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楼主: 今再来

[经方求索] 一个职业股民的中医杂侃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12-1-20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笑后流泪!
这是中医吗?是中国中医吗?是医生吗?是人吗?
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好。
   

谢谢先生!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9: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也没有要贬低张建明医师,他早期是在呼吸科这块起家的,确实看好了很多重病。自己开诊所十几年了,平时也经常会在上海主流报刊上写写文章,蛮懂得营销自己。当年从嘉定中医院跳槽出来,什么原因我不清楚,猜想他的大方模式或许是其中一个因素。
十年前在龙华医院看程焕章医师,他就跟我讲现在开方不简单,像你们这种普通的医保患者,限于额度每付药最多是15元多了就不行,方子稍微大一点有些药就只能不用了。那时候我就在想,中医这样搞哪能行,被这个医保限额捆绑住,该用的药用不上,疗效还能保证吗?
所以,我经常会想私人诊所或许是中医的最佳归宿,技术高的收高诊金,不管是小方还是大方,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看看我05年的那副药才一百多,换到去年这副药至少得两三百元。
关于药价我有过研究,也搜集过几家饮片厂的出厂报价,大体上中药房的零售价是出厂价的一倍。也就是说像这样4付药是一千多,以一天80个病人来算,光是药费的毛利就是好几万;在张建明那里挂号需要提前很久,提前三个月挂的是普通号150元,挂500元特需的可缩短至20天,每天前60名是150元挂号费,后20个是500元,诊金一天就是接近2万。
在当前的中医界,论收入来讲已属骨灰级高手,我看和前文提到的陈存仁之辈是有过之而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过年了,股市将休市一段时间,我也有更多时间看伤寒书。最近把资料做了一个整理,释义、六经、方证、类药、类方、医案、汉方,都分门归类。
类证一直在构思到底怎么弄,明代宋云公编过“伤寒类证”分五十门,以一证为主,下列旁证,思路可以参考。但基本上会参照汉方的路子,走西医科目分类。这块要能整合好,玩方证自是了如指掌。
伤寒论正统的称之为医经,但像我这样草根的先把它理解为菜谱,菜式花样再多,厨房里的食材也是有限的,看看一个桂枝和柴胡能翻出多少花样来。
所以,老周讲中医便是炒什锦,就看你怎么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3: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两条序文看名医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吴鞠通 “温病条辨” 自序
   夫立德立功立言,圣贤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任?缘瑭十九岁时(1776年),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因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
19岁时因为父亲的死给他刺激很大,于是开始学习中医。
越四载(1780年),犹子巧官病温。初起喉痹,外科吹以冰硼散,喉遂闭,又遍延诸时医治之,大抵不越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外,其于温病治法,茫乎未之闻也,后至发黄而死。瑭以初学,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证,亦未得其要领。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后世学人,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学了四年医书,但对于侄儿的死还是束手无策。
又越三载(1783年),来游京师,检校《四库全书》,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其何以传信于来兹!瑭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
又过了三年接触到吴又可的学说,于是一边接触病患,一边又系统的学习,这期间还不敢开始治病。
癸丑岁(1793年),都下温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因有志采辑历代名贤着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曰《温病条辨》,然未敢轻易落笔。
直到十年以后才开始动手治疗病患,此时尽管已经有了写书的想法但依然不敢轻易落笔。
又历六年,至于戊午(1798年),吾乡汪瑟庵先生促瑭曰∶来岁己未湿土正化,二气中温厉大行,子盍速成是书,或者有益于民生乎!瑭愧不敏,未敢自信,恐以救人之心,获欺人之罪,转相仿效,至于无穷,罪何自赎哉!然是书不出,其得失终未可见,因不揣固陋,黾勉成章,就正海内名贤,指其疵谬,历为驳正,将万世赖之无穷期也。
淮阴 吴瑭自序
直到6年之后才把这部书写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4: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原序
予自髫年即喜读张隐庵《伤寒论注》,先君子见而慰之,以为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
自幼年起就喜欢读伤寒书
年十六,会先君子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16岁时重病的父亲被时医治得差点死去,被赵云泉先生投以附子理中汤治愈,由此初识伤寒方的威力。
厥后予治举子业,辍而弗理。光绪中,赴试金陵,途中卧病,偕行者略知医方,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除,抵金陵,病益殆。适先表伯陈葆厚先生来同寓,诊予脉曰:病当速愈,但累经发汗,津液已耗。因向药肆中购荷叶露花大瓶,及哀家梨十余枚,曰:渴即饮之,饥即啖之!予从其言,半日而尽。抵暮,携药及煎粥之器及米炭来,予睡方醒,闻药香,葆伯令待者进一瓯,自觉满身沾渍,中夜,衣被俱湿,葆伯为予易衣被,问其方,则曰:桂枝白虎汤也。予至是,全体舒畅,呼粥尽二碗,安眠达旦,非复病夫之故态矣。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摄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
25岁赴南京应考途中得了暑湿,又是姻丈的桂枝白虎汤救了自己。至此更加相信仲景方了,但碍于父命未全力投入。
自甲辰礼闱后,诏罢科举,家君子亦于是年弃养,然后流览《伤寒》《金匮》全文,予年已三十有八矣。
1904年昭罢科举之后才潜心研究仲景学说此时已年以38岁。
嗣是以来,慨然兴救世之志,然其端实起于家庭: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用皂夹丸,则自母氏病但坐不眠,时吐浊痰始;用十枣汤,则自母氏病痰饮始;用甘草粉蜜汤,则自家婢病蛔厥始;用大黄牡丹汤,则自若华母潘氏病肠痈始。莫不随时取效,其应如响。然则,仲景之书,岂金元四家所能窥见万一哉!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也。
辛亥年之后开始业医。
予年过五十,始来上海,其间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顾性疏懒,耽吟咏,于活人方治,境过情迁,略不措意,故存稿绝少,即偶焉录存,复为从游者携去。甲戌年,姜生佐景来,掇拾方案,左以解说,名之曰《经方实验录》,数载之中,哀然成集,行将刊布问世,丐序于予,予笑谓姜生曰:此书一出,其于予《伤寒金匮发微》有光矣!爰本平素趋重经方颠末,拉杂书之。
丙子立秋后二日,江阴曹家达序于上海寓斋
1919年50岁了,到上海开设诊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2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这两个例子,主要是想给自己一些启发。
吴鞠通尽管在医学史上被定义为温病家,但我认为骨子里还是一名伤寒高手。曹颖甫就更不用说了,近代杰出的经方家。
他们两位有个特点,都是自学成才。看吴瑭的自序,19岁开始自学医书,学了4年但对于侄儿的死毫无办法,三年后到了京城,接触到吴又可的学说。从那时起才大致把方向弄清楚,之后的整整十年一直在书堆里打转,并没有开始临床。但十年之后一鸣惊人,又六年完成“温病条辨”一书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
同样曹颖甫幼年即喜伤寒书,16岁时因为父亲的一场大病,见识到了伤寒方的威力。25岁时由于切身体会,对仲景更加的坚定。但直到38岁科举正式落幕才正式开始经方研究,此后也是先从家庭开始慢慢的走上了职业医师的道路,直到50岁落户上海滩方始扬名立万。
从他们两位身上,我总结了三点
1,靠自学也能成为名医
2,从理论基础到系统完善需要漫长的周期
3,这个过程不一定需要过早的临床
中国股市已经走过20年历程,如果将20年股龄的股市中人,换算成具有20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我认为基本是符合的。早盘9点半开市到下午3点收盘,只要你经常在盘中操作,不就在临床实践吗? 一般理解中医师是越老越吃香,我自己就从来没有喝过四十岁以下中医师开过的药方。虽然每次看病都是找老中医,但实际上治愈率很低。有不少人翻来覆去就这么几招,到后来不行就是不行。炒股者是否也是股龄越久本事越大呢?答案自然也是否定。其中的缘由不想再过多阐述,之前都已讲过。
由此得出的结论,股市和中医,靠临床实践并不能带来实质的提高。系统的构建需要扎实的基础及整合,这一块做不好便成不了良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8

