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37|回复: 7

赵绍琴临证五十年所悟之脉诊心法

  [复制链接]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发表于 2019-6-27 20:22:02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赵绍琴临证五十年所悟之脉诊心法
赵绍琴  中医书友会  2015-06-13




作者/赵绍琴 ⊙ 编辑/王超 ⊙ 校对/党卫阁



导读:本文为我们揭秘了赵绍琴老先生通过脉诊能取得的信息和诊脉的方法,他说自己潜心研讨了五十年,最终总结出诊脉“必分浮、中、按、沉四部,浮中为标,按沉主本,若二部之脉不同,则必参舌,色、证,以辨其真假、主次、缓急,以定其何者宜先治,何者当后医,何者须兼顾,何者可独行。”这不仅是诊脉的意义,更是诊断指导治疗的大法,好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分享给大家。

论脉


一,先父在1930年讲诊脉时说:诊脉不是只诊出一个脉,从一个脉就定病。诊脉必须诊出脉的病位,脉的虚实、寒热、表里、气血,再辨明病证是有余还是不足,先治何病,后调何疾,这全在脉中诊出。譬如表有病不论风寒风热,脉的部位一定在浮位,温病的卫分证也在表,所以脉也在浮位。如浮紧风寒、脉缓风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等。



单凭一个浮脉不能断定是什么病,必须再诊出八纲脉来断其表里、寒热、虚实与气血,如浮滑是成痰、浮弦是风邪挟郁,浮数是风热等。但是要想诊断一个完整的疾病,还必须诊出第三个脉来。如浮滑数是风痰热,浮紧弦是风寒而体痛。这样还不够,要想看清病人的疾病、进一步弄清病人的体质与疾病的转机就要再找出第四个脉来,如浮滑数而按之弦细,这就清楚多了,弦则肝郁,细为血虚,脉象告诉你,这人是素来血虚肝郁,前是风火痰热,你在开方治风火痰热时,要照顾到血虚肝郁方面。也就是说,在治风火痰热时不可以过凉,也不可以过于祛风,忘了病人是血虚之体。因为病人体质是血虚肝郁,不能多散风、多清热。



先父经常说:看脉必看出五个脉才能诊断清楚,不是一个什么脉就诊什么病、就用什么药。



二,诊脉是不是都必须诊出五个脉才算诊断清楚?不然,就是诊出五个脉来,也只能是比较清楚,一定还要望舌、观色、看形体、问病情及治疗经过,才能初步诊出病机,决定治疗方案,再通过试验治疗,才能进一步决定出确诊与否。不然不是科学的,也不可能将病治好。



我们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诊脉达到理想的要求是比较难的,但我们可以结合望、闻、问诊进行分析,不断积累经验。



“诊脉完全依赖医生指端感觉的灵敏度,要掌握切脉的技术,必须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经常作切脉的锻炼,以保准字。”这是先父生前常常讲述的话,要达到指下清楚,判断准确确实要下一定工夫。



诊脉必须五十动以上,才能诊出有病之脉,张仲景曾说过:“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说明了诊脉需有五十动的时间,才能辨出几种脉形,辨出主脉兼脉,在诊清病情的基础上才能立法、处方,这是我们临床医生必须遵守的。



三,先父根椐他的经验认为:测脉定位当以浮、中、按、沉四部来分,以更好地定表、里,定功能与实质。以浮部定表分,中以定偏里,按是属里,沉则为深层极里。也可以说浮脉主表、沉脉主里,中与按皆为半表半里。温病的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可以用浮中按沉来划分。



总之,浮、中主功能方面疾病,而按与沉主实质性的疾病。又如新病与久病,气病与血病,外感与内伤等,都能用浮中按沉四部辨别清楚。下面谈谈浮中与按沉的取脉方法:



1.浮部的取脉法



医生用指轻轻地按在病人桡骨动脉皮肤上,浮位表示病机在表分,如伤寒病人初起病在太阳,温病则为病在卫分,或为在肺与皮毛,当然,浮只表示病在表位,要想全面了解病因、病机,还要看兼脉的情况,如浮滑主风痰,浮数主风热等。若想进一步测虚实、寒热、表里、气血,或停痰、停饮、郁热、血瘀等,就必须检査其它兼脉,不然就难以详细确诊病位与病机。



