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308|回复: 9

追寻失落的文明---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上)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8-12-24 2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题记:
   
    日前翻阅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是一巨大的针灸铜人,旁边一黑体标题:“中医---失落的文明”。合上杂志心底黯然,东方文化失落的又何止是中医,曾经博大精深的国学,如今大多尘封在图书馆的故纸堆中,古代自然科学中,唯有中医硕果仅存。

    初学中医时,曾经拜访过几位非常著名的老专家(姓名隐去),当时执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见识和学习一下,那令我心驰神往的脉诊学,三指一搭,就如洞见脏腑,断人生死,光是想一想就会让人激动不已。但一次次的结果将我拉回到现实之中,“脉诊学”成了我随之以后多年心中最大的疑问,同一个病人,找五个不同的医生,竟会诊察出五种不同的脉相。翻阅了名目繁多的脉诊书籍中那记载的天花乱坠,待到临床检验时只能令我一次次摇头叹息。百折困顿,却终无所得。
   
    仲景曾在《伤寒论》中慨叹:“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可近2000年过去了,现今的名医又有几人能“按寸口,诊尺肤”,能“查人迎,参趺阳”呢?
   
    后读书即久,在一次次翻阅经典医集后,竟愕然发现,我们现今所学和所习用的脉诊法竟和《内经》与《伤寒论》中的方法大相径庭,差之毫厘,谬之何以千里啊。后无意中翻阅少数民族和道教医集,竟发现其中记载的脉诊法竟和《内经》中失传的古脉法惊人的一致。
   
    脉诊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四诊中的望、闻、问三诊已经早为西医学所采用,并且西医学利用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延伸了医生望诊的能力。超声波、核磁共振、内窥镜等新兴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使得扁鹊“洞见脏腑”那近乎神话似的古代传说成为现实。四诊中只剩脉诊为中医所独有,成为中医标志性特色之一。

    回顾中医脉诊学理论的发展,《难经》首次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后王叔和作《脉经》,将五脏六腑的脉诊部位分配在左右手的寸关尺三部。为什么桡骨动脉这一根血管能诊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身上下的所有疾病?对于这个问题千古以来无人能作出合理详尽和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为考遍中医经典医籍都找不出其在解剖学和经络循行上的任何依据。

    现在通行的所有解释几乎都会援引《难经》中那经典的一句话:“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难经》的这个 “肺朝百脉”的依据,不仅解释不了为什么三部配合脏腑,就连用其解释“独取寸口”的原因,都显得那么含糊苍白而无说服力。

    《难经》虽然开篇就提出“独取寸口”但并没有因此而偏废其它脉法。考古人切脉,非独寸口而已。十二经、阳维、阴维、冲、任、督、带皆可按诊,这在王叔和的《脉经》中也有记载。但晋朝以后,随着一些重要古典医籍的隐秘与亡失,中医学最伟大的创建之一“遍诊脉法”便渐趋失传,取而代之的是“独取寸口,三部配合脏腑”的脉诊学体系。这一变化看起来好像仅仅是向前走了一步,但这一步却是迈过了“临界点”,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从此脉诊法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一变化从形式上看是变简单了,但实质上却变复杂了:由实在变为虚玄。由于独取一处脉而诊周身之病,需要诊查的脉象变化内容必然是越来越复杂,古脉法所言脉象,只十余种,后人则增为二十四种,《脉经》更增至二十七种,且有更增二种为二十九脉者。最后变成“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三人诊一脉,甲曰弦、乙曰细、丙曰紧,其可操作性越来越差,结果成了“医者,意也”的重要注脚。

    由于“遍诊脉法”的失传,“独取寸口”的脉法越来越难以指导和应用于临床实践,其不仅在脉象上纷繁复杂,令人指下难明,即使能准确分辨出来的一种脉象,医家也很难由此断定具体是哪条经脉哪个脏腑的疾病,其结果也就只能如《伤寒论》序言中所说的那样:“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医家在临证上也只能通过患者的症状来推测疾病的部位、寒热与虚实。由于病人的症状在临床实际中出现的往往并不象教科书上所记载的那么明确典型,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多脏器、多经络失调的病变,则症状的出现便会更加隐秘纷繁,医家要想辨证准确则难上加难了。

    “独取寸口,寸关尺三部配合五脏六腑”的诊脉法,不仅在《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没有理论依据,而且此方法还是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所明确批判的,后世历代诸医家也多有诟病。
    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近代医家杨则民在其医集中记载:“以脉测病已近悬揣,更分配脏腑于寸口三部而诊之,则妄甚矣。”
    吴草庐文集记载:“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藏六府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

    现代医家廖厚泽先生对此也明确反对:“对于疑难大证,独取寸口就不能解决。试问寸口脉学家将盲肠痛误诊为一般腹痛,将结肠痛诊为子宫附件痛,将腹直肌痛猜为肝痛,将胰藏痛马马乎乎搞成胃口痛,将小陷胸证诊为平胃散证……等等,又试问‘独取寸口’的脉学家,在应用寸口诊法上,凭良心问自己,这样在手腕一根动脉上一搭,这在一次具体诊断中,其可靠性到底占多大比重?恐怕只是个‘相对斯须’的过场而已”。

    建国初,周潜川先生,将隐秘在道教医学传承中的“古脉法”传之于世,此脉法秉承《内经》中的遍诊脉法,且又补充了奇经八脉的候脉法。由这些具体的脉诊内容可以看出此脉法不仅有具体的诊脉部位,而且有详实的临床操作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现代著名针灸学家陆瘦燕先生在临床实践上也倡导“三部九候”脉法。陆先生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除切寸口脉以外,还应切“肾间动气”、“虚里之脉”、“冲阳”、“太冲”、“太溪”等脉,不过另人惋惜的是,以上二位先生都不幸在文革中含冤去世,二位先生独特的学术思想也因此未得广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研究。

    当代针灸学家于书庄先生,对于“三部九候”脉法也有丰富临床经验。如应用于临床诊断方面:“牙痛切其阳溪脉盛,则可判断为手阳明大肠之火;如牙痛切其大迎脉盛,则可判断为足阳明胃火;头痛、眩晕、中风,若切其耳门或颔厌动脉盛者,则可判断为少阳之火;甲状腺机能亢进,切其人迎脉盛,则可判断位足阳明胃火,必见消谷善饥”。此脉诊法较之“独取寸口”,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实际疗效也随之显著提高。

    在少数民族医学文献中尤其土家医学文献中,遍诊脉法得以较全面而具体记载,土家医脉法其诊脉部位比《内经》等文献所载十二经遍诊法部位还多,并一一注明什么脉位在什么病理情况下出现搏动,分别主何病等。在傣族医学脉法中,诊脉部位有“前额两侧动脉”、“耳前动脉”、“寸口动脉”、“足部动脉”等,这与中医“三部九候脉法”在脉诊部位上有惊人的相似。

    而且傣族医脉法在寸口脉上并没有再划分寸关尺三部,分候相应脏腑,这与《内经》中的主体脉诊理论是完全相同的。另外在藏族、壮族的医学文献中也散在记载了一些古遍诊脉法的内容。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现代实验研究以确定其临床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多年苦心收集相关资料,多次对比考证,将散乱在《素问》《灵枢》《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古脉法的内容,一点点整理出来,并结合传世的道教与少数民族的医学典籍,总结出完备的古脉诊学理论体系,还脉诊学以本来面目,将中医脉诊学中隐而不彰的精髓发扬光大。相信这对于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会有所帮助。这是一失传已久的脉诊方法,也是绝少有人提及的领域,就让我们再一次从经典古籍中的“雪泥鸿爪”与“吉光片羽”中追寻其迷人的历史原貌吧。

(这篇内容可能会比较长,大约一共要写3万多字)待续……
是为记。 王忠鑫
2008年1月18日 于上海。

正文:
    在正文开始前,先做一下小小的解释工作:解释一下什么是“遍诊脉法”。大家知道,我们现今中医近两千年所采用的脉诊法是现在的“独取存口”的脉诊法,但在两千多年前在内经时代,主流的脉诊法却是截然不一样的,那时候的脉诊不是诊寸口一个部位,而是诊全身上下九个部位(三部九侯),或者更多。其脉诊理论的实质就是:“脏腑经络分经候脉”,就是不同脏腑经络的疾病,诊察不同经络特定的诊脉点。例如:肾脏的疾病,或者足少阴经络循行路线与部位上的疾病,都可以诊察足内踝下“太溪”穴部位的动脉,然后根据脉动的坚实与陷空,滑与涩来诊知此经脉脏腑的寒热虚实。仿此,足部“太冲”动脉用于诊察足厥阴肝经疾病,足部“趺阳”动脉用于诊察足阳明胃经疾病……此脉诊理论的最大特点是:诊脉的部位多,但诊察的脉象却很简单实用和易于辨别。此脉诊方法后世称为“遍诊脉法”。