积分

22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8
QQ
发表于 2012-1-22 21: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2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慈溪的酒店里,边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主持人歌会”边读黄煌老师的“医案助读”感觉很好。
哇,倪琳唱功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12-1-26 2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个奇妙的帖子,楼主也是个奇妙的人,勇于尝试自己试药实在难得!
至于股票,不要太自信自己的操作系统,人生的认识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的,关键要看你是处在这个螺旋的第几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20: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柯韵伯曾讲: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因此,我认为不管学经历如何,只要对伤寒论有兴趣都可以学;古文好不好也没关系,基本上和我们炒股的专用词汇差不多,开始都看不懂,慢慢熟悉了就能明白啥意思。
在经方论坛开这个帖子,主要是我个人的学习贴,想到什么说什么,专业人士或许会认为有点无聊,不过我自己觉得只要真实就好,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昨天把“医案助读”初步翻了一遍,坦率的讲这本1988年出版的书,我看不出黄老师和目前经方家的身份有太多关联,里面提到最多的是叶天士和柳选四家医案,其中对于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颇有美誉。
这里我再来谈谈秦伯未,上文讲到他在二十年代创办了一家中医书局,这部“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是他在自家书局里出版的第一本书。此书的抬头有点吓人,拿现在的话来讲似乎搞的很大,实际里面的医家除了本家孟河流派外,都是江浙沪的,经方家一个都没有,其中尤在泾只是个书本派,实践中几乎不用经方。吴人怕重剂,这种轻灵机巧的医案风格当然受世人欢迎。而且比较搞笑的是从1928年到1934年短短的六年里竟然出了11本书,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医师能有这样的成就,除了才华横溢之外也确实有点商业头脑。这些书与其说是填补空白,还不如说是为自己书局编一点畅销书,现在当当网上部分重版书也卖的很火。
1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上海:中医书局,1928.   
2 秦伯未.百病通论.上海:中医书局,1929.   
3 秦伯未.内经类证.上海:中医书局,1929.   
4 秦伯未.药性提要.上海:中医书局,1930.   
5 秦伯未.诊断大纲.上海:中医书局,1930.   
6 秦伯未.实用中医学.上海:中医书局,1930.   
7 秦伯未.痨病指南.上海:中医书局,1930.   
8 秦伯未.国医小史.上海:中医书局,1930.   
9 秦伯未.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上海:中医书局,1932.   
10 秦伯未.秦氏内经学.上海:中医书局,1934.   
11 秦伯未.医林初集.上海:中医书局,1934.
这里可以看出,除了自诩的秦内经之外,他更像是一名杂家。旧时对于名中医的认定,除了师承以及诊疗技术之外,社会影响力也很重要。陈存仁和秦伯未等人靠着编报写书,年级轻轻便炙手可热业务好的不得了,而且接触的都是上层名流vip客户。秦到后来业务多的无暇打理干脆把诊所扔给徒弟们,天天晚上拥着一帮女徒弟去笙歌艳舞、酒醉神迷。
我讲秦伯未实际还是想提醒自己,才华不怎么样的,便老老实实的专门研究一个系统。在股市中有一套操作系统可以保证你不会蒙着眼睛瞎闯,有相对严格的止损以及买入条件,不符合操作系统的股票坚决不碰。
我父亲曾经跟我说过,老周医生内外妇幼都看,但惟独癌症患者不看,哪怕是再好的朋友求上门来,也是坚持原则,他这种原则性会不会也是一种系统呢?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经方医师,假如对某个病患绞尽脑汁还是没把握,干脆跟病人明讲,我是研究伤寒论的,你这个病只能试试看,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把挂号费退了,而不仅仅是弄个套方来凑凑数。
既然操作系统是伤寒论,系统完善需要过程,一时开不出方子很正常,但并不代表伤寒论不能解决这个病,或许其他经方高手的医案里就有解决办法,这一点要有自信。
问题是治病和炒股不同,炒股凡事我没把握的统统可以拒绝掉,但医生不能这么做。所以,现在临床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都是拿病人在凑凑数,不要说一般医师,好多所谓名医都是这么干!
秦伯未去世前有一大遗憾,说金元四家有宝藏,可惜还没来得及挖掘出来。其实在我看来挖掘出来又怎样,无非是多几个技术指标,好用不好用还不一定。美国道琼斯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发明过数千个技术指标,可真正被人熟用的也不过就是macd、kdj、rsi等寥寥几个。
金元四家距今数百年,吴鞠通将近两百年,和伤寒论数千年的经验比起来,经方系统的成熟性是无容置疑的。牢牢守住伤寒论才是真,秦伯未的书不必碰,碰了只会徒增烦恼,思想越单纯水平就提高的越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春节本想回江阴老家看看,顺便到市里去参观下曹颖甫故居,可惜儿子喜欢游山玩水,所以只能去了浙江。“经方实验录”买了有一段时间了,惭愧的很,到现在只读了一篇自序。其实不是自己不想读,只叹基础太薄,待过段时间再说吧。
曹颖甫号称擅古文、工诗词,他这篇自序写的很漂亮,一看就是归有光的调子。我平时读古文喜欢带桐城味的,尤其喜欢戴名世和归有光。所以今天在网上想找找他别的文章,可惜的是连一篇也找不到。下面贴上两幅手迹,也算聊胜于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6: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姜佐景“曹颖甫先生小传”
先生,江阴人,名家达,字颖甫,别号拙巢老人。擅文学,工诗词,各种著作颇多。其已出版者,有《汉乐府评注》、《诸子精华录》、《梅花诗集》各若干卷。然先生笃好医学,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两书,有违平生精心绝诣之作,足以长流天地间,而千古不朽者也。
方先生十二龄时,读张隐庵注《伤寒论》,觉其文字奥衍,悠然神往,越年,沿袭“阳明”一篇。适邻有老妪,卧病缠绵,更医者屡,久不得效。先生试诊之,脉实,大便多日未行,腹胀而拒按。曰:此大承起汤证也。斗胆投之,功如桴鼓。乃叹曰:仲景之方,若是其神哉。
越二年,先生之尊人病下利,势几殆矣。延老医赵云泉先生,投四逆理中辈起之。
后十一年,先生赴南京应秋试,病寒热濒于危。幸遇姻丈陈葆厚先生,用白虎加桂枝汤获庆更生。
自是先生于仲景书识解益深,信仰益坚,而寝馈不释卷矣。
嗣丁甘仁先生创中医专门学校于沪上,又广设施诊给药之善堂于城内外。乃聘先生主教务,兼主同仁辅元堂医务。一时四方学子负笈来归者,济济如也。而贫病者皆庆幸歌颂。岁月不居,时先生年近六十矣。课余诊暇,二老乃互研医学之奥旨,阐扬历圣之功绩,而技以益精。
其时从先生游者,多能以经方大剂起沉疴,愈废疾,时人有曹派之目,章氏次公则其尤著者也。自丁翁作古,先生处眷念故人,郁郁寡欢,乃专志闭户著书,讲经授徒。或以诗请益,或以医求教,先后出先生门下者,毋虑数百人,今皆为超群拔俗之士。
夫悬壶海上,岂易事哉?以海上之人好浮夸而无定识,畏瞑眩而喜谈药。见有医者焉,居高堂华屋,御轻裘汽车,声价之高,非质不允命驾;执业之繁,虽昏不临病家。众曰:此名医也,群聚而归之,不遑计其诊费之昂焉。及名医至,则曰:我虚,不胜攻,请用补。名医不获已,疏淡药以与之,众誉为稳妥,而病之迁移转变不知也。若先生则俭朴自安,恬淡自守,急人之急,忧人之忧。有来乞诊者,不为风雪阻。及临诊,则曰:此易耳,一剂而愈之。而其人以为病本轻,初可勿药矣。于是先生之道不盛行,不第是也。海上之人好尤人。及病之不起,乃延谙律法者讼医于官,官转询医会。医会曰:此药不能伤生,伤其生者病也,于是医无罪。呜呼!以乃仁人之术,原具割股之心。设天不延其人之寿,医复有何力以胜天耶?与其求胜天以受谤,毋宁但顺天以保身。卒也时尚所趋,淡药风行。伊谁之过,吾不暇细辨,吾但知先生则不肯随俗俯仰也。