2.中部的取脉法



是从浮位加小力,诊于皮肤之下即是中部。如浮位用三菽之力,(菽:豆也),中部即是六菽之力,表示病在气分,或定为病在肌肉,或在胃。伤寒病是标志邪从表入里,主胃,主阳明;温病则明显属气分;在一般杂病中,即称它为在肺胃之间。总之,凡脉来明显在“浮”与“中”位者,多主功能性疾病,属阳,属气分。若再加力而入“按”部位,这说明邪已入营、入血了。



3.按部的取脉法



医生切脉,从浮、中再加重力量(九菽之力),按在肌肉部分,反映邪在里之病,如《伤寒论》的太阴证,温病的营分证,杂病则主肝、主筋膜之间的病变。凡脉在按部出现则说明病已入里,主营分、主阴。



4.沉部的取脉法



从按部加重用十二菽之力向下切脉,已按至筋骨,表示病已深入,主下焦、主肾、主命门。如《伤寒论》病在少明、厥阴。少阴病以沉细为代表脉,而厥阴病多以沉弦为代表脉。在温病则表示邪入血分。在杂病中说明病延日久,邪已深入,当细致审证治疗。如病人脉象见于按沉,主实质性疾病,也说明了疾病的实质性问题。



四,论脉已谈了三讲,自己这些年来体会,尤其是近二十年来自己的看法:诊脉不能简单、机械,必须分清浮、中、按、沉四部,上面的浮中两部反映功能方面的疾病;下面的按、沉两部才反映疾病实质的病变。



正象舌苔与舌质的关系一样。凡属舌苔变化多端,归根结底是反映功能方面的问题;舌质的变化虽少,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说明本质的情况。



所谓功能方面的病变,是指在表位、浅层,卫分、气分阶段,如气郁不舒、木土不和、肝郁气滞,停痰、停饮,胃肠消化欠佳等所导致的疾病。用疏调解郁即可改善这些功能性疾病。



所谓本质性病变,是指本质阳虚、命门火衰或阴虚阳亢等,或病在营分、血分以及陈痰久郁阻于络脉,癥瘕、积聚、肿瘤等一类疾病。另外,久病邪深入于肝肾,下元久虚,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用滋补、培元等方法者,皆可以认为是本质性疾病。



临床诊脉所见,浮中与按沉所得脉象往往有迥然不同者,一般来说,浮中见其标象,按沉得其本质,若诊脉能辨别浮中与按沉之异,则病之表里、寒热、虚实,纵其错综复杂,亦必无遁矣。



古之名医多重视沉取至骨以察其真,如朱丹溪《涩脉论》云之:涩之见固多虚寒,亦有痼热为病者,医于指下见有不足之气象,便以为虛,或以为寒,孟浪与药,无非热外,轻病必重,重病为死者多矣,何者?人之所藉以为生者,血与气也,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揉,脉道阻塞,不能自行,亦见涩状,若査取至骨,来似有力,且数,以意参之于证,验之形气,但有热证,当作痼热可也。”



涩缘血少或亡精,因多虚寒,然按之至骨反有力且数,以此而知其断非虚寒可比,此乃老痰瘀血,阻塞脉道使然,郁久化热,深伏于里,故曰痼热,言其深且久也。若不沉取骨至,何以辨此痼热之证哉?此前贤诊脉之精髄所在也。



绍琴幼承庭训,及长,历随数名医临诊,每叹诸师诊脉之精湛,迄今潜心研讨五十年,悟得诊脉必分浮、中、按、沉四部,浮中为标,按沉主本,若二部之脉不同,则必参舌,色、证,以辨其真假、主次、缓急,以定其何者宜先治,何者当后医,何者须兼顾,何者可独行。脉象一明,治则随之,有如成竹在胸,定可稳操胜券矣。