    由于此脉诊法对操作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所以是必须要有师承的,就是老师的临床指导非常重要,光看书是很难学会的,但由于中医师承的保守性,以及其它诸多的历史原因,这种脉诊法流传到内经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失传”的危险了,起码在当今我们能看到的《内经》版本中,这种脉法的记载就已经不成系统了,而是非常散乱的夹杂在众多的篇章之中。到了仲景时代熟悉和知道这种脉法的医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我们可以从《伤寒论》的序言中知道仲景对此种脉法还是了解和熟悉的,(我可以举出大量的证据说明仲景所采用的脉诊方法,是三部九候脉法),但是同时仲景又对此种脉法的失传是非常痛心疾首的,整部伤寒杂病论,仲景对“遍诊脉法”是非常重视的,每篇的标题都反复强调:“辨。。。脉证并治”,是把辨脉放在辨证之前的。但是很不幸的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辨脉的部分已经是少之又少(辨脉法,平脉法篇残存一些,少了辨脉,因此我们的辨证是越来越不准了。),但是我们还能从仅存的几个条文中寻觅到当时辨脉部分的蛛丝马迹,例如: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由于《伤寒杂病论》刚问世不久就散乱失传了,直到差不多一千年后其残篇才得以重见天日,所以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方学派从来就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
王叔和的《脉经》一出,独取寸口脉法正式“发扬光大”,正式标志“遍诊脉法”在主流医学领域失传。王叔和从理论总结到理论(注意不是从临床总结成理论),将五脏六腑分配到寸关尺,全面歪曲了《内经》中的“三部九候”“人迎寸口”理论,从此古脉诊法被彻底阉割了,我真不知王叔和的《脉经》问世对中医是流芳千古还是贻害万年,虽然很多人说他对保存仲景遗书是非常有功的,但我一直怀疑他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是有违仲景原意的,删除了部分内容,保留了他能理解和认为有意义的条文。这就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伤寒论》。

    考现今传世的《内经》,“遍诊脉法”包括了“三部九候”和“十二经脉标本”脉法。如果说“三部九候”脉法大家还算有些熟悉的话,那“十二经脉标本”脉法就几乎没人听说过了,我接下来就再解释一下什么是“十二经脉标本”脉法。此脉法如果从流传来讲,是比“三部九候”脉法还要古老的古脉法,这种脉法更复杂。具体的含义我解释如下:“就是人体12条正经,每条经络都有2个诊脉点,一个位于头颈部,一个位于手足腕踝部。其中位于四肢部位的诊脉点称为“本脉”,而位于头面部的诊脉点则称为“标脉”,例如诊察某条经络,如果足部本脉的脉诊点脉搏搏动的非常强烈,而头部标脉的脉诊点脉搏微弱的话,就可以诊断气血在这条经络的分布是失常的,就是本部位的气血太多了,而标部位的气血太少了,就会出现足部热等病症,反之如果标脉搏动剧烈,本脉微弱,则标脉气血在头部太多,就会出现头痛,癫痫,中风等病症。在这种脉法中,头面颈项等处的上部之脉多诊候局部病症,而位于手足腕踝下部之脉除了诊候局部病症外,还可以诊察头面及内脏之疾。随着经验的积累,古人发现下部之脉与上部之脉在诊候疾病方面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于是根据上下有特定联系的诊脉部位的脉象对比来诊察相关病症。在上下二部脉中,因下部腕踝处脉可诊远隔部病症故称“本”;相应的上部脉则称作“标”或“末”(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大家看明白了么?)。

    在正文部分我本来本着从易到难的角度想先讲“三部九候”脉法,但后来决定从流传先后角度,开始先讲“十二经脉标本”脉法。如果我们明白了“三部九候”脉法和“十二经脉标本”脉法,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许多不解之迷,就会焕然冰释了。此脉法记载于《灵枢·卫气》篇,对于此篇中的“标本”部位,历代医家很少能知晓其真正含义。
    中医研究院黄龙祥先生经过考证大量古经典医籍和出土文献,独创性的破解了这一千古之迷,他在《针灸学术史大纲》一书中例举了大量确凿的文献考证,指出“十二经脉标本”的实质乃是一种古脉诊法,这种脉诊方法同“三部九候”脉法一样,都属于古“遍诊脉法”。此脉法在脉诊部位上有明确的记载,但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上则言之不详了,为此我们已经很难知古遍诊脉法的全貌,但此脉法真的就是彻底失传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此脉法至今仍然较为完整的保存在“道教医学”,与“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医学”理论当中。为了知道此脉法的具体操作方式,我曾经不远千里亲自拜访了丹道医家“周潜川”先生的隔代传人“张明亮”先生,也许是因缘不够吧,结果我没学到多少内容,呵呵这是后话。(如果论坛中有哪位先生是丹道医家的传人,熟悉此遍诊脉法的具体操作,当不吝赐教,本人当以师礼遇,拜而后学!)。

    由于后人对《内经》的长时间传抄、翻刻、增删与整理,古脉法内容变得更加纷繁隐秘,与晦涩难懂。因此将涉及到古遍诊脉法内容的所有《内经》原文,一条条发现和整理出来的工作变得非常艰难与烦琐。除了《内经》外,古遍诊脉法还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与《脉经》中有大量论述与具体应用的实例。因此本文的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与《脉经》进行穷尽式的文献梳理,并逐条参考历代医家注释,将其中所有涉及到遍诊脉法内容的条文全部摘出,然后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按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中内容进行必要的校勘与注释工作。现分述如下(我的注释用黑体标明):

一 、十二经脉标本脉法研究:十二经脉标本脉法的含义为:十二条经脉,每条经脉都有两个诊脉点,其中位于四肢部位的诊脉点称为“本脉”,而位于头面部的诊脉点则称为“标脉”。《灵枢·卫气》篇记载了十二经“标”、“本”部位,历代医家对此往往只是随文演绎,很少有人能知晓标本的真正含义。然而《灵枢》言“标本”之专篇既名曰“卫气”,提示标本与气的运行有关。
    考《千金要方》,该书将《内经》原文“标”改作“应”字,特别是在六脉标本下都指明“同会于手太阴”,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十二标本是诊脉部位。如果将十二经标本部位与三部九候脉诊部位加以对比,就会发现:手太阴、手少阴、手阳明、足少阴、足阳明之“本脉”的部位与三部九候相应的脉诊部位完全相同,手足少阳之“标”相当于三部九候中的“耳前之动脉”,手足阳明之“标”近于“两颊之动脉”,手足太阳之“标”则近于“两额之动脉”。由此可见,十二经标本原本是脉诊部位。
    十二经脉标本脉法的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是对标本脉法诊脉部位进行考证。其次整理出标本脉法的诊断方法和诊断内容。最后整理出标本脉法在《内经》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一)标本脉法诊脉部位考证:根据现存的文献考证,十二经脉标本脉法中的“本”脉在脉诊部位上相对固定不变,而“标”脉的部位在《内经》中不同篇章的记载则有一定变化,这是不同医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验的反映。
1.《灵枢·卫气》篇记载关于“标本脉法”部位之考证:
十二经脉标本脉法诊脉的部位主要详细记载于《灵枢·卫气》篇,但具体内容与《太素》《千金要方》不尽相同,今参照《太素》《千金要方》《甲乙经》,进行对比考证,并引用杨上善,张介宾,马莳,黄龙祥等历代医家不同观点进行注释说明,校勘内容一并用括号标出。

⑴.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千金要方》卷第十九后有:
同会于手太阴),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杨上善:血气所出,皆从藏府而起,今六经之本皆在四肢,其标在掖肝俞以上,何也?然气生虽从府藏为根,末在四肢,比天生物,流气从天,根成地也。跟上五寸,当承筋下,足跟上,是足太阳脉为根之处也。其末行于天柱,至二目内眦,以为标末也。
张介宾:足太阳之本,在跟上五寸中,即外踝上三寸,当是附阳穴也。标在两络命门,即睛明穴。睛明左右各一,故云两络。
黄龙祥:足太阳之“本”跟上五寸系“三寸”之误(古书中“三”与“五”相混者极多)。
按:土家医学脉诊中有“反经脉”(相当于昆仑穴处) 和“后筋脉”(位于脚后跟,近似昆仑穴处)。平时此处拿不到脉,只是在长蛾子症、白蚁症、黑蚁症时,才能号出后筋脉象。另外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足太阳经正是起于外踝后大约昆仑穴位置。

⑵.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千金》卷十第一作:耳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
杨上善:足少阳脉为根在窍阴,其末上出天窗,支入耳中,出走耳前,即在窗笼之前也。以耳为身窗舍,故曰窗笼也。
马莳:窗笼者,耳也,即听宫穴。
张介宾:窍阴,在小趾次趾端。窗笼者,耳也。即手太阳听宫穴。
黄龙祥:足少阳之本“窍阴之间”,应理解为在足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处,相当于“临泣”穴处。

⑶.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太素》卷十 无“上”字)三寸中,标在背俞(《千金》卷十九无“背俞”两字)与舌下两脉也。
杨上善:足少阴脉起小趾下,斜起趋足心,至内踝下二寸为根也。末在背第四椎两箱一寸半肾俞,及循喉咙,挟舌本也。
马莳:足少阴肾经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即交信穴,其标在于背,肾俞穴与舌下两脉,据《根结篇》当是廉泉穴也。
张介宾:内踝下上三寸中,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溜、交信也。皆足少阴之本。背俞,肾俞也。舌下两脉,廉泉也。皆足少阴之标。
按:土家医学脉诊中有:“子时脉”(舌根脉)就是以号舌根处动脉为主。