盖先生之临险证也,明知其难治,犹必殚精竭虑,为之立方而后安。曰:毋有方而不用,宁不效而受谤。又曰:必求其生而不可得,则死者与我皆无遗憾也。
卒也赖以生则多,而出怨谤者鲜。然而先生之道不盛行也如故,抑亦奇矣!倘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者耶?昔柯氏韵伯在世之日,绝无籍籍大名。后人读《来苏集》一书,方知其为仲圣功臣。今贤章太炎在日,且欲搜集其遗著,以传来兹。然则当日之卑论侪俗者,何损柯氏毫末哉?故吾于先生亦云。
今岁丙子,适值先生七佚诞辰。诸弟子假广益中医院,为先生称觞。王氏一亭致贺联云:“广恻隐心仁者寿,有布施德福无疆。”信乎哉!先生哲嗣湘人,能传衣钵,女公子昭华、若华,均深精医理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6: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佐景在文中写到:“及名医至,则曰:我虚,不胜攻,请用补。名医不获已,疏淡药以与之,众誉为稳妥,而病之迁移转变不知也。若先生则俭朴自安,恬淡自守,急人之急,忧人之忧。有来乞诊者,不为风雪阻。及临诊,则曰:此易耳,一剂而愈之。而其人以为病本轻,初可勿药矣。于是先生之道不盛行,不第是也。海上之人好尤人。及病之不起,乃延谙律法者讼医于官,官转询医会。医会曰:此药不能伤生,伤其生者病也,于是医无罪”。
在当时,无论是医界,还是病人,大多认为南方人体虚,宜补不宜泄。名医也就用轻淡之药给他,很长时间才有效果。如果用经方,一两个方子就痊愈了,对方会觉得自己的病很轻,也不把医生当回事。用轻淡的方子,也是医生避祸之术,如果病人病情恶化,把方子拿出来共议,大家一看都是轻淡的药材,就会说这不是方子的问题。如果用经方,出了问题,就很严重了。
当年一病患用恽铁樵的伤寒方服药致死,后来闹的很大,害的他三年都不敢开诊营业。所以,像陆渊雷、恽铁樵、曹颖甫这些伤寒家业务都很清淡。
以丁甘仁、秦伯未为代表的,能照顾到整个社会的感受,能贴合市场的需求,因此生意兴隆。
曹颖甫先生用“实验”两个字,本身就说明经方的路不好走,但甘愿执着,愿意承担风险,他这种坚守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5: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丈人和丈母娘老吵架,昨天又吵了。一大早丈人跑我家里,说要清净清净。还没等坐稳就说这两天感冒了, 我一听感冒便头皮发麻,自己的病还没好,别到时又染上啊,呵呵。
边说边嚷着要喝水,这几天不知怎么搞的,嘴巴干的要命,不喝水难受。我让他说说身体状况,头痛、无汗、无热、口渴、微咳、鼻塞稍有鼻涕、肩背僵直、恶寒、晚上睡觉背心寒冷。近来一直口渴,水喝的一多,晚上得跑好几趟厕所,一来二去感冒了。他前几年动过两次膀胱手术,这两年还不错,没复发。
今天注意到他的舌苔和以前不一样,之前苔白厚厚的一层,在华东医院吃过两年中药,舌苔纹丝不动。今天一看,苔浅了有裂痕略有些发黄,估计和他的口干舌燥有关。
听下来第一反应是麻黄汤证,至于口干舌燥等解表之后再用人参白虎汤。
麻黄30 桂枝20 杏仁20 甘草15,加水1500ml,煮取500ml
中午边给他做饭边煎药,煮了一个小时,想想有点不对头,丈人有高血压,这个剂量会不会太大啊!赶紧加了500ml开水,再煮半小时倒药。
吃完午饭,开车送他回去,一边还关照睡前喝一碗,下午要不出汗,晚上继续喝。只要汗出来人感觉轻松了,便停药不要再喝了。
三点股市收工,今天手里的票跌了2%,还好仓位极轻。
因为丈母娘反对丈人在家煎药,埋怨家里弄得到处是中药味,把个药壶都扔了。所以这个人参白虎汤还得晚上煎好,明天一早送过去。大年初一外甥女感冒被我用掉仅有的一两石膏,家里没存货了,于是刚才去雷允上买了2两回来。
生石膏60 知母15 党参15 炙甘草6 粳米30
我今天想重点讲讲这个石膏,石膏分两种,一为生石膏二为煅石膏。生石膏味辛、甘,性寒,归胃、肺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生石膏经煅制后,主要用于收湿敛疮生肌等,为外用之品,一般不作内服。药典也明确指出:“内服用生石膏,外用多为煅石膏。”若将煅石膏代替生石膏应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疗效,甚至还会加重病情。经方里用石膏者共16方,皆用生品。
石膏我用错了两次,第一次在马鞍山蔡长福那里看病,加的石膏是一种巴掌大的1毫米厚的石膏板,回上海后每次煎药前都要将它捣碎后入药。第二次我在网上购买的1两石膏,10克一包装完全是粉状。
今天在雷允上我仔细比较了生石膏和煅石膏的外形,生石膏是一种比米粒略大的白色棒形结晶体,而煅石膏就是完全白色的粉剂。通过一对比恍然大悟,原来前面两次用的都是煅石膏(俗称熟石膏),完全没有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我倒也算了,外甥女的寒包火咳嗽,麻杏甘石汤下去没反应原来是这个道理。
所以,同样一个石膏,我们菜鸟弄错了尚可理解,但专业的经方医师都如此操作就很耐人寻味了。
再说个药,上次服过两剂“栀子豉汤”。开始两剂汤药香喷喷的,淡豆豉果然很香。后来药不够了去雷允上补了1两,买好后便感觉不对,卖相不好还有点臭,煎药时更是臭味熏天,非常勉强的喝了一剂。
今天读姜宗瑞医师的《经方杂谈》恰好有讲到“香豉”的辨别,考证过程我就不细说了在书的第136页,结论便是香豉即为臭豉,臭了药效才好,雷允上错怪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越发觉得学好经方首先要过药物关,随着中药价格大幅波动,中药饮片作假也愈演愈烈。不论什么药,只要一涨价,马上就有作假或掺假的,花样翻新,防不胜防。辨证施治、方证对应,最终还得落实到药上,平时搞经方实验,药都是自己采购,不像医院可由药房把关,所以不提高鉴别能力其他都是奢谈。
经方药物有两百个左右,常用的大概占三分之一,我把买过的饮片先作为研究的第一部分。
桂枝 人参 白芍 甘草 葛根 麻黄 杏仁 柴胡 黄芩 半夏 泽泻 白术 茯苓 细辛 生石膏 射干 款冬花 紫苑 五味子 麦冬 制附片 吴茱萸 天花粉 栀子 枳实 槟榔 茵陈 黄连 当归 牡蛎 龙骨 连翘 苏叶 牡丹皮 桃仁 芒硝 川穹 桔梗 旋复花 牛蒡子 芦根 滑石 防己 酸枣仁 淡豆豉 竹叶 生地黄 麻仁 瓜蒌子 薤白 川贝母 黄芪 苏梗 瓜蒌皮 知母 厚朴 干姜 通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讲半夏,在经方里用到半夏的共计42方,伤18方,金24方,这个药的广泛性可想而知了。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半夏饮片分两类:旱半夏和水半夏。
旱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多种病。也是国家药典唯一承认的半夏。产地主要在甘肃、四川、湖北、山西等地,其中以甘肃陇南西和的质量最好。
生半夏用的较少,炮制品分三种:法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
法半夏是以甘草和生石灰炮制而成,功能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姜半夏是以生姜和白巩炮制而成,功能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清半夏是以白巩溶液浸泡后干燥而成,功能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
以上可以看出这三个半夏制品侧重点各有不同。
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这几年半夏价格逐年上涨,2011年8月的产地收购价最高到了140元/公斤,饮片批发价大概在220-250元/公斤。
某些药厂为降低成本,以水半夏代替半夏使用,目前市场上大量充斥着来自广西的水半夏,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水半夏是鞭檐犁头尖的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喉炎,胃炎;外用于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蛇咬伤,外伤出血。二者功能主治相近,但水半夏易种植而价廉,饮片批发价大概在55元/公斤。
性状鉴别:
旱半夏: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呈类圆锥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黄色,并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细小根痕;顶端类圆形,有凸起的叶痕或茎痕,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无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内服只有一个燥湿化痰的功效,要是遇到梅核气或者呕吐之类的根本不管用,所以在配药时必须确认是否为真的半夏。
以下是和某个广州淘宝卖家的聊天记录