【本文摘自《燕山医话》,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上一篇:《濒湖脉学》,数迟滑缓
下一篇:临证小个案(眼疾半年)--助阳和血汤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13:31:4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转)
作者 毛国安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各位老师耳熟能详的一首名方,虽简简单单的三味药,临床应用却十分广泛,疗效也常能令人惊叹。该方在伤寒论中涉及的原文只有一条,即“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临床时还要结合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来运用。即,只要是见到阴证的发热,或精神萎靡,昏沉欲睡,脉沉,或微细的病症,都可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治疗。
我常将麻黄附子细辛汤用来贴敷,治疗发热感冒鼻炎,痛经,便秘等病症,临床十分好用,疗效显著。用前要将这三味药分别打粉,过100目筛,装棕色玻璃瓶中备用。应用是,麻黄细辛附子三药按2:2:5的比例混合,每天取总量1到1.5克,姜汁调成软糊状,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太湿,药物易下坠外流,太干易掉药渣,难以吸收,影响疗效。最恰当的干湿度应是贴药六到十二小时取下后,药饼仍是湿润的。关于姜汁,可以是市售的,也可以是自制的。市售的姜汁可以直接应用,自制的姜汁要注意浓度,生姜和水的比例大约为1:10,如10克生姜要加100毫升水,这个浓度,不会引起贴敷部位皮肤的灼伤。我一般不用市售姜汁,市售姜汁有添加剂,因对其成分不太了解,怕影响贴敷疗效。自制姜汁要现打现用,最好根据每天用量支取。自制姜汁最好不要过夜,过夜易变质发馊,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