⑷.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俞也。
杨上善:足厥阴脉起于大趾聚毛之上,行大趾歧内行间上五寸之中为根也,末在背第九椎两箱一寸半,肝俞也。
马莳:足厥阴肝经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疑是中封穴,标在背之肝俞穴。
张介宾:行间上五寸所,当是中封穴。背俞即肝俞。
按:背俞处无脉动,不能用于脉诊。考道教医学脉诊中有“青龙脉”诊断肝经脉。部位:“期门穴”于乳下第二三肋间,接近剑突部之交叉缝中。另外三部九候脉法中,足厥阴肝经的诊脉部位有两处,一是太冲穴处,似应为“本”脉。另一处为五里穴处,似应为“标”脉。

⑸.足阳明之本,在厉兑(《千金》后有:足趺上大指间上三寸骨解中也。同会于手太阴),标在人迎颊挟(《太素》卷十下有“上下”二字。《甲乙经》卷二第四“颊挟”作“上颊”。)颃颡也。
杨上善:足阳明之为根厉兑,其末上至人迎颊下也。
马莳:足阳明胃经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
张介宾:厉兑,在足次趾端。人迎,在颊下,挟结喉旁也
黄龙祥:《千金要方》注为大指间上趺阳脉处,非常正确。
按:道家医学脉诊中,胃经脉诊部位为冲阳穴,另外也诊“人迎脉”,位置在结喉两旁人迎穴处,用其候上下气血盈亏。

⑹.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甲乙经》卷二第四无“上”字)四寸之中,标在背俞与舌本也。
杨上善:足太阴脉出足大趾端内侧,行于内踝下微前商丘,上于内踝,近于中封,中封虽是厥阴所行,太阴为根,此中封之前四寸之中也。末在背第十一椎两箱一寸半脾俞及连舌本散在舌下也。
马莳:足太阴脾经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疑是三阴交穴,标在背之脾俞与舌本廉泉穴也。
张介宾:中封,足厥阴经穴。前上四寸之中,当是三阴交也。背俞,即脾俞也。舌本,舌根也。
按:根据《脉书》、《素问·三部九候》记载,古人诊断足太阴脾经采用一种特殊的诊络法,即于内踝上廉以手指轻叩此处“大脉”,而于其上方感觉脉的波动情况以诊病。

⑺.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太素》卷十“一寸”作“三寸”。《千金》卷十三同,并且“寸”字下有“命门者,在心上一寸”八个字)也。
杨上善:手太阳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外腕之后为根也。手腕之处,当大指者为内腕,当小指者为外腕也。其末在目上三寸也。
马莳:手太阳小肠经之本,在手外腕之后(疑养老穴),标在命门之上一寸。
张介宾:手外腕之后,当是养老穴也。命门之上一寸,当是睛明穴上一寸,盖睛明穴为手足太阳之会也。

⑻.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甲乙经》卷二第四作“三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
杨上善:手少阳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间上二寸之中为根也。末在耳后完骨、枕下,发际上,出耳上角,下至外眦也。
马莳:手少阳三焦经之本,在手小指之四指间上二寸液门穴,标在耳后之上角丝竹空。
张介宾: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当是液门穴。标在耳后上角,当是角孙穴。下外眦,当是丝竹空也。
黄龙祥:《千金要方》引《脉经》之文也明确谓“少阳穴”在“在手上第二指间去本节后一寸动脉”,《明堂经》所载位于“手小指次指本节后”之中渚穴主治症中确有手少阳经“是动”病,可见此处在古代确用于诊脉部位,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在此处不易触及脉动,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出现跳动。

⑼.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
杨上善:手阳明脉起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至肘外廉骨中,上至背(月需)。背(月需)手阳明络,名曰别阳,以下至肘骨中,为手阳明本也。末在颊下一寸,人迎后;扶突上,名为钳。钳,颈铁也,当此铁处,名为钳上。
马莳:手阳朋大肠经之本,在肘骨中,当是曲池穴,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于钳上,疑是胃经头维穴。
张介宾:肘骨中,当是曲池穴也。别阳义未详。阳明上挟鼻孔,故标在颜下。颜,额庭也;钳上,即《根结篇》钳耳之义,谓脉由足阳明大迎之次,挟耳之两旁也。
黄龙祥: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中之“别阳”,在《明堂经》中共有两处,一为“阳池”穴,一为“阳交”穴处,这里只能理解为近阳池穴处。如是则“肘骨”应作“歧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至腕中正是手阳明脉口处。
按:土家医学脉诊法中有“虎脉” 位于虎口后一寸,紧靠合谷穴处。是生死之脉。有脉者,即使重病可治;无脉者,即使病情暂时较轻,也为不治之症。

⑽.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千金》卷十七第一此后有“掌后两筋间二寸中),标在腋内动也。
杨上善:手太阴脉出大指次指之端,上至寸口为根也。末在腋下,天府动脉也。
马莳: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
张介宾:寸口之中,太渊穴也。腋内动脉,天府穴也。

⑾.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俞也。
杨上善:手少阴脉出于手小指之端,上至腕后锐骨之端,神门穴为根也。末在背第五椎下两旁一寸半心俞。问曰:少阴无俞,何以此中有俞?答曰:少阴无俞,谓无五行五输,不言无背俞也,故此中有背俞也。若依《明堂》少阴有五输如别所解也。
马莳:手少阴心经之本,在锐骨之端,即神门穴,标在背之心俞穴。
张介宾:锐骨之端,神门穴也。背俞,心俞也。

⑿.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杨上善:手心主脉,出中指之端,上行至于掌后两筋之间,间使上下二寸之中为根也。末在腋下三寸天池也。
马莳:手心主即手厥阴,心包络经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即内关穴,标在腋下三寸,即天池穴。
张介宾:掌后两筋间二寸中内关也,腋下三寸天池也。
按:道家医学中手厥阴心包经的脉诊点位于:天河穴(由外劳宫循歧缝上行至手腕关陷中有脉处)
待续。。。。。。
2008年1月19日于上海。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吧,发了这篇帖子后,有网友问:整理这些失传的古“遍诊脉法”对于临床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如下:“遍诊脉法”对于提高我们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帮助。现随便举2例我的临床医案说明:
    例1:李姓男。25岁。冬日发病“风团”,全身红肿痒,此起彼伏,需不断用手抓挠,夜不能寐。西医服用“扑尔敏”“开瑞坦”“强的松”等药效果不明显。后就诊于中医院,开“桂枝防风”等祛风散寒之药无效。查舌:无异常。寸口脉:略浮滑。大小便正常。思之无良策,后诊三部九候,查太溪动脉滑大,诊断为“相火亢盛,不得敛藏,足少阳右降不及而生风”,询之,患者述:“平日性欲亢进,夜夜纵欲”。开药方“白芍,乌梅,生牡蛎,白蒺藜,白鲜皮”等清敛相火,降胆经息内风之药,服过三日,渐趋平复。