在广州只有一家医院采用昂贵的旱半夏,其他的统统是水半夏,所以患梅核气的朋友,到时不要怪医生处方不对哈[s:1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4: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草
当归四逆汤里的通草实为木通,《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无毒。而现在常用的关木通属马兜铃科,其所含马兜铃酸经研究证明可能引起人体肾脏损害,属“有毒”类中药,为了稳妥起见可以用鸡血藤替代。
但鸡血藤这里面花样就多了。药典讲是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切面是棕红色,上面分布着同心性椭圆形和偏心性半圆形环。
性苦、甘、温。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经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至于昆明鸡血藤,白花油麻藤,山鸡血藤.....非常多,鸡血藤的市场用量极大,这些盗版的功效都有,所以买不到正品的也能凑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6: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的药大都为价格低廉的树皮草根,造假的风险相对较低,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经方还是比较安全的。
白芍
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味微苦、酸。白芍关键不能被硫磺熏的太白,另外要买新货,否则含量会不及格。
葛根
粉葛和野葛两种,粉葛要有纤维,心血管病用野葛较好。
甘草
治咽痛的甘草汤和桔梗汤需要用到生甘草,其余都为炙甘草。
杏仁
分苦杏仁和甜杏仁。苦杏仁为药用,甜杏仁为食用。苦杏仁最好要买带壳的,光的苦杏仁子怕被提炼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6: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胡
柴胡分南北,但市场上非常乱,切成饮片后几乎没有可能分辨真假,只要不是买到大叶柴胡那样有毒的就算运气。
茯苓
切成丁状的茯苓,造假的方法是用滑石粉加乳胶制成坯状,然后切成丁,掺加在茯苓里面。掺假的较白,具粉性,用手捻之成粉末状,真品嚼之粘牙。芙蓉片捣碎比丁要好。
射干
射干如果不苦,可能是姜黄片搀进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7: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翻了一遍扶阳讲记,我看书如同扫盲,自感有盲区的都得扫一遍。
合上书以我的个人经验初步判断卢崇汉是被炒出来的。
全书从头到尾都是讲自己有多厉害,用了几十年的附子没出过事。很多病有了上文便没下文,再搜搜百度好像对其评价也不怎么样。
人怕出名猪怕壮,被别人炒出来的名医还是实事求是的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一天都在研究附子,看了不少资料。现在中医界对于附子的使用,分歧很大,有火神派那种动辄几十克上百克,也有像李汉卿那样用零点几克的,几乎没有一个标准。
孙其新教授有一篇写李可使用附子的经验非常详细,但我觉得也只是李可个人的经验,像我们这种初入门的最好还是从源头抓起,先搞明白张仲景是怎么用附子的。
经方里用到附子的共有34方,伤寒20,金匮14。其中生附子的用量从一枚到大一枚,炮附子从一枚到三枚,还有一枚半、一两、三两各一方。
现在大家研究附子都是以四川江油附子为对象,问题是张仲景有没有用过江油附子,传记写到张仲景出生在河南南阳,到过湖北襄阳,做过长沙太守,后来去了岭南,没有说曾经到过四川。
运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Ⅰ),除四川江油县等为附子的传统产区外,全国共有四川、陕西、贵州、湖南、湖北、甘肃、云南、广西、江西、安徽等10个省区的336个县市为附子适宜产区。其中四川江油中坝最早开始人工种植,始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清。
目前凉山、安县和陕西汉中各有1000亩左右,云南、山西和河北各有200亩左右。凉山、安县、汉中等地的附子都可以在夏至后的小暑、大暑甚至立秋时采挖,而江油中坝的附子必须在夏至左右数天采挖,否则就会烂掉。
从分布来看以上这些省区在汉代我相信都可以找到野生的附子,否则的话经方里不可能大范围的应用附子。
我现在最想弄明白的是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左右的附子是多大一枚,有人说一枚是15克,有的说25克,都没有一个依据。
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有部书叫《雷公炮炙论》,它里面有一段对附子的描述。
附子
雷公云∶凡使,先须细认,勿误用。有乌头、乌喙、天雄、侧子、木鳖子。乌头少有茎苗,长身乌黑,少有旁尖;乌喙皮上苍,有大豆许者孕八、九个周遭,底陷,黑如乌铁;天雄身全矮,无尖,周匝四面有附孕十一个,皮苍色,即是天雄;并得侧子,只是附子旁,有小颗附子如枣核者是;木鳖子只是诸喙、附、雄、乌、侧中毗者,号曰木鳖子,不入药中用,若服,令人丧目。若附子,底平、有九角、如铁色,一个个重一两,即是气全,堪用。屋下午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中一宿,至明取出,焙干用。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若阴制使,即生去尖皮底,了,薄切,用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然后漉出,于日中晒令干用。凡使,须阴制,去皮尖了,每十两,用生乌豆五两,东流水六升。
“个重一两,即是气全,堪用。”说明当时只要能挖到一两以上的附子就能入药,南北朝的一两不清楚是多少,鉴于离张仲景的年代只隔了两三百年,因此也定义为一两=15.6克。
《唐本草》:天雄、附子、乌头等,并以蜀道绵州、龙州出者佳。余处纵有造得者,力弱都不相似。江南来者,全不堪用。
这里就可以延伸出张仲景在河南、湖北一带用的附子,尽管都是野生的,但比起四川的还是差不少。药力差就得增加剂量,我个人推测一两四川的野生附子,其他地区至少要用一两半以上才能相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头附子(射罔)与砒霜、断肠草(钩吻)是古代天下3大至毒,相传关羽之箭毒即为射罔。说明附子毒性非同一般,盲目使用会发生中毒甚至死忙。所以现在都尽量用制附片,传一个用传统工艺加工的流程图。