案例一,扁桃体炎发热案。
肖X,男,七岁半,16年5月28日下午就诊。患儿因化脓性扁桃体炎住院五天,出院才两天,今天又发热,患儿体魄精神差,体温37.8℃,咽充血,双扁桃体二度肿大,舌质暗,舌苔白,布满全舌,脉沉无力。家长害怕患儿晚上发热加重,要求给其输液。我告诉家长,因患儿住院,输液过多,寒湿内盛,郁而发热,应该用中药治疗。但患儿拒服中药,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散,姜汁调,贴脐。
次日二诊,告夜半热即退,查患儿精神明显好转,咽充血减,扁桃体缩小,白苔退去大半,再贴一剂麻附辛而愈。
案例二,生病发热案。
李父,68岁,15年4月15日就诊。主诉,低热,身困无力十余日,要求输液。患者患肾病四个月,在某肾病专科医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但近十多天来,每遇下午五、六时开始发低热,体温在37.2℃到37.8℃之间波动,伴身困无力,口干欲饮,便秘。查体温37.3℃,面色无华,身蜷畏寒,苔白脉缓,诊断为阳虚发热。给患者及家属说明中药贴敷的好处后,同意中药贴敷治疗。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散一克,姜汁调贴脐,此次日患者复诊,诉变通者退精神好转,查脉仍缓,仍有轻度的畏寒。再贴一剂后,电话回访,低热再未发作。
发热是临床每天都会遇到的病症,从中医角度讲,发热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案例一就是外感发热,案例二是内伤发热。临床多见的还是外感发热,尤其是小儿患者,小儿发热,家长心急,一心只求速效,往往去医院输液。西医治疗不辨寒热,不分虚实,通通输液,不是用抗生素,就是用双黄连,清开灵,炎琥宁等寒凉的药,清热解毒。其结果往往是,虚寒体质的患儿发热,当时虽然退了,但过不了几天,患儿又再度发热。甚至有些患儿,即使输液十几天也难以退热。这种情况在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患儿的后期是很常见的。内伤发热,常见于一些癌症的。不管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也不管西医诊断为什么病,中医治疗辨证为阴证的发热或阳虚发热,都可考虑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一般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案例三,感冒案。
杨某,女,58岁,16年3月9日初诊,主诉,清涕流泪,头闷一天,右眼酸胀流泪,右侧鼻孔鼻塞清涕,感头闷不清醒。查体,无发热,精神差,舌苔白,脉沉无力。诊断为虚寒感冒,与麻黄附子细辛散贴脐。次日二诊,右眼酸胀减,流泪止,涕少,身感轻松。但仍感身困畏寒,轻微咳嗽,苔白脉仍沉,但较昨天有力。麻附辛散再贴一剂愈。
案例四,眩晕案。
张女士,四十岁,16年10月13日下午6时就诊。诉午睡起床后,头痛,身困无力,头晕欲吐,不能自持。在其丈夫搀扶下进入诊室后,即扶于诊座上。其丈夫要求赶快输液,晚上还要照顾八个月大的儿子,查精神差,嗜睡状,面?白,无发热,少许清涕,鼻塞,脉沉无力,典型的少阴病提纲证。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用中药贴敷比输液疗效好,速度快,还省钱,少受痛苦。患者同意试用,遂用麻黄附子细辛散姜汁调贴脐。次日,患者一人来门诊,说贴药一小时后头晕渐止,头脑清,查精神明显好转,涕少鼻畅,仍有些身困。麻附辛再贴一剂,愈。
这两案都是感冒,案四之所以诊断为眩晕,是因为患者主诉为眩晕,先以眩晕为主证罢了。临床上,感冒除常见的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的风寒表证和发热汗出,咽痛咳嗽的风热表证外,像这类精神萎靡,头痛欲睡,不发热或低热,脉沉无力的虚寒感冒或阳虚感冒并不少见,治疗时麻附辛贴敷,多能应手而愈。
案例五,鼻炎案。
张某某,女,65岁,15年4月9日初诊,清涕如水四五天,哈欠连连,身困欲睡,不欲饮食,查体无发热,无头身疼痛,不案例六,痛经案。
李X,女,42岁,湖北人在本地打工,15年6月18就诊。主诉,经来腹痛,伴头痛四天。患者以前月经正常,经来无痛苦,此次经前上夜班,又用冷水洗头,次日即月经来潮,小腹阵痛经血色黑并感头疼沉重。身困欲睡,不想抬头。查体:精神差无发热,腹软,轻压痛,脉沉缓,诊断为痛经,经期头疼,阳虚寒凝,以麻附辛散姜汁调贴脐,一剂即愈。
案例七,便秘案。
李X,男,68岁,退休干部,胆管癌术后四个月,常感腹凉腹痛,便意频繁。虚坐努责,排出不爽,虽频频如厕,但只能日便出一次,且量少,如羊屎状。以致心烦不宁很是苦恼。15年1月14日来诊要求解决排便问题。观其面色晦暗,择衣厚重,穿有保暖衣、毛衣、棉衣外加军大衣达五、六件多。舌苔薄白,脉沉缓,诊断为阳虚便秘。遂用麻黄附子细辛散1克姜汁调贴脐,当天即排出许多大便。心烦随即而解。这个病人后来时间不长就去世了,但当时的一贴麻附辛散确实为病人减轻了痛苦。次日患者还专程来诊所表示感谢。
麻黄附子细辛散贴敷治疗便秘是我偶然的发现。临床上我注意到许多患者在贴敷麻附辛后,不但治好了所求治之病,伴随的便秘竟也随之而愈。后来我就对一些阳虚便秘的患者贴敷麻附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想想机理,也在情理之中。宋柏杉老师说过,辛可润下,麻附辛都是辛温的药,姜汁也是辛温的,附子温阳,麻黄宣肺降气。细辛既有助麻黄之力又有助附子之功。再配合姜汁辛温通经的作用就可以阳气得通,肺气得降,津液得下。大便自然得通而出。
麻黄附子细辛散姜汁调贴脐治疗便秘是个很好的方法。现在妇女和老年人中的阳虚便秘患者很常见。大家碰到时不妨一试。
以上几个临床案例。其实也都是可以水煎麻黄附子细辛汤口服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患者拒服中药,比如案例二的小儿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属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范围,临床时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患者的这个权利。二是细辛附子都是毒性较大的药物。临床上常碰到一些患者,看到处方上有这些药物就拒绝应用。要求改成其他的药物。用时要费些口舌。三是方中附子量大时要先煎。三味药也要煎上个把小时,费时费力,病人有时不配合。贴敷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案例四的眩晕案,贴敷一小时后,眩晕即减。如果用水煎服,恐怕药还没有煎好。病人还处在痛苦中。中药贴敷,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疗效迅速,这是这一疗法最大的优点。临床上应当充分发挥这个治疗的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13:32:1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搬运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10:12:17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叉神经痛