    例2:中老年女性。春夏发病“三叉神经痛”,右半边脸部疼痛连及右目,痛不可忍,西药“布洛芬”等药效果不明显。后就诊于中医院,开“黄芩,蜈蚣,全蝎,石膏”等息风清热之药无效。查舌:暗红,苔厚。寸口脉:滑大有力,太溪脉,趺阳脉略小,头部太阳动脉,大迎动脉无异常,唯独“耳门”穴处动脉搏指有力,诊为“少阳经气血上逆,降之不及”。开药:重用白芍降少阳经,稍佐通络活血之药。一周后渐趋平复。
“遍诊脉法”对于提高我们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在《内经》中还有许多具体记载,会在后文中详细论述。
正文3:
2.《内经》中其它篇章记载关于“标本脉法”部位的考证:
由于《内经》是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医学典籍的文献汇总,所以对于“标本脉法”部位记载并不统一。现整理如下:
⑴.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太素·寒热杂说》卷二十六作“手少阳”)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⑵.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灵枢·本输第二》)
⑶.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下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灵枢·本输第二》)
⑷.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灵枢·根结第五》)
注:此上四个条文中的“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天池”根据杨上善《太素·经脉标本》注及王冰《素问·病能论》注,这些都是诊脉部位,也曾是经脉“标”的部位,这些部位均以“天”字命名(人迎又名“天五会”,亦有“天”字),很可能曾作为三部脉诊法的“天”部。其中“天府”、
“天池”、“天五会”三脉在《卫气》篇中仍为相应经脉之标,没有变化。直至明末施沛《经穴指掌图》中仍将《灵枢·本输》所载之经脉之标直称作“动脉”。
    以上这些“标”脉的确立,仍主要来自古人的针灸临床诊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例如古人发现当出现“目如脱,项如拔,头眩痛,癫疾”等症时;足太阳外踝后下方的脉动处(相当于昆仑穴处)可出现异常跳动,直接于该脉口处刺或灸可以有效地治疗上述病症;另一方面在项部“天柱”脉同样可诊疗“目如脱,项似拔,头痛重,癫疾”等症,经过反复大量的诊疗实践,古人逐渐明确了标本脉动的理论。
    后来通过同样的方法,又在头面部附近发现与足太阳脉口相联系的脉,形成新的标本联系。故杨上善将项部“天柱”脉及头面部“两络命门脉”均作为足太阳之“标”。后来头面部诊脉处被用于三部脉法之“上”部,并与手足部阳脉脉口 “本”脉相联系,而颈项部仅保留了足阳明“人迎”脉用于脉诊,《卫气》篇中足阳明之标仍保留了这个部位。据此可推知:手足阳经的“标”部位经历了一个由颈项部向头面部延伸的演变过程。
3.总结:根据上述考证,现总结标本脉法诊脉部位如下:
⑴.足太阳:本脉:昆仑穴附近
标脉:①天柱穴附近②睛明穴附近
⑵.足少阳:本脉:临泣穴附近
标脉:①天容穴附近②耳门穴附近
⑶.足阳明:本脉:冲阳穴附近
标脉:①人迎穴附近
⑷.足少阴:本脉:太溪穴附近
标脉:①廉泉穴附近
⑸.足厥阴:本脉:①太冲穴附近②五里穴附近
标脉:期门穴附近
⑹.足太阴:本脉:①三阴交穴附近②箕门穴附近
标脉:(无)
⑺.手太阳:本脉:养老穴附近
标脉:①天窗穴附近
⑻.手少阳:本脉:中渚穴附近
标脉:①天牖穴附近②瞳子髎穴附近
⑼.手阳明:本脉:合谷穴附近
标脉:①扶突穴附近②大迎穴附近
⑽.手少阴:本脉:神门穴附近
标脉:①极泉穴附近
⑾.手厥阴:本脉:内关穴附近
标脉:①天池穴附近
⑿.手太阴:本脉:太渊穴附近
标脉:①天府穴附近
(按:足厥阴本脉应为“五里穴附近”,但由于靠近会阴部,对女子诊断不便,所以女子一般诊太冲穴附近。但一些医家诊太冲穴无脉动,我临床验证也很难号出脉动,不知是方法不对,还是此诊脉点是在特定时间,或者特定病种才能诊出脉动。有哪位朋友知晓,请赐教。另外《内经》中记载足厥阴标脉是背俞穴,无脉动,考周潜川先生丹道脉法记载:足厥阴诊两侧期门穴。其穴位于乳下第二三肋间,接近剑突部之交叉缝中,与针灸上之期门穴部位不同。诊法:用离经指平贴如是部位,由外向内推以候动脉。所主:正常人左脉大于右。右动极微。患肝炎、黄疸、肝郁等右脉亦跳甚,或左右相等,甚或大于左。脉见分散呈两边者,主暴死,曾见于肝昏迷及肝硬化大出血患者。肝阳上亢或不舒者,期门穴痛。气功偏差呈青龙白虎之争战者,曾见右期门脉上冲至乳房内侧。
待续
2007年1月22日晚于上海

在正文开始之前,照例写一些题外话,兼回答一下网友的问题:遍诊脉法真的繁琐么?独取寸口脉法真的简单么?
    一些网友因为不了解遍诊脉法,看其诊脉的部位那么多,以为此脉法很繁琐,很艰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殊不知遍诊脉法秉承了中医在其本源时期的特色,那就是“朴素,简单,实用,密切贴合临床”,用四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大道至简”。此脉法虽然诊脉的部位多,但诊察的脉象却很简单实用和易于辨别。此脉法在临床诊脉时,只需要分辨几个基本的脉象就可以:“浮沉迟数粗细强弱”,这些基本的脉象非常简单和容易辨别,不会出现甲医生辩为浮脉,而乙医生辩为沉脉的情况。因此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例如诊趺阳脉细弱,则可以非常明确的断定足阳明胃经虚弱,如果用独取寸口脉法,我们需要辨别怎样的脉象才能明确的断定呢?
   
    相反,独取寸口取代遍诊脉法,这一变化从形式上看是变简单了,但实质上却变复杂了:由实在变为虚玄。由于独取一处脉而诊周身之病,需要诊查的脉象变化内容必然是越来越复杂,古脉法所言脉象,只十余种,后人则增为二十四种,《脉经》更增至二十七种,且有更增二种为二十九脉者。最后变成“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三人诊一脉,甲曰弦、乙曰细、丙曰紧,其可操作性越来越差,结果成了“医者,意也”的重要注脚。有过临床经验的网友可以知道,由于脉象都是比较形象的描述,比如“如循竹竿,如循鸟羽,如羹上肥……”,在临床实际中是非常难把握的,一个脉象找5个不同的医生可能会辩出5种不同的脉象,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
    在寸口一根血管上分辨24种脉象难道就是简单?难道就是不繁琐?脉诊书上写的都是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可是临床应用起来却是一笔糊涂账,有几个能应用到临床?有几个能经得起临床检验?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条,都是闭门造车故弄玄虚的结果。即使我们花了大力气分辨出了24脉,可实际的意义呢?我们能准确断定是哪条经络,哪条脏腑出了毛病么?有几个肾炎病人是在尺脉上有特异性表现?有几个肝炎病人是在左关脉有特异性表现?独取寸口,五脏六腑分配左右三部,符合临床实际么?由于独取寸口脉法的严重脱离临床,现代许多医家则几乎干脆放弃了脉诊,号脉成了中医的一个幌子,脉诊成了中医最大一笔糊涂账,  如果不信大家可以到各地省级中医院看一下,那些专家教授们有几个是在认真诊脉?有几个不是拿号脉当做一个幌子?又有几个是凭脉辨证?结果可以用“中医武将”先生的一句经典名言概况:“现在只有傻子看病才靠号脉的知道不”
    最后举一病例结束题外话:
徐姓男,27岁,患慢性咽炎多年,久服清热利咽中药,效果不明显,刻下:咽喉痛,咽干,异物感明显。查咽喉暗红,扁桃体微肿,舌苔薄,舌色暗红,寸口脉略沉缓。后查“太溪脉”独细弱,辨为足少阴经虚寒,询之患者果述“平日性功能不佳,多有阳痿早泄”。因患者久服中药,见药则欲呕,不愿再服中药,则嘱:用艾条温和灸太溪穴,每日2此,每次45分钟。后3日,症状缓解明显,瞩继续灸半个月以巩固疗效。

正文:
(二)

标本脉法的诊断内容和诊断应用:
1.诊断方法和内容:
标本脉诊法所诊察之内容主要包含三项:①根据某一条经脉上下标本诊脉部位“脉搏的异常跳动(坚实与陷空,意思就是强与弱,有力与无力)”来诊断此条经脉的虚与实。②根据上下标本诊脉部位“皮肤温度之寒热”来诊断此条经脉的虚与实。③根据上下标本诊脉部位“络脉的形状和颜色”诊断此条经脉的虚与实。
    健康之人首先在各条经络上下标本诊脉部位不会出现脉搏的异常跳动,而且标脉和本脉的脉动也是上下统一,不会出现标实本虚(上盛下虚)或本实标虚(下盛上虚)。其次健康之人上下标本诊脉部位的皮肤温度不会出现异常的寒热改变。最后健康之人上下标本诊脉部位络脉不会出现异常的颜色形状改变。
如果病人出现下部“本”脉虚(其脉象或陷下,或细小,或不动)则会出现四肢寒、厥逆;下部“本”脉实(其脉象或坚实,或滑,或大动)则会出现足部烦热。如果病人出现上部“标”脉虚则会出现头眩,上部“标”脉盛则会出现头热痛、癫狂痫等病症。如果病人一条经络下部“本”脉实与上部“标”脉虚同时出现,则表明此条经络的气血上逆,称为 “厥逆”。异常脉象出现于哪条经脉,就可以明确的诊断出疾病所出的根源所在,并可以根据异常脉象的坚实与陷空,准确的断定出疾病病机的寒热虚实。
    另外在上述标本诊脉部位中,有些部位健康之人触摸不到脉搏,有病之人才能诊查出脉动。例如彝族医学切脉部位中就有诊“间使”脉(手厥阴心包经的“本”脉),彝医认为,若人的五脏发生了病变,或已肿大,内关穴部位的脉就会跳甚,且有摆动态(《中国传统医药概览》)。
⑴健康之人的标本脉象表现: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终始第九》)
按:“六经之脉不结动”是指手足六经“标本”部位的脉动不出现“结代”等异常脉象,而且正常情况下诊察不到脉动的部位也不会出现“不动而动”的异常情况。“本末寒温之相守司”是指手足六经“标本”部位的皮肤温度相一致,不会出现“本寒标热”或者“本热标寒”等异常情况。

⑵标本脉象出现异常的原因:
①是故百病之始生也[12],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毛也,淅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②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③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寒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灵枢·经脉第十》)
按:综合以上三条可知,标本脉象出现异常的一部分原因为“风寒”等外邪的入侵,导致“标本”部位皮肤温度的异常寒热改变,与 “坚实与陷空”等异常脉象的改变。

⑶标本脉象出现异常的表现:
①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灵枢·卫气第五十二》)
按:“下虚”、“下盛”是指下部“本”脉虚与盛,“上虚”、“上盛”是指上部“标”脉虚与盛。“绝而止之”是指对于下盛之脉用针灸泻法。“引而起之”是指对于上虚之脉用针灸补法。
②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灵枢·本输第二》)
按:此条文中的“间使”靠近“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本”脉部位。此处不能触及脉动,即使在剧烈运动之后同样如此。“有过则至,无过则止”,意为:健康之人触摸不到脉搏,有病之人才能诊查出脉动。