附子必须炮制才能长期保存、方便使用,炮制流程的把握是关系附子质量的重要原因。生附子秉天地之全阳之气,是一团烈火,人体无法直接接受,故必须炮制,使其具有火性而又不至太过而伤及人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经历了炮(高温)制、童便制、盐制,到明末清初基本上固定下用胆巴水炮制。
胆巴为至阴之物,用其制至阳之物也合适不过。再者胆巴还有固形的作用,也就是说经过胆巴浸泡的附子再怎么蒸煮也不会散形,这样就利于下一个流程的制作。但问题也同样出来了,到底该用多少胆巴炮制?制附片成品残留多少胆巴成份才是合格的产品,这些作为制附片最重要的检测指标在“药典”中却没有任何规定。
于是在利益驱动及监管缺失之下,许多炮制者减少了胆巴浸泡后的附子漂洗次数(俗称退胆),因为漂洗会导致胆巴和附子成分的流失,也就减少了出成率,导致成本的增加。一般而言,按照漂洗三次计算,正规制附子的出成率为4.5:1,也就是说4.5公斤生附子产出1公斤制附子,但现在许多炮制者的出成率却为2.8:1,更有甚者,许多利欲熏心者,则千方百计增加制附子中胆巴的含量,因为胆巴的价格比生附子便宜多了,出成率达到1.8:1。这样炮制出来的附子不仅没有其应有的阳性,反而有其相反的阴性,用于处方配药效果不下降才怪,不出事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4: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油附子有个外号叫野种,为何这样说:原来江油的附子是外来户,每年药农都到江油附近的北川,青川,平武,三个地方去采种,北川种子结的附子个小,但药效强,青川的种子结的附子个大,药效要差一些,种子买回后再到江油种植,由于江油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江油道地药材的称号。江油的附子每年必需在夏至过后几天采挖,否彻就会烂在田里,种植的过程也非常麻烦,中间要松二次土,剪芽,附子采挖后必需换一块田来种,附子几乎把土里的精华全吸走了。每年冬至前半月开始种植,此时的附子先长根后长苗,先长根附子就会长的个大。如果是冬至过后种植侧先长苗后长根,这样附子就会长的小。
在江油特级品全部出口大小在12个/公斤,12--17个/公斤属于一级品,剩下的都是二三级。种植户几乎都用化肥和农家肥,如不用化肥附子就不生长,长的不好就会影响收成,所以经年累月下来土壤都被这些化学物质搞坏了。
看看120克的附子有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4: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想对经方里的附子和目前的江油附子做一番勾稽,看看能不能推理出一个比较恰当的方案。
在饮片厂随着复杂的炮制流程,生附子里面的有效成分在不断流失。根据成都药品研究所1983年3月的一份研究“附子炮制中的成分流失”摘录说明,附片的采样是来自江油付子加工厂1981年的加工现场。实验表明附子生物碱的流失主要在泡、浸、漂的过程,光是这三步的损失就占到总生物碱的80%以上,到成品出来总生物碱的损失达到了90%。这还是八十年代采用传统工艺下的检验结果,现在饮片厂都是gmp,如果类似上文那种黑心加工,那伤害就更大了。
经方中的附子只有生附子和炮附子两种。炮附子“雷公炮炙论”写的很清楚,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或者切片后用河沙翻炒至鼓包即为炮附片。现在火神派用起制附片动不动就60--120克,甚者几百克,其中附片有多少力道恐怕自己也搞不清楚。
上文提到按传统生附子和制附片的重量比例在4.5:1(至于哪种附片先不管),那么汉代一枚20克重生附子的药效相当于现在多少克制附片呢?
以干姜附子汤为例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汉代的一升等于现在的200ml,20克重的一枚野生附子去皮切八片,没有要求先煮,和干姜一起放入并倒入600ml水,煮取200ml后一顿喝光。
坦白讲,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尝试服用生附子或制附片,各种花样都有,但是惟独没有看到一例是按照仲景法则来操作的,要么就是猛加甘草和生姜,要么就是放好多水煮上几小时。
在农村用过土灶的都有经验,这个600ml到200ml的过程很难用时间来控制,火苗大一点时间就短了,不像我们现在规定30克制附片必须水开后用文火先煮1个小时,仲景的年代根本办不到。
以我现在用煤气的经验,家里那个不锈钢的奶锅正好是600ml,文火煮30克制附片,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才会煮取200毫升,问题是你敢不敢把一个生附子一顿给喝下去。
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从前附子野生产罕,价贵功力亦大;近今多是种者,士人以盐腌之,其性愈减。
野生附子的药力是非常强的,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药力要远远超过现在人工种植的江油附子,人工现在都是一年一个种植周期,我看江油那个120克的化肥附子估计和张仲景的20克附子药效差不多。
以下做一个乐观的假设:
4.5公斤人工种植的生附子做成1公斤制附片药效损失50%,相当于2公斤的制附片等于4.5公斤生附子的药效。
那么野生附子和人工附子的药力按照1:6来推导,4.5公斤人工附子相当于0.75公斤野生附子,也就是说2公斤制附片相当于0.75公斤野生附子的药力。换算成克,20克张仲景时期的野生附子相当于53.3克制附片。
从以上推导,可以看出范中林那一代的火神派使用传统工艺做的制附片剂量还是符合经方标准的。
对于附子的研究,暂时先告一段落,以后如有新的体会,再做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12-2-3 15: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视角!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4: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炒股90%的时间可以不关注大盘的。原因是首先关注个股,当个股出现机会时,才会分析大盘,看大盘的走势对个股的走势有没有坏的影响。当个股符合系统,大盘又没有大的影响时,就会出手了。
当然炒股玩的是概率。当大盘趋势不好时,个股好的概率也低。较多的个股莫名其妙的涨停,大盘就要跌了。较多的个股水到渠成的涨停,大盘就要涨了。
没事随便说几句,下个时间点2月10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12-2-4 14: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先生的炒股水平信服。我不炒股,但关注股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4: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见笑了。现在行情就是涨跌互现,不死不活。所以我白天比较多的时间研究伤寒,有心得就写一点,没什么压力,很多东西就是靠自己慢慢的摸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2: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胶饴
上次读了姜宗瑞的“经方杂谈”我一直想用古法做一次“胶饴”,今天淘宝订购的大黄米和小麦胚芽到货了,我赶忙下锅煮了起来。订购时我要求是小麦胚芽粉,但卖家说粉没有只有小麦胚芽,于是我想当然的以为,家里干磨机有,到时磨成粉就行了。
一斤大黄米下去煮了将近一锅,稍稍冷却之后就将小麦粉倒下去搅拌,整整4个小时纹丝未动,便明白实验失败了。
下午在网上查了资料,制糖工艺远远超过自己想象,弄这个麦芽糖可不简单哦。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饴,米糱煎者也,以芽米熬之为饴”。“胶饴”是指一种非常粘稠的麦芽糖,用古法加工的成品上层叫糖稀,中间部分粘稠的才是胶饴,底部为焦糖。
胶饴现在统称为饴糖,过去在张仲景的时代却是个上档次的食品,有个成语叫“含饴弄孙”就出自东汉时期。公元76年,汉章帝继位后执意要为外戚封爵,当时辅政的马皇太后是章帝的养母,她实在抵制不住只好说:“等丰收后,我该回家含着饴糖逗孙子享清福了。”可见饴糖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据文献记载直到明清,用来制作饴糖的糖坊,其制法依然还是选用黄米和大麦作为原辅料。
所以近年来以红薯、玉米加工出来的饴糖只能作为食品辅料,不能替代小建中汤里的胶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6: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
迄今为止对桂枝考证最详细的是日本人真柳诚,他的〈仲景医方的桂枝当是桂皮(肉桂)〉一文绝对值得研究。
至于临床到底用桂枝还是肉桂,我认为关系不大。现在唯一有疑点的是“桂枝”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枝”确实很怪。
在伤寒论出现“桂枝”这个词汇之前,任何一本典籍里都找不到“桂枝”两个字,有没有可能是“桂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2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去普中心做了个支气管激发试验,结论是咳嗽性哮喘,所以也证明了胸闷嗓子痒的症状。现在早上起来嗓子总是很不舒服,这两天又开始轻微的咳嗽。
因此今晚我弄个猪肤汤试试。
猪肤1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5合,熬香,和令相得。
带皮猪肉是前几天去大润发买的,想好了要做猪肤汤的。削皮时刀工有点讲究,要尽量贴着砧板把脂肪剥下来,称重后恰好是60克。
猪皮60g  蜂蜜40ml 面粉25ml(在锅里炒黄)  加水600ml  煮取300ml
用红豆大小的微火先煮猪皮,1个小时15分钟后将猪皮捞出。此时还剩280mL,倒入蜂蜜和面粉,慢慢搅拌后分温服下。
口感还不错,很甜;闻不出有肉夹气。
猪肤汤里面这个“熬”字,汉· 许慎《说文解字》: “ 热, 干煎也。” 是个药物炮制法,意思是生面粉要单独熬香(炒出香味来),并非指猪皮、蜂蜜、面粉统统加水里煮烂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2: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正式学习伤寒论之前,我考虑必须先把汉代的文化习俗有个了解,就当时的医疗背景下来理解伤寒论。
所以,这两天一直在研究汉代的医学资料。武威汉简是195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的汉墓,其中有医药简牍92枚,这批简牍成书于东汉初年,比伤寒论要早了一百多年。严格来讲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也属于简牍医书,因此这两套书放在一起很有比较意义。
仔细研读张延昌《武威汉代医简注解》后我发现,医书里用散剂特别多,举其中的四条木简为例。