宁某某,女,42岁

【初诊】

患三叉神经疼痛有年,曾在神经科治疗。常服镇静剂西药,若停药则头痛即发。面色红赤,舌红唇紫,夜寐梦多,心烦急躁。病属木郁化火,肝热生风,络脉瘀滞之症。先当疏调气机,以解肝郁,用活血通络,以止其痛。

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1克,木瓜10克,勾藤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珍珠母20克,七剂

【二诊】

药后痛势稍缓,脉象弦数,按之有力;舌红苔黄唇紫,舌背络脉粗大紫黑,必是血分瘀滞,拟用凉血化瘀通络方:

柴胡6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牛膝10克,川芎20克,勾藤10克(后下),生石决明20克,生牡蛎20克,珍珠母2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1克,七剂

【三诊】

痛势再减,可不服安眠药。夜晚睡眠显著改善,心情较前平静。诊脉弦数,舌红苔白,仍用前法加减。

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1克,柴胡6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川芎20克,七剂

【四诊】

近因动怒,头痛又作,夜寐不安,恶梦纷纭。五志过极,皆为火热,木火上攻,其痛必作堋I象弦数有力,舌红尖刺苔黄根厚,再以清泄肝胆方法。

柴胡6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龙胆草3克,夏枯草10克,蝉衣6克,值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2克,黄连2克,焦三仙各10克,七剂

上方服后,头痛即止。嘱其戒恼怒,忌辛辣,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每日锻炼,以防复发。

【按】:三叉神经痛较为顽固,其人面红唇紫急躁易怒,即是肝经郁火上冲之征澈药用升降散疏解肝经郁滞,升降气机为先,木郁达之是也。从其舌背络脉紫黑粗大,知其血分瘀滞,伏热深重。历来察舌,只观正面舌质舌苔的变化。赵师家传有观舌背面络脉法,令患者张口,伸舌,向上挠起,暴露舌背面,其上有青筋显露两条,若粗大紫黑者即是血分瘀热较重。有时舌面浮苔满布,遍及周迫,以致观察舌质不易明了,亦可令患者挠起舌来,察其舌背之质地,是红是赤是绛,或于或燥或润,一日了然,最为准确。本案治疗过程中,患者困动恼而致病情加重,因其病本属肝热,怒为肝之志,大怒而肝气逆上,所谓五志化火,故肝热增重,头痛加剧。治之增加清泄肝胆之品。肝属木,木能生火,故舌红尖刺,是木火两盛之象,方中加入黄连,以泻心火,是实则泻其子也。配伍周全,切中病机,故服之即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10:13:06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赵绍琴医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10:22:5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白发

沈某,男,15岁

【初诊】

中考之后,前顶突生白发,为数不少。经养血滋肾治疗未能见效。白发有增无减。心中急躁,夜寐不安,皮肤刺痒。脉象弦数,舌红步苔,热在血分,清之为宜。

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竟,茜草10克,生地黄10克,首乌藤10克,大黄1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睡眠已安,夜梦显著减少。皮肤仍觉刺痒,再以清热凉血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紫草10克,地丁草10克,蒲公英10克,生地榆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黄2克。七付

【三诊】

搔痒渐止。舌红脉数,仍用凉血方法。

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小蓟10克,茅芦根各10克,紫草10克,赤芍10克,首乌藤10克,大黄1克,七付。

【四诊】

眠安心静,白发有减少趋势,再以前法进退。

荆芥炭10克,防风6克,白芷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赤芍10克,茅芦根各10克,大黄1克。

患者依上方续服月余,白发渐次减少而愈。

【按】:少年早发白发不可以血虚论治,多数系血分伏热较重,当治以清热凉血方法。本例病发于中考之后,为备考连续熬夜,情绪高度紧张,肝热化火,灼伤血分,而致自发骤生。故治以清热凉血,肝热清则寐安,寐安则血自复。若用补血补肾方法,恐其肝热愈甚,自发愈多矣。昔贤张从正主张用刺血疗法治疗少年白发,其有高人之见。刺血放血正是泄血分郁热之捷径。今用药内服,亦不离凉血清热之意。四诊方中又用荆芥炭、防风、白芷等风药,意在升发清阳,并引药上达,为用药精妙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3:15:25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生障碍性贫血