⑷标本脉诊的诊断意义:
①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实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灵枢·卫气第五十二》)
②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按:通过以上两条可知,“标本”脉法是直接关系到诊断是否准确的关键所在,也是判断疾病是否痊愈的重要指标,也是在治疗上用补法,还是用泻法的客观依据。

2.标本脉法的具体诊断应用:
⑴诊断六腑疾病:
①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太素·腑病合输》卷十一、《甲乙经》卷四第二作“坚若”。)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按:面部、足背跗阳脉处正是足阳明之“标”、“本”脉位,根据标本脉处寒热及脉象之坚实与虚陷以诊足阳明疾病。“鱼络血”为手阳明“本”脉处的络脉,通过此处络脉颜色来诊察手阳明疾病。
②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按:此条文中的“耳前或热,或寒”或“肩上热”或“小指次指间热”,都是指手太阳小肠经“标本”部位皮肤的异常寒热。值得注意的是,手太阳经病的诊察部位有三处:其中“耳前”与“手小指次指间”实为手少阳之标本,据黄龙祥先生的考证,这种错位现象并非仅此一例,在《内经》中可见到多处手少阳之脉与手太阳之脉相混之例,甚至“手少阳之筋”与“手太阳之筋”也有相互错位的现象。而“肩上”,《太素·腑病合输》卷十一作“眉上”,与手太阳之“标”部位同。

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按:“肩上”,《太素·腑病合输》卷十一作“眉上”;若原文作 “眉上”,则为足太阳经“标”脉部位。“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恰好为膀胱经“本”脉部位。
④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太素·腑病合输》卷十一有“候”字)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按:此条明确指出“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也就是在足少阳标本部位进行脉诊。“其寒热者”也指标本部位皮肤之寒热。

⑵诊断妊娠水气:
①颈脉动喘疾欬,曰水。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按:颈脉动为人迎穴处的脉动(为足阳明标脉),如果此处脉大动,主水。此种情况见于现代医学的右心衰水肿病人。
②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按:此处手少阴脉动就是手腕神门穴处脉动(为手少阴本脉),正常健康之人诊察不到脉动,当妇女妊娠怀孕时脉动比较明显。
⑶诊断八贼邪风: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按:手太阳本脉养老穴部位,健康人诊察不到脉动,当出现脉溢(脉大动),或脉结(脉结代)的情况,可以诊断为外伤八贼邪风,导致脉绝或脉闭,善暴死。


待续。。。。。。
2008年1月24日 于上海。


正文:
⑷诊断龋齿疼痛:
诊龋齿痛,按其阳之(《脉经》卷五第四后有“脉”字)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按:此条文的含义为,诊察手足阳明标本部位皮肤的异常寒热,来诊断龋齿疼痛因于何条经脉。


⑸诊断上下虚实: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鬲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 》)



按:本条文中的“下实上虚”指本脉部位脉诊属实,而标脉部位脉诊属虚。“下虚上实”则正好相反,因虚实所在经络之不同,出现“头痛巅疾”、“眩晕耳聋”、“咳嗽上气”、“心烦头痛”等诸多不同的病症。








⑹诊断六经之厥:



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骨行)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骨行)内热。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按:“厥”的含义为一条经络下部“本”脉实与上部“标”脉虚同时出现,称为经络“厥逆”。各条经络“厥逆”的病理表现也都不同。




⑺诊断少阴之厥:
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
按:“少阴不至”意指足少阴“本”脉太溪穴处脉动消失,主肾虚少阴厥,出现瘖俳之证。瘖俳为舌瘖不能语,足废不能用,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延髓麻痹。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还不甚清楚。


⑻诊断阳厥和狂: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按:“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是指足太阳与足少阳“本”脉在正常情况下是诊察不到脉动的,如果出现“大动”的情况,为巨阳少阳二条经气厥逆,从而导致狂证。


⑼诊断太阴厥癃: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按:人迎为足阳明胃经的“标”脉,人迎躁盛主阳明胃气盛,所以身热如炭。手太阴微细如发主太阴肺气虚,所以癃闭喘逆。


⑽诊断痹风疝积: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濇则病少腹积气。
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濇则病积溲血。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濇则病积心腹时满。
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濇则病积时善惊 。
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濇则病积时善巅疾。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濇则病积时筋急目痛。(《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按:此条文含义为根据十二经脉标本部位脉动的“有余、不足、滑、濇”来诊断六种不同的“痹证”、“风疝”、“积”。


⑾诊断五态之人: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脉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灵枢·通天第七十二》)
按:此条文含义为,通过诊察阳明、太阳、少阳脉动的大小,来诊断与治疗少阴、少阳、太阴、太阳与阴阳和平五态之人。


待续。。。。。。
2008年2月15日于上海

正文:(三)

标本脉诊与治疗应用:1.脉诊后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标本脉法诊脉之后,所出现的异常脉象,《内经》中主要采用三种相对应的治疗方法:1:针 2:灸 3:刺络放血。 对于标本诊脉部位出现“坚实洪大或滑数”的异常脉象,或出现皮肤温度异常升高,则表明此条经脉的病机实质属于“实”,治疗则采用针灸用泻法。如果标本诊脉部位出现“虚软陷空或迟涩”的异常脉象,或出现皮肤温度异常降低,表明此条经脉的病机实质属于“虚”,治疗则采用针灸用补法。如果标本诊脉部位络脉出现曲张,颜色红赤则病理属实属热,治疗则采用刺络放血。如果颜色青黑则病理属虚属寒,治疗可用温灸补法。古人对于脉诊病症的治疗,即在相应的诊脉处穴位或针或灸。现做文献分类整理如下,并做必要校勘:

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具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⑵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第十》)

⑶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络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藏府之病。(《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⑷帝曰:扪而可得奈何?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⑸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⑹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灵枢·经脉第十》)

⑺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终始第九》)

⑻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

⑼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灵枢·终始第九》)
按:上述条文中的“盛则泻之”的含义为:如果标本部位脉动“盛”则用针采用泻法。“虚则补之”的含义为:如果脉动“虚”则用针采用补法。“热则疾之”的含义为:如果标本部位皮肤温度异常升高,则针刺快出针为泻法。“寒则留之”的含义为:如果标本部位皮肤温度异常降低,则针刺久留针为补法。如果脉动“陷下”则用温灸补法。如果标本部位处的络脉出现颜色及形状异常则采用“刺络放血”,此法为祛除菀陈之恶血,以通经脉。
另外对于“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理解,是古今学者争论的焦点。古今学者对本条治则的注解,以王冰注近于正确:“不盛不虚,谓邪气未盛,真气未虚,如是则以穴俞经法、留呼多少而取之”。(《素问·厥论》)。意为采用平补平泻之法。

2.标本脉诊后的具体病证治疗:
⑴治疗厥逆: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大热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按:此条文中的“上寒下热”为足太阳膀胱经上部“标”脉部位皮肤温度异常降低,而下部“本”脉部位皮肤温度异常升高。其治疗是针刺“项太阳”(在天柱穴“标”脉处),久留针为补法。而“上热下寒”与此则正好相反,为经脉的厥逆,而治疗“推而散之”则是采用推拿方法,挟按“颈动脉”(足阳明经的“标”脉)推而下之,使经脉之气下行,而不上逆。

⑵治疗头痛: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痛而重,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厥病第二十四》)
按:此条文中“耳前后脉涌有热”为足少阳“标”脉部位皮肤温度异常升高,可以因此诊断头痛的原因为足少阳经气厥逆。治疗采用在“标”脉处刺络放血以泻实。“后取足少阳”意为放血后,再针足少阳下部“本”脉处用补法,以补虚。下不虚,上不实,使厥逆的经气得以平复。

⑶治疗癫痫: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灵枢·癫狂第二十二》)
按:癫痫的主要病机为“上盛下虚,经脉厥逆”,经脉气血的异常上逆影响脑的正常生理机能,导致癫痫。病因可以涉及到手太阳、阳明、太阴、足太阳、阳明、太阴等多条经脉。而诊断方面,“候之于颜”为在头面部经络的“标”脉部位进行脉诊,然后根据异常脉动,确诊为何条经络气血上逆。在治疗方面,因为气血上逆,所以“标”脉部位的脉动会“坚实与滑盛”,附近的络脉颜色就会变得“紫黑”,形状就会“粗大”,所以治疗采用刺络放血,以泻上部“标”脉处上逆亢盛的气血。

⑷治疗五逆:
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按:此条文中的“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分别为足阳明、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阴、足太阳的五处“标”脉。病机为此五条经络的气血上逆,造成上盛下虚,而治疗也直接在五条经络的“标脉”脉诊处直接用针泻法,或刺络出血。

⑸治疗狂乱: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顑。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灵枢·癫狂第二十二》)
按:此条对于狂乱的治疗也是采用刺络放血的疗法,“视之盛者”是指“标”脉处的络脉隆起盛大。“血变而止”是指当放出血的颜色由紫黑色变为正常的鲜红色时,就应当停止放血。

