人 发表于 2017-8-22 14:54
很可惜,这两样药,鄙人很少用到。不过千年健一般中成药常有他的成分。

中药配伍性很强,而且需要辩证。 ...

無量師兄言之有理呵![s:190][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17-8-26 10: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医苑杂谈 六九 中药趣谈(下)

小魚仙子 发表于 2017-8-26 00:38
無量師兄言之有理呵!

[s:198][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8 18:03 , Processed in 0.08450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