袁某,男,70岁。患再障3年余。屡进温补,疗效欠佳。

1993年3月初诊。自述齿缝出血经常发生,近日加重,每日必作。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烦急躁液寐梦多。舌淡胖,苔腻垢厚,脉象弦滑细数。血色素5克%,白细胞2900/mm3,红细胞260万/mm3,血小板6万/mm3。

脉证合参,辨为肝经郁热兼湿热中阻,治宜清泄肝胆,疏调三焦。

方用升降散加味,蝉衣、柴胡、片姜黄各6克,大黄1克,僵蚕、黄芩、川楝子、焦六曲、焦麦芽、焦山楂、水红花子各10克。

7剂后复诊,药后牙齿出血显著减少,患者自觉体力增加,血常规化验,血色素升至9克“,红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有所提高,遂依上方加减治疗2月余,齿血完全消失,血色素稳定在11克左右,自觉症状大减,面色渐现红润,精神体力大增。

【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是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严重贫血、反复出血,和抵抗力低下所致的继发感染。由于本证的贫血貌表现明显,如面色无华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无华,并常伴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虚弱症状。故本病常常被辨为血虚而用补法治疗。然而,无论补气、补血、补脾、补肾均鲜有效果。赵师认为本病之血虚仅是表面现象,病之本质乃是肝经郁热灼伤营血,血伤则虚,血热则溢。因肝主藏血,又主疏泄,肝经郁热不得宣泄,则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等症;疏泄失职,三焦不畅,则舌苔牯腻垢厚;郁热伤血动血,则脉来弦细动数。因此,虽见血虚,亦不可温补。且热不去则血难复,故治宜疏泄肝胆郁热,可用升降散加清肝之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

积分

8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11:14:27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芙蓉叶功用
性味:性凉,味微辛。

主治功能:清肺凉血,消肿排脓。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

采制:夏、秋季采收,晒干。

验方:

①治疗局部化脓性感染

取木芙蓉叶、花晒干,研粉过筛,加凡士林调制成1:4软膏,外敷患处(已溃者敷四周);亦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疗疖、痈、蜂窝织炎、乳腺炎、深部脓肿等外科感染,早期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中晚期可加速局限,破溃排脓。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有中毒、局部皮炎或其他并发症。

②治疗烫伤

用木芙蓉叶1斤(鲜叶加倍),加凡士林2斤,文火煎熬至叶枯焦,过滤去渣,摊于消毒敷料上,或制成芙蓉叶膏纱布外敷,每日换药1次。治疗133例,烫伤面积最小为1%,最大为30%,多数为Ⅰ~Ⅱ°。除少数患者由于感染等原因配合其他中草药及抗菌素治疗外,均单用外敷。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68天。芙蓉膏对烫伤具有收敛作用,能促使创面渗出液吸收,分泌物减少;用药后局部凉爽舒适、能迅速止痛。创面愈合很少瘢痕,无副作用。

③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芙蓉叶晒干粉碎,过80号筛,将细粉用鸡蛋清调匀,涂于油纸上,贴于患处,外用纱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2次,直至肿消。经治16例,用药后平均2~3天体温降至正常,4~6天肿胀消退;并发睾丸炎3例,平均10天治愈。平均住院7.5天。

单方:

10张
芙蓉叶
1、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

2、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偏坠作痛。用木芙蓉叶、黄蘖各二钱,共研为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其痛自止。

4、痈疽肿毒。用木芙蓉叶(研末)、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匀涂患处四围。

5、头上癞疮。用木芙蓉根皮研为末,香油调涂。涂前以松毛、柳枝煎汤,洗净患处。

6、汤火灼疮。用木芙蓉花研末,调油敷涂。有奇效。

7、一切疮肿。用木芙蓉叶、菊花叶一起煎不,频频熏洗。

植物学史
各家论述
论木芙蓉善治痈肿:

1.李时珍:“木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近时疡医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痈疽发背,乳痈恶疮,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并用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调涂于肿处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聚毒出。已穿者,即脓出易敛。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纲目》)2.黄元御:"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俱善。"(《玉楸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18:12 , Processed in 0.28842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