⑹治疗痹证:
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坚,转引而行之。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灵枢·周痹第二十七》)
按:此条文中的“脉陷空”的原因是经脉虚而不通。“熨而通之”是指采用药物温熨的方法,其同艾灸一样都可以温通经脉。


上篇十二经脉标本脉法已结束。接下来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三部九候脉法,待续。
2008年2月19日于上海。




上一篇:腹诊图(根据日本医学绘制,2级原创)
下一篇:张仲景望形体诊法浅析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2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当年如何诊脉?---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下)

下篇正文:二、三部九候脉法研究:
三部九候脉法是通过人体上、中、下三部九处动脉的比较,以某脉之大、小、疾、迟、寒、热及陷下之变,来诊察九脏之病。考此脉法与标本脉法多有相似,将十二经标本部位与三部九候脉诊部位加以对比,就会发现:手太阴、手少阴、手阳明、足少阴、足阳明之“本”的部位与三部九候相应的脉诊部位完全相同,手足少阳之标相当于“耳前之动脉”,手足阳明之标近于“两颊之动脉”,手足太阳之标则近于“两额之动脉”。二者虽然在某些经络的诊脉部位上有所差异,但在诊断方法,和诊断内容方面则相互一致,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三部九候脉法是标本脉法的简单化,或二者属于内经时代不同医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医学经验的总结。

(一)

三部九候脉法脉诊部位考证:
1.分条考证:
⑴上部天,两额之动脉;
杨上善:上部之天,两额,足少阳、阳明二脉之动,候头角气。
王冰:在额两傍,动应于手,足少阳脉气所行也。
张介宾:额傍动脉,当颌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
龙伯坚:两额之动脉,是颞浅动脉的额前支。

⑵上部地,两颊之动脉;
杨上善:上部之地,两颊,足阳明在大迎中动,候口齿气。
王冰:在鼻孔下两傍,近于巨髎之分,动应于手,足阳明脉气之所行。
张介宾:两颊动脉,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也。
龙伯坚:两颊之动脉,是颌外动脉。

⑶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杨上善:上部之人,目后耳前,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三脉在和窌中动,候耳目之气也。
王冰: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
张介宾:耳前动脉,即和髎之分,手少阳脉气所行也。
龙伯坚:耳前之动脉,是颞浅动脉。

⑷中部天,手太阴也;
杨上善:中部之天,手太阴脉,动在中府、天府、侠白、尺泽四处,以候肺气。
王冰:谓肺脉也。在掌后寸口中,是谓经渠,动应于手。
龙伯坚:据王冰的解释,是经渠穴的部位。经渠穴在腕上一寸,桡动脉侧。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桡动脉。

⑸中部地,手阳明也;
杨上善:中部之地,手阳明脉,检经无动处。吕广注《八十一难》云:“动在口边。”以为候者候大肠气。
王冰:谓大肠脉也。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合骨之分,动应于手也。
龙伯坚:据王冰的解释,是合谷穴的部位。合谷穴在大指、次指歧骨的中间,靠近次指边缘。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第一掌背动脉。

⑹中部人,手少阴也。
杨上善:中部之人,手少阴,动在极泉、少海二处,以候心气也。
王冰:谓心脉也。在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动应于手也。
龙伯坚:据王冰的解释,是神门穴的部位。神门穴在掌后尺侧锐骨的尖端陷中,阴郄穴前五分。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尺动脉。

⑺下部天,足厥阴也;
杨上善:下部之天,足厥阴脉,动在曲骨、行间、冲门三处,以候肝气。
王冰:谓肝脉也。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应于手也。女子取太冲,右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是。
龙伯坚:据王冰的解释,男子是五里穴的部位。五里穴在阴股内大肌前凹陷中(阴廉穴)下一寸。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阴部外浅动脉。女子是太冲穴的部位。太冲穴在足大趾外侧(小趾侧)本节后一寸半。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第一足背动脉。

⑻下部地,足少阴也;
杨上善:下部之地,足少阴脉,动在太溪一处,以候肾气。
王冰:谓肾脉也。在足内踝后跟跟骨上陷中,太溪之分,动应手。
龙伯坚:据王冰的解释,是太溪穴的部位。太溪穴在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侧陷中。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胫后动脉。

⑼下部人,足太阴也。
杨上善:下部之人,足太阴脉,动在中府、箕门、五里、阴广、冲门、云门六处,以候脾气。(《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王冰:谓脾脉也。在鱼腹上越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而动应于手也。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穴中脉动乃应手也。
龙伯坚:据王冰的解释,脾脉是箕门穴的部位。箕门穴在股内侧,膝上六寸,两肌中间,动脉侧,当阴廉穴到鹤顶穴的中点。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股动脉。胃脉是冲阳穴。冲阳在陷谷穴后,足背高处,骨间动脉侧。这里能触着的动脉是足背动脉。

2.总结:根据上述考证,现总结三部九候脉法诊脉部位如下:
⑴上部天,位于两额颌厌穴附近的动脉(颞浅动脉的额前支)。属足少阳。
⑵上部地,位于两颊大迎穴附近的动脉(颌外动脉)。属足阳明。
⑶上部人,位于耳前耳门穴附近的动脉(颞浅动脉)。属手少阳。
⑷中部天,位于手腕部太渊穴附近的动脉(桡动脉)。属手太阴。
⑸中部地,位于手腕部合谷穴附近的动脉(第一掌背动脉)。属手阳明。
⑹中部人,位于手腕部神门穴附近的动脉(尺动脉)。属手少阴。
⑺下部天,位于太冲穴(足背动脉)、五里穴(阴外浅动脉)。属足厥阴。
⑻下部地,位于太溪穴(胫后动脉)。属足少阴
⑼下部人,位于箕门穴(股动脉)、冲阳穴(足背动脉)。属足太阴


待续
2008年4月18日于上海

(二)

三部九候脉法的诊断内容和诊断应用:
1.诊断方法和内容:
⑴健康之人三部九候的脉诊表现:
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按:健康之人首先在上中下三部九候诊脉部位不会出现脉搏的异常跳动,而且三部脉动也是上下统一,不会出现独盛或独虚。

⑵三部九候脉诊内容以及脉象异常的原因:
①故下部之天以侯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按:此条的含义为:下部天“太冲”脉动以侯肝脏疾病,下部地“太溪”脉动以候肾脏疾病,下部人“趺阳”脉动以候脾胃疾病。中部天“太渊”脉动以候肺脏疾病,中部地“合谷”脉动以候胸中之气,中部人“神门”脉动以候心脏疾病。上部天“颔厌”脉动以候头角之气,上部地“大迎”脉动以候口齿之气,上部人“耳门”脉动以候耳目之气。

②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按:此条文指出三部九候脉象出现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寒暑”等外邪的入侵,造成经脉气血运行的失常。

⑶三部九候脉诊出现异常的表现:
①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胜死。(《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按:此段记载了内经时期古人一种特殊的诊脉法,即诊足太阴脾经:用手按于内踝上廉五寸处,然后以手指轻叩内踝处“大脉”,而于其上方感觉脉的波动情况以诊病。此种独特诊脉法在内经时代后便已失传,但考现存道教医学脉法中,有大量与此相类似的“弹叩”诊脉法记载。如诊断手少阴心经[5]:以离经指弹叩病人少海穴,有无麻胀感至小指,叩三次无反应或反应不及指尖者为心气虚。如诊断手太阳小肠经用中指叩弹小海穴。一般叩弹一次即出现麻跳,两次方出现者为气迟,三次方出现者为气迟甚,四五次方出现者为小肠气化功能极差。叩弹后跳痛但不麻者为小肠热证。叩弹后麻木不仁为患小肠痈疽。此时需进一步检查小指甲,甲血聚迟者为阴疽,血自还速者为阳证(有热)。

②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按:本段通过三部九候的脉象来诊断“病与不病”、“死亡预后”以及“死亡日期”,从而也体现了三部九候的“决生死,处百病,不可不通”的重要意义。

③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按:“相应如参舂”是指三部九候的脉动不相一致,此起彼伏。


⑷三部九候脉诊的作用和意义:
①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②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③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写之,其病立已。(《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④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按:在《素问》全元起古本中,“三部九侯论”位于开篇第一章,名之为“决生死”,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待续
2008年5月8日于上海

2.三部九候的具体诊断应用:
⑴诊断五脏病脉:
①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喝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行)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②心脉满大,痫瘛筋挛;肝脉小急,痫瘛筋挛;肝脉骛,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已。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惊。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濇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胃脉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③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口介),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疒峻-山)矣。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愦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疒贵)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蛸腹热。涩甚为肠(疒贵);微涩为内(疒贵),多下脓血。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以下至小腹(月垂)(月垂)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疒贵);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按:关于上述三条中五脏脉的具体诊脉位置,有的医家认为应该在寸口,有的医家认为属于三部九候论中 “五脏”脉诊的位置。考内经中寸口脉还没有分“寸关尺”三部,五脏也没有分属于“寸关尺”, 在寸口脉诊中诊断五脏还仅仅靠脉象分类,而不是部位划分,如“弦为肝脉”“勾为心脉”“毛为肺脉”等等。但此篇中的,“肝脉,心脉,肺脉……”显然不属于此种按脉象划分的方法,因为在脉象上再分脉象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比如:篇中“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 段中所论述的“搏坚而长……耎而散”等脉象 就是不可能由“弦为肝脉”的“弦脉”中来划分,弦脉中是不可能再出现耎而散等脉象的。 因此此篇中的五脏脉的具体诊脉位置只能属于三部九候论中的 “五脏”脉诊的位置。即心脉在神门穴,肝脉在太冲穴,肾脉在太谿穴,肺脉在太渊穴,脾脉在冲阳穴。因此此篇中的脉诊理论仍然属于遍诊脉法范畴之内。