同样《伤寒杂病论》里用散剂的也不少,例如
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心)五分,上药和,先食饮方寸匕,一日三次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六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右三味,杵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三物小白散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 贝母三分 研磨如脂,上三味为散,肉巴豆更于盅中杵之,白饮服之
方寸匕类似现在的调羹,一方寸匕容量在2.74ml左右。
我最感兴趣的是伤寒论里药物重量一般用“两”,为什么“武威汉简”药物后面会大量采用“分”,昨天看了好多汉代度量衡的资料,中医界的观点主要是两个:
第一、这个“分”不是表示长度的单位量词“分”,更不是表示轻重的单位量词“分”,而是用以表示药物的分量比例的量词,是“份(等份) ”的意思,即药物总量中的一个或者数个等份。张延昌先生也是这个看法。
这样问题就来了,“份”到底怎么来控制,1份基础量是多少?第十条汉简中有“桂半分”,半分如果是半份的话,怎么弄?
第二、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里面没有“分”。晋朝在衡重单位铢和两之间增加了“分”,其进制关系是:6 铢=1 分,4 分=1 两。郝万山说经方中的“分”或许是晋之后抄写所误。
据日本医家猜测,编《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估计是几个在军队里的医生。试想军医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伤病患,如果只是用比例法则来毛估估的配药,他不怕掉脑袋吗?这是个用膝盖都能想明白的道理。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东汉“一分铜量”,全长6.19 厘米,高1.103 厘米,口径1.19 厘米,容量1.2毫升。该铜量形似小勺、长柄、柄上刻铭文“一分容黍粟六十四枚” (见:国家计量总局等《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92 页) ,是当时用来量药的器具。近年出土的汉代小铜量(也可称铜匕) 较多,大小各异,大多无铭文。有些铜量凡同时出土的量值往往从大到小,似为配套使用的器具,时代皆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推测“, 多为量药物之用”。
丘光明编《中国古代度量衡考》242页,记载有大小不等的小铜量,分别有1.2/2.1/6/7.2/9.1/13.5ml

从以上图片可以看出,汉代的小铜量就跟现在的量勺一个意思。量勺我以前在家里玩烘焙时常用,什么酵母粉、糖、盐、奶酪、橄榄油之类的,就根据配方来勺,方便的很。
所以“武威汉简”里的这个“分”是个容量单位,将药物捣碎后,一分就是用“一分铜量”勺取1.2毫升,“桂半分”就是0.6毫升,其他的依此类推。同样《伤寒杂病论》里的“分”也是这个意思,汉代医工在配药时必须通过量器才能精确定量,而不是想当然的按比例分配。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心得,结论是否准确关系不大,仅是一条思路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1: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2月10号了,将进入我说的时间节点,不出意外这个位置即是高点。昨天一根大阳,好多人在欢呼着讲反转,但在我看来上升契形的走势不可能会走反转,反而一旦拐头向下将是断头铡刀式的。
翻看近一个月的涨停板可以轻易地看出,有相当多的股票开始在底部温和放量,股价阶梯状攀升,也就是说,现在有很多股票已经在明目张胆的建仓了。有这么多的股票建仓,也就宣告2132是大底的可能很大。
大盘接下来的一个大事就是洗盘,这个洗盘会很凶狠,凶狠的让投资者都多翻空,都认为自己以前的判断是错误的,都认为大盘将重拾跌势,破2132也极有可能。凶狠的让技术派傻眼,让均线家傻眼,让缠论傻眼,让波浪理论傻眼。
耐心等吧!08年底部反转,有色充当急先锋,所以对应罗平锌电08年的底部v转,看看这次会怎么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2: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再次查看“武威汉简”发现一个疏漏点,先将第88条木简的文字发上来
“楼”指的是“栝楼”,楼三升是个很明确的容量单位,后面接着就是一个个的“分”,这也印证了“分”作为容量单位的正确性。
至于百年之后《伤寒杂病论》为什么会用重量单位“两”,我估计和东汉末年普遍使用杆秤有关。据文献记载,秦和西汉权“多作天平上的砝码用”,而东汉权“已作为秤砣使用”。
从春秋战国开始,天平逐步向杆秤过渡,到三国时,天平中间的提纽从衡杆中间移到一端,并刻有斤两之数于衡杆上,出现了提系杆秤。与天平相比, 杆秤的优点是量程大、制造携带方便,因此杆秤发明后很快得到推广和普及。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东汉早期的“武威汉简”还大量以容量器具来配置药物,而到了东汉末年随着杆秤的普遍使用,“斤、两、株”这些重量单位也就标准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1: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的一个多月,凡事跟伤寒论相关的学说,大体都了解了一遍。从今天起我正式自学伤寒论了。
前几天读过任应秋先生“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一文,很有感触!老派人治学精神就是扎实,不像我们现在的人浮躁得很。
我平时有时间也会看看书,逛书店时喜欢翻文艺理论和学术思想方面的,家里除了散文书之外,小说和诗歌作品极少。
经学类的爱读周予同和朱维铮的著作,他们两位写的经学史基本都读过,所以对于治经还算是了解一点。
我比较欣赏他们用乾嘉学派的考证和西方实证主义的混合来研究经学,因此研究伤寒论我也是借鉴这个思路。
人到中年,机械记忆和幼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通过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总结,使机械记忆慢慢过渡到理解记忆上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伤寒和金匮上面这二百多个方子,我估计至少得一年多才能读完,慢慢来吧,今天先从桂枝汤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12-2-10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一起学习。天天向上![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20: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啊确实比较困难,这个难还不是技术上的。难在第一无人督促、第二无需考试、第三没有看病压力,所以就得靠心情。兴趣有了注意力便相对集中,思维也能活跃。像我这种学医主要还是为了自保,并不真的靠它吃饭,所以确立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是走不远嘀。
桂枝汤到底怎么来研究,我希望能把框架先订出来,未来就按着这个架构走。
联想我当年学股票的经历,或许对于现在经方学习有一定借鉴意义。在09年7月之前,我和大多数股民一样,炒股凭想象,要么就是听消息,要么就是看名博来指导操作。那时候入市资金较大,3478之后的跳水短短半个月即全仓亏损25%,亏的钱在外环线能买套2房1厅。
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走技术分析之路,但学习谈何容易,茫茫股海完全找不到方向。后来在鼎邸论坛发现一个网络培训班,收费还行3周课程共计3500元,有三位技术分析师上课,每周三次。课程内容相当吸引我,一个老师讲波浪和江恩,一个讲蒂纳波利和高级波段交易,还有一个讲主力行为学。