⑵诊断五脏之绝: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冲阳绝者,死不治。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太渊绝者,死不治。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太谿绝者,死不治。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太冲绝者,死不治。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神门绝者,死不治。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病本于脾。冲阳绝,死不治。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本于肺。尺泽绝,死不治。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病本于肾。太谿绝,死不治。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病本于肺。天府绝,死不治。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厥阴之复,……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
少阴之复,……甚则入肺,咳而鼻渊。天府绝,死不治。
太阴之复,……甚则入肾窍,写无度。太谿绝,死不治。
少阳之复,……甚则入肺,咳而血泄。尺泽绝,死不治。
阳明之复,……甚则入肝,惊骇筋挛。太冲绝,死不治。
太阳之复,……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神门绝,死不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按:上述条文中诊断五脏之绝仍然是按照三部九候论中的诊五脏的具体方法,即“神门”穴脉动诊断心经病变;“太冲”穴脉动诊断肝经病变;“太谿”穴脉动诊断肾经病变;“冲阳”穴脉动诊断脾胃经脉病变;“尺泽”穴脉动诊断肺经病变;当这些脉诊部位诊察不到脉动,或者不应出现脉动的部位(神门穴)反而脉大动,这就说明相对应的脏腑经气已绝,主死不治。

待续
2008年6月5日于上海

3.三部九候脉诊后的相应治疗方法:
①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写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②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③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④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按:三部九候脉诊后所采用的具体治疗方式与标本脉法一致,都是根据具体经脉脉象的虚实,采用或针或灸或刺络放血,以补虚泻实。所以二者当有共同的理论传承体系。

(三)三部九候脉诊法在《伤寒杂病论》与《 脉经》中的具体应用:
《伤寒杂病论》在完成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散失不全,后几经删削整理传抄,已面目全非。但从现存文献考《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全篇,张仲景所采用的脉诊法仍然是与《内经》一脉相承的,除了应用寸口脉法,还有大量三部九候脉法应用。考《脉经》中所有关于遍诊脉法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关于五脏脉,是摘录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等篇,剩下的部分则直接来源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现将散在上述三书中关于“三部九候遍诊脉法”的全部内容除去重复整理如下:

1.趺阳脉:
趺阳脉在三部九候脉法中的脉诊部位相当于下部人的“冲阳穴”,主候脾胃之气。而脾胃为后天之本,三部书的脉诊应用中有大量条文论述了趺阳脉,这反映了此脉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体现了张仲景对“保胃气,存津液”的重视。在三部书中记载的趺阳脉脉象有:迟数浮沉缓弦微大伏滑虚实,共十二种。

⑴趺阳脉正常脉象:
趺阳脉迟而缓[14],胃气如经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趺阳脉浮缓[15],胃气如经。(《脉经•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
按:“胃气如经”的“经”字意为正常。对于趺阳脉正常脉象,伤寒论与脉经中的记载并不一致,一个是“迟缓”一个是“浮缓”,何者为是,存疑待考。

⑵趺阳脉虚与实:
趺阳脉虚,则遗溺;实则矢气。(《脉经•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趺阳脉虚,胃气则虚。(《脉经•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妇人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四、五日,趺阳脉微实,再倍其人发热,日晡所烦躁者,不能食,谵语,利之则愈,宜承气汤。以热在里,结在膀胱也。(《脉经•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

⑶脉不出: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按:脉不出,当为脾胃之气虚衰。脾主肌肉,所以表现为身冷肤硬。

⑷涩脉:
趺阳脉涩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脉经•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趺阳脉浮而涩……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趺阳脉浮而涩[16],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六》)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胃气微,涩即脾气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为脾家失度。(《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气满,涩则有寒,喜噫吞酸。其气而下,少腹则寒。(《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趺阳脉微而涩,微则下利,涩则吐逆,谷不得入也。(《脉经•平呕吐哕下痢脉证第十四》)
趺阳脉微而涩,微即无胃气,涩即伤脾,寒在于膈,而反下之,寒积不消,胃微脾伤,谷气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虚下实,谷气不通,为秘塞之病。(《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趺阳脉微而涩,微则胃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苦胃热,涩则失液。(《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脾约者,其人大便坚,小便利而反不渴。(《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按:总结以上各条,涩脉的诊断意义主要有两点:①主脾胃虚寒,出现呕吐,下利,水谷不化,饮食不入等症。②主失液。小便数,则津亏液少,脉道不充,出现涩脉。

⑸数脉: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目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谷而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则为消渴。(《脉经•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按:总结以上各条,数脉的诊断意义为: 脾胃有热。

⑹浮脉: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辨脉法•第一》)
趺阳脉浮者,胃气虚也。趺阳脉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烦圊,必日再行。(《脉经•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趺阳脉浮,少阳脉紧,心下必悸。何以言之?寒水相搏,二气相争,是以悸。(《脉经•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趺阳脉浮者,胃气虚,寒气在上,暖气在下,三气并争,但出不入,其人即呕而不得食恐怖而死,宽缓即瘥。(《脉经•平呕吐哕下痢脉证第十四》)
趺阳脉浮而涩……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六》)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胃气微,涩即脾气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为脾家失度。(《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趺阳脉粗粗而浮者,其病难治。趺阳脉浮迟者,故久病。(《脉经•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目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趺阳脉浮而迟,浮则为风虚,迟则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脉沉弦者,大乌头汤主之。(《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脾约者,其人大便坚,小便利而反不渴。(《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气满,涩则有寒,喜噫吞酸。其气而下,少腹则寒。(《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按:总结以上各条,浮脉的诊断意义为:①主胃气虚。②主胃气强,腹满。③主卫气虚病在表。 第①与第②所主不同,是虚是强当结合所间夹的脉象来具体判断。

⑺滑脉: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即胃气实,紧即脾气伤,得食而不消者,此脾不治也,能食而腹不满,此为胃气有馀,腹满而不能食,心下如饥,此为胃气不行,心气虚也,得食而满者,此为脾气不治。(《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按:总结以上两条,滑脉的诊断意义为:胃气实。

⑻大脉: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按:总结以上两条,大脉的诊断意义为:阳明胃经气盛。

⑼沉脉: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按:沉脉的诊断意义为:胃气实。

⑽微脉: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微而浮,浮则胃气虚,微则不能食,此恐惧之脉,忧迫所作也。(《脉经•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趺阳脉微而弱,春以胃气为本。吐利者为可,不者,此为有水气,其腹必满,小便则难。脉有阴阳,趺阳、少阴脉皆微,其人不吐下,必亡血。男子盛大,其脉手阳微,趺阳亦微,独少阴浮大,必便血而失精。设言淋者,当小便不利。(《脉经•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趺阳脉微而弦,微则无胃气,弦则不得息。(《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趺阳脉微而涩,微则下利,涩则吐逆,谷不得入也。(《脉经•平呕吐哕下痢脉证第十四》)
趺阳脉微而涩,微则胃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苦胃热,涩则失液。(《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趺阳脉微而涩,微即无胃气,涩即伤脾,寒在于膈,而反下之,寒积不消,胃微脾伤,谷气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虚下实,谷气不通,为秘塞之病。(《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按:总结以上诸条,微脉的诊断意义为:胃气虚衰。

⑾紧脉: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趺阳脉紧而浮,紧则为痛,浮则为虚,虚则肠鸣,紧则坚满。(《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寸口脉数,趺阳脉紧,寒热相搏,故振寒而咳……此为肺痈。(《脉经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
按:总结以上诸条,紧脉的诊断意义为:脾胃寒。

⑿缓脉: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趺阳脉缓而迟,胃气反强。(《脉经•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趺阳脉缓而迟,缓则为寒,迟则为虚,虚寒相搏,则欲食温,假令食冷,则咽痛。(《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按:上三条缓脉的诊断意义截然相反,何者为是,存疑待考,但从缓脉主胃气如经分析,缓脉当主胃气强。

⒀迟脉:
趺阳脉浮而迟,浮则为风虚,迟则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脉沉弦者,大乌头汤主之。(《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缓而迟,缓则为寒,迟则为虚,虚寒相搏,则欲食温,假令食冷,则咽痛。(《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趺阳脉缓而迟,胃气反强。(《脉经•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按:总结以上诸条,迟脉的诊断意义:①脾胃虚寒②胃气强。 两者也相互矛盾,但从大多数条文判断迟脉当主虚寒。

⒁弦脉:
趺阳脉弦,必肠痔下血。(《脉经•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按:弦脉的诊断意义为:肠痔下血。

⒂伏脉:
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按:总结以上诸条,伏脉的诊断意义:脾胃虚衰

2.足少阴脉:
少阴脉在三部九候脉法中的脉诊部位相当于下部地的“太溪穴”,主候肾气。足少阴肾为先天之本,所以三部书中论述足少阴脉的条文,也相应的比较详细。而且条文中所论述的病症也大多属于泌尿及生殖系疾病,这也都与“肾主水,司前后二阴”的理论相吻合。