当时可真是欢呼雀跃啊,这么多好东西才收3500,平时亏上一个点都远远不止这个价!坦率讲第一次接触正规的技术分析术,给自己冲击很大,三周下来似懂非懂,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牛了,但第二天一操作市场先生便是耳光乱甩,被揍得鼻青脸肿。
不行还得拜师,继续找更高明的老师,当时存了一个小心眼,臆想一边学习一边还可以跟着高手操作,高手嘛水平肯定高。第二次的学费是一万二。
不可否认尽管实战依然很一般般,但是技术水平确实提高了,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都已经可以独立分析了。虽然这位老师常常会盘中指导买卖,但在熊市背景下还是亏多胜少。那时我很喜欢在群里卖弄,收盘必然要发表当天总结并预测明天走势,还常常和其他学员们讨论个股案例,贴图画线忙的不得了。
而且技术分析一旦上瘾之后,就幻想尽量多学,最好懂得越多越好,于是有了第三次的付费学习。第三次重点学习时间周期,从最基础的数字到江恩到周易到河洛统统都上,学费是一万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0年的春节。节日里我静下心来想了很久,为什么学了这么多技术,还是赚不到钱,难道市场真的没有规律吗?回顾这半年多的操作,每天进进出出的试验技术指标,确实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但就是拧不到一块去。
3月的一天偶然在网上发现一个专门做涨停板的短线客,这个人也有收费讲学,我一下子又来劲了。涨停板实在太恐怖了,太刺激了!为什么此人能专做涨停板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毫不犹豫的出了一万块学费,讲课采用一对一的形式,那天晚上qq连线后开始语音交流,老师先传了一张简易的示意图,大概说明了这种技术的理论依据。
哎呀,绝对是醍醐灌顶,第一次讲课只持续了半个小时,老师让我课后先消化消化,免得讲多了也听不懂。因为他并不了解我是何种水平,以为还是初入门的。
这一次的学习是我最短的一次,一万块钱就买了那个三十分钟,之后也没心思继续听课了。然后退出平时经常用三个qq群,不再和以前那样在网上聊股票了。
或许有些人搞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万块钱就半小时开什么玩笑!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三十分钟里我已经理解这张示意图的内容,这套技术的核心结构是什么基本已经知晓了。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隔离起来,避免外界的干扰,同时把想通的一些东西在两千多只股票的k线图上反复印证。整整7个月,光是在软件上截图就累积了有6个G。
因此,现在要玩伤寒论了,这条路怎么走,股市的经验告诉我必须要回归基础,回归汉代,回到张仲景的那个草棚子里,和他面对面。
宋元明清到现在历代出现的技术指标统统先暂放一边,现阶段这些东西扯多了对我系统的形成没有帮助反而有拖累。所以,思想确定之后,汤方研究就会变得简单而清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2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桂枝汤证类
(一)桂枝汤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这里的太阳病是指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其中浮脉是太阳表证之主脉,以后凡言太阳病者,其脉象必见浮脉,在治疗上先要考虑解表。《伤寒直格》:“浮脉者,轻手乃得,重按之不见”;浮脉可以衍生出很多兼脉,比如浮缓、浮紧等等。
但把脉这项技术指标真的说不清楚,上次在马鞍山蔡老说我脉沉、回上海后卞嵩京医生说我脉弦,也不知哪个对。另外我本身没机会临床实践,像244条“寸缓关浮尺弱”这种的就更搞不清了,所以对于仲景的脉法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恶寒的症状为体感很冷,添衣加被后也得不到缓解,实际这个跟体温升高有关。身体发热后血液开始膨胀,往上冲了脑袋便发胀,脉也浮了,但初期不见得会出汗。
体温上升一段时间后开始有一点点出汗了,俗话讲“穷、穷在债里,冷、冷在风里”,出汗后毛孔张开着,再被风一吹,体表热量迅速蒸发,恶风感受到的冷要比恶寒厉害。
“脉缓”我参考胡希恕的意思,和“脉紧”是对脉。“缓”绝对不是“慢”的意思,体温上升后心跳必然跟着加快,我自己大概是体温上升一度,心跳增加十跳。所以,“脉缓”大概是指出汗后鼓胀的血管变松了,变柔软了。
只要以上这些特征都具备了,就叫做中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5: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继续条文研究之前,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下。
第一、我想搞清楚东汉人到底能不能承受这个1两=15.6克。
有人认为古人的体质和今人不同,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但是汉代人的体质和我们现在到底有什么区别,好像没人能讲的清。
过去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相信东汉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2-26岁。因为古人卫生条件差、饮食单一、普通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没有抗菌素死亡率高,一般能活到40岁的就算长寿了。
1993年春,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发掘的西汉后期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尹湾汉墓一号木赎是西汉末年东海郡郡情总集,记录了全郡行政编制、土地、人口、财政收支等统计数, 称之为《集簿》。犊文有云:
男子七十万六千六十四人, 女子六十八万八千一百升二人, 女子多前七千九百廿六。年八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 六岁以下廿六万二千五百八十八, 凡廿九万六千四百五十九。年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十人, 年七十以上受杖二千八百廿三人, 凡万四千四百九十三, 多前七百一十八。
男女合计一百四十九万四千一百九十六,其中八十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一, 占到总人口的2.27%,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
上海市2008年全市户籍人口为1371.04万人,80岁及以上老年达到53.44万,占比为3.89%。
不可否认东海县这个户口统计或许有失实的情况,当地官员夸大人口数字来粉饰太平。但是汉承秦制, 萧何以秦律为基础制定的“九章律”中就有“户律”。因此,汉代对户口管理的强化和严密是可以想象的。
汉代人平时可以吃多少呢? 下面是几条文献和简犊材料:
(1) 十五斗粟, 当丁男半月之食。《盐铁论 散不足》
(2) 军行三十里为程, 而去日南九千余里, 三百日乃到, 计人票五升, 用米六十万解。《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3)出粟二斗四升, 以食骊轩佐单门安将转, 从者一人, 凡二人, 人往来四食, 食三升。《居延汉简》(Ⅴ1311)
(4)出米一斗二升, 十月乙亥, 以食金城枝阳长张君夫人、奴碑三人, 人一食, 东。《居延汉简》(Ⅱ0213)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汉代居延地区汉人丁男日食小石斗粟或日食大石五~ 六升, 就可以吃饱。当年屯戍吏卒以及家属, 在生活上应该是衣食无忧。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里面有说过,三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为63--64之间。以西汉末年的这个年龄结构来对应现在,我看不出体质方面有多大差异,体质要是不行的话平均寿命能达到六七十岁吗?他这个结论我认为是可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87

积分

37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甘于寂寞,苦练内功

Rank: 2

积分
387
发表于 2012-2-14 17: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越来越精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920

积分

18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收心做人,放胆做事

Rank: 3Rank: 3

积分
920
发表于 2012-2-14 21: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琴心剑胆,艺高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2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问题、张仲景身故后《伤寒杂病论》的应用
现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作为经方代表受到世人追捧,南北都在开经方研讨会、搞经方论坛,网络学医最火爆的也是伤寒论,反正基本上都是众子皆言妙万千!
伤寒论作为一个治病的工具,一千八百年来人们不断的修饰和阐述它,给它附加了好多新的理念。现在的伤寒学是不是当年张仲景的本意,已经无法考证;给人感觉21世纪的伤寒学比过去更强大了,应用范围也更广了。
在正式学习经方之前,我始终有个疑问,张仲景身故之后或者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是怎样使用这部医书的,我希望能还原该书较为原始的使用情况,同时从这个角度入手或许能更为真实的感受伤寒论的原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54

积分

16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真的很想学习经方应用

Rank: 5Rank: 5

积分
1754
发表于 2012-2-14 22: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佩服之至,楼主股炒得好,伤寒也学得好,文笔更好。期待后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3: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将法律文书区分为律、令、格、式四类,是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令”,它是当时唐朝居民生活的重要规范,可以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原貌。 但遗憾的是,唐朝的法典,除了 “律”还能看得到,令、格、式在元明以后亡佚无闻。
前几年在宁波天一阁挖掘出一部明抄本叫做《官品令》,经过学者的深入研究,发现它的内容居然就是失传已久的北宋 《天圣令》。这个《天圣令》主要内容为宋令的一些基本条款,如田令、藏库令、医疾令等;同时,它又附有唐令的内容。它是目前惟一一部传世的唐宋令典。
通过复原后的唐开元二十五年《医疾令》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临床分科已有大小方脉科、疮肿科、伤折科、产科、眼科、口齿科、针科、灸科等13科之多。甚至有更 “细枝末节”的,如 《医疾令》中还规定,唐代太医署医学教育使用的教材,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复原唐令第3条: “诸医、针生,各分经受业,医生习《甲乙》、《脉经》、《本草》,兼习《张仲景》、《小品》、《集验》等方。针生习《素问》、《黄帝针经》、《明堂》、《脉诀》,兼习《流注》、《偃侧》等图,《赤乌神针》等经。”
复原唐令第4条:“诸医、针生,初入学者,先读《本草》、《脉诀》、《明堂》。读《本草》者,即令识药形、知药性;读《明堂》者,即令验图识其孔穴;读《脉诀》者,即令递相诊候,使知四时浮、沉、涩、滑之状。次读《素问》、《黄帝针经》、《甲乙》、《脉经》,皆使精熟。其兼习之业,各令通利。”
复原唐令第6条: “诸医、针生,各从所习,钞古方诵之。”
北宋韩琦《校订备急千金要方后序》“臣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张仲景书今当存于世得以迹其为法莫不有起死之功焉”。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唐会要.医术》也说:“乾元元年二月五日制:“自今已後,有以医术入仕者,同明经例处分。”至三年正月十日,右金吾长史王淑奏:“医术请同明法选人,自今已後,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二道,诸杂经方义二道。通七以上留,已下放”。学习和考试都能一一对上了。
唐开元二十五年是公元737年,之前分别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公元652年)和千金翼方(公元682年),但是均没有被唐政府采纳。除了《新修本草》外,唐医家特重古书,加上印刷术普及前书籍传播速度、范围有限,使得唐代当代医籍对唐人的影响远不如古医书。
复原令第3条出现的《张仲景》到底是怎样一本书,一般认为王叔和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但是《隋书.经籍志》中记载的《张仲景方》十五卷条下注以“亡”字。
我查阅了1985年在日本尊经阁文库发现的东晋陈延之《小品方》残卷,序云:“据《内阁四部书目录》记载,当时流行的仲景著作有《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九卷《张仲景杂疗方》八卷"。那么,开元年间太医署指定的《张仲景》是不是这两本书呢?
末尾“....为《经方小品》一部,以备居家野闲无师术处,临急便可即用也。童幼始学治病者,亦宜先习此《小品》,则为开悟有渐,然后可看《大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延之大概是东晋末的人,从《小品方》的序言里我们得知在当时张仲景的著作已经被分为《辩伤寒》和《杂方》两部书了。
为什么会一分为二呢?我觉得和气候有一定关系,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到南北朝时期,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寒冷期。在古人看来,“伤寒”顾名思义就是受寒气所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已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风寒侵蚀人体,形成的疾病在当时极为普遍;因此,伤寒部分就慢慢的被剥离出来,形成单独的一个本子。
在魏晋南北朝门阀氏族为了保持家业的隆盛,特别提倡孝道。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外台秘要》序中亦说:“齐梁之间,不明医术不得为孝子”。
在“知医为孝”的思想下,汇集各种方剂的“经方”相当流行,所以《小品文》为什么讲“若不欲以方术为学,但以备身防急者,当依方决”。
伤寒论在当时就是一本普通的家庭保健书,人人可学;生了病照方用药就行,不需要什么大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律疏议·杂律·医合药不如方》“诸医为人合药及题疏、针刺,误不如本方,杀人者,徒二年半”。
【疏】议曰:医师为人合和汤药,其药有君臣、分两,题疏药名,或注冷热迟驶,并针刺等,错误不如本方者,谓不如今古药方及本草,以故杀人者,医合徒二年半。若杀伤亲属尊长,得罪轻于过失者,各依过失杀伤论。其有杀不至徒二年半者,亦从杀罪减三等,假如误不如本方,杀旧奴婢,徒二年减三等,杖一百之类。伤者,各同过失法。
其故不如本方,杀伤人者,以故杀伤论;虽不伤人,杖六十。即卖药不如本方,杀伤人者,亦如之。
因此经方在唐代是不得随意加减的,否则医生和卖药的统统都得治罪。
唐代法律学家张鷟曾编撰《龙筋凤髓判》,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完整传世的最早一部官定判例,其中即载有这样一个案例:“太医令张仲善处方,进药加三味,与古方不同,断绞不伏,云病状合加此味,仰正处分。”太医令是负责医治皇室有病成员的医官,也是国家最高医疗机构太医署的首长。
张仲,旧新唐书均无立传,不过据该案判词可知,张仲至少三代以上从医,且医术高明,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更何况是为皇室掌医。就是这样一个高明的医学世家,因在给皇帝配药时加了三味药而没有泥古古方,却要被判罪为绞刑。张仲作为太医令,如何不知“合和御药不如本方”的罪过?其加药三味实为病状需求,故张仲不服判决进行申诉。
那么该案如何为判? 判词在对相关医理、各名医事迹以及以往君主严格按名方治病之事进行阐述后写道:“岂得不遵古法,独任新情,弃俞跗之前规,失仓公之旧轨。若君臣相使,情理或通,若畏恶相刑,科条无舍。进劾断绞,亦合甘从,处方即依,诚为苦屈。刑狱之重,人命所悬,宜更裁决,毋失权衡。”显然,为说明不遵古方的罪过,判词搬出了君臣佐使的理论进行论证,并认为处以绞刑是合法“甘从”,不过考虑到“刑狱之重,人命所悬”,从而对张仲免去绞刑,“宜更裁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38

积分

47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12-2-16 1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长的帖子没来得及细看,我和大家不同,我学的专业是中药制药,然后在中药厂干了10年,在我上大学前我对中药是有好感的,后来就对中药没什么感情了,我只觉得中药又毒又解决不了问题,在我咳嗽了半年,中西药吃尽,某一天为了解决金银花HPLC中绿原酸的小峰问题,偶尔看到咖啡中的化学成分正是对我的咳嗽标本兼治,结果是咖啡治好了我的咳嗽。在我一直被妇科炎症困扰的情况下,三天肝脾经的敲打却起了大作用,还顺带治好了我的长期腹泻。在2010年的养生大潮中,我选择的杂粮粥,给全家人的身体都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4: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经方学习贴,训练思维用的,跟一般的医案贴和养生贴不同。正常情况下每天都会写,如果有新的想法还会补充之前写的,所以未来这个帖子会非常非常的长[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9: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12]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  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口父且”这个词伤寒书都解释为将药物用牙齿咬碎,这样解释是否准确有待商榷。
传一条《武威汉简》的木简

在92枚医简中,“父且” 一词共出现8次。 《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 1975年)将“父且”解释为药物切碎之意,后世作“口父咀”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曰: “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 即石斧之象形) 从事操作,故孳乳为父母之父。”且,《说文解字·且部》曰: “且,荐也。”即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又指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父且”的意思是以刀斧及砧板将药物或砸或切,使之细碎,以便煎制。
桂枝去皮”的问题前文已提过,在汉代桂枝就是肉桂,去皮是指去除肉桂粗糙的表层。同样在(80甲)这条汉简里,提到了“桂一尺”,一尺相当于现在23cm。23cm的桂枝怎么用?所以指的就是肉桂,厚朴也有用长度单位的,意思一样。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这一条实际是从脉证上解释了第2条“中风”的概念,“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是说阳浮的脉有热,出了汗便阴弱了,这个“弱”和“缓”是差不多的意思。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啬啬是形容发自体内的寒冷;洒淅是形容起于体表毫毛的寒栗。
翕翕发热
翕翕发热和蒸蒸发热的阳明病对应起来,就很好理解了。《辞源》“ 翕;合也, 敛也”。随着汗液渗出体表感觉有点闷热,这和由内而外的潮热有区别。
鼻鸣干呕是桂枝汤的副证,鼻鸣书上解释为鼻道堵塞,但是鼻塞在金匮里有专用名词,“鸣”鸟叫也,其声清亮。所以我认为鼻鸣是一种自我感觉的响鼻子,有鼻炎的因素,但不是呼吸不畅的鼻塞或流鼻涕。森立之考证是打喷嚏,但绕了半天不是很有说服力,姑录备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4: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研究长沙走马楼吴简,96年出土的这批吴简总共有十万多枚,包含了建安、黄武、黄龙、嘉禾四个年号,到目前公布了一万多枚。其中记载了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长沙太守孙坚、苏代、张羡、张怿等。没有提及张仲景在公元203年左右做过长沙太守,不知什么道理。
剩下的这九万多枚,会不会提到张仲景和伤寒论是我最关心的。
长沙吴简主要为竹简,形制有两种,一种长25-29cm、宽1.2-1.5,另一种长22.2-23.5、宽0.5-1.2
武威医学汉简的尺寸是长23-23.4、宽0.5-1cm,每条汉简写满大概在35个字左右。


根据邢义田《汉代简牍的体积、重量和使用─以中研院史语所藏居延汉简为例》考证认为“从实用角度看,百简左右编联为一篇,已可说是合宜长度的极限。” 80简为一卷可能比较实际。
我们常用的398条伤寒论(不包括序言),共有三万两千多字(含标点符号),考虑到不可能每根竹简都会写满,在保留标点符号的前提下,大概有12卷。
这还没算上金匮要略,因此伤寒杂病论自称为16卷,恐怕远远不止哦。
《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二:“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彩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
这样看起来就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6 13:06 , Processed in 0.32075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