⑴少阴脉正常脉象:
少阴脉如经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按:此条文中的“如经”中的“经”字意为“正常”。 所以少阴脉正常脉象为:弦而浮(一作沉)。

⑵脉不出不至: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按:少阴脉不出,或不至的诊断意义:主肾气虚衰。

⑶紧脉: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师曰: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身体肿重。(《脉经•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师曰:寸口脉,卫气平调,荣气缓舒。阳施阴化,精盛有余,阴阳俱盛,故知双躯。今少阴微紧,血即浊凝,营养不周,胎则偏夭。(《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按:少阴脉紧的诊断意义:主寒。所以出现:血凝,腹痛,疝瘕等症状。

⑷沉脉: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师曰: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身体肿重。(《脉经•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少阴脉沉而滑,沉则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搏,血结胞门,其藏不泻,经络不通,名曰血分。(《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按:少阴脉沉的诊断意义:主里,主水。

⑸浮脉:
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少阴脉浮而动,浮为虚,动为痛,妇人则脱下。(《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按:少阴脉浮的诊断意义:①主风,病在表。②主虚,病亡血。

⑹微细脉:
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中寒,涩则血不来,此为居经,三月一来。(《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少阴脉微,微则伤精,阴气寒冷,少阴不足。(《脉经•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今少阴微紧,血即浊凝,营养不周,胎则偏夭。(《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少阴脉弱而微,微则少血,弱则生风,微弱相搏,阴中恶寒,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师曰:胃气下泄,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按:少阴脉微细的诊断意义:肾气虚,精伤,血少。

⑺弱脉: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少阴脉弱而微,微则少血,弱则生风,微弱相搏,阴中恶寒,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师曰:胃气下泄,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按:少阴脉弱的诊断意义:肾虚,血少,生风。

⑻滑数脉:
少阴脉沉而滑,沉则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搏,血结胞门,其藏不泻,经络不通,名曰血分。(《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脉经•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则生疮。少阴脉数则气淋,阴中生疮。(《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按:少阴脉滑数的诊断意义:主实,主热。

⑼弦脉:
少阴脉弦者,白肠必挺核。《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378
按:少阴脉弦的诊断意义:主“白肠挺核”,既是现代医学中的子宫脱垂。

3.手少阴脉:
手少阴脉在三部九候脉法中的脉诊部位相当于中部地的“神门穴”,主候心气。手少阴脉在此三部书中论述的比较少。

⑴用于喉痹的治疗:
伤寒,喉痹,刺手少阴。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针入三分,补之。(《脉经•病可刺证第十三》)
按:此条明确指出了手少阴心经的诊脉位置:“小指后动脉”。而治疗也是直接在诊脉处的穴位进行针灸。

⑵诊断妊娠和临产:
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脉经•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
妇人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但离经者,不病也。又法妇人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则生也。(《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
按:关于此条文中的“离经”的具体含义,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解释。考道教医学[5]中手少阴脉又称为“离经脉”,诊断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诊断临产:如两手中指的气(热)与脉(动)由本节逐渐向上发展,待达于指尖,则宫口开大已至少三寸,胎儿将立刻娩出。

4.人迎脉:
人迎脉属于标本脉法中足阳明胃经的“标脉”,位置在咽喉两侧的“人迎穴”附近。
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脉经•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按:“颈脉动”是指人迎脉跳动剧烈,主水。现代临床常见于右心衰水肿病人。

5. 少阳脉:
少阳脉在上述三部书中仅有两处条文论述,而且相关内容也比较简略。
⑴少阳微紧,微为血虚,紧为微寒,此为鼠乳,其病属肺。(《脉经•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按:此条文前半部分论述少阳脉诊断鼠乳,后又说病机属肺手太阴经,前后不连贯统一,存疑待考。

⑵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按:此条文通过少阳脉与少阴脉异常脉象共同诊断小便不利与经水不通。

三、讨论: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促使西医诊断学达到了分子生物水平。近代西方医学对于中医脉诊的评价自不待言,就连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建立起“汉方医学”的日本医家亦觉得中医脉诊过于虚幻、难于把握,大多将其屏弃不用,因此从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近世医家,临床诊断实际使用的乃是一种叫作“腹诊”的查病方法。

从《难经》和《脉经》开始,“独取寸口”脉法,开始占据中医脉诊学的主导地位,但是五脏六腑配属两手“寸关尺”三部的理论,并不是从临床到理论的总结,而是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推演,例如,两手寸口脉的前部之所以主候心、肺,是因为这两个脏器位于人体的最上部;中间的左右关脉分候肝、脾,是由于这两个脏器位居人体的中部;而寸口脉最后面的尺脉,对应的乃是人体最下面的脏器:左右两肾。

另外,各种脉象所对应的疾病,基本上也是类比而来。如“浮脉”(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阳,主病在表;“沉脉”(如石投水,必得其底)为阴,主病在里,等等。另外《脉经》将《内经》中的“三部九候”、“人迎寸口”改头换面,嫁接到“独取寸口”脉诊理论中,“寸关尺”成了“三部九候”,左手成了“人迎”,右手成了“寸口”。这些理论的改造因为不是从临床实践总结而来,所以其必然也没办法很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挖掘整理了已经失传的“古遍诊脉法”的详细内容,恢复了中医脉诊学的本源面貌,当然这些内容还都是理论上的整理,其所有内容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与更深入的临床检验。



全文后记:观现今中医,指鹿为马,不思经典;老鼠细胞,美曰科研;临床发展,举步维艰;临文涕泣,不知所云。。。。。。

王忠鑫  2009 12 24  傍晚 于上海。全文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2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文章:

遍诊脉法失传的部分原因


作者:司银楚


对脉诊“独取寸口”,廖平则认为的:“内经针法,于足厥阴肝经云:男子取五里,女子取足太冲,考男女穴法皆同,无别取之必要,经之所以男女异穴而取者,以期门穴必卧而取之,其穴又近毛际,故避而取于足之大趾,久之,妇女足趾也不可取,俗医乃沿古经异穴之法,取之于手,形之便利,又推于男子,至喉颈之人迎亦缩于两寸,人迎虽不如太冲、期门之窒碍,以手扪妇女喉颈,亦属不便,数十百年,天下便之,而后难经盛行,故欲行古法,必须女医。”

      
《脉学辑要》中指出:“脉法缩三部于两寸,与女子缠足也有很大的关系,读小学载一旗妇,不肯让医持手诊脉,宁病而死。”由此可见,脉诊最终独取寸口,还同中国传统道德观有密切的关系。按照中国传统道德观,男女授受不亲。诊手腕寸口动脉尚如此为难,那么,要医者照《内经》中所说的那样切摸足背、触循脖颈,遍诊周身,行三部九候之法,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独取寸口”虽“便利合用”也是不得以而为之。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过去限制遍诊等方法的诸多传统文化方面的桎梏也逐渐消退,加之以现代影像学的长足进展,使多点多部位信息学上的取脉研究成为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发表于 2008-12-24 2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极有创见的文章!
我确实对中医脉诊不熟,只会简单的判别轻重缓急,而且我对绝大部分的医案中的脉象说明也没看,我感觉那确实是比较虚的,换个人来听脉可能就觉得不一样。这篇文章能解释大部分我不能理解的脉诊问题,它告诉大家,脉象本来就是几种简单的东西,完全不必把它想得太复杂,反而是如何取脉诊点才是更重要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广大中医人的重视,看看能不能把脉诊也整理成科学实在的技术而不是泛泛虚虚难以确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2-24 23: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诊桡动脉与其它动脉分诊的原理同,只是更方便,相对精确度稍差.古人以脉为大法,日日熟用,指感原胜近人,则单凭桡脉并不能限制他反推3部九候脉.所以有手太阴的3部九候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08-12-26 20: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昌三部九侯遍诊法,是有根源的,此即《内经》脉法;独取寸口则是《难经》脉法,也有的学者称为扁鹊脉法。应当了解中医在古代决非一门一派。观楼主对独取寸口颇有微词,主要是把分侯脏腑理解成了分配脏腑。此一字之差,相去千里。此义周楣声先生曾论及,可参考。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08-12-26 2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针和耳针的疗效不容否认,也能从全息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独取寸口就不能用全息解释呢?古人言:“大敦能治七般疝,不得师传隔万山”。脉诊也是这样的,只不多若心中认定脉诊(独取寸口)不可凭,既便遇到明师也会错过的。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650

积分

25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0
发表于 2008-12-26 22: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唯有经典,千古流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230

积分

447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30
发表于 2008-12-27 10: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人又举起了古脉法的大旗。沙丘沙先生说得又于,中医是派别的,而往往这一点不为学者所知,误导误引后学。像一部黄帝内经·素问,本就是经过编辑后的各学派汇总集,而很少有人提及,所以碰到书中不一致的地方,就无从置喙了。学精一家,旁通众家,我想这个才是目前能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积分

32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4
发表于 2016-7-2 09:54:26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宏篇巨制,感谢楼主分享,记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16:39 , Processed in 0.33532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